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去应力退火的温度怎么选择
去应力退火的温度,一般应比最后一次回火温度低20~30℃。
进行去应力退火时,金属在一定温度作用下通过内部局部塑性变形或局部的弛豫过程使残余应力松弛而达到消除的目的。
在去应力退火时,工件一般缓慢加热至较低温度(灰口铸铁为500~550℃,钢为500~650℃,有色金属合金冲压件为再结晶开始温度以下),保持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以防止产生新的残余应力。
(1)钢铁焊件退火需要多少温度扩展阅读:
不同的工件去应力退火工艺参数:
1、焊接件
加热温度为500-550℃,保温时间为2-4小时,炉冷至300℃出炉空冷。
2、高精轴套、膛杆
加热温度为600-650℃,保温时间为10-12小时,炉冷至200℃出炉。
3、精密丝杠
加热温度为550-600℃,保温时间为10-12小时,炉冷至200℃出炉。
4、量检具、精密丝杠
加热温度为130-180℃,保温时间为12-16小时,空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去应力退火
② 一般碳钢焊接件去应力退火处理的温度与时间有什么规定,时间与工件厚度有什么直接关系吗
去应力退火温度为600-700°C,保温1-2小时。工件厚度越大,保温时间应越长。
③ 不锈钢退火温度
不锈钢退火温度介于1050℃~1100℃之间。
最高加热温度(退火温度)作为退火的一个最主要工艺参数,大多数合金的退火加热温度的选择以该合金系的相图为基础的。
如碳素钢以铁碳平衡图为基础。各种钢的退火温度,视具体退火目的的不同而在各该钢种的Ac3以上、Ac1以上或以下的某一温度。
(3)钢铁焊件退火需要多少温度扩展阅读:
重结晶退火也用于非铁合金,例如钛合金于加热和冷却时发生同素异构转变,低温为
α相(密排六方结构),高温为
β相(体心立方结构),其中间是“α+β”两相区。
为了得到接近平衡的室温稳定组织和细化晶粒,也进行重结晶退火,即缓慢加热到高于相变温度区间不多的温度,保温适当时间。
④ 不锈钢焊接件退火处理
退火处理一般是针对碳钢材料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其热处理温度在600℃左右,这对不锈钢回焊接件来说答是出于敏化温度范围内,将会降低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故对不锈钢材料消除应力,一般采用稳定化热处理,温度在850℃以上,快速冷却,还有最好的消应力及优化组织性能的方法是固溶处理,温度在1050℃左右,水冷,既能消应力,又可以使不锈钢完全奥氏体化,细化晶粒,组织均匀。
⑤ 热处理退火、回火、正火、淬火的确切温度分别是多少
退火;根据材料不同选择500--550度
回火;根据材料和用途分为【低回180--240,中回300--360,高回580--660】正火一般采用920--930淬火根据材料不同采用800--860度不同
⑥ Q345B钢板焊接后退火温度350度可以吗
350摄氏度只能算是中温回火,不能说是退火。
Q345B焊接件的退火温度要达到600摄氏度以上,并且保温时间要根据板厚适当增减。详细可以参考NB/T 47015的表5。
⑦ 退火温度是多少呢
不同金属材料的退火温度不同,例如铂900-1000℃;铜650℃;黄铜600-650℃;镍银650-680℃;铝283-350℃等。
退火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
退火的主要目的:
(1) 降低硬度,提高塑性,便于切削加工和冷变形加工。
(2)改善或消除金属材料在铸造、轧制、锻造和焊接过程中所造成的各种组织缺陷,防止变形或开裂。
(3)细化晶粒,改善组织,提高力学性能。
(4) 为后续热处理(淬火)作好组织上的准备。根据钢的成分、原始状态及退火的目的不同,退火分为扩散退火(均匀化退火)、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和去应力退火等。
⑧ 低碳钢回火或退火温度
退火分①完全退火(Ac3以上20-30℃)、②不完全退火(Ac1-Ac3)、③球化退火(Ac1以上20-30℃保温2-4小时,炉冷至Ar1以下20℃长时间保温)、④均匀化退火(Ac3以上150-300℃)、⑤去应力退火和再结晶退火(不超过Ac1)。 至于低碳钢回火,低碳钢本身韧性好,强度并不高,通常采用低温回火,回火温度在150-250℃。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