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框架剪力墙结构墙纵筋搭接长度是多少
框架剪力墙结构墙纵筋搭接长度应满足《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1)中有关钢筋的搭接长度规定就行了,不需要另外再乘上一个系数什么的。
搞工程,常做一些不必要的浪费,是不对的。
㈡ 墙,板,梁钢筋连接施工要点及常见问题总结!
钢筋连接施工要点及常见问题总结一、施工准备
在进行钢筋绑扎前,需将垫层、模板内的垃圾清理干净。在模板上划出钢筋位置线,确保底板、墙板、柱子、梁的钢筋位置准确无误。
二、锚固要求
根据16G101-1规范,确定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和抗震锚固长度LaE。
三、柱钢筋安装
四、墙钢筋安装
五、梁钢筋安装
六、板钢筋安装
七、常见问题
八、验收表格
每一分项工程必须进行验收,验收表格需一式三份,签字人员对内容负责。
㈢ 车库墙板分布筋要16的要搭接多少
车库有地下室的和地上的、有混凝土墙的、有砖墙的。设楼主问的是地下室的汽车库回。地下室汽车库的墙答,是混凝土的挡土防渗墙,叫做DWQ(地下室外墙),它的竖向钢筋是受力钢筋,不是分布筋,按受拉钢筋搭接长度,搭接的接头百分率50%~26%时,搭接长度=1.4La; 接头百分率≤25%时,搭接长度=1.2La。与抗震等级无关,与混凝土等级及钢筋等级有关,可查11G101-1第53页表得到La。它的横向钢筋是分布筋,直径较小,按最小搭接长度。
㈣ 墙板钢筋如何布
墙板钢筋的布置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方法。
墙板钢筋的布置主要分为单层和双层两种情况。对于单层钢筋网片,施工流程大致如下:首先,在立好一侧模板后,将底部或楼层的预埋插筋扳直。接着,在相隔约1米的位置立起一根纵筋,其下端与插筋牢固绑扎,并在约15厘米高处扎结在模板上的固定处,以初步固定纵筋位置。然后,绑扎一根横筋或环筋,将几根纵筋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基本的骨架。随后,立起其余的纵筋,并分别与插筋、横筋或环筋绑扎,形成完整的单层钢筋网片骨架。最后,自上而下逐一绑扎剩余的横筋或环筋,确保整个钢筋网片牢固稳定。
对于双层钢筋网片,施工流程与单层相似,但增加了一层网筋的绑扎。在绑扎好第一层网筋后,按照相同的程序绑扎第二层网筋。两层网筋之间需要用撑铁连接,撑铁一般采用直径6至10毫米的短钢筋制作,两端弯成90°,净长等于两层网片之间的净空尺寸。撑铁应梅花形布置,用扎丝绑扎在两个网片的横向钢筋上,间距约为8至10米,以确保两层网筋之间的相对位置稳定。
在墙板钢筋的布置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钢筋的交叉点应逐点绑扎,搭接长度和位置需符合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的要求;二是为保证钢筋在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移位,可在楼板顶设置墙筋定位架,用于墙体两层钢筋间相对位置的定位及单根钢筋的定位;三是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得到有效控制,可通过在钢筋交叉点处绑扎砂浆块等方式实现。
综上所述,墙板钢筋的布置需要遵循一定的施工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钢筋的稳定性和受力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㈤ 谁能说一下钢筋搭接的修正系数怎么运用。本人新手
这个其实很简单的,比如说我们有一颗柱子,用4根钢筋,从板面起,1.5M两根,1M两根,高低内错开只有一种尺寸,容也就是0.5M,这个就是50%搭接的。那就是×1.4的修正系数。
如果有一块板,从头开始,接头有四种尺寸,比如是:1.5M,3M.4.5M,6M,这种接头率就是25%的搭接。那就采用1.2的修正系数。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100%搭接,那就是在剪力墙上用的,比如我们有一栋12层的框剪结构的楼房,是3级抗震,那剪力墙就可以采用100%搭接,就是所有的墙板站筋是齐头搭接。那就采用1.6的修正系数。(这种情况首先要排除图纸设计上允许)。
不知道我这么说你是否明白,只有在我们所需的构件长度大于钢筋的时候,采用搭接,一般是在14的钢筋一下才用搭接的。不然很浪费材料。
25%搭接×1.2
50%搭接×1.4
100%搭接×1.6
就这样,其实挺简单的。
㈥ 现浇楼板钢筋配筋标准 现浇板钢筋规范要求
现浇楼板钢筋配筋标准 现浇板钢筋规范要求
1、现浇楼板钢筋和钢筋间距分析如下: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50mm时为12~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h150mm时不宜大于于1.5h或250mm。
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
2、钢筋混凝土板是受弯构件,按其作用分为:受力筋、分布筋、构造筋几种。受力筋主要用来承受拉力。悬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构件的受力钢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当板为两端支承的简支板时,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跨度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大于2时,板为单向受力,叫单向板,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短边方向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小于或等于2时,板为双向受力,叫双向板,其底部纵横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
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50mm时为12~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h150mm时不宜大于1.5h或250mm。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
单向板和双向板可采用分离式配筋或弯起式配筋。分离式配筋因施工方便,已成为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配筋方式。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下部钢筋宜全部伸人支座;支座负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
3、分布钢筋:它主要用来使作用在板面荷载能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抵抗四季温度绑扎在一起组合成骨架,防止受力钢筋在混凝土浇捣时的位移。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
4、构造钢筋:为了避免板受力后,在支座上部出现裂缝,通常是在这些部位上部配置受拉钢筋,这种钢筋称为负筋。)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该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沿受力方向配置时不宜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沿非受力方向配置时可根据实践经验适当减少。
楼板植筋规范要求
植筋,应选用正规的经过检测的植筋胶。1、当充分利用植筋的受拉强度时,植筋深度C15(20d,22d),C20(18d,20d),C25(16d,18d),C30(14d,16d)前面对应一级钢,后面对应二级钢,钻孔直径比钢筋直径大4-8mm2、当植筋间距较小时,宜采用切割成孔法3、在所植筋上进行焊接时,应在焊接部位与植入部位之间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
一、材料要求:1、采用合格植筋胶2、拉结筋满足规范要求,有构造柱的伸入其中,同时深入墙体内长度:外墙大于1米,内墙大于0.7米,拉结筋为Φ6。
3、通长窗台应做钢筋混凝土压顶。压顶纵筋应拉通,边缘锚入柱内250mm,钢筋采用2Φ8。图一4、凡钢筋混凝土柱(包括构造柱)及墙板与砖墙连接处,自砖墙底沿柱高每隔500mm设2Φ6钢筋与墙体拉结,伸入柱内200mm。5、凡构造柱上部与梁交接处伸入梁内200mm ,采用钢筋4Φ12.6、墙高超过4米时,应在腰墙加设一道圈梁。
钢筋采用4Φ10.7、内外墙超过5米时,应每隔5米左右设一构造柱。二、施工准备1、根据图纸尺寸(砖模数)进行现场放线,找准植筋位置。2、保证墙体上口与梁下口3-5cm间隙。
三、操作工艺1、施工步骤:放线→ 钻孔→ 清理→ 注胶→ 植筋2、须植筋部位,构造柱与梁底连接处,墙体与混凝土结构连接处,部分变更与修改处,圈梁门窗节点等。3、注意事项:A、孔径要求大于钢筋3-5mmB、钻孔深度如一材料说明。C、钻孔后必须严格清理孔内灰尘D、钻孔清净后,孔内注入2/3的植筋胶将钢筋插入孔中。
旋转、挤压。直至胶泥外溢,注意拉结筋弯钩朝向。E、植筋后3-5小时不得摇动所植钢筋F、对3-5小时后检查所植钢筋还不够牢度合格的钢筋应重新植筋,一定注意清净老胶泥及灰尘四、安全交底1、正确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
超过2米时,要求搭设可靠脚手架2、检查电钻是否漏电,电源由专业电工接至现场3、注意冬天路滑。4、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范,做到安全第一。5、做到工完场清,文明生产。
新房子浇灌楼板需要钢筋的规格是什么
新房子浇灌楼板需要钢筋的规格是:一般情况下单层用箍筋10圆筋(一级),主筋16的螺纹钢(二级)。二层的箍筋6圆筋,主筋18或20的螺纹钢。
三层的就箍筋6圆筋,主筋就要20的或者22的螺纹钢,双向双排,间距150就可以了。
最主要的是看房子的楼板尺寸,要是面积比较大的话,应该加大钢筋,缩小间距,有的甚至需要改为有梁板。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隙。
(6)8个的墙板钢筋搭接多少扩展阅读: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在截取试件时应除去钢筋两端100-500MM,在截取试件大于60吨还需在取相应的钢筋。
如果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做各项试验。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热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应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其它专项检验。
㈦ 钢筋验收中必须注意的5个绑扎问题
为减少和杜绝不必要的工时浪费做到预控,提高钢筋施工效率,今天我们总结了钢筋绑扎时易出问题的地方,一起来看。
板内受力钢筋距墙或梁边距离过大
如果图纸要求受力筋φ10@150,有的施工人员在离开墙或梁150m处开始绑扎第一道楼板受力筋,实际上这样楼板中就少放了一根直径10mm钢筋,所以,一般要求板内受力钢筋距墙或梁边50~100mm开始绑扎第一根钢筋才是正确的。
梁中箍筋在支座部位离开支座距离过大
众所周知,支座处剪力最大(支梁),而设计中优先选用箍筋抗剪。如果箍筋离开支座太远,就会造成支座处受力薄弱。
一般要求,离开支座处50mm开始设置第一根箍筋如果梁搁置在砖墙,钢筋混凝土梁柱,垫块上时,则要求在支座内也设置1~2根箍筋(100~200mm)。如果梁和柱,梁整体现浇时(指端支座),应在支座内设置1根箍筋距纵筋末端50mm。
主次梁钢筋位置颠倒
即主梁和次粱的上部纵向钢筋相近时,主梁钢筋错放在次梁钢筋之上,主梁和乎猜垫梁边梁相近时,主梁钢筋错放在垫梁或边梁之下。
荷载是通过板传给次梁,由次梁传给主梁,再由主梁传给垫梁和边粱的,所以次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应放在主梁上部钢筋之上,主梁的上部纵筋应放在垫粱或边梁上部纵筋上面。所以遇到类似问题,情况较复杂时又要考虑荷载传力路线就可以决定哪种钢筋放在上面。
总之,凡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钢筋居中,主粱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筋两端的搁置长度应保持一致。
双向板受力钢筋位置混淆
理论上讲,应把最大弯矩方向的受力钢筋设置在外层,另一方面钢筋设置内层。
一般说来,双向板受力钢筋,平行于较短边的钢筋相对受的弯矩较大应设置在外层。同时要注意将钢筋弯钩朝上,不要倒向一边,要牢牢把握一点。钢筋弯钩要立起,以增加钢筋锚固能力。
剪力墙中钢筋绑扎长度不足
在现浇剪力墙墙板钢筋绑扎中,钢筋搭接长度不够重视,任意搭接。而通常下料长度足按设计要求确定的。盲目搭按就会造岁宽型成下端搭接长,上端搭接不足,达不到要求,造成隐患。实际上,施工时只要在钢筋搭接部位统一规定的搭接长度用粉笔做标记,这样搭接后的钢筋上端也整整齐齐,上下端搭接长度均能满足要求,对结构受力及工程质量均能保证。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巧氏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㈧ 车库墙板分布筋16的筋,要搭接多少
车库有地下室的和地上的、有混凝土墙的、有砖墙的。设楼主问的是地下室的汽车回库。地下室汽答车库的墙,是混凝土的挡土防渗墙,叫做DWQ(地下室外墙),它的竖向钢筋是受力钢筋,不是分布筋,按受拉钢筋搭接长度,搭接的接头百分率50%~26%时,搭接长度=1.4La; 接头百分率≤25%时,搭接长度=1.2La。与抗震等级无关,与混凝土等级及钢筋等级有关,可查11G101-1第53页表得到La。它的横向钢筋是分布筋,直径较小,按最小搭接长度。
㈨ 现浇楼板的钢筋分布图,现浇板怎样布筋!
现浇楼板的钢筋分布图,现浇板怎样布筋!
现浇板下层钢筋先放短的,然后放长的,上层主筋在上,分布筋在下(如果是双层双向 上面跟下面那层反个劲用,就是如果下面那层先放长的,上面的那层就先放短的 ) 施工多101图集。按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的板平面配筋图上只画出板的负筋(即通俗说的扁担筋),板底的钢筋只注明x方向、y方向的直径、间距,所截图片中没有截到这个注明。
(9)8个的墙板钢筋搭接多少扩展阅读:分布钢筋,是单向受力的钢筋混凝土板中,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布置的钢筋。
用以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抵抗混凝土收缩或温度作用所引起的应力。分布钢筋还可与受力钢筋绑扎成钢筋网,以使作用在板上的集中荷载在较大范围内传布。分布钢筋的用量不宜小于受力钢筋用量的15%,每米也不宜少于4根,直径不宜小于6 mm。对四边支撑的单向板,可承担在计算中未计及但实际存在的长跨方向的弯矩;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内力;承受并分散板上部荷载产生的内力;与受力钢筋组成钢筋网,便于在施工中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
叠合板楼板穿孔钢筋是如何施工的
叠合楼板是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结构形式。预制预应力薄板(厚5~8厘米)与上部现浇混凝土层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工作。
薄板的预应力主筋即是叠合楼板的主筋,上部混凝土现浇层仅配置负弯矩钢筋和构造钢筋。
预应力薄板用作现浇混凝土层的底模,不必为现浇层支撑模板。薄板底面光滑平整,板缝经处理后,顶棚可以不再抹灰。这种叠合楼板具有现浇楼板的整体性、刚度大、抗裂性好、不增加钢筋消耗、节约模板等优点。由于现浇楼板不需支模,还有大块预制混凝土隔墙板可在结构施工阶段同时吊装,从而可提前插入装修工程,缩短整个工程的工期。
应用范围及分类 楼板跨度在8米以内,能广泛用于旅馆、办公楼、学校、住宅、、仓库、停车场、多层工业厂房等各种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薄板按叠合面的构造不同,可分为三类:①叠合面承受的剪应力较小,叠合面不设抗剪钢筋,但要求混凝土上表面粗糙、划毛或留一些结合洞。②叠合面承受的剪应力较大,薄板表面除要求粗糙划毛外,还要增设抗剪钢筋,钢筋直径和间距经计算确定。
钢筋的形状有波形、螺旋形及点焊网片弯折成三角形断面的。③预制薄板上表面设有钢桁架 ,用以加强薄板施工时的刚度,减少薄板下面架设的支撑。设计叠合楼板要适应施工阶段作为模板和叠合成为整体而作为建筑物楼板部件的两种不同受力条件,与全现浇楼板、全预制楼板都不相同。
预制预应力薄板与现浇混凝土层,通常采用两种不同标号的混凝土,灌筑时间一先一后,龄期显然不一;硬化过程中由于收缩产生附加的翘挠,设计时对此应有所考虑。叠合面的抗剪能力是保证预制薄板与现浇混凝土层共同工作的关键,必须进行验算,有时还要根据计算结果,增加叠合面的抗剪钢筋。对于施工阶段预制预应力薄板的各种受力状态要进行验算。
预应力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要满足防火的要求。
现浇板钢筋布置有什么要求
现浇板的下部钢筋短跨在下,长跨在上。上部钢筋短跨在上,长跨在下。
街头位置上部钢筋在跨中1/3处,也可以搭接。
下部钢筋下支座处1/3,下部钢筋也可以锚固入梁内并满足锚固长度,见101-2 焊接接头位置要保证50%的截面比例。如果100%的搭接比例搭接长度要成1.4。 板筋的起步筋位置取板受力钢筋间距的一半,从梁外侧筋外侧开始算起,一般做法就是取梁侧模外5公分。
装配式叠合板上的混凝土板布置钢筋吗
猜想是问的设计而不是安装哈。1.预制板宜纵向安放,使结构为横向承重体系或横、纵向承重体系,不宜纵向承重体系;2.砌体结构中,各块调整完的总宽,板边不得压在墙或梁上;3.板间的间距,板底最窄缝不得小于25mm,用不同宽的板调整;实在有宽缝应按规定加钢筋吊模现浇。
框架结构有柱子靠不拢的大缝,应在图上画出现浇带,加钢筋与梁一同现浇;4.板头与另跨板头的顺板缝里加锚拉钢筋;砌体结构中板长大于3900的沿墙加锚拉筋于板面(90°弯折挂进板缝);5.板的支承长度不得小于100mm。
现浇板上的分布筋怎么布
问题不明确,未说明是什么类型的现浇板。先给你回答个比较通用的现浇板,就是普通住宅楼的。
单层双向板配筋,而后是板的负弯矩筋(负筋、拔据子筋),分布筋是对负弯矩筋说的,一般是Φ6.5的圆钢间距250mm,从支座边3-5cm开始布置到负弯矩筋的端部。
现浇楼板钢筋布置
用直径8mm和直径10mm的钢筋交替布置,钢筋间距100mm。通俗些说,就是第一根Φ8、第二根Φ10、第三根再Φ8、第四根再Φ10,就这样两种直径的钢筋交替布置,每两根钢筋之间的间距都是1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