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炼钢厂、玻璃厂真的是从开工起就不能停工吗否则就会带来巨大损失
首先我们要从经济角度看停产再开工,付出的代价太大,除非是长期停产,要不然一般不会考虑停产,通常采取的方式是错峰生产,降低产量等手段,因为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维持高炉的1000多度以上的温度,这是需要非常大的能孙绝手量,无论是用电还是用各种燃料,比如煤。宏数
平板电脑玻璃在1500度以内的高温里一直在点燃玻璃液,假如这个时候减少它的温度,再或是马上停工得话,玻璃液就会因为温度降低发硬而越来越没法流动性,使其变成废玻璃,尽管能熊熊燃烧火炉,可是会先把废玻璃清除,再再次清除炉内,那样就会导致很大的人工和资金各层面加起来损害100万发展。因此一旦开工了就尽量不必终断。
2. 为什么钢铁一直在跌
相信很多朋友们都有关注到今年的一些国际形势,受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一直都在不断上涨。除了令人烦恼不已的油价之外,钢材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
然而自从进入12月份之后,钢材的价格却又开始出现了下跌。不少内行人都纷纷表示,看样子可能要回到08年10月份的低谷了,我们可能会再一次见证历史。那么,现如今国内钢材的价格为什么会大幅度下跌呢?现在网上有人讨论,恭喜您再一次见证历史!钢材价格大幅下滑,或将“梦回”2008年10月?
一、2008年10月的钢材价格危机
在分析原因之前我们先来看看,2008年10月份发生的那场危机。可能很多人对于2008年这个年份都是比较敏感的,在这一年,国内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也举办了第1届北京奥运会。在这一年,国际社会爆发金融危机,国内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很多学者都将2008年10月份爆发的次贷危机称为是金融海啸,几乎世界上每一个参与了经济全球化的国家,都没有办法从中独善其身。我国作为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也同样受到了这次次贷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影响。
从10月3日开始,钢铁的价格就在不断下跌。经历了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之后,国内钢铁的价格就下跌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根据有关机构的数据统计结果来看,2008年10月17日,记录在册的螺纹钢铁价格仅为3531元每吨。这在当初,根本就是无法想象的价位。
受此影响,钢铁行业的生意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不少钢铁企业都纷纷走向倒闭。很多做钢铁生意的人,最后都赔了个精光。以至于在2008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多少人敢轻易踏足钢铁行业。
不过随后不久,这样的危机也就解除了。但人们万万没有想到,到了2022年,曾经的这一幕,竟然又要再次上演了。自从今年7月份开始,国内钢铁的价格就在不断下跌。
二、2022年钢材价格再现危机
根据有关机构的数据统计结果来看,截至目前为止,国内螺纹钢材的价格报价为3589元每吨,同比下跌了14.95%。基于钢材的报价为3576元每吨,同比下跌了15.2%。可能乍一看下跌的比例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但钢材行业的生意本身就没有太高的利润空间。下跌幅度达到15%,这已然是危机的号召了。
不仅如此,目前钢铁的价格仍然在不断下调,部分钢厂为了维持销量,甚至还直接将钢铁价格下调到了3400元每吨。这样的价格,甚至比2008年的时候还要低。但即便如此,这些钢铁厂的生意仍然不好做。即使是主动下调价格,放弃利润空间,也同样很难将自己的产品卖出去。那么,现阶段我国钢材的价格困境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三、钢材价格持续下跌的原因
首先,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房地产行业的遇冷,使得市场上对于钢材的需求大幅度下跌。自从房地产行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寒冬期之后,很多房地产开发商为了消耗库存就暂时停止了建房的计划。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自然也就不需要用到大量的钢材。
但是钢材厂和房地产开发商之间的信息却并不对等,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各大钢铁厂仍然在大量生产钢材。甚至有些钢铁厂,还特地加大了产量。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钢铁厂自然就要面临着供大于求的困境。如果不把出售价格往下压,那么就很难消耗掉如此之多的库存。因此,市场上才会出现钢材价格不断下跌的情况。
其次就是受天气的影响,今年的夏季较之往年,温度又比往年有所增长。面对着持续不断的高温天气,很多地方的工地都不得不暂时停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工程进度无法继续向前推进,自然也就没有购买钢材的需求了。
最后就是受疫情反复的影响,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很多行业的生意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钢材行业的生意也同样如此,只不过疫情对于钢材价格下跌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形成的。
结语
总而言之,最近一段时间钢材行业的生意都不好做。面对着钢材价格的不断下跌,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也需要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对未来抱有希望,相信这场危机可以很快得到解决。
3. 是不是所有的钢铁厂过年都不放假呀
是的,钢铁厂是连续运行企业,炉子不能停,工人轮流休息,给加班费,尤其是车间一线职工更是不能放假的。向坚持节日生产的工人师傅们致敬。
4. 炼钢厂、玻璃厂从开工起就不能中断,否则就损失巨大是吗
先透漏一个秘密,使用窑炉的玻璃厂,每到春节,老板们都是在家包了饺子,准备好酒菜,带到工厂陪值班的司炉工一起过除夕。吃饭前还要摆供品祭“炉神”。
老板们给“炉神”拜年时,态度还非常的虔诚。这到不是老板们迷信,主要还是玻璃厂中途停产,损失太大了,大到财大气粗的老板们也难以承受。
使用圆炉生产的玻璃产品都无可替代,虽然生产工艺落后,但诸如一些颜色玻璃,特种玻璃只能使用窑炉来生产。
所以在新的熔制工艺出现以前,圆炉还是有存在空间的。
圆炉一般使用寿命是18个月,点火以后,没有极为特殊情况,绝对不会中途停产的。
很多特种玻璃和颜色玻璃,对熔制时间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它们统一特点是颜色鲜艳,造型复杂,用途单一,而且用量比较低。
比如光学玻璃的熔制和退火,需要数日、数月乃至数年之久,一旦中间出现停滞,就会前功尽弃,损失难以估量。
重晶制玻璃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铅,氧化铅挥发会严重侵蚀坩埚,一旦连续侵蚀时间超过24小时,就会在玻璃制品上留下难看的绺线,除非更换新的坩埚,否则绺线难以去除。
而要把一盘圆炉所有坩埚都更换一遍,至少需要九天时间,这期间玻璃厂是无法正常生产的。
玻璃中最名贵的金红玻璃,如果熔制时间太长,也也会呈现出难看的褐色。
一些使用硫化镉和硒粉着色的品种,也会因为熔制时间太长,玻璃会呈现出草绿色。
对耐火材料侵蚀最厉害的是乳浊玻璃,熔融的玻璃液只要14个小时,就会侵蚀透一个新更换的坩埚,泄露的乳浊玻璃液一旦流入熔炉内,就会很轻易的洞穿熔炉的烟道和风道,风道和烟道一旦贯穿,熔炉就再也不能达到熔化玻璃所需的温度,这也意味着熔炉彻底报废。
从上述原因可以得知,一旦玻璃厂开工后,中间中断生产的可能性基本没有,至于钢厂是否也开工不能停产,我是个外行,就不妄加评论了。
没错, 开工容易、停工难 ,炼钢厂、玻璃厂都是如此。我隔壁单元的邻居毕业后曾在某大型火力发电厂实习参观,那里的负责人介绍,其他的损失不算,点一次火就损失七八十万。
而炼钢厂、玻璃厂还区别于火力发电厂,其停工后损失的不仅仅是“点火费”,其他方面的损失更大。
亚洲最大玻璃厂,开工到现在从未停工地中海东南沿岸,有一个面积2.574万平方公里、人口884万的国家,这是全球唯一一个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该国就是以色列。
以色列一直致力于科学和工程学研究,也是全球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
在以色列境内的内盖夫沙漠,建有一座亚洲最大的玻璃厂,虽然规模庞大,但因为其工艺极为先进,仅300名左右的员工就可以每天生产200万个玻璃制品。
该厂生产的大多数玻璃瓶都供给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家公司,我们广告上看见的可口可乐最经典的包装瓶就是该家玻璃厂负责生产的。
建厂以来,内盖夫沙漠玻璃厂从未停工过,即便是在订单减少的时候。
玻璃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硅酸盐,是由一些特殊的沙子融化提炼而来的。在高温下呈现液体的形态,通过流水线流入不同的机器除杂、提纯,最终流向不同形状的模具中做成形态各异的玻璃制品。
而一旦停产或者停电,液态的硅酸盐等成分就会固化,坚硬无比,失去可塑性。就像装有混凝土的罐车需要不停的运转一样,一旦停工,液态固化损失的不仅是原材料,更重要的是机器也将报废,因为固化后的液体体积会更大,撑破撑坏机器是最大的风险。
所以不要说是停产了,停电都不行。大型的玻璃制品厂都有自己一套专门的发电设备,为了就是在停电的时候及时供电,防止溶液固化。
说到这里插一句话,去年湖北要求省内各企业复工时间不早于2月13日24时,但是大冶华兴玻璃厂依然开工,对此不少网友表示疑惑。其实原因就在于此,“全球玻璃厂永不停工”真的不是笑谈。
至于炼钢厂为什么不能停产,其实原因跟玻璃厂类似。
炼钢的主要原料是含炭较高的铁水或生铁以及废钢铁,在经高温加热后都是高温熔融物。炼钢最主要的两种设备是 电炉炼钢 和 转炉炼钢 ,虽说电炉炼钢当钢水凝固后可以重新通电后将钢水再次融化,对电炉的破坏性较小,但重新点火意味着经济成本上涨;
转炉炼钢则一般不会停下来的,因为这种炉子在钢水固化后即便再次开炉也不能把钢水放出来,对炉子的伤害性是致命的,轻则维修、重则报废。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炼钢厂的绝对不会停工的,只有当炼钢炉子出现故障时才会被迫停下来,或者当市场行情极差时才会被迫停车。
还记得当年英雄王进喜在寒冬不惜跳进水泥池用身体搅动水泥吗?其实道理跟炼钢厂、玻璃厂类似,一旦水泥浆固化就浪费了。只不过炼钢厂、玻璃厂除了泥浆损失外,还会造成机器设备的损失。
2001年年初,邯郸钢铁断电损失数千万元;日本玻璃基板意外停电,4个月后才能恢复生产,损失惨重。2001年2月份,邯郸钢铁发生了一起停电事故,当天由于大雾闪络造成外部电网对邯郸钢铁公司电力供应中断。该事故造成炼铁、炼钢、轧钢三大系统及辅助系统全面停产,是公司 历史 上从未有过的特大事故。
受停电影响,邯郸炼铁厂全部高炉断水、断电、断气,不同程度发生灌渣、烧坏冷却设备等事故;炼钢系统停滞后导致铁水、钢水落地,部分铁包、钢包损坏;轧钢系统造成部分设备也在事故中被损坏。
当时据初步评估,直接经济损失在数千万元。不过幸亏事前向保险公司投保。
无独有偶,2020年12月14日,日本一家生产玻璃基板的厂子也发生了意外停电事故,损失惨重。
日本电气硝子是一家专门生产玻璃基板的厂子,主要向市场供应8.5代以下的玻璃基板。
12月14日晚,该厂突遭长达5小时的意外停电,停电事故造成生产线温度下降,玻璃附着在供料槽上,5座供料槽都必须更换、3座玻璃熔炉受损严重。
受机器设备损毁的影响,该厂预计4个月后才能恢复产能。接下来的4个月不仅玻璃基板供货会受到影响,而且面板价格也将进一步上涨。
由此两个事例可见,炼钢厂、玻璃厂的生产真的不能轻易中断,更受不起供电突然中断的风险,原料损失事小,真要造成机器设备受损,那损失就大了。
炼钢随时可以停无关紧要!!!炼铁不中,三五天可以焖炉!时间久了就得重新点炉,一次视高炉大小而定,重新开一次炉得几百万吧!大的可能得上千万!然后就是炼钢,连铸,轧钢环节的重启燃料,一系列重启能耗!!!
小作坊的玻璃厂我不清楚,我在家乡的玻璃厂工作过,专门生产各种药瓶的,那炉大概有两到三层楼那么高,二十几米宽,几十米长,每年都要停炉检修的,停炉后要两个月左右才能完全冷却,然后要烧炉个把月才能正常生产,那是二十年前,现在什么情况不清楚,
这个要看具体什么设备条件。
如果你的玻璃厂是浮法玻璃生产线,这种原理是玻璃液流到融化的金属锡液上面,漂浮在金属锡液上面,然后降温拉出来就是大玻璃!
那么这种厂子不能停啊!停了重启麻烦!
如果你的玻璃厂是个生产压花玻璃器皿的小厂,只有个小窑炉,那停了也就停了。
平板玻璃很久很久以前还有一种生产工艺是吹个大长玻璃泡,然后工人们割开这个大玻璃泡,再展平玻璃。如果是这种情况,停了也没啥。
炼钢厂也类似哦。如果是成套设备,高炉炼铁转炉炼钢钢锭连铸连轧,那这种厂子停了再启,花钱海了!
如果是个电炉炼钢铸钢锭,生产特种钢,那么停了也就停了。船小好调头,炉小好开关。
当然。甭管是反射炉还是直射炉,从热炉到冷炉需要4天4夜,从冷炉到热炉,也需要两天两夜。人工不能停,燃料不能停。柴油,水煤气,天然气,焦煤等燃料一小时都是以吨为单位的。
其它企业不知道,我是浮法玻璃厂的,熔炉从烤窑开始到窖子报废,中间是不能停产的,我们现在这条700吨浮法玻璃生产线如果停窑的话,重新开窑大概要1个亿,是不是很大一笔钱,老板亏不起,去年疫情玻璃拉不出去,库房都放不下了,去其他厂租库房来放玻璃,亏本也不能停产,停产厂子就不值钱了。
是的,我在保温瓶厂上班,玻璃是石英沙熔化而来的,熔化石英沙东西是耐火砖切成的,要烧到160O度温度,然后沙子熔化成液体形状,滴入模具成形。如果一旦故障温度下降,沙子冷确,就会变成固态,沙子就不会游动,从新修大炉,修一次最少一个月,资金2000万人民币。
是的,多年前我在炼钢厂工作过,现在我是玻璃厂员工,我有权威回答。
炼钢厂甭管什么炉,大都可以正常停工停产,损失当然有,但不会巨大。而玻璃厂则不同,现在投资建设一座50立方米的普通窑炉,建筑成本也是巨大的,以千万为计。我们公司新投产的两座75立方窑炉,从开建到投产,可以说是用数亿人民币堆起来的。
新窑炉从点火开工之日起,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温炉时间,随着窑炉内温度的渐渐升高,当炉温达到1千几网络,才可以投入原料,窑炉温度再上升到某个高温度数,把各种原材料熔化成液体后,再经过流液道流出来,进入机器才可以制出各种玻璃产品。
窑炉从点火开工到投入原料后就绝对不可以半途停工中断。一座窑炉可以正常使用三四年,这几年如果日常各方面都维护维修的好的情况下,是能够运转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如果半途中断,玻璃熔液凝固于炉体内,投资人的损失肯定是巨大的,因为窑炉一旦中断运转而冷却,不仅炉体会因为反复的热涨冷缩而导致窑炉使用周期的减少,更会因为大量的人工和高昂的维修费用而损失惨重。一般情况下,当窑炉经过几年的正常运转后,投资方就已经挣的盆满钵满了,所以当窑炉进入寿命周期,出现破损,裂缝导致玻璃液体无法封阻而外泄时,投资方才会对窑炉进行小修或大修,或整体重建。这是又一个回合的投资了。
我们玻璃厂从2OOO年建成投产,到现在20余年,窑炉几经大修或重建。其间只有一次开工二年后窑炉因漏料而中断的情况出现。那一次半途中断,导致当年老板产值亏损严重,听说损失了几百万,够巨大了吧!
玻璃厂是实体经济,也是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和辛苦的高温企业。投资方所有利润和收益都是靠工人们数年没日没夜没礼拜,没假期,没节没年没公休,甚至没福利没节日没双薪的巨大身心精力付出的代价换来的。而工人们却并不能因此而发家致富,仅仅能够养家糊口而已,这就是现在的劳动者,无法改变而又不得不继续劳作下去的现实。
归根结底,损失最大的,还是劳动者。
钢厂玻璃厂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停的,停一次很多设备都要报废,还要重新点火预热,代价很大的,估计损失要几百万,就普通的砖厂都不会轻易停,停一次重新点火也要费不少钱
5.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是什么呢中国钢铁行业要多久能缓过劲来
中国钢铁行业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税收,财政方面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着国民的经济,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但是钢铁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矛盾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如产业集中度过低,高端产品不足,环保问题,产能过剩,区域分布不合理等。这些问题或多或少的都制约了钢铁行业的发展,钢铁行业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才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让中国的钢铁行业不断的发展。
在疫情的影响之下,钢铁行业也受到了一些影响,钢铁行业有必要做出变革,否则会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钢铁行业在2021年的时候就已经遭遇了困难,一些中小型企业承受不住压力,就只能够面临倒闭的现状,同时一些落后的企业也被社会所淘汰。钢铁行业如果想要发展起来,那么就需要在技术上面做出改变,同时也需要地方政府去支持钢铁行业的发展。
6. 用产业经济理论分析唐山钢铁厂为什么没有真正关闭
目前,我国钢铁12.6亿吨产能,8.5亿吨消耗量,1.4亿吨极限出口量,过剩产能2.7亿吨过剩产能。中国钢铁行业长时期的高利润强烈刺激了过度的,快速的产能扩张,就连农民,轧棉花的,卖香油的,做钢结构的,做钢铁贸易的,村长镇长都投资炼钢,收破烂的都是钢铁厂董事长,造成钢铁产能几十年的旋风式增长,达到了12亿吨之巨,钢铁行业这种产能严重过剩局面是导致价格下滑,竞争白热化效益低下的原因,无序扩张不制止,落后产能不淘汰,钢铁工业就没有回暖的迹象,即使一时复苏,也会被立即死灰复燃的小钢铁抵消,最终受害的还是建设项目的质量和老百姓的安全。国家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这样---没有经过审批手续的,近二十年建设的钢铁厂一律拆除。目前钢铁行业出现了暂时的回暖,使得钢铁界老板们久旱逢甘霖,兴奋不已。已经关闭的民营小钢铁厂蠢蠢欲动,就像惊蛰以后的小虫,从深深躲避严冬的地下复苏过来。不过,钢铁行业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的格局没有改变。过去民营企业靠环境污染防治降低费用增加产品竞争力,现在严格监管不能再不开除尘设备了;过去靠低工资降低用工成本,现在的工人可选择的就业机会多了,低工资不能吸引员工;过去靠承包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上缴国家税收增加企业收入,现在严格执行税法和淡化GDP政绩考核,地方保护主义渐渐变得越来越不受欢迎;过去低质劣质产品降低工序成本,现在产品过剩,低劣产品没有了市场。唐山的小民营钢厂虽然有资源优势,但是破产是必然的,是经济新常态了供给侧经济改革的必然结果。
7. 2022年龙州中恒万华钢铁厂为什么停产
政府的治理改造。
2022年,钢铁行业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严格执行环保、能耗、安全、用地等相关法律法规。引导钢铁企业摒弃以量取胜的粗放发展方式,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坚持突出重点,避免“一刀切”,重点压减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粗钢产量,重点压减环保绩效水平差、耗能高、工艺装备水平相对落后的粗钢产量。
钢,是对含碳量质量百分比介于0.02%至2.11%之间的铁碳合金的统称。钢的化学成分可以有很大变化,其中含有少量锰、磷、硅、硫等元素、含碳量低于1.7%的钢称为碳素钢;在实际生产中,钢往往根据用途的不同含有不同的合金元素,比如:锰、镍、钒等等。人类对钢的应用和研究历史相当悠久,但是直到19世纪贝氏炼钢法发明之前,钢的制取都是一项高成本低效率的工作。如今,钢以其低廉的价格、可靠的性能成为世界上使用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