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中国成立以后钢铁工业发展情况
从建国初期,国家以重点发展重工业以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时起,钢铁工业即被作为重工业的代表而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的重视,从而有了从几乎是空白建立起一个强大的钢铁产业的可能。从一五计划时起,国家就不断地从农业和其他产业上为钢铁产业的发展筹集了大量的资金,并不惜花很大的代价用于技术的开发和创新。同时,钢铁工业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之一,与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步伐息息相关。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中国钢铁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逐步步入了成熟的发展阶段。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整整60年了。在60年中,新中国的钢铁工业在战争废墟上艰苦创业,既有顺利发展的机遇,也有探索前进的挑战;有过三年“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的沉痛教训,也遭遇过10年“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和挫折。尽管如此,中国钢铁工业仍克服重重困难,艰难前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后中国钢铁工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钢铁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满足下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在钢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强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不断改善品种质量,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作为基础原材料工业,钢铁工业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前人的跻身于世界钢铁大国的梦想。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超过5亿吨,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粗钢产量的3164倍,钢产量占到全球的38.2%。
一、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历程
回顾新中国现代钢铁工业的崛起、壮大,大体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前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1993~2000年)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时期(2001年以来)四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1949~1978年)
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两个黄金发展期”、“三次基本建设高潮”和“一段坎坷、曲折路”。
1.一次重大转变
从建国初期到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是在前苏联大力支援下开展的,几乎全盘照搬苏联的模式。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之后,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在认真总结学习苏联经验教训基础上,转变到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走大、中、小相结合之路。这一转变,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崛起、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2.两个黄金发展期
第一个黄金发展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年均增钢80万吨,年均增长31.6%,到1957年达到了535万吨。
第二个黄金发展期是国民经济调整期间(1963~1965年),年均增钢185万吨,年均增长22.4%,到1965年达到了1223万吨。
3.三次基本建设高潮
第—次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苏联156个援建项目中的八大钢铁项目的建设,包括新建武钢、包钢、北满钢厂、吉林铁合金厂、吉林炭素厂、热河钒钛厂,改扩建了鞍钢和本钢等。同时还进行了大冶钢厂、太钢、唐钢等近20个企业改扩建工程。
第二次是1956年规划并开始建设的“三大、五中、十八小”。三大是继续进行鞍钢、武钢、包钢三个大型钢铁基地建设;五中是扩建、新建五个中型钢铁企业,即扩建太钢、重钢、马钢、石景山钢铁厂,新建湘钢;十八小是新建十八个小型钢厂,即邯钢、济钢、临钢、新余、南钢、柳钢、广钢、三明、合钢、长特、新疆八一、杭钢、鄂钢、涟钢、安钢、兰钢、贵钢、通钢等。
第三次是196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主要是新建了攀钢、长城特钢、峨嵋铁合金厂、水城钢铁厂、遵义金属制品厂、乐山轧辊厂等:恢复建设了酒钢、兰钢、略钢;扩建了成都无缝钢管厂、重钢、重特、昆钢、贵钢、遵义铁合金厂,还有鞍钢援建宁夏石嘴山钢绳厂。这三次基本建设高潮的开展,为新中国钢铁工业日后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4.一段坎坷、曲折路
1958年“大跃进”的高指标、大办钢铁、浮夸风,“文化大革命”中的破坏、整顿、再破坏,以及其后的“闹翻番”、“洋跃进”等脱离实际、违背钢铁工业发展规律的行为,使中国钢铁工业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走了一段三起三落的坎坷、曲折路程,使中国钢铁工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中,国家对钢铁工业的总投资为615.28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26.46亿元,占85.6%;更新改造投资88.8亿元,占14.4%。中国钢铁工业在跌宕起伏中,经过数百万钢铁人的顽强拼搏,初步建立起了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材、焦化、耐材、铁合金、碳素等要素结构比较完善,地质勘探、工程设计、建设施工、设备修造、科学研究、冶金教育等门类比较齐全,以大型企业为骨干、大中小相结合,具有3500万吨钢生产能力的新中国冶金工业体系。钢产量由1949年的15.8万吨增加到1978年的3178万吨,年均增钢100万吨;钢材板管带比由1952年的12.3%提高到1978年的32.3%;低合金钢、合金钢比由1962年的10.1%提高到1978年的16%;钢材自给率由1953年的61.25%提高到1978年的72.66%;吨钢综合能耗下降到2.54吨标煤。这30年取得的成果,为后30年中国钢铁工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第二阶段(1978~1992年)
在1978~1992年的14年中,中国钢铁工业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效。钢铁工业从国外引进了700多项先进技术,利用外资60多亿美元。特别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新建了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公司两座现代化大钢厂,并对老钢厂实施了一系列重点改造项目,使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在发展钢铁工业生产规模上,除新建上海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公司以及一些乡镇钢铁企业外,主要是抓现有钢铁企业的技术改造。在抓老企业技术改造、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方面,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立足现有企业,走挖潜、改造、配套、扩建的路子。”第二步:重点解决发展速度(数量)、品种结构、产品质量都不适应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需要的“三个不适应”问题。第三步:钢铁工业要上“四个新台阶”:上品种质量水平的新台阶,上现代化工艺装备水平的新台阶,上集约经营和规模经济的新台阶,上综合经济效益的新台阶,以增强钢铁工业的发展活力。
在这十几年中,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的不断推进,使钢铁工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1978~1992年,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共计1465.43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59.72亿元,占51.8%,更新改造投资705.71亿元,占48.2%。建成投产了上海宝山钢铁总厂一、二期和天津无缝钢管公司。1983年钢产量突破4000万吨,1986年突破5000万吨,1989年突破6000万吨,1991年突破7000万吨,1992年达到了8093万吨。1978年到1992年,钢材板管带比由32.3%提高到37.4%,连铸比由3.5%提高到30%,合金钢、低合金钢比由16%提高到21.6%,钢材自给率由72.7%提高94.7%,吨钢综合能耗由2.54吨标煤降低到1.57吨标煤。
(三)第三阶段(1993~2000年)
从党的十四大到2000年,是中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这个时期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着力“一个适应”,实施“二个转变”,即着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由发展数量规模为主向调整、优化结构为主转变,由钢铁产品长期数量短缺向控制总量转变。这个时期中国钢铁工业是深化内涵式扩大生产的阶段。
这一时期钢铁行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调整、优化结构,推进和实现了两个重大转变,促进钢铁工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一个转变:由长期规模扩张为主转向调整优化结构为主,提高综合竞争力,提出把“结构优化作为钢铁工业发展的中心环节”,主要是优化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结构,同时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大力推进淘汰落后,采用新技术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工艺技术现代化。由此拉开了采用高炉喷煤粉、连续铸钢、溅渣护炉、热装热送等六大共性先进技术改造老企业、优化品种结构和工艺技术结构的大幕。
第二个转变:钢铁产品由长期数量短缺转向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开始实行总量控制。1993年到1998年期间,由于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了大量过剩的生产能力,从而提出“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大力提高冶金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方针,并在全行业特别是大中型钢铁企业中展开了压缩生产总量的工作。
1993~2000年,中国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3476.06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为1446.14亿元,占41.6%,更新改造投资2029.87亿元,占58.4%;钢产量由1993年的8954万吨增加到1996年10124万吨,2000年钢产量达到了12850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产钢国和消费国:钢材板管带比由1993年的36.7%提高到2000年的41.7%,低合金钢、合金钢比由22.8%提高30.9%,连铸比由33.9%提高到82.5%,平炉钢比下降到0.9%,转炉钢比提高到87.5%:钢材自给率达到93.1%;吨钢综合能耗下降到1.18吨标煤;加速了淘汰小高炉、小转炉、小电炉、平炉、化铁炼钢、多火成材、横列式和复二重轧机的进程,大大缩小了中国钢铁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四)第四阶段(2001~2008)
2001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钢铁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陆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
在这一阶段中,中国钢铁工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满足相关行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积极应对新挑战,不断解决新问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产业规模迅速扩大,钢产量连续跨越2亿吨、3亿吨、4亿吨的台阶,2008年粗钢产量超过5亿吨。2001~2008年期间,钢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0%,占全球钢产量的比重从17.8%提高到38.2%,在世界钢铁业的地位显著提升;钢铁产品的进出口格局发生了根本性逆转,彻底结束了中国钢铁材料供给不足的历史。见表1。
技术装备国产化、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品种质量得到优化。鞍钢、武钢、首钢、马钢、太钢、济钢、莱钢、安钢等大型老企业的现代化技术改造,广泛采用了高效铁矿采选技术,钢铁冶炼技术、轧钢技术、高端产品开发、大型冶金成套技术集成、节能节水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鞍钢、武钢、太钢、马钢、邯钢、包钢等大型老企业的现代化新区、新基地的建设和相继投产;鞍钢营口鲅鱼圈沿海钢铁基地项目、首钢与唐钢集团合作的河北曹妃甸沿海钢铁基地项目也于2008年和2009年投产;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宝钢集团的广东湛江项目和武钢集团的广西防城港项目等一批沿海的现代化钢铁基地正在筹建之中。
节能减排取得巨大进步。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由876千克标煤降到628千克标煤,这一指标意味着目前冶炼1吨钢的综合能耗仅相当于改革开放前1978年的1/4,吨钢耗新水下降到5.31吨,SO2、COD、工业粉类排放均大幅下降;使钢材品种与质量显著改善,国内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2007年22类钢材中有18类钢材的自给率超过100%。
产业组织结构得到优化。2008年,全球年产钢200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2家,其中中国占5家。2008年与2001年相比,年产钢500万吨以上的企业从4家增加到24家;此间,唐钢整合宣钢和承钢,唐钢集团与邯钢集团组建为河北钢铁集团;济钢与莱钢组建为山东钢铁集团;宝钢重组新疆八钢和控股广东钢铁集团;武钢重组鄂钢、昆钢和控股广西钢铁集团;马钢重组合钢;沙钢重组淮钢、江苏永钢和河南安阳永钢等等。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步伐逐步呈现加快之势,适应国际化竞争的能力增强,中国钢铁工业整体素质提高。2009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宝钢、河北钢铁、江苏沙钢等三家中国大陆钢铁生产企业上榜,分列第220、375、444位,其中宝钢已经连续5年入围,并由2005年的第309位跃升至2009年的第220位。
二、我国钢铁工业近年来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几代钢铁人的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和自主创新,有效地满足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钢铁材料的旺盛需求,有效地支撑了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有效地支撑了国民经济主要用钢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和积累了大量财富,创造了旷世空前的发展纪录,铸就了钢铁大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需要钢产量不断增加,自1996年以来钢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钢铁工业顺应国民经济发展对钢材的旺盛需求,继1996年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并一举成为世界最大产钢国后,自2003年以来,钢产量又连续跨越2亿吨、3亿吨、4亿吨、5亿吨的台阶,并在2005年结束了自建国以来连续57年净进口钢的历史,彻底扭转了钢总体生产能力不足的状况。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在发展速度方面和发展规模方面均创造了世界钢铁发展史上的奇迹。
(二)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消费和出口国。中国钢产量占全球的比重从2001年的17.8%跃升至2008年的38.2%。
2008年我国钢产量超过世界排名第二至第八位的日本、美国、俄罗斯、印度、韩国、德国、乌克兰之和。
2003年我国钢产量比2002年增加了3997万吨、2004年比2003年增加6057万吨、2005年比2004年增加7033万吨、2006年比2005年增加6591万吨、2007年比2006年增加7014万吨。从2004年开始,中国钢材市场供不应求向供求平衡转变,钢材进口大幅下降,出口持续增加。
到2006年,中国钢铁产品对外贸易格局发生了历史性转变,钢坯和钢材均实现了净出口,净出口钢材2450万吨、净出口钢坯(锭)867万吨,坯材合计折合粗钢净出口3463万吨。
到2007年,中国钢铁产品出口进一步扩大,出口量跃居世界首位,共出口钢材6265万吨、出口钢坯(锭)645万吨,钢材和钢坯合计折粗钢出口7310万吨;净出口钢材4578万吨、净出口钢坯(锭)606万吨,坯材合计折合粗钢净出口5476万吨。
(三)钢铁工业装备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进一步加大投资的力度,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整体装备水平迅速提高,依托自身技术实力,在部分引进国外高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技术装备设计和制造的自主集成与创新,主要装备的国产化率进一步提高,有些先进技术装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如鞍钢不仅实现了自主集成单条生产线——中国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1700中薄板坯连铸连轧带钢生产线(ASP),并实现了向济钢的技术输出:首钢自主设计建造了世界首座全干法除尘的5500立方米特大型现代化高炉;太钢自主集成与创新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
2001~2008年,中国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505.6亿元增加到3903.3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累计投资16329.58亿元。大量的投资不仅使钢铁工业的生产能力快速增加,更使以装备大型化、自动化、连续化为代表的冶金工艺技术装备现代化、国产化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炼焦方面,2001年与2007年相比,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机械化焦炉从193座增加到291座,年产能从5128万吨上升到9961万吨,每座焦炉的年平均生产能力从26.6万吨上升到34.3万吨。
在烧结方面,2001年与2007年相比,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烧结机的年产能从7184万吨增加到45404万吨,其中130m2及以上烧结机35台增加到125台,占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年产能的比重从38.5%提高到52.3%。
在炼铁方面,2001年与2007年相比,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炼铁高炉的年产能从12152万吨增加到36629万吨,其中1000m3及以上高炉50座增加到120座,增长了1.40倍,而1000m3及以上高炉的年产能从6433万吨增加到19118万吨,增长了1.97倍。
中国钢铁行业的高炉在大型化的同时,还广泛采用了炼铁先进技术,高风温热风炉、无料钟高压炉顶、富氧大喷煤、高炉长寿、自动控制、节能、余能余热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先进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应用;攀钢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强化冶炼技术和宝钢高喷煤比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炼钢方面,中国炼钢工艺装备围绕以连铸为中心,包括铁水预处理、大转炉、精炼、连铸,工艺配备基本实现了现代化、高效化、自动化炼钢生产的模式。转炉炼钢和50吨以上电炉炼钢己基本实现了炼钢一精炼一连铸一对一的最佳经济规模的工艺装备配置。2002年,中国钢铁工业彻底淘汰了平炉炼钢。
2007年与2001年相比,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炼钢转炉的年产能从11803万吨增加到38749万吨,增长了2.28倍。其中100吨及以上转炉从30座增加到140座,增长了3.67倍,而100吨及以上转炉的年产能从3602万吨增加到19875万吨,增长了5.49倍;占重点企业转炉钢年产能的比重从30.5%上升到51.3%。
2007年与2001年相比,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炼钢电炉的年产能从2574万吨增加到4764万吨,增长了0.85倍。其中100吨及以上电炉从11座增加到21座,增长了0.91倍,而100吨及以上电炉的年产能从727万吨增加到2012万吨,增长了1.77倍;占重点企业电炉钢年产能的比重从28.2%上升到42.2%。
中国100t以上转炉和50t以上超高功率大电炉基本达到国外同类装备的先进水平,并成为中国炼钢生产的主体设备,宝钢、武钢、鞍钢和国内大企业新建的大型化装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四)钢铁产品品种优化,质量明显改善
3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钢铁工业根据我国钢材消费结构及其变化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改善产品质量,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短缺品种。板管带材比例从1978年的32.3%提高到2007年的50.6%:合金和低合金比从1978年的14.6%提高到2007年的36.3%。目前我国大多数钢材品种的自给率超过了100%,净进口的钢材只剩下冷轧薄板带、电工钢等少量高附加值品种,而这些品种的增长很快,预计不久也能实现自给。目前我国机械、汽车、造船、家电、石油、电力、铁路等行业使用的钢材绝大多数是国产的,其质量能够满足这些行业的基本需要,其中部分品种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近几年来,我国开发的船用高强度宽厚板、高强度海洋结构用钢板、高档汽车用板和汽车零部件用钢、工程机械和高层建筑用高强度厚钢板、X80以上高等级管线钢板、百米在线热处理钢轨和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钢轨、高速动车组用钢、高端压力容器用钢板、高牌号取向和无取向硅钢、高档不锈钢新品种、高强度角型钢等均实现了重大的突破,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经济建设、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机电产品出口对钢铁材料的需求。我国出口钢材结构也从以长材为主逐步变为以高附加值的板材和管材为主,说明我国钢铁产品的质量和成本竞争力有了显著提高。
(五)技术进步成效显著,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
随着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工艺优化,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钢铁工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有了很大改善,与发达产钢国的距离大大缩小,大中型企业的很多指标已经接近、达到甚至超过发达产钢国的水平。如大中型企业的高炉利用系数从1978年的1.43吨/m3·天提高到2007年的2.74吨/m3·天,高炉入炉焦比从600千克/吨左右降低到397千克/吨:转炉钢铁料从1184千克/吨降低到1085千克/吨:轧钢综合成材率从74.8%提高到95%以上;吨钢综合能耗从2.52吨标准煤降低到632千克标准烷吨钢耗新水从2000年的25吨以上降低到5.3吨;钢铁职工实物劳动生产率从33吨/年·人提高到370吨/年·人。
(六)钢铁工业的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1978年钢铁行业利润只有34亿元,此后虽有增长但最好的年份也没有超过300亿元;1997~1999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全行业利润很少;进入新世纪后经营规模迅速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改善。2007年与2001年相比,大中型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从3793亿元提高到20700亿元,增长4.5倍;实现利润从163.8亿元提高到1599.6亿元,增长8.8倍:销售收入利润率从4.32%提高到7.73%。
目前中国钢铁行业正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努力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坚持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积极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进一步增强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加快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为早日实现钢铁强国的梦想而拚搏努力。
B. 钢材库存大降,降多少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回升向好,国内钢铁生产持续较快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5月份,全国粗钢产量达到26890万吨,同比增长23.8%。在出口方面,随着国际钢材需求逐渐扩大,今年前5个月我国出口钢材1796.2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7.3%。
钢材产量上升,钢厂利润却仍维持较低水平。今年一季度,中钢协统计的77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率仅为3.25%,虽比去年的2.46%有所提升,但仍低于其它行业,属于较低利润水平。业内普遍认为,由于面临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钢材市场价格下跌的双重挤压,钢厂的利润率将继续在较低水平徘徊。
由于受国内钢铁产能释放较快、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控等影响,钢价在4月达到峰值后,开始逐周下跌。5月末,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120.40点,比4月峰值126.40点下降了6.0点。出口方面,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稳固,导致国际钢材市场波动。国内主要钢厂5月份出口接单出现大幅下滑,出口价格也呈回落态势。近日,国家取消406个出口商品税号的出口退税政策,其中涉及钢材48个,这进一步加重了出口量下跌的市场预期。
5月末,全国26个主要钢材市场五种主要钢材社会库存量为1578万吨,环比增加36万吨,在连续两月环比下降后又有所上升。钢材库存持续保持高位,钢厂的处境仍然艰难。
“钢铁行业利润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与钢铁产业长期粗放型发展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密切相关。继续深入推进钢铁行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是中国钢铁行业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中钢协副秘书长迟京东说。国家去年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指出,我国钢铁业发展存在盲目投资严重、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资源控制力弱、流通秩序混乱等六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但解决这些结构性矛盾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钢铁行业的现状与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要求差距仍很大。”
尽管行业形势不容乐观,但上半年我国钢铁企业在资源勘探开发、兼并重组、“走出去”等方面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4月,新疆地矿部门宣布,经过4年的勘查,在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矿带累计探明3处储量在亿吨级以上的大型铁矿,资源储量达5亿吨。6月,鞍钢投资的澳大利亚铁矿石项目银团贷款协议正式签署,预计将在明年投产。山西省启动了以太原钢铁集团为主体的山西省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和钢铁基地建设。辽宁本钢和北钢重组也进入实质环节。针对国际贸易壁垒不断上升的挑战,中国钢企走出国门建钢厂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C. 我国每年钢铁用量有多少吨
目前,按着中国冶金抄规划研究袭院的估算,中国每年的钢材净消耗量为7.5亿吨,出口钢材0.9亿吨,进口0.1亿吨,间接出口0.2亿吨。到底有没有准,也只能是这么估计了,因为目前的中国的钢产量统计数据不全,很多民营钢厂不安着实际的产量报数,也就造成了徐璈好靓的推算不准确了,只能是大概其。
D. 中国有多少的钢铁储备每年消耗多少
“十五”期间我国的钢产量先后突破了2亿吨和3亿吨大关,年消耗废钢达5000—6000万吨。这期间我国的废钢铁资源紧缺,每年缺口1000万吨左右靠进口解决。根据2004、2005年的钢铁市场情况和废钢消耗的市场价格分析,我们对“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的废钢资源及消耗情况进行了预测,预计2006——2007年废钢资源仍然紧缺,2008年起废钢资源紧缺状况可望逐年好转。
2004年我国粗钢产量达2.72亿吨,全国炼钢消耗废钢5430万吨,炼钢废钢消耗量比2003年增加了610万吨,吨钢耗废钢量199公斤,比2003年下降了17公斤。
2004年我国废钢铁资源总量6178万吨。其中:钢铁企业内部回收废钢铁1700万吨,比上年增加170万吨,社会采购废钢3300万吨,与上年持平,进口废钢1023万吨比上年多进口94万吨,是进口废钢最多的一年。
2005年,预计我国粗钢产量将达到3.3亿吨以上,全国炼钢耗废钢约为6100万吨,比2004年增加670万吨,吨钢耗废钢185公斤,比上年又下降了15 公斤。2005年我国废钢资源总量约为6800万吨,其中,钢铁企业回收废钢1890万吨,社会回收废钢3800万吨,进口废钢约1100万吨,分别比去年增加190万吨、500万吨和77万吨。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钢铁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需要资源和能源的保障。面临我国富矿少、贫矿多、每年有超过50%的铁矿石须进口的现状,发展我国的废钢产业,多回收废钢,多进口废钢铁,钢铁企业多用废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率,节能降耗的重大措施。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钢铁工业也是近三十年才壮大起来,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急需调整。炼钢生产中,转炉钢比例占85%,电炉钢比例占15%,吨钢耗费废钢量200公斤左右,对废钢需求量很大,废钢资源的社会积蓄量、废钢的年产生量、废钢市场的价格走势等是我们十分关心并需要很好研究的重大课题。以下这些不成熟的意见供各位代表研究和思考。
一、1996—2005年我国废钢铁消耗情况
1996—2005年是我国钢铁工业高速发展的十年,是计划经济向市场化经济转变的十年,是各种钢铁产品供给不足到自给有余的十年。十年来,我国的钢铁产量连续居世界第一,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钢产自中国,中国钢铁市场的繁荣带动了世界钢铁市场繁荣,中国钢铁市场的稳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后,用了七年的时间,在2003年迈过了2亿吨的台阶。今年,我国钢、铁、材的产量突破3亿吨,只用了短短的两年时间。
十年来,我国累计产粗钢173578万吨,炼钢耗废钢37650万吨,平均废钢单耗217公斤/吨钢,,也就是说有22%的钢产量是由废钢炼成的。十年来,企业内部回收废钢15309万吨,占废钢消耗量的40%以上。社会采购废钢21823万吨,进口废钢6110万吨,废钢资源总量43760万吨。
在“九五”计划期间,钢产量以3—7%的年增长率增加,进入“十五”计划后,钢产量以年均增长20%的速度超常发展,使废钢资源紧张的矛盾更加突出,不得不靠多进口废钢来保证国内废钢资源的供需平衡。“九五”期间进口废钢1294万吨,“十五”期间,预计进口废钢量将达到4816万吨,是“九五”期间进口废钢量的3.72倍,其价格也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废钢进口国之一(见表一)。
“十五”期间我国的钢产量先后突破了2亿吨和3亿吨大关,年消耗废钢达5000—6000万吨。这期间我国的废钢铁资源紧缺,每年缺口1000万吨左右靠进口解决。根据2004、2005年的钢铁市场情况和废钢消耗的市场价格分析,我们对“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的废钢资源及消耗情况进行了预测,预计2006——2007年废钢资源仍然紧缺,2008年起废钢资源紧缺状况可望逐年好转。
2004年我国粗钢产量达2.72亿吨,全国炼钢消耗废钢5430万吨,炼钢废钢消耗量比2003年增加了610万吨,吨钢耗废钢量199公斤,比2003年下降了17公斤。
2004年我国废钢铁资源总量6178万吨。其中:钢铁企业内部回收废钢铁1700万吨,比上年增加170万吨,社会采购废钢3300万吨,与上年持平,进口废钢1023万吨比上年多进口94万吨,是进口废钢最多的一年。
2005年,预计我国粗钢产量将达到3.3亿吨以上,全国炼钢耗废钢约为6100万吨,比2004年增加670万吨,吨钢耗废钢185公斤,比上年又下降了15 公斤。2005年我国废钢资源总量约为6800万吨,其中,钢铁企业回收废钢1890万吨,社会回收废钢3800万吨,进口废钢约1100万吨,分别比去年增加190万吨、500万吨和77万吨。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钢铁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需要资源和能源的保障。面临我国富矿少、贫矿多、每年有超过50%的铁矿石须进口的现状,发展我国的废钢产业,多回收废钢,多进口废钢铁,钢铁企业多用废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率,节能降耗的重大措施。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钢铁工业也是近三十年才壮大起来,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急需调整。炼钢生产中,转炉钢比例占85%,电炉钢比例占15%,吨钢耗费废钢量200公斤左右,对废钢需求量很大,废钢资源的社会积蓄量、废钢的年产生量、废钢市场的价格走势等是我们十分关心并需要很好研究的重大课题。以下这些不成熟的意见供各位代表研究和思考。
一、1996—2005年我国废钢铁消耗情况
1996—2005年是我国钢铁工业高速发展的十年,是计划经济向市场化经济转变的十年,是各种钢铁产品供给不足到自给有余的十年。十年来,我国的钢铁产量连续居世界第一,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钢产自中国,中国钢铁市场的繁荣带动了世界钢铁市场繁荣,中国钢铁市场的稳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后,用了七年的时间,在2003年迈过了2亿吨的台阶。今年,我国钢、铁、材的产量突破3亿吨,只用了短短的两年时间。
十年来,我国累计产粗钢173578万吨,炼钢耗废钢37650万吨,平均废钢单耗217公斤/吨钢,,也就是说有22%的钢产量是由废钢炼成的。十年来,企业内部回收废钢15309万吨,占废钢消耗量的40%以上。社会采购废钢21823万吨,进口废钢6110万吨,废钢资源总量43760万吨。
在“九五”计划期间,钢产量以3—7%的年增长率增加,进入“十五”计划后,钢产量以年均增长20%的速度超常发展,使废钢资源紧张的矛盾更加突出,不得不靠多进口废钢来保证国内废钢资源的供需平衡。“九五”期间进口废钢1294万吨,“十五”期间,预计进口废钢量将达到4816万吨,是“九五”期间进口废钢量的3.72倍,其价格也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废钢进口国之一(见表一)。
2001—2005年,由于钢产量以20%以上的增长率增加,加上我国的废钢积蓄量不高,废钢的产出率不高,五年共进口废钢4800多万吨。2006—2010,我国钢铁工业的产量不会有太大的增长,废钢的社会积蓄量增多,废钢资源量逐渐丰富,预计“十一五”末期,我国的废钢资源紧缺的状况可以改善。
有人认为,我国到2007年废钢即可以自给,也有人认为要到2014年。
废钢的需求量取决于转炉钢和电炉钢的比例,“十五”期间,电炉钢的比例逐年下降,吨钢耗废钢水平逐年减少,按2005年的耗废钢水平185公斤/吨,测算,电炉钢的比例只有13%。
如果“十一五”期间,我国吨钢耗废钢达到200公斤/吨,2006年将是我国进口废钢的高峰期,需进口1200—1400万吨的废钢以补国内的资源不足。2001—2010年我国废钢积蓄量及废钢需求预测情况见表-4。
关于2006—2010年,废钢积蓄量及废钢需求预测的说明:
1. 钢产量:假定钢产量已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以调整产品结构为主,“十一五”期间,钢产量控制在3.3—3.6亿吨之间。
2. 通常废钢积蓄量是以前8—30年消耗钢材量来测算,2005年我国废钢积蓄量13亿吨,2006年为14亿吨。
3. 废钢产出量指23年废钢积蓄量的年平均值。
4. 废钢产出率= 废钢社会采购量 / 废钢产出量
世界废钢产出率平均水平在80%以上,很多国家达90%。我国废钢产出率“十五”期间仅46—67%,且不稳定。“十一五”期间按67%测算废钢的产出,废钢产出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多产出废钢60—80万吨。如果“十一五”期间,我国废钢产出率能增加10个百分点,则每年可多产废钢700万吨左右。
5. “十一五”期间,钢铁工业自产废钢按钢产量的6%测算,十五期间企业自产废钢占钢产量的比率由8.8%下降到5.7%,企业加强管理,抓好渣钢的回收利用,企业内部回收的目标是可以完成的。
四、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为行业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务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自成立以来,在加强行业管理,提高行业自律方面;在沟通政府和企业关系方面;在稳定废钢市场为会员提供信息服务方面;在废钢供需体制改革,组建废钢加工配送中心;在冶金渣的开发利用、废钢贸易、废钢设备的研究制造方面;在进口废钢市场清理整顿、规范化管理方面;在推动废钢行业技术进步,贯彻废钢新国家标准方面;在废钢铁统计信息工作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较好地满足了钢铁工业快速发展对废钢的需要。
协会的工作及服务归根到底是信息服务。为会员和企业提供政策、工艺、技术、废钢加工设备、废钢市场价格、废钢市场形势分析是我们主要的职责。为了作好信息服务工作,三届理事会期间,秘书处根据理事会的决定重组了协会信息部,改组了废钢铁杂志编辑部,信息部由废钢铁统计、《中国废钢铁杂志》、《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网站》三部分组成,协会信息部也是杂志和网站的编辑部。
1. 废钢铁统计信息工作
二年来,召开了两次废钢铁统计信息工作年会,及时总结了废钢铁统计工作,表彰了54名优秀的统计员、废钢铁信息员,组织了废钢铁网上录入汇总统计软件培训,大多数企业通过网络传送废钢铁统计数据,废钢铁统计信息化、自动化有了长足的进步。组建了废钢铁价格信息网,编辑发行了《废钢铁价格周报》及月报,废钢铁价格周评和月评。在统计员、信息员和所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已发出废钢铁价格信息周报64期。我们的废钢铁统计资料反映了全国重点钢铁企业的废钢铁收、支、存状况;发布的废钢铁价格信息周报及月报,反映了全国各地废钢铁含税进厂价格及其市场价格走势,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废钢铁市场行情,避免了一些网站对废钢铁市场不负责任地炒作。我们的信息通过电子信箱、传真、《中国废钢铁》杂志和《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网站》及时地反馈给会员单位,为大家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
2.《中国废钢铁》杂志
2004年,协会信息部开始负责 《中国废钢铁》杂志的编辑工作。出版发行正刊四期、增刊两期,并完成了杂志在北京的发行注册更名工作。
2005年,《废钢铁》杂志正式更名为《中国废钢铁》,并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发行量不断扩大。内容重点放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标准;登载行规行约,协会决议和文件;推荐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发表管理、技术论文和废钢铁统计数据,废钢市场研究,成为具有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的专业性科技读物。
3.《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网站》http://www.chinascrap.org.cn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网站》自2004年5月底开通以来,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完善更新栏目,及时上传和废钢铁相关的信息,为会员提供迅捷的信息服务。网站的主要栏目有:行业资讯(国内信息、国外信息),市场信息(价格快报、价格总汇、国内、国际市场综述),政策法规,环保动态,协会介绍,行规行约,废钢标准(国内废钢标准、国际废钢标准),交易市场,科技园地、数据库,电子杂志等栏目。行业信息、市场信息等主要栏目信息每天更新,在一年半的时间内,注册用户达5700多名,文章阅读达39万人次。在行业协会自办的网站中,是点击率较高的网站之一。
各位代表,协会的工作离不开会员单位的支持,《中国废钢铁》杂志和《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网站》是协会为会员提供信息服务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协会是非营利性组织,杂志和网站目前仅仅是在维持成本下运行。
希望会员单位、与会的各位领导伸出你有力的手,支持协会的工作。像武钢、鞍钢、太钢一样,做到会员单位的领导、每一个科室、班组能订阅一份《中国废钢铁》杂志,所有的会员单位都能成为我们网站的甲级会员。把《中国废钢铁》杂志和《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网站》作为从事废钢铁应用、废钢贸易、设备制造的良师益友和展示自身形象的平台。我们将进一步作好信息服务工作,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用实际行动报答会员单位的厚爱!
结束语
“十五”期间,废钢铁资源十分紧张,我们紧紧抓住国内、外两个市场,较好地满足了钢铁工业高速发展对废钢资源的需要。其间废钢铁价格几经波动,目前已稳定在比较合理的价格水平。
“十一五”期间,虽然废钢社会资源偏紧的状况并没有根本地改变。我国钢产量连续十年居世界第一位,但废钢消耗远赶不上世界第一的水平。美国钢产量不足1亿吨,但年消耗废钢7000万吨以上,我国要成为钢铁强国,废钢产业任重而道远。
E. 什么是钢铁行业落后产能及违法新增产能
凡是没有获得工信部超能认可手续,也就是行业准入手续的产能都可以说是落后产能,虽然获得了认可,但是技术装备,技术指标,节能指标,环保指标不能达到冶金行业协会标准的也是落后产能。近十年以来,没有获得合法批准手续而建设的钢铁厂都是新增违法产能。目前,我国钢铁12.6亿吨产能,8.5亿吨消耗量,1.4亿吨极限出口量,过剩产能2.7亿吨过剩产能。中国钢铁行业长时期的高利润强烈刺激了过度的,快速的产能扩张,就连农民,轧棉花的,卖香油的,做钢结构的,做钢铁贸易的,村长镇长都投资炼钢,收破烂的都是钢铁厂董事长,造成钢铁产能几十年的旋风式增长,达到了12亿吨之巨,钢铁行业这种产能严重过剩局面是导致价格下滑,竞争白热化效益低下的原因,无序扩张不制止,落后产能不淘汰,钢铁工业就没有回暖的迹象,即使一时复苏,也会被立即死灰复燃的小钢铁抵消,最终受害的还是建设项目的质量和老百姓的安全。国家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这样---没有经过审批手续的,近二十年建设的钢铁厂一律拆除。2017年是去产能的攻坚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当供需发生结构性变化时,不是短期调结构能够调得过来的,去产能是一项长期工作。尽管“十三五”期间会加大力度,但2017年的决心不会动摇,力度不会减弱,今年将着力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决取缔“地条钢”。如果在钢铁行业和市场当中允许“地条钢”存在的话,一定是劣币驱逐良币。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政府的职责,今年6月底前,会把这项工作扎扎实实地推进,为钢铁市场的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今年和去年去产能工作当中,强调依法依规综合施策,将不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作为执法重点,坚决把不符合环保、安全、质量、技术、能耗等标准和政策的产能依法依规退出。
三是处置“僵尸企业”作为化解今年过剩产能的牛鼻子。它已经不生产,有的企业主动选择了退出这一行业。但是面临资产、债务怎么处置,员工怎么安置,这是今年推进去产能工作要抓的。一般来说,产能多了,他们第一是开员工,第二是资产处置,第三是银行坏账处置。在我们国家,去产能工作要把职工的安置落实,营造一个很好的稳定的环境,特别是对这些职工,进行再就业帮扶,强化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做好社会保障衔接,加大对困难人员的援助力度,运用公益性岗位托底帮扶,妥善做好职工安置,这是政府的天职,要兜底。
F. 钢铁究竟有多重要全球陷入“钢铁荒”,澳洲铁矿石成“元凶”
目前,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复苏,世界钢铁需求不断扩大,全球钢材供应出现紧缺的状况,加之钢价的暴涨,诸如德国、美国、韩国,以及印度等国家陷入了“钢铁荒”的境地。
而作为铁矿石最重要的出口国,以及美国“马前卒”的澳大利亚,却是趁机“打劫”,凭一己之力坑惨美国。
简单来说,钢铁是由铁矿石提炼而来,钢铁产量能有多少,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铁矿石。
当今世界,铁矿石开采主要由澳洲必和必拓公司、澳洲力拓矿业公司,以及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三大铁矿石巨头所把持,这三家公司一共占据了全球铁矿石出口量的70%。
而澳洲凭借着自身铁矿石资源产量高、品质好、竞争力突出等优势,更是成为世界铁矿石出口的第一大国。
在2020年初,铁矿石国际售价772元/吨,随后一路飙升,达到1042元/吨。这相对于铁矿石20多美元/吨的开采价格来说,简直是一本暴利。
作为铁矿石出口的“一哥”,澳大利亚趁机涨价,可谓是数钱数到手抽筋。
自此,国际钢铁开始进入一个恶性循环。钢铁越是紧缺,铁矿石的价格越是疯涨;而铁矿石越是疯涨,钢铁则会越来越紧缺,且变得越来越贵。
这里有世界钢铁协会的一组数据,今年5月份德国热轧卷板的价格是1226美元/吨,美国热轧卷板价格是1644美元/吨。
此外,诸如中国的钢材价格指数较去年同比上涨23.95%,越南的钢材价格也较去年同比上涨40%左右。
而韩国的钢筋售价更是达到了97万韩元每吨,大概就是5500多人民币,较去年同比上涨高达50%。
就是在这种全球钢价普涨的情况下,大洋彼岸的美国说是为了保护其国内的钢铁行业 健康 发展,不仅对国外进口的钢铁加收25%的关税,而且以此逼迫其国内有钢铁需求的企业购买自家钢铁。
然而,这一行为却坑惨了这些企业。
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美国作为疫情爆发的重灾区,其国内的制造业,尤其是钢铁产业受影响甚大,大量的钢厂濒临破产。
虽然这种情况在美国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得到了大幅的好转,但是产能的恢复却并不是一时半刻能够做到的。
这对于美国已经开始复苏的制造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坏消息。
因为诸如 汽车 制造、家电制造以及其它很多行业的生产都离不开钢铁, 在大量的需求下,钢铁产能跟不上步子直接致使美国钢铁的价格比国外的钢铁还要高个68%的样子,较去年钢铁价格更是上涨160%左右!
事事爱争第一的美国,这下如愿以偿的再次包揽了一个第一名。
但这个第一,对于美国的钢铁消费企业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你说你不仅比国外进口来的钢铁贵就算了,而且居然还不能够及时交付。
本来用八周就可以拿到的东西,你硬是给我拖到个十五、十六周,这中间的时间差、人力和物力成本怎么算?
其实,这些企业抱怨也没啥办法,干着急没用。
于是随着企业成本的增长,美国企业或者说有关的制造商只能通过加价的方式来进行成本的消化,这却大大减弱了美国相关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然而在经济大复苏的背景下,钢铁这类大宗商品的涨价成为必然的选择。不涨价,就得亏钱,精明的美国人会这样赔本赚吆喝吗?
这一时期的美国政府又在做什么呢?
面对国内的经济状况,美国的办法简单粗暴,那就是疯狂印钱,也许他们认为世界上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是印的钱不够多。
去年疫情以来,美国大概印了有十万亿美元,神奇的是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却一直保持在极为温和的水平上。
这一切的根源还是与美元的霸权地位相关。
作为世界通用货币,大量印制美元的风险被转移到了国外,也难怪美国可以如此任性了。
这不,今年三月初的时候,在投票商量后,美国又通过了一项经济救助计划,此次通过的救助计划比去年十二月的9000亿美元的那一项救助计划还要多了一万亿美元。
但这些都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举措罢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钢铁所需。
相比于美国的尴尬处境,作为世界上一年就要生产出十亿吨钢铁的第一产量大国,中国的铁矿石原料虽然也受到澳大利亚铁矿石涨价的影响。
但是,中国高昂的铁矿石进口成本却可以通过提高出口钢材的价格而得到解决。
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世界上因为铁矿石涨价而备受摧残的只有美国等国内产能低,但是对钢铁的需求量却很大的国家。
这里,美国似乎要好好“感谢”一下将铁矿石价格抬高的澳洲小老弟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话说回来,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的数据,2020年前九个月,全球粗钢产量是13.474亿吨,中国以7.816亿吨的粗钢产量占据全球总粗钢产量的58.6%。
不仅如此,到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国的钢铁蓄积量即将达到120亿吨。
要知道,美国的钢铁蓄积量也不过是40亿吨左右,而中国完完全全是其三倍左右。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有这样一种说法,当钢铁的蓄积量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钢铁的主要原料来源会由铁矿石转变为废钢。
而在中国钢铁总的原材料来源中,废钢所占的比例确实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
自2015年到2018年短短三年的时间,中国的废钢占比就由15%上升到了24%。
在我国钢铁蓄积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废钢的占比必然会随之不断升高。
这意味着, 在未来我国对于铁矿石的需求会大幅度下降。
而澳大利亚企图用铁矿石长久卡住中国脖子,大赚特赚的目的终将会落空。
不仅如此,中国还从其它源头寻找到了澳洲铁矿石的可替代物,也就是 西芒杜铁矿 。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未开发高品位矿山,其矿内铁矿石不仅含铁量极高,而且储量非常丰富。最为关键的是,在这里中国说了算。
但不管怎样,当下中国钢铁产业的价格确实随着国际铁矿石原料的价格而产生了巨大的波动。
在某些国际资本的有意、无意的带动下,中国相关钢材行业的吨钢均价同比涨幅达到了75%的程度,最高的时候吨钢均价超过了6600元人民币。
而为了维护国内钢材市场,稳定价格, 中国有意调整钢材的出口,使得钢价逐步回归到相对合理区间
2021年5月1日,中国对部分钢铁产品关税及出口退税率做调整,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
5月11日,为杜绝炒作铁矿石的行为,大连商品交易所对铁矿石交易所提交的保证金加以提高。
5月14日,上海以及唐山的监管部门各自与本市钢铁企业进行约谈,大意是共同维持国内钢铁行情的平稳运行。
5月18日,国家发改委对企业海外开发铁矿石资源表示大力的支持。
就目前来看,在中国一系列的举措下,随着国内钢铁需求不断被满足,与之对应的钢铁的价格趋于平稳状态。
但这对于美国来说,倘若中国再降低钢材的出口,在疫情之下全球经济全面复苏,国际钢铁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美国制造业无疑会再次迎来一波暴击。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就要提到 美国的强基计划 了。
此前,峨眉提出了总额高达三万亿美元的基础建设投资计划,初始预计投入2.3万亿美元,其投资数额之高,说是“空前绝后”也不为过。
在这份计划里,拜登政府预计会将6210亿美元投入到交通建设里,包括一些基础的公路、桥梁、铁路等,当然还包括一些新型电动车的匹配。
除此之外,还会拿出6500亿美元投入到水电设施和一些建筑的维护上面。可以说美国3万亿的基建项目,不仅数额庞大,而且工程量浩大。
而有能力助其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这一目标的国家,在全球来看,似乎也只有有着 “基建狂魔” 之称的中国。
换句话说,美国的3万亿基建项目,根本就离不开中国。
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当下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部分。
就拿钢筋和水泥来说,美国此次的3万亿基建项目必然离不开这两样号称交通基建“血肉”的东西。
前面有说到,仅仅在2020年前九个月, 中国就以7.816亿吨的粗钢产量占据全球总粗钢产量的58.6%,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大钢铁生产国。
由美国钢铁协会的数据可知,早在2017年的时候,美国自中国进口的钢铁总量累计达到81.3万吨。
并且,美国在2018年的时候自中国进口的水泥熟料总量累计达到198.22万吨,是所有从中国进口水泥熟料第二多的国家。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还要从 美国制造业的衰退 来讲起。
制造业的衰退最明显的表现在 社会 阶层当中,曾经的美国中产阶级是美国 社会 中的一股主导力量,但现在他们逐渐发现,最富有的400个人拥有的财富甚至超过了 社会 剩余50%的人的财富,也就是美国剩余的1.5亿人的财富。
社会 开始向两极化发展,顶层的人越来越富有,底层的人越来越贫穷,而曾经坚厚的中产阶级要么成为顶层的精英人士,要么沦落为底层的贫困群众,当然还有两边都不沾的,只能整日忙活于被不断压榨的工作之中,不见天日。
表现在教育方面就是,来自曼哈顿公园大道的富裕家庭的孩子可以一条道顺畅地从精英学校,再到常春藤名校,最后直接成为 社会 精英;
而出生在贫民窟的孩子在周遭环境种种的影响下,却因为毒品、犯罪等原因而辍学,只能领取最低生活津贴度日。
渐渐地, 社会 阶级开始固化。
中产阶级的萎缩和两头人群恶性循环的加深,间接导致了美国 社会 从意识形态到客观条件的极端分化。
于是,似乎是代表上帝来拯救曾经辉煌的中产阶级的川普也就得以名正言顺的登台表演。
如果现在你对美国的中产阶级说,加油伙计,天道酬勤,你一定会成为美利坚最靓的那个仔,大多数人会嗤之以鼻。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这完全是有非常大的可能的,当时的美国梦让多少世界男女为之神往。
就比如说下面这一位,他是曾经的世界第二大钢铁公司,也就是美国伯利恒钢铁厂的创始人查尔斯·施瓦布,更是美国梦的杰出代表。
施瓦布的家境并不好,在他15岁的时候就出去做马夫谋生,18岁的时候来到钢铁厂上班,凭借个人的努力,底层出生的他成功实现了人生的完美逆袭。不仅成为了“钢铁大王”卡耐基的副手,而且在之后更是成为新的“钢铁大王”,并在1904年创立了伯利恒钢铁厂。
但是好景不长,以技术发家的伯利恒钢铁厂,却在发展壮大后失去了自己的本心。
因为忽略技术以及臃肿的管理,加之1973年的时候,美国开始出现钢铁产能过剩,以欧盟和日本为代表的新技术、低成本工业迅速崛起,利恒钢铁厂很快显露颓势。
这里不得不提一嘴彼时强大的美国工会,联合工人罢工、游行,逼迫钢铁企业不断提高薪资,当时来说,再也没有那个传统制造业的薪资能够比钢铁工人的薪资更高的了。
在工业化完成后,美国开始重点转向金融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其国内钢铁市场需求开始下降。
加之美国钢铁的成本不断提高,技术不断落后,国家扶持力度不断下降等等,美国钢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逐渐消失。
八十年代,在全球化浪潮下,美国为保护国内钢铁行业免受外国冲击,进行了贸易保护,这无疑大大延缓了美国企业去产能化的进程。
2003年,积重难返的伯利恒钢铁厂宣布解散,长达一个世纪的钢铁帝国黯然退场。
时间的齿轮正在不断拨转。
现在的美国靠着硅谷的一大批顶层精英依旧保持着世界霸主的地位,但是却在不断丢弃国家强盛的根本——制造业,其泡沫经济得以建立的根本不过是以美元为基础的世界货币体系,但倘有一日,这体系崩溃了美国该怎么办?
伯利恒钢铁厂的崩塌似乎依旧在眼前映现,川普在位期间曾为美国制造业的重塑所进行过努力,但结果如何不言而喻。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曾经拥有不曾珍惜,如今再要如何能够?时间在大步迈前,当以美国制造业为棒喝。
G. 现在中国钢铁走势如何
2015年下半年中国钢材价格走势预测分析
2015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弱势复苏、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背景下,钢材价格继续下行。由于钢铁产能快速释放,而下游需求持续疲弱,供需矛盾日益激化,钢铁行业低价格、低效益、低利润的局面仍在持续。上半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如何,下半年钢材市场能否出现好转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上半年钢铁行业运行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钢价震荡下行,整体表现疲弱。上半年钢材价格震荡下行,年初在原料市场大幅下挫、钢材供给压力较大而需求尚未有效启动的情况下,钢价延续去年以来的下跌态势,3月中旬,随着下游需求逐步恢复,加上新环保法实施以及北京申奥环保组监管进一步加强导致钢厂减产、停产现象增多,在钢坯大幅反弹的带动下,除冷系之外的其他钢材品种迎来一波短暂的反弹行情,但快速的拉涨必然难以持续,面对下游需求难以有效跟进、期螺、铁矿石和钢坯价格大幅下挫的多重利空,3月底,钢材现货价格再度出现回调,4月底虽然出现过小幅的反弹,但持续时间较为短暂,而后一直延续跌势。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钢价的最高点即为1月1日的价格,而6月底的价格则正是上半年的最低点。总体来看,上半年各品种较年初下滑5%-25%不等,其中热轧、中板、螺纹、冷轧几个品种跌幅最大,跌幅均在20%以上。
我国钢材出口仍维持较高水平。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5年1-5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4352万吨,同比增长28.2%。1月份,我国取消含硼钢出口退税,但效果并未马上显现,当月我国仍实现钢材出口1030万吨,同比增长54.3%,单月出口量再创历史新高,这主要由于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2014年11-12月接的订单。不过,2015年2月开始,含硼钢出口退税取消有所显现,当月我国钢材出口781.3万吨,环比下降24.2%,其中含硼钢材出口仅99.8万吨,环比大降68%。3月份出口进一步下降至771万吨,4-5月钢材出口仍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从前五个月的出口量来看,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尽管受出口退税取消政策影响,我国钢材出口量在2-3月出现了短暂的下滑,但由于国内钢厂通过添加其他合金元素替代加B的变通方法,加之国内钢材出口报价仍具有明显优势,上半年我国钢材出口同比仍呈现增长态势。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我的钢铁研究中心(MRI)
粗钢产量有所回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1-5月,我国粗钢产量34017万吨,同比下降1.6%,一季度产量下降尤为明显,其中3月下旬的中钢协会员企业日均粗钢产量为161.33万吨,环比下降2.18%,创2013年1月下旬以来的旬度日均产量新低;这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环保法不无关系。由于环保法的严格实施,生产受到影响的钢铁企业越来越多。3月上旬,山东临沂更有57家企业因环保设施未达标被要求限期整改。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我的钢铁研究中心(MRI)
社会库存偏低但钢厂库存压力较大。Mysteel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末,主要城市钢材社会库存为1286.5万吨,同比减少69.9万吨,降幅5.2%;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钢厂库存压力仍较大。
中钢协数据显示,6月上旬末,会员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1630.91万吨,较上月同期增长2.75%。这主要是由于在下游有效需求没有明显释放的情况下,贸易商减少备货或不囤货,因此,社会库存压力不会明显上升,但钢厂的库存量较大。
数据来源:我的钢铁研究中心(MRI)
行业仍深陷亏损泥潭。受产量下降和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今年以来钢铁企业再次出现亏损,虽然同比实现了减亏,但主营业务亏损大幅增加。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1-4月份,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270亿元,同比下降15.76%;实现利税197亿元,同比下降8.40%;实现利润为-26.6亿元,同比增亏14.54%。其中主营业务实现利润-137.8亿元,同比增亏117.41%;亏损面为45.54%,比上年同期扩大5.94个百分点。
钢铁电商竞争全面升级。在经过了2014年的平台快速增长期之后,钢铁电商在2015年初全行业进入全面的爆发期。第二方平台加大投入后发先至,三方平台追加投入扩大版图,在总理“互联网+”战略的引领下,全行业迎来了电商竞争的全面升级。目前,全国已有钢铁电商平台200家左右,2014年,全国第三方钢铁电商平台的交易量(自营+撮合)超过6000万吨,未来这个数量仍将被持续刷新。预计未来3-5年内,全国钢材线上交易量将达到3亿吨。
对于下半年的钢材市场,笔者试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
维度一:国内经济
2015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速进一步放缓至7%,创下历史最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增速都有放缓的迹象,从数据来看,1-5月,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其中5月份仅增长10.1%,处于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5月CPI涨幅回落,且连续9个月维持在“1%时代”,维持着低通胀,同时,低通胀又给低利率提供了空间;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7124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4%,创逾14年新低。今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9.4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8%。其中,出口5.4万亿元,仅增长0.8%;这也是导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主要原因。在稳增长政策强力加码的作用下,2015年GDP增速有望在三季度触底,四季度出现小幅反弹。
维度二:货币政策
从去年11月启动本轮降息周期以来,目前央行已累计降息4次,降准3次。最近的一次是6月27日,央行宣布自2015年6月28日起有针对性地对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以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结构调整。同时,自2015年6月2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下调0.25个百分点。这是年内第三次降准,本次定向降准进一步支持小微三农,并将大行、股份行等以及财务公司都纳入范围,保守估算,此次降准可释放基础货币1200亿元以上,释放资金总量约为7000亿,乘数效应下放出总资金量空间可达6000-7000亿元,“定向”力度不小。同时降息降准,历史上并不多见,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社会流动性总体并不紧张,shibor利率还处于历史低位,但对三农、小微企业等领域降准,突出了政策加大对这些领域的政策支持。虽然前期降息、降准可以一定程度扩大货币乘数、改善信贷条件,但预计未来政策宽松力度更大,再度降息、降准仍将是大概率事件。从目前央行的政策取向来看,货币持续宽松将助力我国经济从失速走向企稳,下半年我国经济有望持平或略有回升,出现明显下行和上行的可能性都不大。
维度三:稳增长
今年以来,我国稳增长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形成了以基建投资托底、推进消费升级、重大战略部署为主线的稳增长策略。据统计,上半年(截至6月10日)发改委共批复了34项基建项目,投资额逾7200亿元。同时,“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等都成为了2015年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抓手。目前,全国已有31个省级地方都推出了自己的“一带一路”发展计划,这些计划的背后都会配套大量的项目,这或将对下半年的钢材需求产生一定的拉动。
维度四:下游行业
从房地产行业来看,今年初以来,房地产市场延续之前低迷走势,2015年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229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5.1%,同比回落9.6个百分点,房地产拖累经济之势依然显著。不过,3月份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楼市新政,如3月30日,五部委联合发布楼市新政,对二套房首付比例及二手房税费做出调整,楼市“组合拳”正式出台;4月9日,上海公积金中心也紧跟着对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和二手房贷款年限做出利好调整。加上多次降息、减税,利好政策频出,4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回暖迹象逐渐显现。在限购全面退出、公积金新政及二套房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政策刺激下,预计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有望企稳回升。
其他行业来看,2015年1-5月份,全国造船完工154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9%;承接新船订单78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7.4%,显示出造船行业仍较为低迷;此外,1-5月,汽车产销1024.4万辆和1004.6万辆,同比仅增长3.18%和2.11%,同比下滑6.19个百分点和6.86个百分点,显示出汽车行业景气度有所下滑;工程机械行业表现也较为低迷。1-5月份,27家主要挖掘机生产企业累计销售挖掘机2.95万台,同比降幅达43.7%。总体来看,主要用钢行业增速继续回落,尽管房地产有望企稳,但下半年钢材市场需求不旺的局面恐难有大的改观。
维度五:铁矿石
2014年以来,铁矿石供需形势逆转,受供给增加、需求减弱影响,去年以来进口铁矿石价格出现大幅下跌,62%澳洲粉矿远期价格由去年年初的143.5美元/吨一路下行到今年4月6日的47元/吨,累计降幅达96.5美元/吨,而后小幅反弹至64.25美元/吨,并在60美元/吨震荡运行。上半年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下跌,一方面是受到政府环保执法力度加大的影响。钢厂采购铁矿石意愿下降,另一方面,海外矿商发货量屡创单周历史新高,也是原因之一。铁矿石的供需面在5月份出现了一定的好转,进口矿到货量和港口库存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这一方面是由于钢厂开工率上升导致对铁矿石的采购量有所增加;另一方面,价格的上涨本身也刺激了钢厂的补库行为。消息面上,Atlas停产以及BHP推迟增产计划等消息提振了市场信心,而期货1505合约的多头逼仓行为强化了现货市场的上涨预期,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形成了涨势的共振。不过,从四大矿山的季报来看,其产量同比均处于增长状态,铁矿石资源的供应压力仍然较大,其发货量维持在高位。中国钢铁产量增速的放缓是比较确定的趋势,这也必将对铁矿石的需求构成压制。预计下半年矿价仍将维持低位震荡的态势,难有大的表现。
从以上五个维度来看,笔者认为下半年钢材市场将呈现“前低后高,波浪运行”的态势,但超预期的可能性较小,高点或难以超越上半年。行业仍将延续“三低一高”的运行态势:低增长--生产消费量在峰值平台波动发展;低效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经营困难长期存在;低价格--钢价总体处于绝对低位;高压力--环保治理保持高压态势。从目前的基本面来看,钢材价格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间,但由于当前价位已处于多年来的历史低位,继续下行的空间已较为有限,加上政府稳增长政策的逐步显现以及降息降准作用的累加,钢价有望在三季度后期企稳甚至出现反弹。钢材生产成本方面,随着全球铁矿石产能的集中释放,下半年矿价仍将维持低位震荡的运行态势,全年均价在55-58美元/吨。预计全年粗钢产量8.15亿吨左右,同比下降1%,钢材出口量为1亿吨左右,同比增长7^%左右;粗钢消费量7.2亿吨左右,同比下降2.5%左右。(中国钢材价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