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钢铁贸易 > 美国钢铁集团董事长叫什么

美国钢铁集团董事长叫什么

发布时间:2023-06-09 08:43:56

⑴ 美国钢铁公司第一任总裁

查尔斯.史考伯复 Charles Schwab

曾任美国钢铁制公司第一任总裁的查尔斯.史考伯就说:“能把员工鼓舞起来的能力,是我拥有的最大资产,而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赏和鼓励。”只是一句简单的赞美,或者是对工作的肯定,员工就会找到属于公司一分子的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将是他努力工作最大的推动力。

⑵ 美国的钢铁大王卡耐基是那个卡尔.卡耐基吗

美国“钢铁大王”,是安德鲁·卡内基,不是卡尔.卡耐基。
安德鲁·卡内基(1835年11月内25日-1919年8月11日),容在美国工业史上,写下永难磨灭的一页。他征服钢铁世界,成为美国最大钢铁制造商,衣锦还乡,跃居世界首富。而在功成名就后,他又将几乎全部的财富捐献给社会。他生前捐赠款额之巨大,足以与死后设立诺贝尔奖金的瑞典科学家、实业家诺贝尔相媲美,成为美国人民心目中永远的英雄和个人奋斗的楷模。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20名。

⑶ 美国经济危机时期有位"钢铁大王"是谁

1848年初,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区发现金矿的消息,传到了饱受经济危机之苦的苏格兰。顿时,整个苏格兰沸腾起来了。人们趋之若鹜,纷纷举家西迁,掀起一股空前的“移民潮”。仅在这一年,苏格兰就有近19万人移居美国。他们分乘数十艘船只,远涉重洋,直奔大西洋彼岸。

1848年5月27日,“维斯卡塞特”号轮船驶离英国格拉斯哥港,经过福斯湾,航行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上。船上有一个13岁的少年和他的双亲及5岁的弟弟。他们与其他来自苏格兰的穷苦移民一起,挤在阴暗、低矮的客舱里,食物粗劣,空气污浊,备受旅途的煎熬。经过整整50天的颠簸,轮船终于抵达了目的地——美国东海岸的纽约港。

1848年7月15日清晨,这位少年与新移民们一起拥上甲板,迎着朝阳,远眺这片梦寐以求的希望之地,心中充满着憧憬。正是这个13岁少年,在来到美国后的半个世纪里,从一文不名的移民变成了美国的钢铁大王、世界首富,创造了被人们称为“美国梦”的奇迹。他就是美国十大财阀之一的安德鲁·卡内基。

1835年11月25日,安德鲁·卡内基出生于苏格兰古都丹弗姆林。父亲威尔·卡内基以手工纺织亚麻格子布为生,母亲玛琪则以缝鞋为副业。父母虽穷,却为人正直,始终充满着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是一个继承了自豪、自立、自尊光荣传统的家族。

小卡内基的祖父是个性情开朗、机智幽默,而又具有不屈不挠精神的人。小卡内基作为长孙,以祖父的名字——安德鲁·卡内基——命名。他从小就以有这样的祖父为荣,同时也以终生拥有他的名字自豪。他的外祖父是个天生的雄辩家,也是个富有才智的政治家,是当地颇为活跃的政治领袖。或许是祖辈遗传基因的作用,卡内基自小就乐观进取,能言善辩,这对他一生的影响极大。

在卡内基出生的第二年,父亲用积攒的钱添置了3台纺织机,并雇佣了几名工人。家中境况有所好转,全家搬进了一幢有小阁楼的平房里。卡内基从小就帮家里做事。由于没有自来水,他每天一大早就起来,挑上一副大水桶,去附近的一口井边排队打水。挑了几担水后,才吃早饭、上学。晚上回来总要帮正忙于缝鞋的母亲穿针引线,同时心里还需默诵着在学校学到的诗和文章。

1843年,卡内基8岁,英国工业革命的巨浪席卷了丹弗姆林。这座古老的城镇上出现了第一架蒸汽带动的亚麻织布机。不久,经过改良的蒸汽机就彻底改变了小镇的面貌。丹弗姆林的手工纺织业不堪蒸汽机的冲击,日渐衰颓,纷纷破产。卡内基一家的生活也每况愈下,帮工被解雇,织机被变卖。母亲只有开一间小铺子,以维持生计。然而,致命的打击又接踵而来,那就是1846年的欧洲大饥荒和1847年的英国经济危机。卡内基一家实在混不下去了,不得不写信给早几年移居美国匹兹堡的两位姨妈,表示也要举家前往美国。两位姨妈回信说,眼下正是赴美的良机,就业机会很多,希望他们快去。

卡内基的双亲变卖了家中所有的织布机和家具,去美国的旅费还差20英镑。幸亏母亲的一位好友帮忙,借给他们20英镑,一家人才有了足够的旅费,启程前往美国。

卡内基一家在纽约下船后辗转来到匹兹堡,在亲戚家安顿下来。为养家糊口,父亲别无选择,又操起老本行,织起了桌布和餐巾,并且还得自己去沿街叫卖,挨门兜售这些产品。尽管如此,赚的钱远不够一家开销的。母亲只好以缝鞋为副业,经常缝到深更半夜,而卡内基和弟弟汤姆呆在一旁帮忙。就这样,一家人每周只赚5美元,日子过得相当清苦。

为了给父母分忧,卡内基进了一家纺织厂当童工,周薪只有1美元2角。后来,他又干起了挣钱稍多一点的工作:烧锅炉和在油池里浸纱管。油池里的气味令人作呕,灼热的锅炉使他汗流使背,但卡内基还是咬着牙坚持干下去。当然,他并不甘心如此潦倒一生,而是奋发图强,积极进取。

卡内基在白天劳累一天后,晚上还参加夜校学习,课程是复式记帐法会计,每周3次。这段时期他所学的复式会计知识,成了他后来建立巨大的钢铁王国并使之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1849年冬天,一天晚上,卡内基上完课回家,得知姨父传来话,匹兹堡市的大卫电报公司需要一个送电报的信差。他立刻意识到,机会来了。

第二天一早,卡内基穿上崭新的衣服和皮鞋,与父亲一起来到电报公司门前。他突然停下脚步,对父亲说:“我想一个人单独进去面试,爸爸你就在外面等我吧。”原来,他担心自己与父亲并排面谈时,会显得个子矮小,同时,他也怕父亲讲话不得体,会冲撞了大卫先生,从而失去这个难得的机会。

于是,他单独一人上到二楼面试。大卫先生打量了一番这个矮个头、高鼻梁的苏格兰少年,问道:“匹兹堡市区的街道,你熟悉吗?”

卡内基语气坚定地回答:“不熟,但我保证在一个星期内熟悉匹兹堡的全部街道。”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个子虽小,但比别人跑得快,这一点请您放心。”

大卫先生满意地笑了:“周薪2.5美元,从现在起就开始上班吧!”
就这样,卡内基谋得这个差事,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这时,他年仅14岁。

在短短一星期内,身着绿色制服的卡内基实现了面试时许下的诺言,熟悉了匹兹堡的大街小巷。两星期之后,他连郊区路径也了如指掌。他个头小,但腿很勤,很快在公司上下获得一致好评。一年后,他已升为管理信差的负责人。

卡内基每天都提早一小时到达公司,打扫完房间后,他就悄悄跑到电报房学习打电报。他非常珍惜这个秘密学习机会,日复一日地坚持着,很快就熟练掌握了收发电报的技术。后来他被提升,成了电报公司里首屈一指的优秀电报员。

当年的匹兹堡不仅是美国的交通枢纽,而且是物资集散中心和工业中心。电报作为先进的通讯工具,在这座实业家云集的城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每天走街串巷送电报、嘀嘀嗒嗒拍电报的生活,卡内基就像进了一所“商业学校”。他熟悉每一家公司的名称和特点,了解各公司间的经济关系及业务往来。日积月累之中,他熟读了这无形的“商业网络全书”,这使他在日后的事业中获益匪浅。因此,卡内基在回顾这段时期时,称之为“爬上人生阶梯的第一步”。

由于卡内基工作勤快,颇得大卫总经理的赏识。一个月末的一天下午,卡内基被单独留了下来。当他跨进总经理办公室时,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生怕自己工作中有什么疏忽,做错了事。但大卫总经理却拍拍他的肩膀说:“小伙子,你比其他人更努力、更勤勉,所以从这个月开始给你单独加薪。”卡内基高兴得差点晕倒。他领了13.5美元,比上个月多出2.25美元。对年仅15岁贫苦少年来说,这是笔巨款。

回到家,卡内基只是像往常一样,将11.25美元薪水交给母亲,而将增加的2.25美元暂时留了下来,因为这笔钱对他来说实在太珍贵了。晚上临睡前,他把加薪的秘密告诉了弟弟,7岁的小汤姆也感到吃惊。于是,弟兄俩兴奋地谈起了未来的事业,憧憬着将来要合开一家“卡内基兄弟公司”,赚好多好多的钱,送给母亲一辆闪闪发亮的马车,再也不让她老人家像现在这样缝鞋缝到深更半夜了。他们谈了很久很久,才沉沉入睡。

第二天在餐桌旁,卡内基把2.25美元拿出来交给母亲,并问:“我们在丹弗姆林跟人家借的钱,还差多少?”母亲显得很吃惊:“那20英镑的债,还差一点就够还了。你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当母亲得知这笔钱的来历后,眼里涌出了喜悦的泪水,而坐在一旁的父亲却流露出得意的神色。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儿子有出息,将来一定会做一番大事业的。为寄还好友主动资助的那20英镑,这两年来母亲每天尽量节省生活开支,5角5角地存起来,眼看快凑足200美元还债了;如今儿子又以增收的钱帮助还债,该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呀。这一天,全家每个人内心都充满着喜悦。

卡内基在跑腿送电报之余,很想多读点书来充实自己,可是,苦于家境贫穷,根本没有多余的钱买书。

幸好有一天他在翻阅报纸时,发现了一条消息:退役的詹姆士·安德森上校愿意将家中所藏400册图书借给好学的青少年们。每逢星期六可以到他家借一本书,一星期后归还,再换借另一本。

于是,欣喜若狂的卡内基找到上校的家,借到了自己心爱的书。从此每到星期六,他都能和一个崭新的知识世界接触了。

后来,上校眼看借书的少年日益增多,决计办一个私人图书馆,他到纽约添购了各种书籍,扩大了自己的书斋,又向市政府借了一间房,成立了一家真正的图书馆。

卡内基从安德森图书馆里借到了许多好书,养成了喜爱读书的习惯,只要一天不看书,就觉得心神不宁。安德森使他在人生的黄金时期有了读书的机会。后来卡内基事业成功时,为了报答安德森先生的帮助,在其私人图书馆的原址,盖了大会堂和图书馆,并立碑纪念这位恩人。

1853年,宾夕法尼亚州铁路公司西部管区主任斯考特看中了有高超的电报技术的卡内基,聘他去当私人电报员兼秘书,每月薪水35美元。当时卡内基已是18岁的大小伙子了,他怀着强烈的上进心走进了这个更为广阔的世界。

在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10余年中,卡内基平步青云,24岁就升任该公司西部管区主任,年薪1500美元,并逐步掌握了现代化大企业的管理技巧。这种技巧是他后来组织庞大的钢铁企业时所必不可少的。

与此同时,卡内基也抓住时机,初试牛刀,参与投资,而且频频得手,慢慢积累得小有资财,为他以后开办钢铁企业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1856年,斯考特劝说卡内基买10股亚当斯快运公司的股票,共计600美元。当时,卡内基的全部积蓄不过60美元,但他决心设法凑足这笔钱。他与母亲商量,母亲提出以房屋作抵押来贷款。就这样,卡内基以贷款进行了第一次投资。不久,一张亚当斯公司10美元红利的支票就送到了卡内基的手里。

不久,卡内基又充当“伯乐”,将卧铺车的发明者伍德拉夫引荐给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建立了一家火车卧铺车厢制造公司。卡内基通过借贷投资买下该公司1/38的股份。仅200余美元的投资,一年之间分得的股票红利高达5000美元。卡内基又抓到一只会下金蛋的鸡。到1863年,卡内基在股票投资上已成为行家里手。

1865年,卡内基果断地辞掉了铁路公司的职务,开始一门心思地干自己的事业。他创办了匹兹堡铁轨公司、火车头制造厂以及铁桥制造厂,并开办了炼铁厂,开始涉足钢铁企业。

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钢铁生产经营极为分散,从采矿、炼铁到最终制成铁轨、铁板等成品,中间需经过许多厂家。加上中间商在每个产销环节层层加码,致使最终产品的成本很高。卡内基深知传统钢铁企业的这些弊病,他决心建立一个面目全新的、囊括整个生产过程的供、产、销一体化的现代钢铁公司。

1872年,卡内基认为在炼钢事业上大干一场的时机业已成熟。首先,从技术上讲,成本低廉的酸性转炉炼钢法已经发明,他特地亲赴英国考察了发明者贝西默在生产中运用该法的实际情况。其次,美国的钢铁市场十分广阔,供不应求。而铁矿在美国极为丰富,密执安大铁矿已进人大规模开采阶段。再次,就财力而言,卡内基已拥有数十万美元的股票及其它财产,他决定改变四处投资的老法,将资金集中到钢铁事业中来。最后,最令卡内基信心十足的,是他在钢铁公司10余年间所掌握
的管理大企业的本领。于是,到1873年底,他终于与人合伙创办了卡内基一麦坎德里斯钢铁公司。公司共有资本75万美元。卡内基投资25万美元,是最大的股东。在随后的20多年间,卡内基使自己的财富增加了几十倍。

1881年,卡内基实现了童年的梦想,与弟弟汤姆一起成立了卡内基兄弟公司,其钢铁产量占美国的1/37。1892年,卡内基把卡内基兄弟公司与另两家公司合并,组成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钢铁帝国——卡内基钢铁公司。他终于攀上了自己事业的顶峰,成了名副其实的钢铁大亨。他与洛克菲勒、摩根并立,是当时美国经济界的三大巨头之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卡内基钢铁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企业。它拥有2万多员工以及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它的年产量超过了英国全国的钢铁产量,它的年收益额达4000万美元。卡内基是公司的最大股东,但他并不担任董事长、总经理之类的职务。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任用了一批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时至今日,人们还常常引用他的一句名言:“如果把我的厂房设备、材料全部烧毁,但只要保住我的全班人马,几年以后,我仍将是一个钢铁大王。”

然而,卡内基之所以受到世人的尊敬,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在事业成功之后,毫不犹豫地将赚得的庞大财富,几乎全部捐献给了社会公益事业。他的后半生,主要致力于慈善事业与世界和平。

卡内基早在33岁的那一年,就在日记上写了下面的一段话:“对金钱执迷的人,是品格卑贱的人。如果我一直追求能赚钱的事业,有一天自己也一定会堕落下去。假使将来我能够获得某种程度的财富,就要把它用在社会福利上面。”

1900年,年逾花甲的卡内基已经功成名就,他踌躇满志,决定心安理得地退休,用自己的巨额财富去做他早已想做的事情。这一年,他在《财富的福音》一书中宣布:“我不再努力挣更多的财富。”于是,他毅然从他那蓬勃发展的钢铁事业中引退,以5亿美元的价格将卡内基钢铁公司卖给金融大王摩根。然后,他就开始实施他的把财富奉献给社会的伟大计划。

1901年,即他引退后的第一年,他首先拿出500万美元为炼钢工人设立了救济和养老基金,以向帮助他取得事业成功的员工们表示感谢。接着,为帮助有志上进而家境贫穷的年轻人,他当年在纽约市捐款建立了68座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建设事业持续了16年,他总共捐资1200万美元,兴办图书馆3500座。

第二年,他捐款2500万美元,在华盛顿创立“卡内基协会”,由美国国务卿约翰任会长,主要用来发展科学、文学和美术事业。该协会曾建造一艘“卡内基号”海洋调查船,修正了世界航海图。此外,还在加州山顶上建造威尔逊天文台来观察太空。对这个协会,卡内基在随后的一些年里一再追加资金,累计捐款达7300万美元。

与此同时,卡内基在他的第二故乡匹兹堡创办了“卡内基大学”。后来,又在美、英各地捐资创办了各种学校和教育机构。这类用于建造教育设施的捐款,达9000万美元之巨。

在随后的几年中,卡内基又设立了若干项基金。他捐资500万美元,设立“舍己救人者基金”,对在突发事件中为救助他人而牺牲或负伤的英雄及其家属予以奖励或救济。他捐资3900万美元,设立“大学教授退休基金”,以保障教育家的晚年生活。他还设立了“总统退休基金”和“作家基金”,对美国总统或作家的晚年给予资助。此外,他向11个国家提供了“卡内基名人基金”,并以1000万美元设立“卡内基国际和平财团”,专门资助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的人们。

1911年,年迈的卡内基夫妇由于10年来一直直接参与捐献工作,身心都深感疲惫,因而,卡内基决定再以仅余的1亿5千万美元设立了“卡内基公司”,让公司人员代理他们的捐献工作。

直至生命结束之前,卡内基都在为社会奉献着他的财富,其捐献总额高达3亿3千多万美元。当然,在他身后,“卡内基公司”及各项卡内基基金依然在实施他的捐献计划,况且这笔巨款还会不断地增加利息,或赚进红利,实际上他在世界上捐献的数额远大于这个数字。

1919年8月11日,84岁的卡内基在美国雷诺克斯市的别墅中因肺炎而谢世。这位出生于苏格兰的伟大人物,从不名一文的移民到堪称世界首富的“钢铁大王”,而在功成名就后,他又将几乎全部的财富捐献给社会。他生前捐赠款额之巨大,足以与死后设立诺贝尔奖金的瑞典科学家、实业家诺贝尔相媲美。从一个贫穷的少年变成乐善好施的巨富,卡内基这富有传奇性的一生,简直就像是《天方夜谭》里的故事一样。

⑷ 请问米塔尔钢铁公司(Mittal Steel )

印度裔亿万富豪米塔尔麾下的米塔尔集团,在钢铁业内被誉为“世界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公司。2005年4月,米塔尔以45亿美元收购美国国际钢铁集团,超过当时排名第一的欧洲阿塞洛钢铁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业界总结其成功秘诀为:在最合适的时机去收购与合并;用最精明的经营手法壮大那些被收购的企业。
拉科什米·米塔尔集团(LNM)董事长拉科什米·N·米塔尔(Lakshim·N·mittal)是印度裔英国人。
1957年,LNM现任董事长拉科什米·米塔尔的父亲在印度投资创办了一家小型轧钢厂。后来,由于印度政府限制民营企业涉足钢铁业,老米塔尔于1976年在印尼投资兴建了一家年产量仅6.5万吨的小型轧钢厂,并让年仅19岁的拉科什米·米塔尔监管。1981年,米塔尔家族又在印尼投资兴建了一座年产量30万吨的电炉炼钢厂。
1982年,为米塔尔家族在印尼的钢铁企业提供原料的特里尼达和多巴哥钢铁公司连续几年亏损,政府对其私有化。米塔尔先租下这家企业进行经营,7年后,买下这家企业。
1992年,墨西哥第3大钢铁企业SIBAISA钢铁公司由于经营陷入困境,政府欲对其私有化,米塔尔仅用2.2亿美元就收购了这家政府投资22亿美元才兴建起来的高度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同时收购的还有该公司年产33万吨焊管的生产线、港口设备及拥有300万吨铁矿石的矿山。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成本最低的一家扁平材生产商。
两年后,米塔尔从加拿大政府手中收购了加拿大第4大钢铁企业希德贝克———多斯科公司。随后,LNM收购了加勒比地区最大的非石油工业联合企业,成立了伊斯帕特·加勒比公司。
1995年,拉科什米·米塔尔将其负责的钢铁企业与其父亲在印度的公司分离,在荷兰注册成立LNM集团,将总部搬到英国伦敦,并收购了德国第四大线材生产商、世界著名的短流程和线材专业化公司———德国汉堡钢公司。紧接着,LNM集团耗资4.5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钢铁公司(下称卡钢),将其更名为伊斯帕特卡麦特公司,目前该公司钢产量已过500万吨,其产品绝大部分出口。
1997年,LNM将其子公司伊斯帕特国际公司16%的资产放在阿姆斯特丹和纽约上市,随后收购德国蒂森公司的两家长材生产企业———Rwhrort公司和WalgdrahtHochfeld公司,目前这两家公司粗钢生产能力为150万吨/a。
1998年,LNM出资14.3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第6大钢铁企业———美国内陆钢铁公司。重要的是,LNM通过收购这家公司,与当时世界第2大钢铁企业———新日铁建立了联系,内陆公司在与新日铁合资建设的一座100万吨/a冷轧厂中所占的60%的股份、1座年产90万吨热镀锌板厂中所占50%的股份同时转移到LNM名下。
1999年,LNM收购了法国尤尼克金属公司,目前该公司粗钢产能约为130万吨/a。
2001年,借助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的1亿美元贷款,LNM以3.6亿美元买下罗马尼亚的加拉茨冶金公司,该公司是罗马尼亚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主要产品为重轨、厚板、热轧薄板及带卷、冷轧薄板及带卷、热镀锌板卷及不锈钢
2002年2月,LNM获得了独家购买捷克政府在诺瓦新冶金钢铁公司所占大部分股份。2003年,LNM收购了剩余股份,并将其更名为伊斯帕特诺瓦公司。同年,LNM还获得了捷克生铁供应商VysokePeceOstrava公司100%的股份、波兰方坯生产商SiderurgicaSAHunedoara公司81%的股份,以及无缝管制造商PetroTub公司70%的股份。
2004年,LNM出资10.5亿美元,获得波兰PHS钢铁公司60%的股份。以4340万美元的价格抢在一家中国钢铁企业之前,收购了罗马尼亚著名的胡内多阿拉钢铁联合企业。并完成对南非最大的钢铁企业伊斯科公司的全面收购,同时获得波黑泽尼察公司51%的股份,成功并购马其顿的BalkanSteel。为了与近3年在上述地区并购的钢铁企业实现原料共同采购和产品合作销售,2004年还取得了波斯尼亚最大的BH钢铁厂的排它性收购权,并将前南斯拉夫的Niksic棒材和盘条厂纳入并购计划。目前正计划与美钢联联合收购乌克兰年产钢700万吨的克里沃罗格公司。
在1989~2004年,LNM还并购了爱尔兰唯一一家钢铁企业和阿尔及尼亚的Annaba公司。
从全球钢铁业的角度分析,跨国并购将使世界钢铁业的竞争格局发生惊人的变化。对此,跨国并购重组“跨度”最大、靠并购重组崛起速度最快、并购成功率最高的当今世界第一大钢铁企业拉科什米·米塔尔集团(LNM集团)预言:不出10年,阿塞勒、LNM、美钢联极有可能发展成3个亿吨级钢铁企业,届时,世界上年产钢250~300万吨的钢铁企业将失去竞争力。
米塔尔钢铁公司还将成为钢铁市场占有份额最大的公司。该公司将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14个国家开展钢铁经营业务,雇员人数将达到16.5万人。米塔尔钢铁公司2004年钢铁出货量为4210万吨,收入222亿美元。董事长米塔尔一跃成为世界财富最多人士之一。在美国《福布斯》杂志10日公布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上,米塔尔以250亿美元的身价名列第三,仅次于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和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

⑸ 美国的铁路大王,石油大王,钢铁大王分别是谁

分别是: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特,约翰·洛克菲勒,安德鲁·卡耐基。

1、“铁路大王”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特:1849年,加利福尼亚淘金热不仅促进了航运业的发展,也推动了铁路业。范德比尔特看到,铁路将取代航运成为美国运输业的核心,他从事铁路业的着眼点不在于修铁路,而在于购买已经修好的铁路,改善其经营管理。他买下了纽约市附近的几条铁路,并逐步建立起了在东海岸的铁路王国。

(5)美国钢铁集团董事长叫什么扩展阅读

铁路大王康内留斯·范德比尔特1794年出生在纽约市旁边的斯坦顿岛上一个贫困家庭,十一岁时就缀学到纽约的轮渡上工作,一步步地熟悉了轮渡生意。

在范德比尔特满十六岁时,父母借给他一百美元去自己做生意,他用这笔钱购买了一条用于纽约港口之间摆渡的驳船。从这条摆渡船起,范德比尔特开始建立他的运输王国。

1877年范德比尔特去世时,虽然财产只有1.05亿美元,但仍然占当时美国GDP的1/87。

⑹ 有谁知道关于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故事

个“钢铁大王”。卡内基钢铁公司通过白手起家建立成一个生产钢铁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而获得优势,且数十年保持世界最大钢铁厂的地位,几乎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卡内基与洛克菲勒、摩根并立,是当时美国经济界的三大巨头之一。从不名一文的移民到堪称世界首富的“钢铁大王”,而在功成名就后,他又将几乎全部的财富捐献给社会。他生前捐赠款额之巨大,足以与死后设立诺贝尔奖金的瑞典科学家、实业家诺贝尔相媲美,由此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个人奋斗的楷模。

成长记录
在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名字是个传奇,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与“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等大财阀一样,曾经影响着整个美国的金融状况。但让世人为之惊讶的是,他在自己事业的最巅峰,放弃了所有的一切,追求另一种自由、无拘束的生活,并为慈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纽约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厅是他捐资修建的,匹兹堡的卡内基大学是他建立的,还有遍布在世界各地的“卡内基图书馆”。这就是卡内基,财富对于他而言,不是第一位的,享受人生,为社会做出贡献才是他生命的真谛。

捕捉机遇的勤奋少年
1835年11月25日,安德鲁·卡内基出生于苏格兰古都丹弗姆林。父亲威尔·卡内基以手工纺织亚麻格子布为生,母亲玛琪则以缝鞋为副业。父母虽穷,却为人正直,始终充满着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是一个继承了自豪、自立、自尊光荣传统的家族。
小卡内基的祖父是个性情开朗、机智幽默,而又具有不屈不挠精神的人。小卡内基作为长孙,以祖父的名字——安德鲁·卡内基——命名。他从小就以有这样的祖父为荣,同时也以终生拥有他的名字自豪。他的外祖父是个天生的雄辩家,也是个富有才智的政治家,是当地颇为活跃的政治领袖。或许是祖辈遗传基因的作用,卡内基自小就乐观进取,能言善辩,这对他一生的影响极大。
13岁那年,怀着对美国的向往,卡内基和家人来到美国东海岸的纽约港,后又辗转来到匹兹堡。移民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的,小卡内基白天做童工,晚上读夜校,十分辛苦。14岁那年,他来到匹兹堡的大卫电报公司做信差。虽然他当时对于路一点都不熟悉,但却向公司许下诺言,说自己一个星期就可以记熟全城的线路。公司的经理被卡内基的毅力感动,留下了他。而卡内基也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成为了公司的熟练工。
当年的匹兹堡不仅是美国的交通枢纽,而且是物资集散中心和工业中心。电报作为先进的通讯工具,在这座实业家云集的城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每天走街串巷送电报的卡内基就像进了一所“商业学校”。他熟悉每一家公司的名称和特点,了解各公司间的经济关系及业务往来。日积月累之中,他熟读了这无形的“商业网络全书”,这使他在日后的事业中获益匪浅。因此,卡内基在回顾这段时期时,称之为“爬上人生阶梯的第一步”。
1853年,宾夕法尼亚州铁路公司西部管区主任斯考特看中了有高超的电报技术的卡内基,聘他去当私人电报员兼秘书,每月薪水35美元。当时卡内基已是18岁的大小伙了,他怀着强烈的上进心走进了这个更为广阔的世界。
在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10余年中,卡内基凭着自己的勤奋和机灵,24岁就升任该公司西部管区主任,年薪1500美元,并逐步掌握了现代化大企业的管理技巧。这种技巧是他后来组织庞大的钢铁企业时所必不可少的。
与此同时,卡内基也抓住时机,初试牛刀,参与投资,而且频频得手,慢慢积累得小有资财,为他以后开办钢铁企业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1865年4月,南北战争结束了,战争造成了大量的机会。29岁的卡内基这时已经算小有成就了,但是他不满足,他要紧紧抓住人生旅途这一关键阶段,自主创业,另立门户。于是,他向宾州铁路公司提出了辞呈。

难言的奋斗之路
在辞职之前,卡内基曾带人修桥补路,就常常思考能否用铁桥代替木桥。当时的匹兹堡虽然钢铁工厂鳞次栉比,但还只是在起步阶段。1862年,他与几个朋友创立了建造铁桥的公司。而1863年7月4日,南北战争的双方都开始使用军舰对抗,给卡内基以警示:帆船时代已经过去了,钢铁时代即将到来。于是,辞职之后,他来到欧洲旅行,到伦敦考察了那里的钢铁研究所,果断地买下了道茨兄弟发明的一项钢铁专利,还买下了焦炭洗涤还原法的专利,他认为,这两项专利会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回到美国的卡内基,开始鼓足干劲,大干一场。他把分散的资金聚集在一起,把以前自己入股的两家公司合并起来,成立了联合制铁公司。当时,美国的钢铁生产经营极为分散,从采矿、炼铁到最终制成铁轨、铁板等成品,中间需经过许多厂家。加上中间商在每个产销环节层层加码,致使最终产品的成本很高。卡内基深知传统钢铁企业的这些弊病,他决心建立一个面目全新的、囊括整个生产过程的供、产、销一体化的现代钢铁公司。

卡内基的理想正在慢慢实现,他的工作也日益繁忙了,正在他为公司的事情日夜奔波的时候,忽然收到了老上司、也是自己恩人的斯考特的紧急电报。当他急忙来到斯考特的办公室,发现著名投资商摩根也在那里,原来斯考特向摩根的借贷期满,需要25万美元,正在等待卡内基的援手。面对傲慢的摩根、焦急的斯考特,卡内基心中很不是滋味,如果当初不是斯考特的提拔,他还只是一个穷小子,更别说他曾在自己事业的最初给了那么多的帮助了,可是如果给了这25万美元,自己的钢铁公司就泡汤了!
最终卡内基拒绝给予帮助。这还只是开始,随着1873年经济大恐慌,愈来愈多的人都遭到了破产的厄运,当初的合伙人柯路曼兄弟,还有弟弟的岳父,这些元老级人物都不得不把自己的股份卖给卡内基,最终,1890年,卡内基将公司名称变为卡内基钢铁公司,资金增长到2500万美元,他持公司半数以上股份。
虽然当时有人称他为“卑劣的卡内基”,但不能否认的是卡内基在钢铁业做出的贡献,和他独特的眼光。当他迈出进军钢铁业的第一步,就开始大胆引进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人才,大刀阔斧改进生产管理,不断地改进钢铁生产技术,降低成本,使自己一次一次走向成功。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卡内基钢铁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企业。它拥有2万多员工以及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它的年产量超过了英国全国的钢铁产量,它的年收益额达4000万美元。卡内基是公司的最大股东,但他并不担任董事长、总经理之类的职务。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任用了一批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时至今日,人们还常常引用他的一句名言:“如果把我的厂房设备、材料全部烧毁,但只要保住我的全班人马,几年以后,我仍将是一个钢铁大王。”
他在成名之后,有新闻记者访问他,问他是怎样工作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卡内基回答说:“我之所以能成功,有两个基本因素:第一、我自幼出生在贫苦之家,小时候常常吃饱了这一顿,不知道下一顿的食物在哪里?我晚上常听见父母为了应付面对的穷困而叹息。所以我从小就力求上进与发奋,决心到长大之后要从我手中击败穷困。第二、凡事不论大小,都要认真的去做。我12岁时做过纺织工人,我努力地要把纱纺好。后来我又做过邮差,我尽量记住我那邮区里每户人家的姓名、住宅外貌,到后来几乎我每一家都熟识了。努力把每一件小事情认真的做好它,以后才有人敢把大事情放心的交给你了。”

东方文化洗礼后的另一种人生
早在1866年12月底的一天,卡内基曾写下这样一段备忘录:“人生必须有目标,而赚钱是最坏的目标。没有一种偶像崇拜比崇拜财富更坏的了。”可是后来的他却一直沉浸在商海之中。这个东西早已抛掷脑后了。
可是就在20年后,发生了许多不幸的事情,这使得卡内基的人生也开始有了巨大的改变。1886年10月,从小跟卡内基一起长大、一起奋斗的弟弟汤姆去世了,紧接着,母亲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也随后离开了人间。从小十分孝顺的卡内基简直无法接受这样的打击,他连续6个星期持续高烧,在世的亲人都一个个离开了他,他第一次感觉那样孤单,于是,1887年,年过半百还未结婚的卡内基和订婚多年的未婚妻走进了教堂。可是悲剧并没有就此结束。1889年,卡内基的得力助手琼斯厂长因为高炉爆炸而死,这又是一个沉重打击。虽然,在此之前,卡内基信奉的是东方传统,研究孔子著作和佛经,但却从未付诸行动。这一次,他开始真正的面对残酷的事实,有所清醒了。
接连几天,他都在思考自己走过的路:从一个小信差、一个贫穷移民的后代,到今天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我手里拿这么多的财富,到底有什么用,小时候的梦想都得到了,可为什么心里却高兴不起来,现在亲人一个个离去,曾经离弃过的朋友也不会再回来了,我赚钱的目的是什么呢?最后,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富人若不能运用他聚敛财富的才能,在生前将其财富捐献出来为社会谋取福利,那么死了也是不光彩的。”
1990年,他在《财富的福音》一书中宣布:“我不再努力挣更多的财富。”于是,他毅然从他那蓬勃发展的钢铁事业中引退,以5亿美元的价格将卡内基钢铁公司卖给金融大王摩根。然后,他就开始实施他的把财富奉献给社会的伟大计划。
此后直到1919年8月11日卡内基去世的近20年间,卡内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1901年,即他引退后的第一年,他首先拿出500万美元为炼钢工人设立了救济和养老基金,以向帮助他取得事业成功的员工们表示感谢。接着,为帮助有志上进而家境贫穷的年轻人,他当年在纽约市捐款建立了68座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建设事业持续了16年,他总共捐资1200万美元,兴办图书馆3500座。
第二年,卡内基在他的第二故乡匹兹堡创办了“卡内基大学”。后来,又在美、英各地捐资创办了各种学校和教育机构。这类用于建造教育设施的捐款,达9000万美元之巨。

在随后的几年中,卡内基又设立了若干项基金。他捐资500万美元,设立“舍己救人者基金”,他捐资3900万美元,设立“大学教授退休基金”,以保障教育家的晚年生活。他还设立了“总统退休基金”和“作家基金”,对美国总统或作家的晚年给予资助。此外,他向11个国家提供了“卡内基名人基金”,并以1000万美元设立“卡内基国际和平财团”,专门资助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的人们。
1911年,年迈的卡内基夫妇由于10年来一直直接参与捐献工作,身心都深感疲惫,因而,卡内基决定再以仅余的1亿5千万美元设立了“卡内基公司”,让公司人员代理他们的捐献工作。
对于想创业的年轻人,卡内基曾经说出了这样的话:“不要以为富家的子弟,得到了好的命运。大多数的纨绔子弟,做了财富的奴隶,他们不能抵制任何的诱惑,以至于陷入堕落的境地。要知道,享乐惯了的孩子,决不是那些出身贫贱的孩子的对手。一些穷苦的孩子,甚至穷苦得连读书的机会也没有的孩子,成人之后却成就了大事业。”所以,“一个年轻人所能继承到的最丰厚的遗产,莫过于出生于贫贱之家”。

⑺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生平

1835年11月25日,安德鲁·卡耐基出生于苏格兰古都丹弗姆林。

1848年,因生活太过艰难,卡耐基和家人来到美国东海岸的纽约港,后又辗转来到匹兹堡;而移民生活的开始,也是他赚钱经历的开始。

1853年,宾夕法尼亚州铁路公司西部管区主任斯考特聘卡耐基去当私人电报员兼秘书,每月薪水35美元。

1859年,卡耐基升任该公司西部管区主任,年薪1500美元。

1862年,卡耐基与几个朋友创立了启斯东桥梁公司,承建横跨俄亥俄河上第一座铁桥。

1865年4月,南北战争结束了,战争造成了大量的机会,卡耐基向宾州铁路公司提出了辞呈。

1865年4月,卡耐基辞职之后,他来到欧洲旅行,到伦敦考察了钢铁研究所,买下了道茨兄弟发明的一项钢铁专利,还买下了焦炭洗涤还原法的专利;同年,卡耐基在宾夕法尼亚州与人合伙创办了卡内基科尔曼联合钢铁厂。

1873年,美国经济大恐慌,卡耐基合伙人柯路曼兄弟及弟弟的岳父,把自己的股份卖给卡耐基;同年,他创办了杰-埃德加·托马森钢铁厂。

1881年,卡耐基实现了童年的梦想,与弟弟汤姆一起成立了卡内基兄弟公司,其钢铁产量占美国的1/37。

1888年,安德鲁·卡内基买进了跟自己的厂差不多一样大的一家钢厂和匹兹堡附近另外几家钢厂的大部分股权。他把所有这些公司联合成为卡内基有限公司。

1890年,卡耐基将公司名称变为卡耐基钢铁公司,资金增长到2500万美元,他持公司半数以上股份。

1892年,卡耐基把卡耐基兄弟公司与另两家公司合并,组成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卡耐基钢铁公司。

1901年2月,卡耐基以5亿美元的价格将卡内基钢铁公司卖给摩根。

1919年8月11日,安德鲁·卡耐基因支气管炎病发与世长辞。

(7)美国钢铁集团董事长叫什么扩展阅读:

卡耐基的事业成就: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卡内基钢铁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企业。它拥有2万多员工以及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它的年产量超过了英国全国的钢铁产量,它的年收益额达4000万美元。

1901年,卡耐基钢铁公司生产的钢铁已经占全美钢铁销售总量的25%。

慈善事业:

1901年,卡耐基拿出500万美元为炼钢工人设立了救济和养老基金,以向帮助他取得事业成功的员工们表示感谢。接着,为帮助有志上进而家境贫穷的年轻人,他在纽约市捐款建立了68座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建设事业持续了16年,他总共捐资1200万美元,兴办图书馆3500座。

阅读全文

与美国钢铁集团董事长叫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钢铁废料有什么用途 浏览:974
相邻两个钢筋接头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浏览:710
什么射线能穿透钢板 浏览:640
不锈钢锅贴哪里有卖 浏览:833
模具钢烧焊有疤怎么处理 浏览:425
铝材焊接电焊机如何使用 浏览:64
柱子钢筋变径焊接错误该怎么整改 浏览:420
兰考哪里卖钢材 浏览:597
钢管吊装用什么 浏览:907
拉6千米钢管用什么自卸车 浏览:278
不锈钢锅煮牛肉汤怎么好吃 浏览:118
混凝土模具中有结块的怎么处理 浏览:150
五金模具冲头什么材不易崩 浏览:104
定额里钢筋损耗包含什么意思 浏览:637
幻视会什么跟着钢铁侠 浏览:758
玻璃钢化后有指纹印 浏览:835
不锈钢表面一层是什么 浏览:375
铝合金转椅价格多少 浏览:904
梦幻西游钢板大唐怎么玩 浏览:288
小杜方管 浏览: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