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梁五根钢筋怎么放
4×20按GB50010-2010第9.2.1.3款的规定,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和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对于250mm宽梁如按所述配筋,则上部第一排配4根20的钢筋时净距为(250-2×25-4×20)/3=40mm>30mm,可以满足规范要求;而第二排要配5根20的钢筋时净距为(250-2×25-5×20)/、4分别为第一、二排拆伏槐钢筋的间隔数、5×20分别为第一旅友;30mm,就不厅橡能满足规范的要求了。因此应调整梁截面尺寸或配筋。
注:两计算式中
2×25为梁两侧的保护层厚度;4=25mm<、二排钢筋所占梁宽;
3
⑵ 钢筋梁5根如何配
按GB50010-2010第9.2.1.3款的规定,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和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对于250mm宽梁如按所述配筋,则上部第一排配4根20的钢筋时净距为(250-2×25-4×20)/3=40mm>30mm,可以满足规范要求;而第二排要配5根20的钢筋时净距为(250-2×25-5×20)/4=25mm<30mm,就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了。因此应调整梁截面尺寸或配筋。注:两计算式中2×25为梁两侧的保护层厚度;4×20、5×20分别为第一、二排钢筋所占梁宽;3、4分别为第一、二排钢筋的间隔数;
⑶ 梁配筋图纸符号详解
1、编号为8的框架梁,单跨,梁宽,梁高600
2、φ10箍筋,间距200,加密区间距100,双肢箍
3、上部2根φ25的通长筋
4、中部2根φ12的构造筋
5、底部5根φ25的钢筋,分两排,上2下3
6、在该梁两端支座处,各增加4根φ25(和上部通长筋加起来共6根)的上部支座钢筋,分为两排,上4下2
(3)梁底部5根钢筋如何布置扩展阅读:
影响:
(1)自然环境下配筋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呈现早期发展较快,后期发展缓慢的特点,这与混凝土收缩徐变发展规律相一致;
(2)配筋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均小于素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当配筋率较低时,其对收缩徐变的影响较小,在工程应用中,可以按素混凝土来对待;当配筋率较高时,其对收缩徐变的减小作用需进行具体的试验研究;
(3)通过对配筋混凝土的有限元分析以及和试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出,配筋混凝土的收缩应变分析中应考虑徐变的作用,忽略徐变的作用将对收缩应变产生较大的误差;配筋率的大小对徐变的影响也不同,配筋率越高,徐变越小,相同配筋条件下,不同加载龄期下混凝土徐变相近。
梁配筋
(1)当连续梁跨高比≤9时,由于梁承受弯矩较小,配筋基本受最小配筋率控制,裂缝宽度和烧度都较小;
(2)当跨高比≥10时,随着钢筋强度的提高,纵筋计算配筋率明显减小;
(3)当跨高比较大荷载较大时,配筋可能受裂缝宽度和挠度的限制,与釆用HRB400钢筋相比,不能体现HRB500钢筋的强度优势,宜选用钢筋;
(4)跨高比在10~14之间时,与采用HRB400钢筋相比,采用HRB500钢筋节约钢筋较为明显,宜采用HRB500钢筋。
综合上述,当梁跨高比较小且承受荷载不大时梁纵筋宜选用HRB400钢筋,避免采用HRB500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当梁跨度或荷载较大时,采用高强钢筋可能受裂缝和烧度制约,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梁截面高度或跨高比和筋强度等级。
⑷ “梁下部钢筋2Φ25 + 3Φ22”是什么意思
2Φ25 + 3Φ22表示:梁底部5根钢筋,2Φ25是角筋,3Φ22放角筋在中间,5根钢筋均匀布置,全部伸入支座。x0dx0a2Φ25 / 3Φ22:梁下部有5根钢筋,分两层,2Φ25的放在上排,伸入支座;3Φ22在2Φ25下排,通常布置。x0dx0a所有梁钢筋信息相同情况下使用集中标注就好了。x0dx0ax0dx0a梁钢筋信息不同就使用原位标注进行标注。
⑸ 200x500的梁放5条18钢筋,怎么摆放
5条18为底筋的话可以5C18 2/3,即放两排,上排放2根,下排放3根;
如果5根18为面筋的话就是5C18 3/2,即放两排,上排放3根,下排放2根;
如下图
⑹ 梁下部钢筋如何放
梁下部钢筋如何来放
这是源一道待解决的难题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
答:JL5(28)
500×700
8@100(4)
B420;T418请按底部配置420的贯通纵筋,其连接范围请按图片的注和基础梁纵向钢筋连接位置布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