A. 鲁班软件怎么使用
鲁班软件的三维显示是我用过的最好的。CAD转化功能也很好。这是我买软件时的附带的资料。
鲁班钢筋(预算版)软件基于国家规范和平法标准图集,采用CAD转化建模,绘图建模,辅以表格输入等多种方式,整体考虑构件之间的扣减关系,解决造价工程师在招投标、施工过程钢筋工程量控制和结算阶段钢筋工程量的计算问题。软件自动考虑构件之间的关联和扣减,用户只需要完成绘图即可实现钢筋量计算,内置计算规则并可修改,强大的钢筋三维显示,使得计算过程有据可依,便于查看和控制,报表种类齐全,满足各多方面需求。
产品特点:
1. 内置钢筋规范,降低用户专业门槛
鲁班钢筋(预算版)软件内置了现行的钢筋相关的规范,对于不熟悉钢筋计算的预算人员来说非常有用,可以通过软件更直观的学习规范,可以直接调整规范设置,适应各类工程情况。
2. 强大的钢筋三维显示
可完整显示整个工程的三维模型,可查询构件布置是否出错。同时提供了钢筋实体的三维显示,为计算结果检验及复核带来极大的便利性,可以真实模拟现场钢筋的排布情况,减轻了造价工程师往返于施工现场的痛苦。
3. 特殊构件轻松应对,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
只要建好钢筋算量模型,工程量计算速度可成倍甚至数倍提高。特殊节点(集水井,放坡等)手工计算非常繁琐,而且准确度不高,软件提供各种模块,计算特殊构件,只需要按图输入即可。
4. CAD转化,掀起钢筋算量革命
传统的钢筋算量方式:看图→标记→计算并草稿→统计→统计校对→出报表
软件的钢筋算量方式:导入图纸→CAD转化→计算→出报表(用时仅为传统方式的1/50)
5. LBIM数据共享
鲁班各系列软件之间的数据实现完全共享,在钢筋软件中可以直接调入土建算量的模型,给定钢筋参数后即可计算钢筋量。且各软件之间界面、操作模式、数据存储方式相同,学会了一个软件等于掌握了所有软件,提高了用户的竞争力。
6. 钢筋工程量计算结果多种分析统计方式,可应用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管理
软件的计算结果以数据库方式保存,可以方便的以各种方式对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按层、按钢筋级别、按构件、按钢筋直径范围进行统计分析。将成果应用于成本分析、材料管理和施工管理日常工作中。
7. 计算结果核对,简单方便
利用三维显示,可以轻松检查模型的正确性和计算结果正确性。另外建设方、承包方、审价顾问之间核对工程量,只需要核对模型是否有不同之处即可。
8. 报表功能强大,满足不同需求
大型工程手工计算钢筋工程量,计算书长达数百页乃至上千页。如果其中有错或设计变更,修改计算书非常痛苦,核对时,手写字体识别困难。利用软件,全部结果计算机打印,漂亮清晰,若某些数据修改只要在算量模型修改几个数据,就可方便地得到新的计算结果,打印出新的计算书。
B. 鲁班钢筋软件在处理筏板基础变高问题应怎么处理
鲁班钢筋软件在处理筏板基础变高的方法:
分区画板,再调整板的标高就可以了。
一、高低筏板的筏板筋布置,钢筋弯折角度的计算 。
高低筏板整块布置后切割,再分块布置筏板筋;要注意的是:不能用“绘制板筋区域”命令布置筏板筋。
二、筏板外围的筏板筋弯勾设定值
高层建筑一般都是由主楼与裙楼构成的,在基础中在就存在主楼的筏板基础与裙楼的筏板基础不同厚度,且同时在基础相交处一般均要留后浇带来防止沉降不均。筏板的配筋一般为双层双向配筋,在筏板的边缘各做各的封边构造,如上部筋下弯12d,下部筋上弯15d等。但是在软件处理时会出现不同的计算结果,用编辑钢筋功能键显示钢筋结果时发为“30000-40+34d+12d-40”。这说明两个不同厚度的筏板基础在相交处做了锚固34d,另一端做了12d的下弯,这与实际不符。
一般的情况主楼的筏板基础与裙楼的筏板基础厚度不同,如果让主楼的筏板与裙楼的筏板分开,或有一定的距离,那么就可能各做各的封边;这样把所有裙楼的筏基偏移离开主楼的筏基1mm,通过汇总后,再编辑钢筋查看结果为“30000-40+15d+12d-40”这说明:主楼与裙楼的筏板基础的钢筋各做各的封边构造。通过上述示例,可以知道以计算结果来分析图形,发现图形的问题,通过影响不大的调整来达到与实际相符的计算结果。软件在处理的时候,各种构件交叉以后在软件中就会出现关联关系,而且这种关联关系又不可以去掉,在大多数情况下构件是在关联的,一个1mm虽然差不了多少,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逆向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是每一个使用软件的造价人员在工作中应掌握的一种技巧。
在实际施工中,按图纸说明外,端部有外伸构造时应该上下封边形成搭接(La)
三、同一筏板基础中三种以上板厚的筏板筋布置
三种以上板厚的筏板,除电梯间的板最厚用集水井布置外,中部板厚由于筏板基础中间不能切割成块,就又只得用集水井布置;但将集水井的井口设为50*50;高度为0即可
四、厚筏板的拉筋设置:
暂时用衬脚布置:将衬脚间距设置成拉筋间距的两倍,衬脚的上面长度和衬脚脚的长度修改;使得计算的量与两个拉筋的量一样。
五、计算结果排列的顺序为自北(上)向南(下);自西(左)向东(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