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梁需要计算的钢筋种类有哪些请按名称和位置来表述
1、单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直钢筋净长=L-2C;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弯起钢版筋两端权带直钩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
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
(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
(3)、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 d)×2+(梁高-2×保护层+2 d)×2+14 d或24 d
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4)、腰筋、拉筋、吊筋应按构造要求计算其长度。
B. 哪些是属于 纵向受力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指的就是构件长度方向受压或者受拉(大多数情况下),也包括拉压弯剪扭其他专几种属形式。
对于梁、柱、斜撑构件(含梯段),纵向钢筋是指沿着构件的长度方向的钢筋。
对于板就没有纵向钢筋的说法,平法标的是沿x或y方向的受力钢筋。
对于剪力墙身也没有纵向钢筋的说法,只有竖向和水平向的分布筋.而剪力墙的暗柱、端柱、翼柱、扶壁柱等,其竖向钢筋就是纵向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简称受力钢筋,是指在构件的长边方向,通过力学计算在受力部位设置满足承载力的钢筋,来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常见的受弯梁下部或上部就是受力钢筋,柱子中的受压钢筋等就是属于纵向受力钢筋。
C. 什么是纵向受力钢筋
1. 纵向受拉钢筋是指在混凝土构件如梁、板、墙等中的受力钢筋,其作用是承受拉力。这类钢筋包括梁上角部的贯通纵筋(旧称架立筋)、梁支座上部的非贯通纵筋(俗称扁担筋)、梁支座上部的二排非贯通纵筋(俗称唤桥筋二排扁担筋)、以N打头引导的受力腰筋、梁下部的二排纵筋(旧称二排主筋)以及梁底部的纵筋(旧称主筋)。
2. 纵向受压钢筋,又称受压钢筋,是在构件的长边方向上设置的,用以满足承载力要求的钢筋。这些钢筋常见于受弯梁的下部或上部,以及柱子等结构中。
3. 纵向受压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2mm,通常选择直径较粗的钢筋,以减少纵向弯曲和防止钢筋过早压屈。一般而言,钢筋直径在12-32mm之间。
4. 纵向受压钢筋通常使用HRB335、HRB400级或RRB400E级钢筋,不建议使用高强度钢筋受压,因为构件在达到极限状态时,钢筋的应力通常不会超过400N/mm²。
5. 钢筋调直时,可采用机械调直或冷拉调直。若使用冷拉调直,需控制钢筋的伸长率。对于HPB235级钢筋,伸长率不宜超过4%;对于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E级钢筋,伸长率不宜超过1%。
6. 全部纵向受压钢筋的配筋率不应超过5%,也不应小于0.6%。当使用HRB400级、RRB400E级钢筋时,配筋率不应小于0.5%。
7. 纵向钢筋应均匀布置在截面的四周,且钢筋净距不应小于50mm,间距也不应大于300mm。对于矩形截面,钢筋数量不得少于4根,以与箍筋共同形成刚性骨架;圆形截面的钢筋数量不宜少于8根。
参考资料:网络-纵向受拉钢筋、网络-纵向受力钢筋
D. 纵向受力钢筋指的是什么
问题一:纵向受力钢筋的定义及分类
纵向受力钢筋是指在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经过结构受力计算,顺着构件长向布置的钢筋,主要用于承担构件受弯、受压等产生的拉力。具体包括梁的上部通长筋、支座负筋、抗扭筋、底部钢筋;柱的竖向钢筋;板的底部纵筋、负筋等。箍筋、吊筋、附加箍筋、挑檐及沟横向钢筋等属于横向受力钢筋;分布筋、架立筋、温度筋、拉结筋、构造柱和圈梁的钢筋等属于构造钢筋。
问题二:柱中受力钢筋是否都是纵向受拉钢筋
是的,柱中受力钢筋都是纵向受拉钢筋。在地震发生时,柱子的主筋肯定受拉,必须能够承担地震水平作用的倾覆效应对钢筋产生的拉力。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限制柱子轴压比,明显表示了不得考虑纵向钢筋承担轴压力。
问题三:所有钢筋混凝土构件是否都有纵向受力钢筋
工民建中所有钢筋都是利用其强大抗拉强度的优势而设置的,宏观的说,放置在混凝土中的钢筋,全部都是受力筋。因此,所有钢筋混凝土构件都有纵向受力钢筋。
问题四:梁纵向受拉钢筋的位置
梁纵向受拉钢筋的位置应该处于梁的下部,称为梁的主筋,主要起到受拉作用。梁的顶部钢筋称为架立筋,把主筋和架立筋箍住的钢筋叫箍筋,箍筋的作用是起到加强作用。
问题五:抗震规范中,框架结构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定义
抗震规范中,框架结构中纵向受力钢筋主要是指那些为防止构件被拉断而布置的钢筋,包括梁构件的架力筋、柱构件的主筋、以及墙和板的分布筋等。
问题六: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布置要求
柱中纵向受力钢筋应符合以下规定:1)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2mm,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2)圆柱中纵向钢筋宜沿周边均匀布置,根数不宜少于8根且不应少于6根;3)当偏心受压柱的截面高度h≥600mm时,在柱的侧面上应设置直径为10~16mm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相应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筋;4)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对水平浇筑的预制柱其纵向钢筋的最小净间距可按本规范第10.2.1条关于梁的有关规定取用;5)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轴心受压柱中各边的纵向受力钢筋,其距不宜大于300mm。
问题七: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的区别
在板钢筋中,纵向钢筋是指平行与X方向(一般是图纸较短的方向)的钢筋,横向钢筋是指平行与Y方向的钢筋(图纸较长的方向)。梁钢筋与板钢筋中纵向与横向钢筋一致,无区别。
问题八:纵向受力钢筋的定义
纵向受力钢筋是指在构件的长边方向,通过力学计算在受力部位设置满足承载力的钢筋,来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常见的受弯梁下部或上部就是受力钢筋,一般在梁的跨中的下方及梁的支座的上方的钢筋是受拉力;一般在梁的跨中的上方及梁的支座的下方的钢筋是受压力。柱子中的受压钢筋等就是属于纵向受力钢筋。
问题九:纵向钢筋的配筋率
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拉区开畅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ρmin。是根据Mu=Mcy时确定最小配筋率。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
E. 纵向受拉钢筋与纵向受压钢筋的区别是什么
纵向受拉钢筋:在长度混凝土构件的长度方向承受拉力的主要钢筋。一般在梁的跨中的下方及梁的支坐的上方的钢筋是受拉。
纵向受压钢筋:在长度混凝土构件的长度方向承受压力的主要钢筋。一般在梁的跨中的上方及梁的支坐的下方的钢筋是受压。
纵向受力钢筋,简称受力钢筋,是指在构件的长边方向,通过力学计算在受力部位设置满足承载力的钢筋,来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
常见的受弯梁下部或上部就是受力钢筋,一般在梁的跨中的下方及梁的支坐的上方的钢筋是受拉力;一般在梁的跨中的上方及梁的支坐的下方的钢筋是受压力。柱子中的受压钢筋等就是属于纵向受力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使用规定:
1. 纵向受力钢筋直径d不宜小于12mm,宜选用直径较粗的钢筋,以减少纵向弯曲,防止纵筋过早压屈,一般在12-32mm范围内选用。
2. 纵向受力钢筋通常采用HRB335、HRB400级或RRB400E级钢筋,不宜采用高强度钢筋受压,因为构件在破坏时,钢筋应力最多只能达到400N/m2。
3.钢筋调直可采用机械调直和冷拉调直。当采用冷拉调直时,必须控制钢筋的伸长率。对于HPB235级钢筋的冷拉伸长率不宜大于4%;对于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E级钢筋的冷拉伸长率不宜大于1%。
4. 全部纵向受压钢筋的配筋率p′不宜超过5%,也不应小于0.6%;当采用HRB400级、RRB400E级钢筋时,全部纵向受压钢筋强度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5%。
5. 纵向钢筋应沿截面四周均匀布置,钢筋净距不应小于50mm,其中距亦不应大于300mm;矩形截面钢筋根数不得少于4根,以便与箍筋形成刚性骨架;圆形截面钢筋根数不宜少于8根。
F. 怎么区分纵向受力钢筋和横向受力钢筋
1.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垂直于构件平面的钢筋称为纵向钢筋,而平行于构件平面的钢筋称为横向钢筋。
2. 例如,在柱子中,垂直设置的钢筋是纵向钢筋;在墙体中,与地面垂直的钢筋也是纵向钢筋;而在梁中,底部和顶部沿梁跨度方向的钢筋为纵向钢筋,箍筋和拉筋则为横向钢筋。
3. 对于楼板,沿短向设置的钢筋是横向钢筋,沿长向设置的钢筋是纵向钢筋。在柱、墙、梁中,纵向钢筋主要承受拉力和压力,而横向钢筋则用于抵抗剪力。
4. 纵向受力钢筋,简称受力钢筋,是指在构件长边方向上,根据力学计算,在受力部位设置的,用以满足构件承载力需求的钢筋。例如,梁下部或上部的受弯钢筋,以及柱子中的受压钢筋,都属于纵向受力钢筋。
5. 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2mm,较大直径的钢筋可以减少纵向弯曲和过早的压屈现象,通常选择直径在12-32mm之间。
6. 纵向受力钢筋通常选用HRB335、HRB400级或RRB400级钢筋,不推荐使用高强度钢筋承受压力,因为构件破坏时,钢筋的应力通常不会超过400N/m²。
7. 钢筋调直时,可采用机械调直或冷拉调直。若使用冷拉调直,需要控制钢筋的伸长率。HPB235级钢筋的伸长率不宜超过4%,而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伸长率不宜超过1%。
8. 纵向受压钢筋的配筋率不应超过5%,也不应小于0.6%;当使用HRB400级、RRB400级钢筋时,配筋率不应小于0.5%。
9. 纵向钢筋应均匀布置在截面的四周,且钢筋净距不应小于50mm,钢筋间距也不应大于300mm;对于矩形截面,钢筋数量不得少于4根,以便与箍筋共同形成刚性骨架;圆形截面的钢筋数量不宜少于8根。
10. “纵向”通常指的是与构件长边平行的方向,“横向”则指与构件长边垂直的方向。纵向受力钢筋的受力情况限于受拉或受压。纵向受力钢筋与纵向受压钢筋之间存在包含关系。此外,还有横向钢筋,如用于抗弯、剪、扭矩的箍筋,以及抗剪件等。
G. 哪些是属于 纵向受力钢筋
1. 纵向受力钢筋是指在构件长度方向上,承受压力或拉力的钢筋,其作用是满足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2. 在梁、柱、斜撑等构件中,纵向钢筋沿着构件的长度方向布置,以承受各种形式的力,包括拉、压、弯、剪和扭转。
3. 对于板类构件,不存在纵向钢筋的概念。平面构件的受力钢筋通常是按照X或Y方向进行布置的。
4. 在剪力墙结构中,分布筋是垂直和水平布置的,而暗柱、端柱、翼柱、扶壁柱等部件的竖向钢筋被视为纵向受力钢筋。
5. 纵向受力钢筋,也称为受力钢筋,是构件长边方向上设置的,用以承受构件受力部位的力,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
6. 常见的纵向受力钢筋例子包括梁的上下部受弯区域,以及柱子中的受压钢筋等,这些都是结构中关键的受力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