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告诉我钢筋冷拉冷拔相关知识
我觉得解释得太复杂也没有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
金属的塑性变形是通过位错运动来实现的.塑性变形过程中,位错运动的阻力主要来自位错本身.而在冷加工时,依靠机械使钢筋塑性变形时其位错交互作用的增强、位错密度提高和变形抗力增大这些方面的相互促进,很快导致金属强度和硬度的提高.
冷拉可提高屈服度节约材料,将热轧钢筋用冷拉设备加力进行张拉,经冷拉时效后使之伸长.冷拉后,屈服强度可提高20%-25%,可节约钢材10%-20%,
冷拔此工艺比纯拉伸作用强烈,钢筋不仅受拉,而且同时受到挤压作用,经过一次或多次冷拔后得到的冷拔低碳钢丝其屈服点可提高40%~60%,抗拉强度高,塑性低,脆性大,具有硬质钢材特点.
㈡ 钢筋拉伸和冷弯试件分别是怎样制成的
拉伸实验
(一)实验目的
测定钢筋的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评定钢筋的强度等级。
(二)主要仪器设备
1.万能材料实验机 示值误差不大于1%。量程的选择:实验时达到最大荷载时,指针最好在第三象限(180°~270°)内,或者数显破坏荷载在量程的50%~75%之间。
2.钢筋打点机或划线机、游标卡尺(精度为0.1mm)等。
(三)试样制备
拉伸实验用钢筋试件不得进行车削加工,可以用两个或一系列等分小冲点或细划线标出试件原始标距,测量标距长度L0,精确至0.1mm,见图试6.1。根据钢筋的公称直径按表6.6选取公称横截面积(mm2)。
图试6.1 钢筋拉伸实验试件
a-试样原始直径;L0-标距长度;h1-取(0.5~1)a;h-夹具长度
(四)实验步骤
1.将试件上端固定在实验机上夹具内,调整实验机零点,装好描绘器、纸、笔等,再用下夹具固定试件下端。
2.开动实验机进行拉伸,拉伸速度为:屈服前应力增加速度为10MPa/s;屈服后实验机活动夹头在荷载下移动速度不大于0.5Lc/min,直至试件拉断。
3.拉伸过程中,测力度盘指针停止转动时的恒定荷载,或第一次回转时的最小荷载,即为屈服荷载Fs(N)。向试件继续加荷直至试件拉断,读出最大荷载Fb(N)。
4.测量试件拉断后的标距长度L1。将已拉断的试件两端在断裂处对齐,尽量使其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如拉断处距离邻近标距端点大于L0/3时,可用游标卡尺直接量出L1。如拉断处距离邻近标距端点小于或等于L0/3时,可按下述移位法确定L1:在长段上自断点起,取等于短段格数得B点,再取等于长段所余格数(偶数如图试6.2a)之半得C点;或者取所余格数(奇数如图试6.2b)减1与加1之半得C与C1点。则移位后的L1分别为AB+2BC或AB+BC+BC1。
㈢ 钢筋原材室内拉伸,冷弯试验的取样长度是多少要准确数据,谢谢了
加工成直径25mm的试件;长度为l=5d+150。
当例筋直径小于35mm时,不需加工,直接版试验,若试验机能量允许时权,直径不大于50mtm的试件亦可用全截面的试件进行试验;当钢筋直径大于35mm时,应加工成直径25mm的试件,加加工时应保留一侧原表面弯曲试验时,原表面应位于弯曲的外侧。
弯曲试件长度根据试件直径和弯曲试验装置而定,按下式确定试件长度:l=5d+150。裂断试件弯曲外表面出现沿宽度贯穿的开裂,其深度超过试件厚度的1/3时,为裂断。
(3)钢筋抗拉冷弯资料怎么做扩展阅读:
钢筋拉伸要求规定:
1、对于屈服现象不明显的材料,与应力-应变的直线关系的极限偏差达到规定值(通常为0.2%的原始标距)时的应力。
2、在规定的弯心自经D和冷弯角度α下弯曲后,在弯曲处钢筋应无裂纹、鳞落或断裂现象。按钢筋技术标准,不同种类钢筋的D和α的取值不同。
3、表征材料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拉伸试样在承受最大拉应力之前,变形是均匀一致的,但超出之后,金属开始出现缩颈现象,即产生集中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