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钢筋绑扎 > 基础钢筋怎么手算量

基础钢筋怎么手算量

发布时间:2025-02-14 11:17:13

1. 钢筋混凝土基础钢筋工程量是如何计算的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 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 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二、 剪力墙
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
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
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
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
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
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
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 剪力墙墙身
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1、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2、墙端为端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
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
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
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
(二) 剪力墙墙柱
一、纵筋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三) 剪力墙墙梁
一、连梁
1、受力主筋
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2、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二、暗梁
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三、 柱
(一) 、基础层
一、柱主筋
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二、基础内箍筋
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二) 、中间层
一、柱纵筋
1、 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顶层
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参看03G101-1第37、38页)
一、角柱
角柱顶层纵筋长度:
一、内筋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5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二、外筋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层}
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保证65%伸入梁内)
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二、边柱
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
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三、中柱
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注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
四、 板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 、分布筋 、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 (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一、受力筋
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二、负筋及分布筋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
第五章 常见问题
为什么钢筋计算中,135o弯钩我们在软件中计算为11.9d?
我们软件中箍筋计算时取的11.9D实际上是弯钩加上量度差值的结果,我们知道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应该是1.9D,下面我们推导一下1.9D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
按照外皮计算的结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线计算那么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这里D取的是规范规定的最小半径2.5d,此时用后面的式子减前面的式子的结果是:1.87d≈1.9d。

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a.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b.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c.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2. 钢筋手工算量怎么算

钢筋手工算量怎么算
一、圆钢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 ;方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长度 。六角钢重量(公斤)=0.0068×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八角钢重量(公斤)=0.0065×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螺纹钢重量(公斤)=0.00617×计算直径×计算直径×长度 。
二、角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长度;扁钢重量(公斤)=0.00785×厚度×边宽×长度 ;钢管重量(公斤)=0.02466×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六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① s20.866×H/m/k 即对边×对边×0.866×高或厚度 。
(2)基础钢筋怎么手算量扩展阅读:计算注意事项:一、基础:(一)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中用的较多,在计算钢筋中要注意的就是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交错布置;(二)筏板基础:一般用于剪力墙结构,可以仔细学习一下04G101-3中的内容,例如对于下沉子筏板中的钢筋中的钢筋应伸出板边LA(最小锚固长度)等方面一些具体要求;(三)条形基础:一般用于砖混结构。二、上部构件:(一)柱:柱钢筋比较简单,只有纵筋和箍筋。纵筋要注意底层的基础插筋问题,顶层柱纵筋对于边柱、中柱、角柱的锚固长度的区别可以参见(03G101);箍筋要注意加密区长度的取值问题:底层柱根加密=Hn/3,柱上部加密长度=Hn/6、=500取大值,还要注意柱搭接范围内应该加密。(其中,Hn是指所在楼层的柱净高);(二)梁:梁钢筋应按照 03G101进行计算。
梁有上部通长筋、支座负筋(一排1/3Ln,二排 1/4Ln,Ln是左右两跨较大值),底筋一般按照每跨分别向两边支座伸入锚固长度的情况进行计算的;(三)剪力墙:剪力墙中的构件一定要计算完全。其中包括:墙体分布钢筋(有水平钢筋和纵向钢筋,要注意墙和墙交接部位的水平钢筋的锚固、各种转角锚固要求是不一样的)、翼柱的钢筋(墙和墙交接的部位形成的柱子)、剪力墙的连梁钢筋(门窗洞口上面形成的连梁)、暗柱钢筋(门窗洞口两侧形成的暗柱)、端柱钢筋(剪力墙端头的柱子)、暗梁钢筋(由于构造的要求在墙体中所配置的梁)。三、梁(一)框架梁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梁的纵向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首先判断直锚能否满足 La,A、(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La ,则直锚 La即可;B、La>(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0.4 La ,则伸至支座对边,并做15d弯钩;C、(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0.4 La ,应与设计沟通,改变钢筋直径或支座宽度,以满足≥0.4 La ;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 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A、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B、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C、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 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 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四、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二)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三)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 0.5Hc+5d的判断值。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五、框支梁(一)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二)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三)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四)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五)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六)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六、剪力墙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一)剪力墙墙身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1、墙端为暗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2、墙端为端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 50mm开始布置)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三)墙身拉筋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四)剪力墙墙柱1、纵筋A、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B、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C、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五)剪力墙墙梁1、连梁A、受力主筋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 LaE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 LaEB、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 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 N=(洞口宽-50*2) /间距+1(中间层)暗梁 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七、柱(一)基础层1、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2、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二)中间层1、柱纵筋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2、柱箍筋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 /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A、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 Hn/3;上部取 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B、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 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顶层顶层 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参看03G101-1第 37、38页)1、角柱角柱顶层纵筋长度: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保证 65%伸入梁内)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注意:在 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 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2、边柱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 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注意:在 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 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3、中柱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 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注意:在 GGJ V8.1中,处理同上。八、板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 (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一)、受力筋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 1(二)、负筋及分布筋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负筋根数=(布筋范围 -扣减值)/布筋间距+1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
钢筋手算教程 了解一下
1、上部贯通筋:计算公式:=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右支座内侧+锚固+搭接长度端支座锚固长度。 2、端支座负筋:计算式:(Ln净跨长)上排钢筋长度=Ln/3+锚固下排钢筋长度=Ln/4。
3、中间支座负筋计算公式:(Ln为较大一跨的净跨长)上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下排。
4、架立筋:计算公式:架立筋长度=(Ln净跨长-左支座钢筋伸入的净长-右支座钢筋伸入的净长。
楼板钢筋怎么算 手算
楼板钢筋怎么算如下:一、受力筋(单向、双向、单层、双层)(底筋、中间层筋、面筋、温度筋),见04G101-4第25页 1、两端端支座为梁、圈梁、剪力墙时: (1)底筋长度L= 净长 + 伸入左支座长度max {b/2、5d} + 伸入右支座长度max {b/2、5d} + 两端弯折(04G101-4第25页无弯折。如果设计了弯折,则要计算弯折)+ 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钢筋,还要设置弯钩,冷轧带肋筋和螺纹钢筋不设弯钩);弯折长度=板厚-2×保护层;净长=板在梁间或剪力墙间的净距。
(2)面筋长度L= 净长 + 2 la 。
净长=板在梁间或剪力墙间的净距。 b——支座宽,d——钢筋直径。 (3)温度筋长度L=净长 + 左端与负筋或跨板受力筋搭接150mm + 右端与负筋或跨板受力筋搭接150mm + 两端弯折 (软件默认值无弯折。如果设计了弯折,则要设置弯折)+ 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钢筋:当未设计弯折时,软件默认设置弯钩,当设计了弯折时,软件默认无弯钩);净长=板在梁间或剪力墙间的净距 – 板负筋伸出支座的长度 2、两端端支座为砌体墙时:板端伸入支座的长度须满足 =120mm且 =板厚;软件默认板长=两端砌体墙中轴线之间的长度 (1)底筋长度L= 板长 –2×板保护层 + 两端弯折(04G101-4第25页无弯折。
如果设计了弯折,则要计算弯折)+ 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钢筋:当未设计弯折时,软件默认设置弯钩,当设计了弯折时,软件默认无弯钩);弯折长度=板厚-2×保护层 (2)面筋长度L= 板长 – 2×板保护层 + 2×设定弯折(04G101-4第25页设置了弯折。软件计算式中“弯折”和“设定弯折”的区别在于:“弯折”是手工设置,“设定弯折”是软件按图集自动设置)。弯折长度=板厚-2×保护层 (3)温度筋长度L=净长 + 左端与负筋或跨板受力筋搭接150mm + 右端与负筋或跨板受力筋搭接150mm + 两端弯折 (软件默认值无弯折。
如果设计了弯折,则要设置弯折)+ 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钢筋:当未设计弯折时,软件默认设置弯钩,当设计了弯折时,软件默认无弯钩);软件默认净长=板在两端砌体墙中心轴间的距离 – 板负筋伸出支座的长度 3、一端支座为梁、圈梁、剪力墙,一端支座为砌体墙时:结合上述第1、2种情况,两个支座分别计算。 4、底筋、面筋、温度筋根数=(净长-扣减值)/布筋间距+1; 净长计算同上述。 (1)底筋和面筋,扣减值有三种情况:距支座边距离有50mm;一个保护层;1/2板筋间距。
具体应用为:板边有梁支座及剪力墙支座时,从梁、墙内边计算,起始步距为50mm;板边没有梁、剪力墙等砼构件,而是平板悬挑或直接搁置在砌体墙上时,从板边计算,起始步距为一个保护层;至于起始步距为1/2板筋间距的情况,为04G101-4第25页设置的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 (2) 温度筋,扣减值为两侧负筋伸出支座的长度。

3. 独立基础的钢筋怎么算

问题一:怎样计算独立基础的配筋? 就按板式配筋的方法算量就行,最简单的(基础构件长度-2*保护层)*根数*罚筋比族带重=重量
,完了,很简单,再就是独立基础有些特殊要求,在101图集上

问题二:基础钢筋怎么算根数 基础钢筋怎么算根数
我们把独立基础水平方向定为X向,竖直方向定为Y向。
【例】X向长为2400mm,钢筋间[email protected] );Y向长为2600mm,钢筋间[email protected] )。混凝土保护层40mm,计算各向钢筋根数各为多少?(大于2500的0.9倍的钢筋减短根数请自扣)
解:X向长为:2400mm-40×2=2320mm;Y向长为:2600mm-40×2=2520mm。
X向长2320mm的根数为:2520mm÷200+1=14(根)
Y向长2520mm的根数为:2320mm÷150+1=17(根)注:当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mm时,除外侧钢筋外,底板配筋长度可取相应方向底板长度的0.9倍。本题17(根)中15(根)可取2088mm。

答:
X向长2320mm的根数宽改为:14(根)
Y向长2520mm的根数为:17(根)

问题三:柱下独立基础如何配钢筋。请举具体例子和全部计算过程。谢谢! 独立基础的钢筋主要是基础底板筋和柱子插筋,下面这个网址是我收藏的,网络文库里讲钢筋计算的,包括各个构件,挺好的,你看看吧/...a

问题四:独立基础钢筋怎样计算 看平法图集中柱与基础的钢筋连接。插筋同一层柱子的配筋、尺寸,插筋长度=a+独立基础高度-保护层厚度+(首层板标高(+-0.000)-独立基础面标高)+搭接高度+搭接长度

问题五:钢结构独立基础钢筋的计算? 用理正,探索者都很好计算的,计算书写的也很棒的。

问题六:独立基础的钢筋工程量怎么算?? 钢筋长度等于900减2*保护层厚度。然后用钢筋长度乘于钢筋个数。算出每种规格钢筋的总长度。

问题七:独立基础怎么算钢筋啊,能一步一步教我吗 1,已知独立基础长宽数据,基础板钢筋大小等级间距,如是单层基础板筋,扣减保护层后算出所用板筋长度,根数;如是双层双向的,则需要再算出上部板筋,扣减保护层并且弯锚足够。这样,独立基础板就出来了。
2,柱兆巧芦,柱插筋,柱插筋需要已知数据:插筋等级直径位置,柱的大小数据,算出基础层层高,在不违背钢筋连接的规范前提下和节省材料的前提下,算出柱插筋的长度和锚固长度,柱箍筋,拉钩等!注意保护层
这样一个独立基础就算出来了!独立基础分为两部分,基础板,柱!分开算,很好算的!

问题八:这个独立基础钢筋怎么算啊? 你是要问这个基础的钢筋用量还是钢筋级别?
钢筋级别是问号,是你的CAD没有这种字体,你可以要设计者提供这个字体或者在打开CAD图的时候,看看提示缺少的字体名称,到网上下载一个,就可以了。
基础钢筋用量:[基础边长-80(保护层)÷110+1]x2(两边长度和配筋一样)

问题九:独立基础柱的钢筋锚固长度怎么算 独立基础柱的钢筋锚固长度怎么算
答:我认为独立基础柱的钢筋锚固长度可参11G101-3第59页中柱插筋在基础中锚固构造(一)、(二)。

问题十:这个独立基础钢筋怎么算啊? 你是要问这个基础的钢筋用量还是钢筋级别?
钢筋级别是问号,是你的CAD没有这种字体,你可以要设计者提供这个字体或者在打开CAD图的时候,看看提示缺少的字体名称,到网上下载一个,就可以了。
基础钢筋用量:[基础边长-80(保护层)÷110+1]x2(两边长度和配筋一样)

4. 建筑工程中基础钢筋如何算量

钢筋直径的平方乘以0.617得到米的重量。
再用米数乘以重量就可以了。钢筋理论重量表
钢筋专 Φ属6 ;kg/m 0.222
钢筋 Φ8 ;kg/m 0.3950
钢筋 Φ10 ;kg/m 0.6169
钢筋 Φ12 ;kg/m 0.8880
钢筋 Φ14 ;kg/m 1.21
钢筋 Φ16 ;kg/m 1.5800
钢筋 Φ18 ;kg/m 2
钢筋 Φ20 ;kg/m 2.4700
钢筋 Φ22 ;kg/m 2.98
钢筋 Φ25 ;kg/m 3.8500
钢筋 Φ28 ;kg/m 4.8300
钢筋 Φ32 ;kg/m 6.3100
钢筋 Φ36 ;kg/m 7.9900
钢筋 Φ40 ;kg/m 9.8700
钢筋 Φ50 ;kg/m 15.42

5. 独立柱基的钢筋如何算量

跟做其它部位时一样,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分别计算。

1、首先看图纸设计的独立基础平版面尺寸,如有一边大于或等权于2500mm(见附图),那么,它的主要受力钢筋在这个尺寸方向上应该是按平面尺寸的0.9倍计算,但外周第一根钢筋是全长的,计算公式是:L-2a(其中L为基础边长;a为单边保护层厚度);

2、如果独立基础的每个边长都小于2500mm,那么就按全长计算钢筋长度。

3、基础底板钢筋计算完成后,再计算独立柱钢筋。柱筋分纵向受力钢筋、箍筋与拉钩,按图示尺寸计算就可以了,关键是计算高度,一般计算至+-0.000标高处。

6. 钢筋手工算量怎么算

钢筋手工算量涉及多种类型的钢筋,包括圆钢、方钢、六角钢、八角钢、螺纹钢、角钢、扁钢、钢管等,每种钢筋的重量计算公式各不相同。例如,圆钢的重量计算公式为: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角钢的重量计算公式为: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长度。钢管的重量计算公式为:重量(公斤)=0.02466×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基础、上部构件、梁、剪力墙、柱、板等。例如,在计算基础时,要考虑独立基础、筏板基础和条形基础的钢筋布置。在计算上部构件时,要考虑柱、梁、剪力墙等构件的钢筋布置。在计算梁时,要考虑框架梁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在计算剪力墙时,要考虑墙身、墙身竖向钢筋、墙身拉筋、墙柱、墙梁等构件的钢筋布置。在计算柱时,要考虑基础层、中间层和顶层的钢筋布置。在计算板时,要考虑受力筋、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和支撑钢筋的布置。
钢筋手工算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计算。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参考相关的规范和图集,如04G101-4、03G101等,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阅读全文

与基础钢筋怎么手算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钢铁是怎么怎样炼成练题 浏览:305
如何操作锡焊焊接 浏览:909
小封装器怎么焊接 浏览:836
不锈钢粉碎料哪里有卖 浏览:103
达州钢铁厂有多少人 浏览:483
416不锈钢怎么辨别 浏览:242
楼板下部钢筋外露怎么处理 浏览:758
晓星钢铁制品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8
承插焊双承口同径管箍 浏览:292
陶瓷弯头磨破了怎么办 浏览:21
橱柜不锈钢面板与垫板用什么粘 浏览:477
qq炫舞无缝隙房间切片怎么算 浏览:223
股骨取钢板多久能消肿 浏览:468
cdr怎么无缝拼接相片 浏览:837
不锈钢强度多少 浏览:125
无缝太阳裙怎么装拉链一 浏览:789
40洛的钢材价格是多少钱一吨 浏览:461
宝宝餐椅模具哪里买 浏览:511
异型钢板怎么样做成cad 浏览:277
自由光车身用什么钢材 浏览: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