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钢铁行业排名
日前,国际钢铁协会(WSA)发布了《2014年世界主要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300万吨以上)。入围本次排名名单的钢铁企业共有100家,比2013年增加了9家。新增加的这9家钢铁企业,除美国AK钢铁公司、土耳其哈巴斯集团和瑞典奥托昆普钢铁公司外其他6家都来自中国。
入围该名单的100家钢铁企业,2014年合计粗钢产量为12.04亿吨(120403.8万吨),比2013年入围企业合计粗钢产量增加4607.7万吨,增长3.98%;入围企业2014年合计粗钢产量约占2014年世界粗钢总量的72.31%,比2013年的70.22%增加了2.19个百分点。
入围该名单的钢铁企业,其总部主要分布在亚、欧、美、非等六大洲的22个国家和地区。具体来看(见图1),总部在亚洲地区的企业有65家,其中中国有53家、印度5家、日本4家、韩国3家;欧洲12家,其中欧盟9家(德国、卢森堡各2家),土耳其3家;独联体9家,其中俄罗斯6家、乌克兰3家;北美洲6家,其中美国5家;南美洲4家,其中巴西3家;中东2家,其中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各1家;大洋洲1家(总部位于澳大利亚),非洲1家(总部位于埃及)。
2014 年名次 公司 吨数
1 安赛尔米塔尔 * 98.088
2 新日铁住金* 49.300
3 河北钢铁集团* 47.094
4 宝钢集团* 43.347
5 浦项制铁* 41.428
6 沙钢集团 35.332
7 鞍钢集团* 34.348
8 武汉钢铁集团* 33.053
9 JFE 钢铁株式会社* 31.406
10 首钢集团* 30.777
11 塔塔钢铁集团* 26.202
12 山东钢铁集团 23.336
13 纽柯钢铁公司* 21.411
14 现代制铁株式会社* 20.576
15 美国钢铁公司* 19.732
16 盖尔道集团* 19.001
17 马鞍山钢铁公司* 18.903
18 天津渤海钢铁集团 18.488
19 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 16.271
20 本溪钢铁集团
⑵ 世界知名的大型钢铁厂都是哪些
世界第一大钢铁制抄造商袭:米塔尔钢铁公司 印度
世界第二大钢铁制造商:阿塞洛钢铁公司 卢森堡
1、米塔尔钢铁公司(Mittal Steel ) 荷兰
2、安赛乐公司(Arcelor) 卢森堡
3、新日制铁公司(Nippon Steel) 日本
4、浦项钢铁公司(Posco) 韩国
5、日本钢铁工程控股钢铁公司(JFE Steel)日本
6、宝钢集团 中国
7、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 美国
8、纽科钢铁公司(Nucor) 美国
9、科勒斯公司(Corus) 英国
10、里瓦钢铁公司(Riva) 意大利
⑶ 卢森堡的情况
卢森堡于1890年方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其经济发展环境与荷兰和比利时的一个最大区别在于它是一个内陆国家,既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供开发利用,也没有鹿特丹和安特卫普那样的大港口可供发展海洋航运业。然而,独立后仅仅几十年时间,卢森堡便跻身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之列,这不能不说是与该国奉行的与邻国结盟以得到强国保护,结合本国特点发展钢铁工业和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发展金融业等一系经济政策有密切关系。
作为一个处于强国包围下的袖珍小国,卢森堡从取得独立后便把与邻国结盟以取得强国的保护作为维持其生存和谋求发展的重要策略。卢森堡于1842年同德国签订了德意志关税同盟条约,将卢森堡经济与德国经济连接起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卢林堡受到德国的攻占。1918年卢森堡政府宣布废除与德国签订的1842年关税条约。1921年又与比利时建立了经济与关税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卢森堡再次受到德国的入侵,使其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破坏。战争毁坏了卢森堡45%的耕地,全国住宅的1/3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卢森堡更加积极地参与地区性和世界性的经济合作组织,通过与别国加强经济联系来弥补本国资源匮乏、市场狭小的不足。例如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全面结束的1944年,卢森堡便与荷兰和比利时结成了比荷卢关税同盟,1958年又进一步结成了比荷卢经济联盟。此外,卢森堡还先后参加了比、卢、法、意多边偿付协定,欧洲支付同盟,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扩大,使卢森堡在政治上获得了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在经济上则与整个欧洲溶为一体,因此大大促进了该国的经济发展。
卢森堡的钢铁工业一直是该国的主要支柱产业。因此有人说,卢森堡经济上能够生存,可以说应该归功于这个国家南部的贫瘠褐铁矿的开发。19世纪中期卢森堡南部铁矿石的发现和开发,不仅对比利时的进出口贸易平衡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也极大地促进了卢森堡钢铁工业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卢森堡依靠本国出产的铁矿石和来自鲁尔地区的煤,引进了吉尔克莱特和托马斯发明的碱性底吹转炉炼钢法,即托马斯炼钢法,钢铁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卢森堡的生铁产量1855年为60吨,1873年达25万吨,其中半数炼成了钢。到1927年,卢森堡的钢产量达到270万吨,成为世界重要产钢国之一。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比利时的工业化是在煤田实现的;而卢森堡的工业化是在铁矿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卢森堡钢铁工业陷入停滞状态,面临严重的开工不足。1974年卢森堡的原钢和生铁产量达到破纪录的644.8万吨和564.8万吨。1975年至1980年,卢森堡的粗钢铁产量均不超过560万吨,1983年仅为328.8万吨。过份依赖钢铁工业的卢森堡经济受到了这一工业领域结构性危机的困扰,整个国民经济呈现萎缩之势。1983年的工业生产比1994年低20.7%,每年平均下降2.54%,这在欧共体国家中是绝无仅有的。
卢森堡早在60年代就已经意识到单一经济的弊端,并且着手大力推动国民经济向多样化发展。从1970年到1981年的十余年间,卢森堡制造业中冶金工业所占比重从66.1%下降到46.5%,而橡胶与塑料工业、电气产品、运输设备、机器制造,食品和饮料工业等都有了较大发展。经济多样化政策吸引了美国固特异轮胎与橡胶公司等一大批著名的外国公司到卢森堡投资办厂,而大量外资的到来又反过来推动了卢森堡经济的多样化。
当卢森堡的钢铁工业日益收缩的同时,金融业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卢森堡的经济、社会、政治、环境都非常稳定,从60年代起政府又采取了一系列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例如制定了严格的银行保密制度,对控股公司实行十分优惠的税收制度,外汇与资本流动完全自由等等。这些稳定的环境和优惠的政策不但促进了本国金融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吸引了大批外国金融企业到卢森堡开创事业。到1981年底,卢森堡共有115家银行,其中大部分是外国银行,欧共体所属的欧洲投资银行和欧洲货币合作基金组织也在卢森堡设立了办事处。卢森堡成了一个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由1960年的1.5%以上升到1982年的13%,成为仅次于钢铁工业的第二大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进入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经济一起处于不太景气的状态,再加上出现了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国际金融业受到很大打击。这一国际大气候也对卢森堡产生了影响,个别外国银行撤出了卢森堡。为此卢森堡政府采用了降低税率一系列措施,继续保持了卢森堡作为主要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1990年国内总产值的11.9%来自金融服务业,到1993年底,卢森堡共有银行221家。1992年在银行和保险业就业的劳动力达17700人。
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结构
自二战结束以来,卢森堡的经济取得巨大发展,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第一、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三产业则迅速上升。
农业在卢森堡经济中一直不占重要地位,农业产值在国内总产值中的比重自二战结束至今的50年里一直呈下降趋势:1950年时为12%,1970年的5.2%,1980年进一步下降到2%,1990年略有回升,为2.3%,而1992年时又下降到1.4%。与此同时,农业蔻力在就业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也呈现下降趋势。1990年全国共有3803户农户,只相当于1958年年32.85。1990年农业人口为14593人,比1970年减少43.7%,占人口总数的3.9%。
卢森堡农业以牧业为主,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3.7%,其次是种植业。卢森堡种植业中谷物种植面积不断下降,1990年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共计55891公顷,其中谷物种植面积32980公顷,比1958年减少了36.9%。1990年卢森堡俗物总产量38.9万公斤,根本无法满足国内需要。与谷物总种植面积和产量下降形成对比的是大麦、燕麦和玉米等饮料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所增加。1980-1990年的十年间,玉米产量增加了71.6%。卢森堡种植业中的经济作物以葡萄为主。葡萄产地主要集中在摩泽尔河河谷,所产葡萄用于酿酒。1990年卢森堡葡萄酒产量达15.1万能公斤。此外卢森堡还生产蔬菜和花卉等。
卢森堡工业以前曾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但是自60年代以来,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劳动力就业总量中所占比重也呈现下降趋势。尽管如此,工业仍然是4月在迪德朗日寻址第一座炼钢炉算起,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1974年卢森堡原钢和生铁产量分别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之后,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部门的兴起,使各国产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钢材消耗量和需求量下降,因而导致世界苋铁工业的不景气。卢森堡钢铁工业也陷于开工不足的窘境,粗钢产量一直徘徊在300万吨左右。卢森堡是个资源短缺的国家,曾经对卢森堡钢铁工业发展起过重要推动作用的采矿业,特别是铁矿,由于资源枯竭而萧条。1981年起卢森堡境内的铁矿几乎全部关闭。现在卢森堡钢铁工业所需要的铁矿石主要来自法国的洛森和瑞、巴西等国,焦炭主要来自德国。阿尔贝德集团是卢森堡最大的钢铁企业,也是欧共体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1990年在世界500家大公司中排在第221位,资产达837亿美元。卢森堡1990年的粗钢产量是356万吨,全国人幸免9.4吨,这个比例在全世界居第一位。当年全国制造业产值的1/3来自钢铁工业。
卢森堡除了有发达的钢铁工业以外,化学工业、机器制造业、造纸、印刷和食品工业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业部门。1992年全国工业产值占国内总产量(GDP)的33.7%,其中制造业产值就占了整个国内总产值的25.9%。1992年工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劳动力的29.1%,制造业一项就占了17.7%。
卢森堡的化学工业是新兴的工业部门,主要产品有橡胶、塑料、合成纤维、药品、化肥等等。
卢森堡的燃料动力工业也是卢森堡的重要经济部门。1990年全国发电量为13.78亿度,其中水力发电8.2亿度,占总发电量的59.9%。此外,卢森堡还用炼钢余热发电。1989年卢森堡人均消费人均消费电量13976度,在欧洲居第二位。目前卢森堡大部分能源依赖进口,1991年石油产品占当年进口总额的4%。
卢森堡由于其自然资源缺乏和国内市场狭小,因此对外贸的依赖性很强。1992年该国主要出口商品有粗钢及其制品(677.62亿卢森堡法郎)、塑料、橡胶制品(275.81亿卢森堡法郎)、机械设备(308.87亿卢森堡法郎),出口总额达2085.87亿卢森堡法郎。主要进口产品有矿物原料(包括燃料)、粗金属及其制品、机械设备、化工产品和运输设备等。进口总额达2659.03亿卢森堡法郎。
政局与社会稳定状况
卢森堡是欧洲政局与社会状况最为稳定的国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基督教社会党、社会工人党和民主党交替组成联合政府。卢森堡虽然实行责任制内阁,议会可以对内阁投不信任票,使内阁辞职,或由首相提出提前改选议会,但实际上每届政府都任职到期满。
影响卢森堡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政党和团体主要有:基督教社会党、社会工人党、民主党、卢森堡共产党、社会民主党、独立社会党、绿党、卢森堡总工会、卢森堡独立工会联盟、卢森堡基督教工会联盟、私人企业职员总联合会、国家公务员总联合会、农民中心、卢森堡妇女总联合会、铁路和运输职工全国联合会等。
工商管理
卢森堡经济、政治稳定,是外国投资的理想场所。卢森堡对外国人在卢森堡投资办厂并无特殊限制规定,所有外国公司在卢森堡从事商业活动时必须同卢森堡本国公司一样遵守有关的法律规定。
外商开业条件
卢森堡的公司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股份有限公司(缩写为SA);另一种是私人有限公司(缩写为Sarl);还有一种是控投公司。控股公司也可以采用有限公司的形式,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卢森堡对成立这三类公司所应具备的条件有不同的法律规定。
⑷ 安赛乐米塔尔钢铁公司是哪个国家的 英国还是印度还是卢森堡
安赛乐米塔尔集团是全球最优秀的钢铁制造商,在60多个国家雇用32万名员工,总部设在卢森版堡。
2002年权2月,欧洲三大钢铁制造商法国Usinor、卢森堡Arbed和西班牙Aceralia,宣布以换股方式合并,合并后成为阿塞洛钢铁集团。2006年3月中文译名改为安赛乐钢铁集团.
⑸ 世界上最大的30家钢铁企业有哪些
1 1&2 安赛乐米塔尔 卢森堡 116.40 117.98 -1.34
2 3 新日铁 日本 34.50 33.70 2.37
3 4 JFE钢铁公司 日本 33.80 31.83 6.19
4 5 浦项 韩国 32.78 31.20 5.06
5 6 宝钢 中国 28.58 22.53 26.85
6 51 塔塔钢铁公司1 印度 26.52 23.95 10.73
7 17 沙钢 中国 22.89 14.63 56.46
8 9 唐钢 中国 22.75 19.06 19.36
9 7 美国钢铁公司2 美国 20.54 21.25 -3.34
10 18 武钢3 中国 20.19 13.76 46.73
11 8 纽柯钢公司 美国 20.04 20.31 -1.33
12 11 里瓦集团 意大利 17.91 18.19 -1.54
13 15 盖尔道集团 巴西 17.90 15.57 14.96
14 13 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 德国 17.02 16.80 1.31
15 12 谢维尔集团4 俄罗斯 16.75 17.60 -4.83
16 14 耶弗拉兹集团 俄罗斯 16.30 16.10 1.24
17 16 鞍钢 中国 16.17 15.00 7.80
18 25 马钢 中国 14.16 10.91 29.79
19 20 印度钢铁管理局 印度 13.87 13.50 2.74
20 19 住友金属公司 日本 13.50 13.32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