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钢筋检测仪检查T梁 、空心板、立柱的允许偏差是多少根基什么规程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
3.2.1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以下简称钢筋探测仪〉和雷达仪检测前应最用标准试件进行校准,当混凝土保妒层厚度为10-50mn时.混凝土保妒层厚度检测的允许误差为士Imm,钢筋间距检测的允许误差为土3mrn.
没有详细分部位。
我理解你是不是说各部位钢筋安装的允许偏差呢?
『贰』 预制T梁中每一片梁都需要封锚的吗
预制T梁中每一片梁都需要封锚的。
封锚是指有粘结预应力在张拉工作完成后,将已经卡住钢绞线的锚具采用高强度水泥砂浆封闭,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开始往预应力孔道内压力灌注水泥浆(此工序注意孔道内空气尽可能排净),水泥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以剪断部分外露的钢绞线,并在锚具位置绑扎钢筋、安装模板,将锚具包裹在混凝土内。
『叁』 T梁钢筋保护层中的特征值怎么算!谢谢啊
哥告诉你标准答案:平均值减去1。595乘以均方差。还不谢主龙恩!哈哈
希望采纳
『肆』 t梁的做法
预制T梁的全部过程图文详解
1.底模安装。图为技术人员在测量反拱。反拱的作用主要为减少预应力产生的上供度。
『伍』 T梁混凝土正确的浇筑方法
T梁预制施工方案详细方法如下:
一、施工流程
预制梁——移梁——存梁——吊运梁——喂梁——架梁
二、T梁的预制
1、模板
(1) 当混凝土构件达到设计要求的张拉龄期 强度,开具“张拉通知单”,并经监理工程师或有关质检部门同意后,才能进行张拉作业。
(2) 张拉前检查千斤顶与油泵运转是否正常,各油管接头有否泄露现象,油泵安置在可靠的地方,各油管应防止过度弯折。
(3)正式张拉之前在千斤顶的正面设置挡板,防止张拉机具或钢绞线弹出伤人。
(4)张拉控制力严格按设计图纸提供的数据并根据张拉标定报告进行控制。
(5)钢绞线束张拉顺序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
(6)张拉时应使用千斤顶的张拉作用线,预应力钢绞线的轴线、孔道轴线重合。
(7) 张拉采用对称两端张拉。张拉力和引伸量实行双控,张拉时应量测各级荷载下的伸长度读数,以便测定各钢束引伸量。
网络——混凝土浇筑
网络——T型梁
『陆』 预应力T形梁桥构造规定
预应力T形梁桥的理论要点
1.预应力T形梁在设计时候必须考虑到预应力T形梁桥的跨径设计。我国编制了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标准设计,标准跨径为25m,30m,35m,40m。但现在我省建设的高速公路中已经有了跨径达50m的预应力T形梁桥设计。
2.预应力T形梁等截面设计时应该考虑其高跨比宜在1/14—1/25内选取。随着跨径的增大而取小值,随着T梁数量减少而取大值。而为了截面布置经济合理,节省预应力筋的配筋数量,T梁截面的效率指标P应大于0.5。加大翼缘板宽度能有效地提高截面的效率指标。
3.为了能满足钢丝束的布置要求和在端头处能承受较大的支承反力和能承受较大的剪力,预应力T形梁端头设计时应将梁肋加宽做成马蹄状,且马蹄面积不宜小于全截面的10%—20%以便防止在施工和运输过程中使马蹄部分出现纵向裂缝,并梁端头靠近支点处腹板和马蹄在梁高1m左右设计为同宽。同时还注意马蹄部分不宜过高,过大,从而降低截面型心,导致降低抵消T梁自重的能力。
4.预应力T形梁的配筋包括预应力筋布置和非预应力筋的布置。预应力筋的布置原则为:在保证梁底保护层厚度及使预应力筋位于索界内的前提下,尽量使预应力筋的重心靠下;在满足构造要求的同时,预应力筋尽量相互紧密靠拢,使构件尺寸紧凑。将预应力筋全部弯至梁端锚固,可以减少摩擦损失,但梁端受预应力较大。预应力筋的配筋数量必须经过严格的计算而得出配筋数量。非预应力筋的配筋根据钢筋混凝土配筋原则加设T梁底主筋,箍筋,水平分布筋,预应力钢束定位钢筋,防张拉时开裂钢筋,防收缩钢筋,架立钢筋等。这里特别要求在梁端头加宽的范围内设置防张拉导致混凝土开裂的钢筋网。
5.预应力钢束施加预应力的计算。现在大部分预应力钢绞线采用ASTMA416-98标准270级低松弛钢绞线,其标准强度Ryb=1860MPa,公称直径15.24mm,公称面积140mm2。弹性模量为1.95*105MPa。张拉控制应力为0.75倍标准强度,即0.75*1860=1395MPa。张拉控制力就为(1395*140)/1000=195.3KN。所以每束钢束的张拉控制力P为195.3*钢束的股数N。张拉伸长值分直线段和曲线段计算。直线段:首先计算出预应力钢绞线的直线段长,然后根据下式计算:
L直=P*(1-e-kl)/Ay*Eg
P—张拉力(KN)
Ay—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mm2)
Eg—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MPa)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见桥梁施工技术规范)
u—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见桥梁施工技术规范)
l—预应力筋直线段长(m)
曲线段:将预应力筋钢束布置图中各曲线段区分开,按下式计算:
L曲=P*L*{[1-e-(kl+uθ)]/(kl+uθ)}/Ay*Eg
各符号意义同直线段
最后直线段和曲线段计算伸长汇总即为总伸长量:
L总=∑L直+∑L曲
张拉时必须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才可进行,预应力的施加时分单端张拉和两端张拉。两端张拉时应同时进行。记录好各阶段的应力值和伸长量,计算出钢束的实际伸长值,再和理论伸长值比较,误差值控制在±6%内。并且不能出现滑丝、断丝超过规范规定的数值(规范规定:每束钢绞线断丝或滑丝不超过1丝;每个断面断丝之和不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的1%)。
在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应尽早进行孔道压浆。压浆标号按设计进行,采用一次压浆,压力为1.0MPa。孔道压浆顺序按设计进行。从孔道的一端压进到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且流出的水泥浆稠度必须和压进端一样且符合规定要求。
6.预应力的封锚必须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封锚混凝土标号必须和T梁混凝土标号一致甚至更高。
预应力T形梁桥在施工实践中的操作要点
预应力T形梁桥的施工主要流程:
1.首先对T梁预制场地选择应该要能满足T形梁的预制,吊装,运出等工序。并要能满足材料的方便运入和便于施工。
2.严格控制好T梁预制过程中各工序的质量情况。包括钢筋制作安装、预应力钢束制作安装、混凝土浇注时所用的原材料,配合比,拌运,入模,振捣等过程中质量控制、后张预应力的施加控制、封锚控制、注浆材料,配合比,注浆工艺,注浆压力等的控制。
3.混凝土拆模后对T梁外观质量的控制以及外观质量缺陷的处理。
4.成品T梁的存放安全注意事项以及T梁在吊运途中的安全注意事项。T梁必须存放于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且场地周边无滑坡、坍方等影响的平坦场地内;吊运时必须符合起吊安全操作规程且将T梁加固牢固方可运出;安装过程中架桥机操作、T梁就位等应严格遵守起吊安全操作规程,注意安全监管防止安全事故发生;T梁就位于设置的临时支座上,其轴线、高程、倾斜度等必须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5.T梁安装就位完成后,须将横隔板、湿接缝、连续段等的钢筋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焊接牢固。尽早完成横隔板、湿接缝、连续段的混凝土浇注(施工时记得先将桥面负弯矩钢束预埋穿过各个连续段)。在施工这些部位时必须加强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安全措施落实监督。
6.完成上述混凝土待其达到所要求的强度后,进行桥梁的体系转换。T梁吊装时是安装于临时设置的支座上的,而根据设计中的几跨一联的要求(一般为三跨一联或四跨一联)将固节墩、连续墩、过度墩的连续段浇注完成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将所有临时支座拆除,这样整座桥梁就完成了体系转换达到设计要求(如果不先进行桥梁的体系转换而进行桥面施工则会导致以后施工完桥面后再体系转换引起的桥面标高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然后开始桥面负弯矩预应力的施工,桥面负弯矩预应力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墩顶处产生的负弯矩导致桥面产生裂缝而设的。桥面负弯矩施工时特别要注意的是预应力的施加和管道注浆。
7.桥面负弯矩施工完成后,桥面凿毛,进行桥面和护拦的施工。桥面施工时严格控制好桥面标高和平整度,标高利用水平仪控制且只能一座桥只能用一个水准点,平整度利用3m直尺检测,误差值不能超过设计及规范要求。桥面施工时还必须注意桥面的拉毛、清洗,以便桥面能和路面沥青有很好的结合力。
8.护拦施工时应注意路线的曲线线形,在施工放样时可以将桩号控制在5—10m内以调整路线的线形。护栏标高也应严格控制,严禁护栏顶在纵向有明显的起伏。护栏外观质量的控制极为重要,在护栏混凝土浇注完成拆模后,对气泡孔和局部麻面可采用抹干水泥灰的方式来处理,必要时用砂布清光。
9.以上工序全部完成后,可以提出交工验收。待路面单位铺路面沥青和安装其他附属设施。
综上所述,对于公路桥梁的设计和施工以及公路桥梁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都离不开经济合理的原则。我们只要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在实际的操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也在实践中努力创新,积累经验,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