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般情况钢筋下料能与按图纸计算能差多少(百分之几)
5%左右比较正常,高于5%就是偷工减料得比较厉害。
正常预算算的外版包尺寸,而且没扣弯曲调整权值。下料按中心线扣弯曲调整值后,大概在个2%左右差距。然后正常预算定额的损耗给了1.5%,下料控制好完全可以在1%以内,可以节约0.5%。还有实际施工箍筋、板筋这些按间距的,都是会稍微放大的,还有节点的地方有些箍筋根本是做不了的,这些可以弄个2-3%。
误差太大,要么就是预算算多了,要么就是真的胆子大。
❷ 关于钢筋用量的计算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纯粹的图纸算量还要加上8%~10%才能足够保证实际使用专量,原因如下:属
1.构造、措施钢筋(马镫、梯子筋等)是图纸上没有标示的,一般占2%~3%,你都算了么?
2.洞口防护用钢筋,模板支撑用的地锚,占到1.5%左右,你考虑了么?
3.钢筋是定尺的,如9m长的规格,加工为8.6m,那么剩下的4%就是加工损耗了,加工损耗在2.5%左右,你算了么?
4.钢筋的公差(出厂的时候就有,国家规定允许正负2%以内),虽然正负都有,但除非大的钢厂,其它都是负差,这个你考虑了么?
5.现场浪费很严重的,工人是不喜欢利用废短钢筋的,如果现场管理不好,被偷盗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哦。
6.至于搭接,你应该是算量的时候就算上的,而不是最后加一个比率的。
尤其是你的工程是甲方供应钢筋,你一定不能少提,否则最终甲方会以你们管理不善造成大量钢筋浪费来索赔你们,你们就麻烦了。建议你加到10%以上报出去(肯定甲方还要和你们对这个量,所以要在期望值上再加点),以后节约了就是你们自己的,或者甲乙双方不都很高兴嘛。
❸ 预算员钢筋量问题!
没有你这么问的来,现实中预自算的钢筋量比比实际大. 考虑到保护层,到边不到边.是否减1.
而且现实中钢筋的直径都是要占据体积的,在图纸上钢筋就是没有宽度的线。施工实际可不是这样,4个冷拔丝都是要给他空间的。
而且我再给你抛个噱头,如果结算的钢筋量比实际使用的钢筋量,没有多出5%的化,这个预算员也不要干啦。我们以前最好的状态使他们的差距达到了达到23%,好怀念啊(确乎基本都是按规范施工的哦),还有一次我碰到一个巨牛的,结算的钢筋量比实际使用的多出35%。
❹ 建筑工地钢筋用量误差范围
如果是提材料计来划,考虑实源际用量的话,只能多不能少,钢筋加工是有损耗的,切出的短头有些是没用的,比如套丝之前要切掉端头保证端部平整,这时切掉的端头就没法用了,有的钢筋下料剩的短头也用不上,再或者有一些下错料的,也会造成浪费,所以,进料一定要有余量,不能到最后就差3根钢筋,也没法去单独拉一趟,也没人卖啊。
如果是预结算,你是施工单位的,那就多算点,反正最后甲方结算时也会往下扣,如果你是甲方的,那就正好相反了,少算点,扣施工单位,即使没扣下来,也不亏。
总之,现场用量只能大不能小。误差一般控制在1-3%左右,具体要看实际用量,1吨的3%跟100吨的3%那差别就大了。实际控制中,最多别超过0.5吨,基本就算正常。
❺ 土建预算中,钢筋预算,我算出的量和别人的相比差了14t,总量大概在300t左右,是不是差距很大呢
的确差距很大,一般要求都是在百分之三以内都算是正常情况下的误差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