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剪力墙和柱子中这个阴影部分的钢筋怎么确定
这个属于约束边缘构建,钢筋垂直、水平筋是和墙一样的,是要拉筋加密的,可以在暗柱中定义的。
“边缘构件”是11G101图集中暗柱和端柱的统称,分为两大类: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YDZ、YAZ是约束边缘端柱、约束边缘暗柱,均属于约束边缘构件;GDZ、GAZ是构造边缘端柱、构造边缘暗柱,均属于构造边缘构件。这些都是剪力墙结构中特有的,他们的作用都一样,设置在剪力墙的边缘,起到改善受力性能的作用。
② 哪位大佬知道墙柱钢筋(Φ10Φ8)@200,阴影一+阴影二=间距100怎么解读
1. 在墙肢的底部加强区,墙肢的端部需要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2. 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取决于墙肢的长度。
3. 根据应力分布,约束边缘构件可以分为阴影区1和非阴影区。
4. 在阴影区1中,箍筋的直径为10mm,拉筋的直径为8mm,且箍筋和拉筋的竖向间距均为200mm。
5. 在非阴影区,拉筋的直径为8mm,竖向间距也为200mm。
6. 阴影区1和非阴影区拉筋交替布置,从而实现阴影区间距为100mm的效果。
7. 参考下图以获得更清晰的理解,并请考虑采纳上述建议,谢谢!
③ 这个暗柱用广联达怎么画
在广联达软件中绘制暗柱的步骤如下:
首先,进入软件的绘图输入模块,选择暗柱定义部分。
其次,创建一个新的参数化暗柱,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命名。
接下来,编辑截面时,确保包括非阴影区域的构件尺寸,将阴影区与非阴影区合并成一个暗柱。
然后,在钢筋信息设置中,如果箍筋布置位置或纵筋与软件默认设置不同,可以通过修改截面编辑为“是”,进而使用【画箍筋】和【修改纵筋】等功能进行调整。
最后,完成构件的建立。
以上步骤可以确保在广联达软件中准确绘制暗柱。
④ 剪力墙构造边缘柱及边缘暗柱竖向钢筋搭接区域内箍筋需加密吗
在03G101-1图集的第48、49、50页中,明确规定了暗柱箍筋加密的要求。具体而言,当柱纵筋采用搭接连接方式时,必须在柱纵筋的搭接长度范围内,按照不大于5d(d代表搭接钢筋中的较小直径)和不大于100mm的间距来加密箍筋。这一规定旨在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来说,这一加密措施对于剪力墙构造中的边缘柱及边缘暗柱尤为重要。由于这些部位的受力情况较为复杂,且可能承受较大的剪力,因此在竖向钢筋搭接区域内的箍筋加密是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分散应力,还能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加密要求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暗柱,不论其具体位置或用途。在实际工程中,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图集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每一处搭接连接处的箍筋都达到加密标准。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工程的质量,还能有效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
总之,剪力墙构造中的边缘柱及边缘暗柱在竖向钢筋搭接区域内的箍筋加密是必要的,这一措施对于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通过遵循03G101-1图集的相关规定,可以确保施工质量,保障建筑物的安全。
⑤ 钢筋隐检内容怎么填写
钢筋隐检内容:
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检查:钢筋规格尺寸 保护层厚度 弯钩长度尺寸、角度 帮扎搭接、焊接、机械连接位置 长度 箍筋加密区 垫块 等
钢筋绑扎隐检内容
1、 暗柱内容
1.1暗柱根部钢筋上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1.2为保证暗柱钢筋主筋位置准确采用定距框控制。 1.3柱箍筋绑扎
1.3.1柱箍筋的个数根据图纸要求确定,第一根箍筋距两端30mm开始设置。 1.3.2在立筋上画箍筋位置线,然后从上向下采用绕扣法绑扎。
1.3.3箍筋的接头应沿柱子立筋交错布置绑扎,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绑扎丝头应向里。 1.3.4暗柱箍筋与墙筋绑扎要求:暗柱箍筋与墙体水平筋错开20mm以上,不得并在一起。
2、 墙体、暗柱、连系梁钢筋
2.1墙根部钢筋上下水泥浆已经清理干净。
2.2墙体钢筋已经调直,及位移过大要求按1:6进行调整,一级钢筋 弯钩一律朝里,不垂直的已经调直。 2.3起步筋要求
2.3.1暗柱边第一根墙筋距柱边的距离为50mm。 2.3.2墙体第一根水平筋距混凝土板面50mm。 3.2.3暗柱第一根箍筋距混凝土板面50mm。 2.3.4连系梁距暗柱边箍筋起步50mm。 2.3.5连系梁箍筋入柱一个箍筋50mm。 2.4墙体竖向筋搭接要求
2.4.1搭接长度不小于47d,搭接处保证有三根水平筋。绑扎范围不小于3个扣。墙体立筋 50%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小于相邻接头中—中1.3倍搭接长度(47d)。
2.4.2墙体水平筋节点要求相邻绑扎接头错开,拉钩安装时要配以双T卡或双F卡,以防墙筋偏移。
2.5竖向梯子筋的要求
2.5.1采用比墙体竖向钢筋高一级的钢筋制作,以代替竖筋。
2.5.2顶模筋等于墙体厚度减2mm,(例如:200mm厚墙体顶模筋长度应为198mm)。 2.5.3顶模筋自立筋至端头的长度=水平筋保护层+水平筋直径-1mm,(例如:保护层为15mm,水平筋为φ8,则长度为15+8-1=22mm)顶模筋的根数为3根,顶模筋端头磨平并刷好防锈漆。安装时高度要一致,并绑扎到位,间距要准确。 2.5.4非顶模筋每侧长度为水平筋直径。
2.5.5每段墙竖向梯子筋设置数量要求为1m,每段墙2个或2个以上,要求同一标高,绑扎到位。
2.6水平梯子筋要求 2.6.1采用短料钢筋制作。
2.6.2水平梯子筋按图制作并符合该段墙的钢筋间距,砖墙专用,要控制高度,并绑扎到位。 2.6.3墙体钢筋绑扎时设在墙体模板上口300mm,并绑扎到位。 2.7柱的定距框
2.7.1要求制作标准,绑扎牢固。 2.8保护层要求
2.8.1柱、墙、梁均采用塑料垫块,符合保护层厚度,墙体水平筋为15mm,梁主筋为25mm。
2.8.2设置间距600mm×600mm呈梅花形布置。
2.8.3梁、柱钢筋垫块设置在主筋上,墙体钢筋垫块设置在墙体水平筋上。 2.9对箍筋的要求
2.9.1弯钩必须平行,弯钩角度为135°。 2.9.2平直部分为10d,且两根长短一致。 2.9.3弯心符合主筋直径,即与主筋绑扎到为。 2.9.4四角在同一水平面上。
2.9.5绑扎牢固(即:不丢扣、不松扣)。 2.9.6柱箍筋开口分别设在四个角。
2.9.7对柱、过梁箍筋要求直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凡要求箍筋加密的,其间距按5d及10mm控制。(即:大于Φ22的按10mm控制,小于Φ20的按5d控制)。 2.9.8连系梁箍筋要求不倾斜,间距均匀,开口均设在上部两边。
2.9.9单支箍按图纸要求设置,弯钩为135°,平直长度10d。
2.10洞口加筋要求:凡是在洞口墙筋截断处要加三边开口箍筋。并按图纸要求附加洞口加筋。
2.11连系梁钢筋加固:长度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12梁主筋必须设在箍筋四角,两排主筋间距为钢筋间距为钢筋直径,如果小于或等于25mm按25mm,如果大于25mm按主筋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