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图纸上怎么看梁的配筋
1.图纸没有将信息显示完全。应该显示为2C18+1C16,2C16+2C14及3C16。表示2根圆18的三级钢加上1根圆16的三级钢,2根圆1,6的三级钢加上2根圆14的三级钢,3根圆16的三级钢。
2.根据2C18+1C16,2C16+2C14及3C16在梁上标注的部位可以看出,这些都是表示梁的原位标注。可以理解为局部详细标注。
3.由梁的集中标注可以看出,该梁只有上部钢筋2C16,不存在下部钢筋。2C18+1C16意思是在该跨中增加下部钢筋3根,型号为2C18+1C16。2C16+2C14意思是在该跨右侧上部增加2根C14钢筋,再加上梁上原有的2C16钢筋,从而在此节点上形成2C16+2C14的钢筋。
原位标注指在梁跨的局部,截面、标高、配筋信息有不同于集中标注的单独标注,在梁的上部标明支座筋和架立筋,在梁的下部标明下部筋、箍筋、拉筋、腰筋、梁跨截面变化、位置变化、标高变化,还包含其它特殊改变的数值及文字说明。
(1)钢筋配筋图标示怎么看扩展阅读:
梁平法施工图有截面注写和平面注写两种方式。当梁为异型截面时,可用截面注写方式,否则宜用平面注写方式。
梁平面布置图应分标准层按适当比例绘制,其中包括全部梁和与其相关的柱、墙、板。对于轴线未居中的梁,应标注其定位尺寸(贴柱边的梁除外)。
当局部梁的布置过密时,可将过密区用虚线框出,适当放大比例后再表示,或者将纵横梁分开画在两张图上。 同样,在梁平法施工图中,应采用表格或其他方式注明各结构层的顶面标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
⒈ 截面注写方式,是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梁平面布置图上,从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梁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数值。截面注写方式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
⒉ 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对不同编号的梁各选一根并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数值。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的梁编号及截面尺寸、配筋等代表许多跨,原位标注的要素仅代表本跨。
⑵ 配筋图怎么看
配筋图看法:首先要掌握最基本的平法表达方法,拿到梁图时候还要结合建筑和柱图检查有无冲突的地方,准备一本G101-1图集,里面针对梁的钢筋表达、接头位置、锚固长度、深入支座长度等。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含义
一、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 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