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米的大梁怎样配筋
横跨6米的钢筋混凝土大梁配筋及混凝土的强度?
2. PKPM计算柱配筋结果中,箍筋怎么计算
4:关于柱箍筋计算配置,我对于三维分析程序绐出的计算结果具体怎样配置钢筋内画施工图还不是很清楚,容请给予详细说明。比如一个二级框架中柱截面BXH=700X 500,砼强度等级为C30,计算箍筋间距按100输入。轴压比为0.77,B边和H边的单边配筋面积分别为33和19,柱角筋面积为4.8,柱斜截面抗剪计算箍筋即(Asv)为2.2。 请问根据程序给出的这个值怎样确定各边的箍筋肢数和单根箍筋的截面积? 答:关于柱箍筋配置的问题。先根据规范相关要求确定所用的箍筋肢数,如先定为四肢箍,则单肢箍筋面积为:2.2 x 100/4/0.1=550(乘100是换算为mm2;除以4是四肢箍:除以0.1是默认箍筋间距为1 00mm,换算成每米的。),可配1 0@1 00,或12@1 50(如三、四级框架的非柱根部位,也可改箍筋肢数重新计算。
3. 框架柱的角筋怎么算
形混凝土柱或劲性混凝土柱
在左上角标注:(Uc)、在柱中心标柱:Asv、在下边标注:Asx、在右边标注:Asy、引出线标注:As_corner
其中:
As_corner为柱一根角筋的面积,采用双偏压计算时,角筋面积不应小于此值,采用单偏压计算时,角筋面积可不受此值控制(cm2)。
Asx,Asy分别为该柱B边和H边的单边配筋,包括角筋(cm2)。
Asv表示柱在Sc范围内的箍筋,它是取柱斜截面抗剪箍筋和节点抗剪箍筋的大值(cm2)。
Uc表示柱的轴压比。
柱配筋说明:
柱全截面的配筋面积为:As=2*(Asx+Asy) - 4*As_corner;
柱的箍筋是按用户输入的箍筋间距计算的,并按加密区内最小体积配箍率要求控制;
柱的体积配箍率是按双肢箍形式计算的,当柱为构造配筋时,按构造要求的体积配箍率计算的箍筋也是按双肢箍形式给出的。
4. 独立柱基的钢筋如何算量
基础底板净长-(保护层×2)/布筋间距+1=根数根数×长度(一级钢+2个弯钩)×理论重量=单层钢筋用量双向配筋按以上方法分别计算汇总 底边长-基础保护层厚度*2=钢筋长。
补充:构造柱一般用来连接砌块墙和砖墙,两边要留槎以便牢固墙体(非混凝土墙),结构图纸中又时间也设构造柱并注明编号(GZ),一般用C20非泵送混凝土浇注,砌筑非混凝土时施工,上下留设插筋。
独立柱顾名思义就是周围没什么和它接触的东西(墙),就一个柱子挺在那里,常见于地下室车库结构
5. 最大配筋面积是指
最大配筋面积:受弯构件的配筋率达到相应于混凝土即将破坏时的配筋面积。
配筋面积:混凝土某一受力区域内配置的钢筋根数与其单根钢筋截面积的乘积。
计算方法:
首先要清楚前处理输入箍筋间距,现在2010版应该都是100的。G1.2-0.0代表为柱子加密区每100间距配置1.2CM平方的箍筋(单方向),如果你采用3肢箍的话配8@100就是0.5*3=1.5,足够了。所以这个柱子可以配8@100/200。同理对于梁的G0.5-0.5,前面的是加密区箍筋面积,后面的是非加密区箍筋面积,假如这根梁是2肢箍筋,那加密区配8@100,箍筋面积=0.5X2=1.0>0.5,非加密区配8@200,箍筋面积=0.5X2/2=0.5=0.5,所以这根梁可以配8@100/200(2)单边配筋面积:在对称配筋或双向配筋状态下每一侧受力区域内的钢筋根数与单根截面积的乘积。
最大配筋率:当受弯构件的配筋率达到相应于混凝土即将破坏时的配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