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建筑结构中的放射筋起什么作用
一、建筑结构中的放射筋的作用:避免混凝土开裂。
放射筋一般布置在屋面板挑出部分的四个角处,呈放射状布置,所以叫作放射筋。放射筋常设置在挑檐板转角、外墙阳角、大跨度板的角部等处,这类地方容易产生应力集中,造成混凝土开裂,所以要加放射筋。
二、放射筋及构件属性
一般用于建筑的结构板的阳角部位,因此称阳角放射筋,即用于抗裂用的钢筋。
构件属性:
1.构件属性列表中其它箍筋定义时支持可用变量表达式。
2.井坑属性列表中新增配筋设置。
3.矩形截面暗柱属性列表中增加箍筋设置。
4.承台计算设置中新增一项设置:筏板筋遇承台时计算设置。
5.新增定义梁腰筋表功能:用于整体布置梁腰筋。
6.独基属性列表中横向筋与纵向筋均支持输入不同直径格式,用加号"+"分隔。
7.砼柱/暗柱属性列表中增加节点域箍筋和基础插筋内的箍筋输入。
8.三桩承台中两种配筋类型(轴对称三桩承台类型1和直角边三桩承台配筋类型1)增加端部弯折设置。
9.剪力墙的设置项“端部L形外侧水平筋的节点选择”中节点二支持可用变量表达式设置。
三、构件类型
1.实体集水井:基础中增加实体集水井类型。
2.柱帽:柱中增加柱帽类型。
3.地框梁:梁中增加地框梁类型。
4.基础连梁:梁中增加基础连梁类型。
5.放射筋:板筋中增加放射筋类型。
6.筏板放射筋:筏板筋中增加筏板放射筋类型。
7.零星构件:包括外墙节点、栏板、压顶、挑檐、排水沟及后浇带类型。
8.线构件:其它中增加线构件类型。
四、构件布置
1.板筋中增加阳角放射筋功能:用于布置悬挑板悬挑阳角放射筋。
2.筏板筋中增加阳角放射筋功能:用于布置筏板端部外伸处阳角放射筋。
3.绘制板筋区域增加撑筋设置项。
『贰』 楼板钢筋的放置规定有哪些
楼板钢筋的放置:
施工 照工程结施图上的标注,按10G101-1图集有关规则放置;
设计 经承载能力专计算并复核属挠度及抗裂后,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1节各款规定布置。
内容较多,无法一一写出。
愿意解答具体问题。
『叁』 板面钢筋有哪些
一、受力筋:主要用来承受拉力。悬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构件的受力钢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
二、分布钢筋:它主要用来使作用在板面荷载能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抵抗四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在垂直于板跨方向所产生的拉应力。
三、构造钢筋:为了避免板受力后,在支座上部出现裂缝,通常是在这些部们上部配置受拉钢筋,这种钢筋称为负筋。
配筋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均小于素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当配筋率较低时,其对收缩徐变的影响较小,在工程应用中,可以按素混凝土来对待;当配筋率较高时,其对收缩徐变的减小作用需进行具体的试验研究。
(3)柱帽附加钢筋怎么设置扩展阅读:
板面钢筋绑扎规范以及要求。
一、 将基础垫层清扫干净,用石笔和墨斗在上面弹放钢筋位置线。
二、 按钢筋位置线布放基础钢筋。
三、绑扎钢筋。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
四、大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或混凝土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钢筋撑脚下应垫在下征钢筋网上。
五、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双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
六、独立基础、为双向弯曲,其底面短向的钢筋应放在长向钢筋的上面。
七、现浇柱与基础连用的插筋,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连接。箍筋的位置一定要绑扎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柱轴线偏移。
八、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0mm。
『肆』 现浇板分布筋搭接长度多少
现浇楼板钢筋和钢筋间距分析如下:
(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00mm时为6~8mmm;h=100~150mm时为8~12mm;h>150mm时为12~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
(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h>150mm时不宜大于于1.5h或250mm。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
(4)柱帽附加钢筋怎么设置扩展阅读:
1、板楼板:(1)单向板,板的长边和短边均大于2,板内应力沿短边方向加强布置,板长边板向面板施加荷载(2)双向板:板的长边和短边的比例不超过2,沿着双向传输负载,短边方向的内力较大,内力很小,长边方向平行于短边通过推动钢铁和放置在以下
(3)板板的厚度一般不超过120毫米,经济跨度在3000毫米(4)适用于跨度小的房间,如走廊、厕所和厨房。
2、肋楼板:在楼板上设梁,有主梁和次梁。主梁沿房间布置,次梁与主梁一般垂直相交。板材放置在次梁上,次梁放置在主梁上,主梁放置在墙体或立柱上。
3、(1)纵梁和梁同时承受从板上传递下来的荷载;(2)板厚一般为6~10m,井格边长70~80mm,一般在2.5m以内;(3)常用于跨度约10米、长短边比小于1.5的公共建筑的门厅和大厅。
4、无梁楼板:柱网一般布置为正方形或矩形,柱间距6m左右,更经济。为了减小板的跨度,改善板的受力状况,加强柱对板的支撑作用,一般在柱的顶部设置柱帽或支撑板。由于板材跨度较大,板材厚度不应小于120mm,一般为160~200mm。适用于商店、仓库、展厅等活载量大的建筑。
5、压板复合楼板:压板对现浇混凝土起永久模板作用;同时,板上的肋材可与混凝土协同工作,简化了施工程序,加快了施工速度。并具有刚性大、整体性好的优点;同时,电力或通讯管线可敷设在受压钢板肋之间的空间内,适用于高层多层民用建筑和需要大空间的大跨度工业厂房。
『伍』 5米*6米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主筋和附筋的直径及混凝土厚度是多少
根据《混凝土制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第9.1.2条:现浇混凝土板的尺寸宜符合下列规定:
板的跨厚比: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不大于30,双向板不大于40;无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于35,无梁支承的无柱帽板不大于30。预应力板可适当增加;当板的荷载、跨度较大时宜适当减小。
可取板厚5000/35≈140mm。
混凝土等级取C25,钢筋等级HRB400,板面附加恒载取1.5kN/m²,活荷载取2.0kN/m²,四周按固端计算结果如下:
故板底筋配C8@200,支座负筋配C10@200即可。
『陆』 筏板钢筋通长筋遇变截面上平下不平怎么设置
您的指示已清楚。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参考信息,对原文内容进行修改润色后的结果:
1. 针对筏板基础遇到下柱墩时,筏板钢筋的放置问题,应按照无梁板的柱帽配筋方式进行。筏板底筋必须是贯通的。
2. 在基础中,若暗梁的尺寸与筏板尺寸一致,可以按照钢筋上下平齐的方法施工,以确保混凝土保护层的一致性和梁断面的受力合理性。在绑扎钢筋时,应先铺筏板下面的钢筋,然后绑梁钢筋,最后铺筏板上面的钢筋。
3. 筏板基础底板钢筋是否贯通承台,需根据设计要求来确定。如果设计要求贯通,则钢筋需贯通;如果设计未作要求,则应按照11G101-3图集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钢筋有足够的锚固长度。
4. 对于筏板基础中的三层底筋和面筋的布置问题,需要具体的施工图要求来指导布置。
5. 筏板基础阳角放射筋应放置在底筋的上面。
6. 筏板基础的钢筋间距不应小于150mm,建议在200~300mm之间,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在筏板厚度超过2m时,应在板厚方向每隔不超过1m设置与板面平行的构造钢筋网片,其直径不宜小于12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
7. 对于梁板式筏基,墙柱的纵向钢筋应贯通基础梁并插入筏板中,且应从梁上皮起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8. 筏板基础底板钢筋的布置,一般情况下是长向筋在上、短向筋在下。
9. 地下室承台侧壁是否需要配钢筋网片以使承台底筋与筏板连成一个整体,需根据具体设计来确定。双向板的下层钢筋不受特别限制,而单向板则受力筋在下,附筋在上。上层钢筋的布置与下层相反,需要注意保护层厚度、钢筋搭接及端部钢筋的锚固。
10. 筏板附加筋的布置,包括上下两排,具体布置应根据图纸和实际施工需求来定义和重复布置。
11. “上网下排附加筋”指的是在筏板中的附加钢筋,其作用主要是抗弯矩,通常在筏板最大弯矩处设置以加强结构强度。
12. 筏板底部贯通筋在支座处可以搭接,但应尽量减少搭接以节省材料。确需在支座处搭接时,应保证有足够的搭接长度,并优先考虑焊接方式,确保基础钢筋的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