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章丘闽源钢铁最新关停时间
2022年6月30号。闽源钢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06月12日,主要经营范围为一般经营项目:批发零售钢材、建材、五金工具、机电产品、塑料管件等。闽源钢铁加快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关闭退出,于2022年6月30日逾期不搬迁的予以停产关停。公司采取转移重组,域外搬迁等方式实现转型升级。
Ⅱ 北方最大钢铁厂“倒闭”,负债700亿未偿还,退休4年的老板被揪出
新中国成立后,重工业在经济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自此开始自己的工业化进程。农业、铁路交通和能源部门首当其中,东北地区作为重点投资区域,推进着现代产业建设。
而提到北方的重工业,就不得不提钢铁厂。 自1996年开始,中国就已经成为钢铁大国,到2021年,我国钢铁的年产量为9950万吨,早已排在全球首位。
不过北方的钢铁行业并不景气, 尤其是新能源占了主导地位后,我国的钢铁需求量和产量都逐渐下降,这就导致很多的钢铁厂经营不善倒闭。
比如 北方的东北特钢,东北特钢前身是大连钢厂, 传统的国营企业,东北特钢的掌舵人赵明远,17岁的就在大连钢厂工作,虽然刚进钢厂是一名普通工人,不过由于表现突出,一路被领导提拔,最终成为了大连钢厂的副厂长。
1996年,大连钢厂由于经营不善,欠下了巨额债务,拖欠的员工工资也无法发放,马上面临倒闭。这时, 赵明远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他成为一把手后,大刀阔斧开始改革,裁掉了近15000名钢厂员工, 这才让大连钢厂有了起死回生的转机。
度过了难关的赵明远,并没有就此结束改革, 他又与抚顺特钢合并组成了辽宁特钢厂,最终改名为东北特钢,赵明远也成为了全国闻名的钢铁大王。
东北特钢在赵明远的带领下,不仅以全新的面貌出发,还成为北方第一大钢厂, 颇有能力的赵明远受到了 社会 各界的认可,获得了很多荣誉。
在赵明远执掌东北特钢的19年时间中,他将东北特钢从低谷推上了巅峰,于是在2016年,62岁的赵明远选择退休, 将位置传给了杨华。但杨华接任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上吊自杀,自此开始,东北特钢的状况开始走下坡路。
东北特钢被曝出总负债已经累计高达700亿元,债权人超过300人,在无力偿还的情况下,2017年东北特钢集团申请倒闭,最终被我国最大的民营钢铁公司沙钢集团收购,自此东北特钢的时代彻底消失。
被收购的东北特钢不仅彻底无法翻盘,还迎来了财务丑闻。 东北特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被曝出财务造假,作为曾经的集团董事长,已经退休4年的赵明远再次被揪了出来,经过法院判决赵明远罚款30万,名下的企业终身不能上市。
用一句话总结赵明远和东北特钢的关系,则是成也赵明远,败也赵明远,他虽然带领东北特钢成为北方第一大钢厂,却也将东北特钢推向倒闭的边缘。
在沙钢集团接手东北特钢的第二年,东北特钢的产量就有所提升,创出最近几年的 历史 新高,所以一个企业从巅峰走向落寞,不一定是时代的进步所致,企业领导人的决策占据主要原因,东北特钢就是一个典型。
你认为赵明远是导致东北特钢差点倒闭的主要原因吗?为什么杨华接任不到一年就选择自杀?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想了解更多的 财经 资讯,记得关注我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Ⅲ 2021年东北三省钢铁熔炼厂停了吗
2021年东北三省钢铁熔炼厂都已关停。
Ⅳ 三大钢铁基地
四大工业基地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指的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是目前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
辽中南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和重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是我国一个老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渤海湾北环和黄海的西北岸,海岸线长2100公里。它包括了除朝阳市、阜新市区及阜新县以外的辽宁省域,面积118501平方公里,人口约3500万。
辽中南工业基地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发展重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中鞍山——本溪的钢铁工业、沈阳、抚顺的机械工业、大连的造船工业和抚顺石油加工工业等一批工业企业,都是国家重工业的骨干。
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较全面,但结构老化,管理落后,大企业一般历史长,负担重,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该地区资源丰富,但天气因素是巨大的制约因素。存在的问题是能源与水资源的不足。
京津唐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濒临渤海,主要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唐山市、廊坊市、秦皇岛市。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京津冀城市群的概念逐渐取代了京津唐工业基地的提法。因此,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唐山来说是一次新的机遇。
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主要有利条件:
1.有丰富的铁、石油、海盐等资源。
2.有统一的京津唐电网(河北北网)。
3.有便利的铁路、高速公路、航空和海洋运输。
4.临近山西能源基地。
5.有输油管道接连东北、华北的油田。
6.有科技和人才优势。
发展工业的主要不利因素:
本区水资源严重不足,工业产品“高、精、尖”比重不足。
沪宁杭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以上海为中心,以杭州,南京为两翼,此外包含苏州,无锡,镇江,常州,泰州,南通,宁波,舟山,绍兴,嘉兴,湖州等多个城市。
其产业涉及电子,机械,化学,纺织,化纤,电器,金属,交通设备,金属制品,食品,服装等多个行业。也是我国新兴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比如微电子,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飞机制造,新能源汽车,机电一体等等。
沪宁杭工业基地也是我国利用外资最多的一个工业基地,外贸进出口总量也是全国最多的。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具有平原广阔、气候温和、河流纵横等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我国人口、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缘地带。本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同香港、澳门毗邻,靠近东南亚,同时是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海外华人投资。地理位置相当优越。
同时,这一地区也是我国三大城市群中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其余两个为京津冀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该地区煤炭、铁矿石等矿产资源贫乏,不适宜发展钢铁、煤炭能源等重工业;该地区是我国蚕桑基地,适宜发展丝绸纺织业,而羊毛则需从北方畜牧业区输入,不适宜羊毛纺织业。如今珠江三角洲的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迅速发展,已形成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Ⅳ 钢企兼并重组进行时!“大钢企时代”已来临
SMM6月3日讯:6月3日,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马钢股份)发布公告表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安徽省国资委将向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宝武)无偿划转其持有的马钢集团51%股权。本次划转完成后,中国宝武将通过马钢集团间接控制本公司45.54%的股份,并实现对本公司的控制,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安徽省国资委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本次划转完成前后股份变动图:
中国宝武与马钢集团重组,一方面将带动马钢实现跨越式发展,壮大安徽省国有经济,促进钢铁及相关产业聚集发展,助推安徽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将推动中国宝武成为“全球钢铁业的引领者”的远大愿景,进一步打造钢铁领域世界级的技术创新、产业投资和资本运营平台。
近年来作为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一部分,国家也一直在推进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根据中国钢铁协会副会长迟京东介绍,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国钢铁产业60%~70%的产量将集中在10家左右的大集团内,其中包括8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3至4家、4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6至8家。截至2018年,我国前十大钢铁集团占全国粗钢产量占比仅为35.26%,远低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水平和设定的总目标。
据新华社报道的数据显示,我国钢铁企业经营规模和经营质量与世界一流钢铁企业差距大。从营业收入看,海外钢企基本是我国钢企收入规模的2-40倍,从吨钢收入看,我国钢企远低于世界一流水平,从净利润看,除宝武集团外,我国钢企低于世界一流水平,从净利率看,我国钢企忽高忽低,平均利润率低于世界一流水平。2017年我国钢企净利润率普遍高于海外钢企,但日韩钢企的平均利润率是我国钢企(除宝武集团)的2-5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对国内的钢铁行业来说,2019年除了控制好产量,紧跟需求结构变化,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也要遵循市场化原则,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中央企业,据了解,中国宝武钢铁产能规模7000万吨,位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二,是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联合企业。据公司2018年年报显示,宝钢股份利润总额达到278.2亿元,保持了国内碳钢板材领导地位与国内行业最优业绩。公司硅钢产品销售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一, 汽车 板销售规模也进入了全球前三,冷轧 汽车 板持续保持50%以上的国内市场份额,湛江钢铁、梅钢、武钢有限等主要钢铁子公司盈利均大幅增长。
产销量情况分析表:
而马钢股份实力也是不俗,2018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9.52亿元,同比增长11.91%;实现归母净利润59.43亿元,同比增长43.94%。2018年,公司去产能任务全面完成,关停了两座高炉和两座转炉,退出炼铁产能100万吨、炼钢产能128万吨。至此,公司全面完成了去产能三年任务目标,累计退出炼铁产能224万吨、炼钢产能256万吨。在有产能退出和一座高炉大修的情况下,本集团全年生产生铁1,800万吨、粗钢1,964万吨、钢材1,870万吨,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
2011年至2018年集团生铁、粗钢、钢材产量:
据悉,两家企业早在10多年前曾经形成过战略联盟,双方交流频繁,渊源颇深此次与马钢集团相联合,使得中国宝武距其打造亿吨钢铁集团的发展目标又近了一步。
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案例越来越多,据中国冶金报统计,从全国来看,原宝钢集团与原武钢集团联合重组为中国宝武集团,成为我国最大的钢铁企业集团;江苏沙钢集团重整了前东北特钢集团;建龙集团通过一系列的兼并重组,在山西、东北等地迅速扩张到3000多万吨的产能;福建省也布局了两个1000多万吨的钢铁集团;方大集团兼并重组27家企业,资产总额达到700多亿元,并且,这一态势仍在全国范围内延续。
本文来源于:上海有色金属网,未获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