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独立基础钢筋B表示什么
施工图中,独立基础的钢筋B代表各种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
B:X代表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X向配筋;
㈡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及计算方法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一个是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让我们通过实际例子,明确图中的平法标注、钢筋和基本信息,学会钢筋长度和根数的计算。
▍图1 独立基础底部配筋
首先看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什么呢?
包括: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高度、X和Y方向的底部钢筋等。
原位标注的内容有什么呢?
包括:底部的平面尺寸等。
通过原位标注和集中标注的信息,我们知道图1所示独立基础底部配筋的基本情况。
需要知道的是,钢筋的重量=长度*理论重量。
而理论重量可以通过钢筋的直径确定。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平法图集的构造规定,确定每根钢筋的直径、长度、根数,从而进行钢筋的计算。
通过原位标注和集中标注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了钢筋的直径、每一个方向的间距,那么如何确定每根钢筋的长度,如何根据间距确定根数呢?
▍图2 某独立基础施工图
我们知道,16G图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制图规则,第二部分是构造详图(包括一般构造和各个构件的标准构件详图)。
一般构造的内容是在使用构造详图时,为我们提供基础性的数据,这里暂且不谈。
那么,对于每一个构件的标准构件详图,就是慧轿用来确定不同的钢筋之间,它的长度、间距、如何排布等问题,通过查阅每一个构件的标准构造详图,结合它的制图规则来整个确定钢筋的布置和构成。
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将平面的标注的图纸,还原成立体的构件。也就是我们图集的使用方法。
▍图3 图集16G101-3第67页
图3所示是两种独立基础的底板配筋构造(一个是阶形,一个是坡形)。我们看这个图的时候,觉得钢筋一个疏一个密,有的人可能会问,那是不是阶形的钢筋布置就密一些,坡形的就疏一些呢?
不是的。图3所示只是一个例子,具体的钢筋布置的疏密是由设计人员决定的,不是预算人员决定的。我们学习这张图,就是为了学会钢筋的排布规则,用以确定钢筋计算的信息而已。
如图3所示,独立基础底部的X和Y方向都是受力钢筋。那双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如何确定?
我们可以依据保护层的定义进行确定:用构件的外截面尺寸,减去两个保护层的厚度,就得到了受力钢筋的长度。X方向和Y方向均是这样。
▍图4 某独立基础实例
▍图5 图纸设计说明桐绝保护层厚度
根据图4具体实例所示:X方向和Y方向都是2级12间距150的单柱独立基础,保护层厚度从图纸中获取(注意:图纸如何规定就如何使用,一定要区分清楚)。根据图5所示,保护层厚度为40。再根据原位标注和集中标注确定的钢筋基本信息,从而进行钢筋的手算。
▍图6 独立基础手算表格
工作诀窍
手算表格如果公司有统一规定的模板,要按照公司格式计算。这样能够保证你的设计成果的认可度。如果没有规定,可按照自己习惯制表。
所以长度为:1800-40-40=1720mm
那么根数排布是如何前轮肆确定的呢?
如图2所示,底部钢筋并不是严丝合缝的搭接,X方向和Y方向上的底部钢筋会露出一小截钢筋。在图3所示16G图集中阶形独立基础的构造详图所示,这一小截钢筋的间距要同时满足“≤75”和“≤二分之s”(s为钢筋间距),这也就是我们第一根钢筋的起算距离。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㈢ 独立基础平法图解析
DJ表示普通的独立基础(非杯口基础)。下标J表示台阶形,下标P表示坡形。BJ表示带杯口的独立基础。下标J同样表示台阶形,下标P则表示坡形。后续的01、02等是序号。
竖向尺寸表示的是从下到上每一阶的高度。配筋方面,B表示基础底部钢筋。X代表X方向钢筋,Y代表Y方向钢筋。例如,B16@150表示二级钢直径16mm,间距150mm,其余钢筋规格依此类推。
Sn表示杯口顶部焊接钢筋网,具体是每边2B14,即2根二级钢直径14mm。O表示高杯口独立基础的杯壁外侧和短柱配筋。4C20/C16@220/C16@220表示杯壁外侧和短柱纵向配筋,具体意义为:角筋/长边中部筋/短边中筋;A10@150/300为杯壁外侧和短柱箍筋,10mm直径的箍筋间距150mm或者300mm。其中150mm间距用于杯口范围,300mm间距用于短柱范围。
高差指的是基础底面相对于基准标高高出0.5m。另外,上述钢筋中的A表示1级钢,B表示2级钢,C表示3级钢。通过这些标识,工程师可以快速了解基础的具体构造和钢筋配置情况。
在实际工程中,这些标识和符号有助于施工人员准确理解图纸,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通过这样的标准化标识,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减少了因理解不一致而产生的错误。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时,需要结合具体项目的要求进行解读和施工。例如,某些项目可能需要更详细的配筋图或者特定的施工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独立基础的设计和施工得以规范化,确保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标准化的标识还有助于提高不同工程师之间的沟通效率,使得设计和施工过程更加顺畅。
总之,这些标识和符号在独立基础的设计和施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帮助工程师准确理解图纸,还确保了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㈣ 独立基础配筋T:10c12@100/c10@200这钢筋信息咋理解
DJP是构件名称,意为独立基础带坡的,300/100是这个基础的尺寸,具体看图纸,B:代表底面,也就是说此独立基础是在基础底面配筋的,X:是指水平方向配筋,C12@150好理解,就是直径12的三级钢筋(C代表钢筋级别),间距是150的,Y:是指垂直方向配筋,C10@150是直径10的三级钢筋间距150,2100X2100是指独立基础的外边尺寸是2100见方的。在绘图中定义独立基础,在定义构件信息里面输入对应的钢筋信息就可以了,然后在图形界面中点画基础构件就可以了。
㈤ 独立基础底板X、Y方向配筋哪个在上面,哪个方向为受力筋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区分独立基础底板的X、Y方向配筋的受力筋与分布筋位置,有助于确保结构安全与合理承载。以下是区分方法与原则:
1、板的上部钢筋,最上面的钢筋为受力筋,主要抵抗负弯矩,而其下方的钢筋为分布筋。
2、正弯矩筋布置在下层的钢筋为受力筋,上方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
3、负弯矩筋,如悬挑板的情况,下层钢筋为分布筋,上层钢筋为受力筋。简单来说,分布筋位于受力筋内侧:若为下部,受力筋内侧在上方;若为上部,受力筋内侧在下方。依据GB50010-2002规定,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钢筋间距宜为150~200MM,并应在板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这些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现有钢筋贯穿布置,或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现有钢筋搭接或锚固在周边构件中。计算温度筋长度时,考虑轴线长度、两边负筋标注长度、搭接长度(一级钢可加可不加,二、三级钢不加弯钩)以及弯勾(若适用)。
4、温度筋的计算长度为轴线长度减去两边负筋标注长度,加上搭接长度乘以2以及弯勾长度(考虑钢筋等级)。
5、温度筋的根数计算为轴线长度减去两边负筋标注长度除以温度筋间距,减去1。有时,受力筋能承担温度筋的作用,不需单独配分布筋。分布筋位于受力钢筋内侧,与受力钢筋垂直,作用在于固定受力钢筋位置,分散板上荷载到受力钢筋上,同时防止混凝土因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因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裂缝。
㈥ 独立基础的钢筋设置表示方法例如:
楼主,首先确认你的基础是承台还是独立阶梯基础。若为独立基础是不要为顶部配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