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变形缝有什么设计要求
在设计时,事先将房屋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的变化,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变形缝包括温度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温度伸缩缝的设计要求:伸缩缝间距与结构类别有关,不同位置的结构伸缩缝的宽度有所不同,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mm。沉降缝的设计要求:以下情况应设置沉降缝: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的转角处,建筑物高度或荷载差异较大处,结构类型或基础类型不同处,地基土层有不均匀沉降处,不同时间内修建的房屋各连接部位。沉降缝的宽度与地基情况及建筑高度有关,地基越弱的建筑物,沉降的可能性越高,沉降后产生的倾斜距离越大,要求的缝宽越大,其沉降缝宽度一般为30-70mm,在软弱地基上的建筑其缝宽应适当增加。防震缝的设计要求:在抗震设防强度7-9度地区内应设防震缝,一般情况下防震缝只在基础以上设置,但当防震缝与沉降缝结合设置的时候,基础也应断开。防震缝的宽度在多层砖墙房屋中,按设计烈度的不同取50-70mm。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中,建筑物高度小于或等于15m时,缝宽为70mm,当建筑物高度超过15m时:设计烈度7度,建筑每增高4m,缝宽在70mm基础上增加20mm;设防烈度8度,建筑每增高3m,缝宽在70mm基础上增加20mm;设防烈度9度,建筑每增高2m,缝宽在70mm基础上增加20mm。
『贰』 变形缝设置原则介绍
什么是变形缝?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如何进行变形缝的设置?基本的设置原则是怎样的?以下是对建筑术语“变形缝”的详细解释:
1.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建筑物可能会产生各种变形,从而导致裂缝甚至结构破坏。因此,为了预防这种情况,需要在建筑物中预设变形缝。
2. 在建筑设计阶段,可以通过调整建筑的平面形状、尺寸和体型等来预留变形缝。在结构设计阶段,可以选择合适的节点连接方式、配置构造钢筋和设置刚性层等措施。
3.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分阶段施工、设置后浇带和做好保温隔热层等措施来防止因温度变化、不均匀沉降、地震作用等因素引起的结构或非结构构件的损坏。
4. 当建筑物的平面形状狭长、复杂不对称,或各部分的刚度、高度、重量差异较大,且上述措施无法解决时,就需要设置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5. 伸缩缝的设置主要与结构的长度有关。我国的相关规范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进行了规定。当结构的长度超过规范规定的容许值时,应验算温度应力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
6. 沉降缝的设置主要与基础受到的上部荷载及场地的地质条件有关。当上部荷载差异较大,或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相差较大时,应设置沉降缝。沉降缝可以通过设置挑梁或搁置预制板、预制梁等方法来实现。
以上内容是对变形缝的设置原则的详细解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