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钢铁工业的原料资源
中国铁矿主要集中在:内蒙古的包头、白云鄂博地区。白云鄂博,原名白云保格德,蒙古语意是富饶的圣山。白云鄂博是一座巨大的多金属共生矿床。铁矿石、稀土和稀有金属的储量都极为丰富。铁矿含铁33%,同时伴生有稀土13%、钒0.2%、莹石16.5%。其稀土矿的总储量比世界上其它各国的总和还要多。川西─攀枝花地区。攀西成矿带已探明有工业储量的矿产47种,产地207个,其中钒钛磁铁矿达98.86亿吨,占全国铁矿储量的20%, 钒、钛储量也非常丰富。雅砻江、金沙江流经攀枝花,因此攀西成为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结合在一起的一块宝地。
新疆地区铁矿以储量丰富分布广、类型齐全富矿多为特点。现已探明一批大、中型矿产地。如哈密地区新发现的大型富铁矿群─磁海铁矿,含铁品位为40-65%。在它的附近有六个中型矿。又如式台布台富铁矿、莫托沙拉锰铁富矿床,大多含铁达56%。
云南省内铁矿资源较丰富,全省储量达12.8亿吨,富矿占1/4强, 现有产地71处,已建矿山13处。如大红山铁矿是伴有金、铱、钴等多种金属的大型富矿。
其他矿区如贵州水城观音山、赫章铁矿山、独山平黄山和遵义地区、宁夏的石嘴山、广西的灵川和环江、雅脉等地也都有相当的铁矿资源。 民族地区的锰矿资源相当丰富。中国锰矿储量达4亿吨左右,居世界第四位。广西锰矿总储量占全国1/3强,遍布全区34个县市,其中以桂平、钦县最为集中,年产量占全国50%左右。贵州锰矿也有相当储量,集中于遵义市郊。熔剂石灰石、白云石以及莹石、硅石等,储量大,分布广。相对集中于中南地区,其中硅石则以西北地区为最多。
⑵ 钢铁工业的原料
⒈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料。70年代后期,全世界铁矿石总储量约为3500亿吨,其中富矿储量约为1500亿吨(以上均不包括中国的储量)。苏联铁矿石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近三分之一,居世界首位,以下依次是巴西、玻利维亚、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五国铁矿石储量之和占世界总储量的90%左右。苏联70年代各年的铁矿石产量为1.95~2.46亿吨,占同期世界年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强,是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国。澳大利亚、巴西、美国、中国、加拿大的铁矿石产量依次占第二至第六位。铁矿石资源丰富是发展钢铁工业的重要条件。全世界平均的矿铁比总的趋势是下降的,20世纪50年代末高于2.00,60年代末降为1.80左右,70年代末又降至1.70左右。矿铁比越低,表明进入高炉的废石越少,渣量越少,燃料消耗量越低,炼铁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越大。在富铁矿所占比例逐渐减小的情况下,要降低矿铁比,需要在选矿、烧结和球团等方面作大量的工作,并不断提高炼铁生产技术水平。70年代主要产铁国中,日本的矿铁比最低,仅为1.42~1.47;联邦德国次之,为1.42~1.59;法国最高,达2.00~2.64。2、焦炭是钢铁工业的燃料。
⒊钢铁工业辅助原料资源。钢铁工业除需要大量铁矿石、 焦炭为主要原料外,尚需锰矿、石灰石、白云石、莹石、硅石及耐火材料等辅助材料。据有关资料统计,平均炼出一吨铁需要1.6吨辅助材料。锰矿称为黑色金属资源,它是铁合金原料,它能增加钢铁的硬度、延展性、韧性和抗磨能力,同时还是高炉的脱氧脱硫剂。
⑶ 现在中国大部分钢铁厂是否用焦炭炼钢
现在中国大部分钢铁厂是用焦炭炼钢,炼钢基本上是不用煤炭,而是用焦炭,只有炼铁的时候才会使用到煤炭,不过炼铁时的主要燃料仍然是焦炭,至于会使用煤,那是为了降低焦炭是消耗量才用煤粉来作为高炉喷吹的燃料,喷吹的煤粉占炼铁消耗燃料的一部分,吹喷的煤粉多不会超过炼铁所需燃料的一半,在我国会用无烟煤粉或烟煤粉来作为喷吹的燃料。
焦炭是冶炼钢铁的重要原材料,焦炭市场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生产钢铁的成本,从而影响钢铁企业的经营利润。焦炭期货上市后,其市场功能将在钢铁厂经营上有较大发挥,所以重视钢铁厂套期保值和套利操作,也有利于焦炭期货的发展。
国内的钢铁企业只有韶钢松山实现了焦炭产能全覆盖炼钢产能。目前焦炭的价格很高,对钢材的成本影响很大,大部分钢企的焦炭产能只能覆盖30%的炼钢产能,剩下的覆外购。韶钢的优势在这里,一旦资源涨价,韶钢的利润是成倍上涨的。一旦行业景气度提升,大多钢企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与韶钢相比都望尘莫及。
⑷ 铁矿等资源,为什么能够发展钢铁工业
钢铁就是用铁矿石冶炼而成的,所以具有铁矿石发展钢铁工业的前提,当然有铁矿的国家也不一定必然发展钢铁工业,例如澳大利亚、巴西占有全球90%以上的铁矿储量,但却严格发展钢铁生产,避免污染环境。
⑸ 初二上中国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条件
过去,我国建设钢铁基地主要考虑靠近资源地和较大城市,主要是铁矿,煤矿,水源,铁路,城镇,像鞍山,石景山,唐山,马鞍山,太原,包头,本溪,武汉,攀枝花,邯郸,宣化,酒泉,昆明等;现在,主要是靠近大型码头,铁路枢纽,供电干线负荷中心,水源地,环境容量较大区域,不占用农田等,像曹妃甸,鲅鱼圈,日照,北仑,防城港,湛江,宝山,京唐港,黄骅港,董家口,张家港,嵊泗列岛等。
⑹ 我国丰富的______和______,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丰富的铁矿资源和焦煤资源,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在东部沿海的有鞍(山)本(溪)、京津唐(山)和上海等,在长江沿岸的有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等,在黄河流域的有包头、太原等.
故答案为:铁矿资源;焦煤资源.
⑺ 要建立钢铁工业基地,煤,铁资源必须丰富吗
目前我国钢铁企业主要升消采用高炉炼铁,必须使用焦煤和铁矿轿陵石。所以建立钢铁工业基地,煤和铁是吵帆知必须的生产原料。
钢铁厂建立,目前主要有三个因素平衡:是否接近终端市场、周边是否具有丰富的原材料供应、交通是否便利。三者同时具备最好,但缺少一条或者两条也可以。例如上海宝钢处于长三角地区,用户需求量大,同时海运、河运方便,虽然周边没有煤和铁资源,但仍然是很不错的选择。
⑻ 冶炼钢铁许要那些原料
高炉冶炼用的原料
高炉冶炼用的原料主要由铁矿石、燃料和熔剂三部分组成。
(一)铁矿石
高炉冶炼用的铁矿石要求成分稳定、含铁品位高、脉石(矿石中有用部分与没有工业价值的岩石或其它矿物伴生在一起,这些没有用的部分叫脉石)少、有害杂质少、矿石粒度均匀、强度好、还原性好。铁矿石含铁量的多少(即品位高低),直接影响到炼铁生产的各项指标。一般含铁量在30%以上的铁矿石才有开采价值。含铁量在45%以下的矿石,一般需经选矿和造块,才能入炉冶炼。含铁量在55%以上的铁矿石可以作为高炉富矿,经破碎后直接入炉冶炼。当前作为炼铁原料的铁矿石主要有:
(1)磁铁矿。构造致密,晶粒细小,有黑色条痕,具有强磁性,含硫、磷较高,还原性差,是我国当前主要的矿种。这类铁矿主要产于鞍山、本溪、河北迁安等地,纯矿石最高含铁量为72.4%。
(2)赤铁矿。颜色和条痕均为樱红色,无磁性,一般含硫、磷低,还原性好。我国的鞍山和宣化等地有相当储量,纯矿石最高含铁量为70.0%。
(3)褐铁矿。颜色为浅褐色、深褐色、黑色,一般含铁低,但受热脱水后,含铁品位升高,含硫低,含磷有高有低,还原性能好。这种铁矿石主要产于山西省平定和广东省云浮等地,纯矿石
含铁量在48%~63%之间。
(4)菱铁矿。是铁的碳酸盐,经过焙烧,二氧化碳从矿石中分解出来,矿石品位立刻提高。所以,菱铁矿是很易富集的矿石。我国四川省威远、湖南省新化等地有少量生产,储量不算多。
(5)钒钛磁铁矿。除含铁外,还有金属钒和轻金属钛,理论上钒钛磁铁矿的含铁量为36.8%,含钛31.6%,其余是钒和氧。我国西南地区重要钢铁基地攀枝花钢铁公司所用的矿石就是钒钛磁铁矿。攀枝花铁矿是我国大型矿山,储量丰富,前景极佳。安徽马鞍山和河北承德等地也有部分矿是含钒钛磁铁矿。
生铁冶炼除用以上天然铁矿石外,还用烧结矿、球团矿等人造富矿(品位级≥50%)作为主要原料。
(二)燃料
高炉用燃料包括焦炭和喷吹燃料两大类。高炉对焦炭的要求是:具有合适的反应性,且含碳高、灰分和杂质低、强度好。焦炭在炼铁过程中有三种作用:一是燃烧供给热量(热源);二是作为料柱骨架(气窗);三是作还原剂。因此,焦炭中的含碳量越高越好。除了强度好和骨架作用外,高炉对喷吹燃料的要求及其作用与焦炭相同。但对其可磨性、燃烧性、粒度等有特殊的要求。
硫和磷极容易转到铁里而破坏铁的优良性能,因此,希望燃料中含硫、磷等杂质越少越好。
燃料中的灰分要低,灰分高会降低燃料的热值。
焦炭的机械强度要好,如果没有足够的强度,在炉料下降到风口之前,焦炭就被压成碎末,堵塞炉料的空隙,影响高炉的透气性。
高炉炼铁主要用焦炭作燃料。焦炭含碳量较高,气孔率高,最大的特点是机械强度(以转鼓指数表示)高,能满足大型高炉的要求。因此,目前在高炉炼铁中一般都采用焦炭作主要燃料。20世纪60年代开始盛行喷吹技术(喷煤、油、天然气等),目的在于部分取代宝贵的焦炭资源,但只能取代焦炭的还原剂和热源两个作用,而料柱骨架作用取代不了。焦炭是高炉炼铁必不可少的燃料。
(三)熔剂
在铁矿石中,除铁以外,还有脉石及硫等有害杂质,在焦炭及煤粉中含有灰分,所以炼铁时要加入熔剂,与脉石和焦炭及煤粉中的灰分及其它杂质化合,形成炉渣,以达到降低脉石熔点并使杂质、灰分与铁水分离的目的。
高炉冶炼采用的熔剂主要有石灰石、白云石、蛇纹石等。对熔剂的要求是:碱性氧化物(主要是氧化钙)的含量要高,而酸性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的含量尽可能低,有害杂质硫、磷含量也要低,强度高,块度适宜。
⑼ 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资源条件
有利条件有四点。分别是:
1、周边丰富储量的铁矿资源是发展钢铁工业的粮仓。
2、长江水运资源是钢铁工业的依托。
3、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是产品的输出线。
4、丰厚的重工业基础和放大的城市建设体量是用钢大户,市场需求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