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钢铁贸易 > 武汉什么钢铁厂倒闭了

武汉什么钢铁厂倒闭了

发布时间:2023-05-29 22:12:11

『壹』 武汉钢铁公司倒闭关门啦是真的吗

此消息有误,武汉钢铁公司与宝山钢铁集团合并,组建宝武钢铁集团。这是国家对钢铁行业的战略重组,是一种强强联合,目的是打造钢铁行业的旗舰企业和世界级优势企业。

『贰』 汉阳铁厂的搬迁历史

最开始在湖北省武汉市。历经了两次大规模的搬迁。第一次因抗日战争迁往重庆大渡口,第二次是因为环保原因和在国家改造老工业基地的大方针下迁往长寿。 历程: 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主持动工兴建,1893年9月建成投产,属于 官办企业 。 1896年4月该厂改为 官督商办企业 。 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盛宣怀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二月,申请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经清廷批准后,遂遵照商律股分有限公司条例,在农工商部注册,改官督商办为完全 商办公司 。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汉阳铁厂曾一度停产,民国元年(1912年)即行恢复生产,依然是汉冶萍公司经营。 民国3年(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英、法、德、俄等国互相厮杀,无暇东顾,加之钢铁原料价格暴涨,汉冶萍公司出现短暂的“黄金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钢铁价格急剧下跌,汉冶萍公司迅速衰落。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华北、沿海一带相继陷于日寇之手,国民政府准备西迁重庆。1938年2月7日,蒋介石下达手令:“汉阳铁厂应择要迁移,并限三月底迁移完毕为要。” 经多方考察,最终决定利用重庆及周边地区丰厚的煤铁储量与便利的水上运输,在近郊的 大渡口 建设大型钢铁厂,以求战时兵工钢铁材料的自给自足。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该厂更名为“西南工业部第一零一厂”,属于国营企业。它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条钢轨,并为稍后开工建设的成渝铁路提供了全部钢轨,还满足了宝成铁路(宝鸡-成都)等国内多条铁路的新建、改建需要。 1955年,一零一厂更名为重庆钢铁公司,从那时算起,重钢又走过了54个春秋。 2007年,重钢启动环保搬迁工程,搬往长寿化工园区。重钢整体搬迁,是重庆市“十一五”战略规划的十件大事之一,是全市调整产业结构布置的关键性决策之一

『叁』 武汉钢铁集团鄂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鄂州市城区,每天产生大量烟尘,严重影响市民生活,最近听说计划搬

不大可能、他随然属于重工业、像这种大形企业、他是有过程的、他会现做处理污染设备升级

『肆』 民国十年为何没有发展重工业

凡是了解一点经济学的网友都知道,钢铁是现代经济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正因为如此,中国在“大跃进”中才热衷于钢铁(还有粮食)产量的增长。然而,据说拥有大量西方留学归国经济人才的蒋氏南京政权,却似乎根本没有钢铁生产的意识,不仅自己不建设钢铁产业,而且把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拱手送给外国,结果造成了可怕的“自宫效应”。
中国建设近代钢铁工业,是从1890年创办汉阳钢铁厂开始。这个设有两座小高炉、两个小平炉和两个小转炉的工厂,建设了4年才投入生产。从那时起,到1948年,50多年时间,中国生产了760多万吨钢。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前7年,就生产了1433万吨钢。更值得注意的是,旧中国生产的760多万吨钢中,大部分并不是自己的民族企业生产的,因为其中的600多万吨钢是日本侵占中国期间,在鞍山、本溪、唐山、大连和上海设立工厂生产的。国民党登台的1927年,全国钢产量是3万吨,到1935年才达到5万吨,也就是国民党所吹嘘的黄金十年中的黄金八年,民族钢产业的产量只增加了2万吨。与后来我们大家都不太看得起的印度相比,我们的人均生铁仅为是印度的0。8,人均钢材是印度的1/27。
在这所谓的“黄金十年”,由中国民族资本建成的唯一大型钢铁企业,还是山西军阀建立的西北实业公司。而在抗战发挥重要作用的兵工署第二十四工厂(兵工署重庆炼钢厂),则是四川军阀刘湘亲手建立(事后国民党中央归还刘湘挪借垫付建厂款75万元),于抗战后交给国民党中央的。这家炼钢厂于1937年1月1日划归军政部兵工署,真正接管在1月底;月8日,重庆炼钢厂3吨电炉冶炼出炭素工具钢4吨。
在蒋政权方面,先是国民政府实业部在1928年要在南京附近地区,后是资源委员会1935年要在湖南湘潭建中央炼钢厂,但都只是光打雷、不下雨,没有任何实际结果。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汉阳钢铁厂在北洋军阀时期年钢产量就达到5万吨,但于1925年停止炼钢。国民党接管后,经过十多年的统治,竟然没有使该厂恢复炼钢。到1938年10月21日武汉失守前夕,只将汉阳钢铁厂30吨马丁炉2座,35吨及50吨高架起重机2部及铸锭用模等附属品拆走,运入四川。令人发指的是,汉冶萍自己不产钢,但却将挖出的铁沙,以及炼出的生铁大部运往日本八藩钢铁厂,又铸成杀人武器,用来屠杀中国人。1935年以后,日本在东北鞍山等地建设的钢铁厂陆续投入生产,结果使得旧中国“名义上”的钢产量迅速提高。
下表为1927年到1937年中国钢产量(含日本产量):
年份 钢产量 铁产量(万吨)
1927 3.0 43.7
1928 3.0 47.7
1929 2.0 43.6
1930 1.5 49.8
1931 1.5 47.1
1932 2.0 54.8
1933 3.0 60.9
1934 5.0 65.6
1935 25.7 78.7
1936 41.4 81.0
1937 55.6 95.9
在所谓的“黄金十年”,国民政府只知道从外国买钢铁,因为经手人可以从中得到百分之二三十的回扣,成为率先致富的重要手段,皇亲国戚当然皆大欢喜,也就没有动力去发展自己的钢铁工业。结果导致中国的钢铁工业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了工业倒退的情况。例如北洋军阀时期能造炮钢、枪管钢,经过民国“黄金十年”的“大发展”后,反而全不能造了。北洋军阀统治下的1920年全国工矿业国家资本以可比价格计算(这里指银元)为22260万元,国民党在中国当了十年家,又是继承,又是吞并,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全国工矿业的国家资本以可比价格计算(这里指银元)居然不升反降,老本亏了不少,变成20600万元了。对于这种劣绩,居然还有人大谈什么黄金十年,这面皮当有一墙之厚。
下表为中国工矿业资本比重(%,1936年数据不含东北)
1894 外国资本60.7 国家资本31.2 民族资本家资本8.1
1913 外国资本80.3 国家资本9.7 民族资本家资本10
1920 外国资本70.4 国家资本11.4 民族资本家资本18.2
1936 外国资本78.4 国家资本5.4 民族资本家资本16.2
有人说蒋介石在1930年代初即策划持久抗战的大计,然而事实上却处处表现出可怕的鼠目寸光,不断地弱己强敌。1931年“9·18”之后,国民党继续为日本资本在中国的扩张提供方便,结果1937年七七事变前关内29%的煤炭产量(英资为23%),关内90%的铁矿沙,95%的现代化炼铁是在日本资本控制下的。战争爆发,日本资本撤出国统区,结果中国1938年至1939年的钢产量急剧下降到了不足1000吨。这还不算什么,1943年国统区又出了个怪事情:大后方战时工业危机。1943年重庆18家铁厂14家倒闭,4家钢厂也倒了1家。而按1944年4月2日中央日报的报道,机器厂维持经常开工者,不及十分之一,停用的工机具约占总数的40%,机器加工业可谓面临崩盘。据1944年7月9日新华日报《贵州企业公司四川参观团的报告》,四川工业50%到70%的生产能力处于闲置状态。于是,一方面,国军缺枪缺炮,另一方面,国统区却既不缺原料,又不缺工人,但钢铁厂、机器加工厂却大批倒闭!这种咄咄怪事在与“英勇抗敌”的吹嘘声相比,也实在是怪异荒唐得可怕,堪称二战期间世界各国均能创造的超级奇迹。其中的原因嘛没别的,就是国民党买办思想太浓厚,总想找个外国洋爸爸,从来想不到自己扎扎实实办工业。
由于蒋氏政权不重视民族产业的发展,其政策和资金导向也就可想而知:
首先办工业得不到资金上得支持。1940年的数据显示,国民党四行对工业的贷款仅占其放款量的3%;而43年的数据更糟,该年重庆银行业对商业的贷款占其放款量的96%,而工矿业两的贷款合计还不到其放款量的1%。这说明蒋氏政权缺乏长远眼光,只知道赚短平快的商业项目的利息。
其次,好不容易中国有了些工业,国民党政府不仅不支持,反而千方百计进行压榨,非令其倒闭而后快。像生铁1941税为1。28元,1942秋便到了90元,工业酒精1943得税额是1939年得169倍,由于基本工业原料成本暴涨,下游加工产业自然是手中拮据,无力谋求发展了。关卡林立交易不畅更是常事,从国民党陪都重庆到福建要过七八十个关卡,卡卡交钱,所以这条路在工商界人士中得了个西天路的美名。
第三,国民政府法币恶性贬值,国统区通胀率创造世界纪录,导致工矿业名赚实亏,“货币税”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国民党所谓“黄金十年”发展比较快的三大产业:机制面粉业,纺织业,火柴业。投资的不是民族资本家就是日资的,实在看不出国民政府干了些什么。勉强统一了货币,还把东北丢了,到了1933年,日资欣欣向荣,咱国资倒日落西山。日本之虎狼之心已明,也知道沿海地区可能卷入战争,可还是不重视后方建设,直到淞沪会战爆发后,才想起组织工商企业内迁,结果整个转移过程乱成一团,而且遭遇到大企业家的强烈抵制。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在1938年失武汉之后,国统区钢产量仅为战前的3%,电力14%,水泥5%,化学1%,棉纱1%,面粉2%。

『伍』 武汉钢铁面临倒闭,意味着什么,中国制造业寒冬

目前,我国钢铁12.6亿吨产能,8.5亿吨消耗量,1.4亿吨极限出口量,过剩产专能2.7亿吨过剩产能。中国钢铁行业长属时期的高利润强烈刺激了过度的,快速的产能扩张,就连农民,轧棉花的,卖香油的,做钢结构的,做钢铁贸易的,村长镇长都投资炼钢,收破烂的都是钢铁厂董事长,造成钢铁产能几十年的旋风式增长,达到了12亿吨之巨,钢铁行业这种产能严重过剩局面是导致价格下滑,竞争白热化效益低下的原因,无序扩张不制止,落后产能不淘汰,钢铁工业就没有回暖的迹象,即使一时复苏,也会被立即死灰复燃的小钢铁抵消,最终受害的还是建设项目的质量和老百姓的安全。国家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这样---没有经过审批手续的,近二十年建设的钢铁厂一律拆除。

『陆』 武汉钢铁面临倒闭,意味着什么,中国制造业寒冬来了吗

这种猜测太悲观了,国家进行结构调整肯定会有一些企业要主动的或者被动的退出原来的行业,去进行新的创业或者转型发展新的行业,但这还不足以说明整个制造业全部进入寒冬,总有一部份企业可以引领这个行业的发展,新的行业也会使得制造业更加满足人类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阅读全文

与武汉什么钢铁厂倒闭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钢材复合板是指什么 浏览:818
网红面包模具哪里买 浏览:935
钢材索氏体怎么做 浏览:508
工艺管道焊接管台如何计算工作量 浏览:681
藤椅钢管弯了怎么恢复 浏览:829
ysl方管206号色 浏览:429
东吴证券三方存管银行有哪些 浏览:167
取钢板多久康复治疗 浏览:273
经常用水清洗的钢板用什么漆 浏览:959
铝合金成品变形缝多少钱 浏览:253
数控模具平底刀怎么磨好看又耐用 浏览:143
108井钢管是什么材质 浏览:972
钢铁护腕怎么使用 浏览:992
铝合金栏杆怎么装防护栏 浏览:977
手机上的小电阻是怎么焊接的 浏览:620
钢管围蔽套什么定额 浏览:77
建筑钢管48什么价格表 浏览:849
铝合金急救箱多少钱 浏览:304
铝合金街门怎么安装在毛坯砖上 浏览:890
雅逸居无缝墙布墙纸怎么样 浏览: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