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一天钢铁用完了该怎么办
杞人忧天,目前已经探明的铁矿石储量已经达到了几亿万吨,尤其是澳大利回亚,巴西,秘鲁答,印度等地区储量丰富,可开采可冶炼,而没有探明的更是数不胜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枯竭。另外,钢铁的保有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可以维持循环利用,满足人类的需求。
② 地球上的铁矿石开采完了怎么办
铁在地壳中数量较多,大概百分之五左右(氧硅铝铁钙,排第四位)。
理论上,只要不浪费是够用的。如果浪费的话,铁的开采成本就会增加。
如果再往地壳以下挖,地幔地核有非常多的金属,其中理论上铁是最多的。
随着科技发展,最有可能替代铁的是一种非常硬,韧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塑料。具体叫啥名我也忘了,因为目前无法大规模低成本量产。
③ 钢铁产能过剩什么时候才能不过剩啊
产能过剩是自由的市场经济造成的必然结果,虽然市场能消化一切,但等待市场自主调节专是个很漫长的过属程,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最有效的办法。
二十世纪初的大萧条之所以没有波及苏联,其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苏联当时实行计划经济,所有的经济手段都是有政府调控的。
因此,对于钢铁的产能过剩,适当的政府干预可以加快市场对产能的消化,当然需要多长时间具体要看政府通过什么手段,和手段的力度。但是最快也要几年到十几年的时间才能真正摆脱产能过剩。
④ 钢铁产能过剩是什么
中国钢铁为什么会产能过剩 高分!!!!
目前,我国的大工业,几乎都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这里的产能过剩主要是指技术水平不高的中小型企业过多,而且不断在建设。例如,小煤矿、小铝厂、小钢厂等等,只要是能够就地取材的,都会因高额利润的吸引而大量涌现各种小厂。另外一种是包含了大型企业在内的重复建设,比如带材赚钱,那么各大企业就同时新上各种冷轧生产线;型材赚钱,就海现大量挤压线,等等。
这是我个人所切身体会到的两点,再次总结下就是:
1、低端中小型企业过多导致产能过剩,而高端产能仍旧是不足的;
2、大型企业重复建设某一类型的生产线,缺乏创新。
至于你写论文,建议你还是中规中矩,没有经历和切身体会的东西是写不出创新观点的,而且很多具体的细节需要论述,很麻烦,搞不好就是弄巧成拙。
中国钢铁行业 什么时候开始产能过剩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的钢铁产能急剧增长,钢铁需求量增长幅度没有同步跟进,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钢价下滑,钢厂效益下降,甚至出现了局部亏损乃至后来的全行业亏损。
根据材料一概括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危害
未来两年中国钢铁市场不会乐观,产能过剩4亿吨左右这是业内人士的共识,并且民营企业大量的没有生产的钢铁生产线并没有拆除,都在等待时机开炉冶炼,由于有环境保护成本较低当地 *** 不严格监管,用人采取随意性的弹性工作制,税收采取包税制,产品生产工序简化,质量要求降低档次等成本优势,这些虎视眈眈的民营企业就像春天的苍蝇,季节一到立即冒出来繁殖,使的稍微改善的市场立即打压回去。所以,钢铁工业的回暖是要经过国家层面的刮骨疗毒的治理才能实现的。商品的价格决定于商品的价值和供需关系,钢铁产品作为一个普通的商品,也不例外遵循这一规律。目前,我国钢铁经过多年的高盈利期,诱导了这个行业的无序过度膨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都投资涉足钢铁厂建设,造成了目前实际上超过十亿吨的产能。随着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基建规模的大幅度压缩和基础建设投资强度的降低,以及国有企业投资欲望的萎缩,民营企业回流资金的加强,外资企业撤资的加快,钢铁需求不再大幅增加。这必然造成了严重的过剩,钢铁厂为了维持基本的合同量,就相互搏杀,降低价格,使得热轧薄板低于1750元【含税】,棒线材1800元左右盘整,这就是所谓的低于白菜家。这种局面将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不会立即转变,也不符合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环境。作为一个钢铁行业的从业者,经历了辉煌到衰落的过程,真是感慨万千。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局面如果国家不进行干预,将会长期下去。很多钢铁厂目前是在坚持之中,等待时机。钢铁火爆不再来,规模十亿变白菜;莫怨市场进严冬,私自上马互拆台;昨日还在当农民,摇身一变钢厂开;炫耀自己能暴富,钢铁老板传后代;收破赖的也建厂,轧棉花的也进来;娶了戏子投股市,资产转移到海外;十代用不尽私财,永远也不去还贷;冰冻期限有多长,我先停炉去躲债;工人生活怎么办,自己想法真活该!
中国的钢铁产能过剩现在到底有多么严重
目前经过一年多的的供给侧改革和化解落后产能工作,已经削减了近一亿吨的落后产能,但是目前的产能还有11亿吨多,钢铁的需求量8亿吨,出口一亿吨,还有将近2亿吨的过剩产能需要淘汰,这还不包括0.8亿吨的地条钢非法产能。
钢铁产能过剩 对哪些行业有影响
钢铁产能过剩危害最大的还是钢铁行业本身,其次是相互竞争压价拖累了煤炭行业经营环境,挤死了矿山行业的利润,打击了航运市场的发展,干扰了港口和铁路行业正常的收费标准,摧毁了钢铁贸易商的资金链,也使得低价格的劣质钢材进入建筑领域,留下后患。
钢铁产能过剩,多出来的钢铁怎么处理?
出口,产能越过剩,则出口价格越低。牛奶是直接倒掉,这种情况中国也已经发生了。
中国为什么钢铁会产能过剩
目前,我国的大工业,几乎都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这里的产能过剩主要是指技术水平不高的中小型企业过多,而且不断在建设。例如,小煤矿、小铝厂、小钢厂等等,只要是能够就地取材的,都会因高额利润的吸引而大量涌现各种小厂。另外一种是包含了大型企业在内的重复建设,比如带材赚钱,那么各大企业就同时新上各种冷轧生产线;型材赚钱,就出现大量挤压线,等等。
这是我个人所切身体会到的两点,再次总结下就是:
1、低端中小型企业过多导致产能过剩,而高端产能仍旧是不足的;
2、大型企业重复建设某一类型的生产线,缺乏创新。
至于你写论文,建议你还是中规中矩,没有经历和切身体会的东西是写不出创新观点的,而且很多具体的细节需要论述,很麻烦,搞不好就是弄巧成拙。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为什么还研究其生产
钢铁行业和钢铁产品是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只要人类不消亡,在可预见的几十年内,还没有什么材料能可靠、廉价地全面替代钢铁,因此,既然钢铁行业还要与我们人类并存许多年,那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就是人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况且这个行业太大了,里面商机无限,目前的产能过剩并不代表这个行业要灭亡。况且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产能过剩背后隐含的重要意义:人类的技术进步已经彻底超越了可怜的“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时代,奠定了进入商品极其丰富的时代,人类已经有能力为自身制造使用不完的产品,为了这一天,人类奋斗了200多年(甚至是2000年),终于实现了这个目标,这是人类值得骄傲的一天。可某些人却简单无知的认为产能过剩是洪水猛兽,太失之偏颇了。以我总工程师的经历和参与过省级工业经济管理的体会,产能过剩,无非是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必需有竞争危机意识、必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产品技术含量、降低价格、获得消费者满意的这样一个重要机会而已。继续研究钢铁生产技术,优化产业结构,也就是其中的一部分重要的工作内容。
钢铁产能过剩,为什么越减越多
主要是一些地方和一些民营钢铁企业,一边享受着削减产能带来的结合升高利好,一边释放已经关停的产能,个别的不法企业还在扩建产能。目前,我国钢铁12.6亿吨产能,8.5亿吨消耗量,1.4亿吨极限出口量,过剩产能2.7亿吨过剩产能。中国钢铁行业长时期的高利润强烈 *** 了过度的,快速的产能扩张,就连农民,轧棉花的,卖香油的,做钢结构的,做钢铁贸易的,村长镇长都投资炼钢,收破烂的都是钢铁厂董事长,造成钢铁产能几十年的旋风式增长,达到了12亿吨之巨,钢铁行业这种产能严重过剩局面是导致价格下滑,竞争白热化效益低下的原因,无序扩张不制止,落后产能不淘汰,钢铁工业就没有回暖的迹象,即使一时复苏,也会被立即死灰复燃的小钢铁抵消,最终受害的还是建设项目的质量和老百姓的安全。国家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这样---没有经过审批手续的,近二十年建设的钢铁厂一律拆除。
钢铁行业从什么时候开始全行业亏损?
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在内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出口,大量的钢铁出口又造成了钢铁价格下跌,最终使得全球钢铁行业越来越不景气。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钢铁行业并购重组趋势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bg.qianzhan/...b统计,2014年中国的粗钢产量达8.227亿吨,是日本的7倍以上。2015年1到9月的粗钢产量为6.09亿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1%。由于需求下滑超过产量减少,为了确保销量,各钢铁厂商展开了激烈的价格竞争。其影响不仅限于中国国内。受中国国内需求低迷影响,中国产钢铁大量流向海外。
中国2013年钢铁出口量为6200万吨,到2014年猛增至9400万吨,创历史新高。预计2015年全年将超过1亿吨。日本2014年度的粗钢生产量约为1.1亿吨,估计中国的出口量将逼近日本的产量。中国产钢铁的平均出口单价方面,2015年上半财年为每吨620美元左右,同比下跌逾两成。
产能过剩的严重性毋庸置疑,钢铁行业想要翻身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⑤ 钢铁用完了,怎么找到
在可以预见的近百年里,钢铁元素的储量还是用不完的。即使将来用完了,社会保有的废钢资源将足够支撑电炉冶炼重新生产新的钢材;到那个时候,人工合成的替代材料就会问世,钢铁的不可替代性必将改变。
⑥ 我国不回收废旧钢材,大量废钢又去了哪里
国家并没有进行大规模废旧钢材的回收,大量的废钢都会被送到钢铁厂进行统一的销毁处置。处理废钢的程序是比较简单的,先进行切割,然后再进行提纯,之后会被运用到基建行业中。对于那些杂质过多的废钢,已经完全失去了用途,只能当做废弃物处理。
只能说中国是很有远见的,从外国进口的钢铁品质比较好,铸造成的钢铁产品也是很优秀的。
⑦ 地球上的钢铁会不会被消耗光
不会。钢铁主要成分是铁元素。当它转化为别的化合物后还可以被提炼回来。另外当钢铁稀缺后,会发展新的替代能源材料,比如工程塑料,复合金属等。
⑧ 我国如何破解钢铁产能过剩困境
钢铁产业已经陷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危机,并且6月份中钢协会员出现了今年以来的首次单月亏损,亏损额合计达到了6.99亿元,亏损面积也在进一步扩大。众所周知,钢铁企业涉及的资金大、厂区多、人员多,在目前实体经济异常低迷的情况下,一个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对于钢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钢铁企业是典型的生产型企业,生产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设备的先进与否;另外,由于配套设施比值较大,努力提升经营规模进而降低边际成本成为钢企大浪淘沙的重要手段。在过去的时间里,大钢企不停地通过并购扩大自身规模,而小钢企也不甘落后,各种浑水摸鱼、更换大型设备的情况屡见不鲜。从国家层面来说,希望通过鼓励并购一方面是提高我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进而增强我国钢企话语权,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产能归拢来化解产能过剩;从地方政府层面来说,中小型钢企增资扩充规模不仅可以帮助解决就业,还能拉动GDP增长,也乐见其成。于是,中小型钢企有地方政府撑着、大型钢企有国家撑着且自身庞大的规模对政策也形成了一定的绑架,结果产能越来越多,最终在经济下滑之际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当然,钢铁工程建设期较长,拿高炉来说,近期投产的高炉大都是09、10年信贷扩张之时投建的,而当时也正是经济一片向好,我相信谁都没有办法预料到3年之后的经济形势究竟如何,前段时间异常火爆的李佐军也只是在去年年中才形成论断且结论还存有很大不确定性。因此,仅从产能过剩的角度来说,并不存在谁对谁错,但既然出现了问题自然就需要追究责任,私营企业若出现战略失误,结果就是资产损失,而国企出现失误就需要对高管追责,经济处罚、行政处罚都OK。
言归正传,在经过前几年的规模扩张和设备更新换代之后,目前我国很多钢企不论在规模还是在设备的先进度方面都保有较大的优势,但是整体来说,我国钢铁产业却不具备优势,原因就在于影响企业经营效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经营管理模式。“一流的设备、二流的管理”最终造就的不仅是资金的无端浪费,还是一个个缺乏竞争优势的二流甚至三流企业,归根结底又演变为所有权之争,这是个庞大的课题,暂且不表。
就目前来说,粗放式地一味扩大规模已经无法给钢企带来利润的增长,转型升级、改变经营模式才是王道。不过,这一战略对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企业而言是不同的。
对于大型钢企来说,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延伸产业链、进行多元化布局。首先是积极涉入上游资源开发领域,主要目的在于保障资源自给率、提高经营稳定性;其次要合理对下游贸易、物流进行布局,围绕产品主要流通区域和战略重点客户,设立物流企业或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增强客户粘性;最后,努力涉足相关配套领域,如机械、船舶、汽车制造、新材料等。当然,最为关键的是加大研发力度,逐步摆脱低端产能的束缚。
对于中小型钢企来说,目前企业规模还远未达到最优边际成本的点,规模扩张是企业的根本动机,而且随着大型钢企转型,中小型钢企扩大规模也可以填补低端产能的漏洞。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热点行业追踪报告》指出,需要谨防的是大型钢企、巨型钢企继续扩张,最终不仅对政策形成绑架,还会损害整个市场环境。大型钢企规模优势已经颇为显著,继续扩张徒劳无益、只会形成更严重的垄断,而且大型钢企也具备转型的能力,何况作为大型国企,本身也具有引导产业转型的义务。既如此,不妨将低端市场让出一部分给中小型钢企,从而实现市场竞争性布局。
⑨ 地球上的铁矿能够供人类用多少年,用完之后有什么替代品
铁矿资源主要用于钢铁工业,冶炼生铁和钢。自然界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铁矿物和含铁矿物主要是磁铁矿、赤铁矿、钛铁矿、菱铁矿等。乌克兰、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美国、中国八个国家铁矿石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4.88%,但品位大于50%的富矿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等国家。从目前探明情况看,世界铁矿资源能够供人类使用120年左右。铁矿用完之后,自然界没有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