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钢铁公司对未来的趋向应该怎么写
根据冶金经济研究中心发表分析文章认为,未来几年,我国钢铁投资将趋向三大领域:用于改善品种质量,用于节能环保,用于铁矿石开采. 未来,由于钢铁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竞争将从过去以价格为主转向以产品品种质量、服务为主,而国内企业在长材和中低档板材领域的产能均已过剩,而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比例较低,钢铁企业需要在这些领域增加投资。在节能环保方面,由于钢铁行业整体在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国家的严格要求相比还有差距,企业在这方面的投资必将加大。而近年来原料供应紧张的趋势使得一些大中型钢铁企业纷纷投资或参股上游原料企业,以保证稳定安全的原料供应,如鞍钢集团与辽宁衡业集团共同投资鞍千矿业采选项目等。 钢铁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无煤炼铁技术建立 一、对钢铁行业未来的看法和预测 近些年,钢铁行业无论从投资角度还是社会舆论角度都成为比较热门的话题,产生了很多有关钢铁行业的流行看法、判断和预测,这些观点对企业和政府决策起到了很大的影响。而就笔者看来,这些流行的观点又颇多不妥之处。笔者故在这里提出自认为正确的观点如下,供读者做为一家之言参考: 1、钢铁企业不要对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抱有太高的期望,因为生产高附加值钢铁产品的技术均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基本谁有钱买都可以进行生产,如今众多钢铁企业蜂拥上马高附加值产品,又遇到经济发展减速需求减少,所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未来效益堪忧。例如当前汽车行业不景气,对钢材提价的承受能力下降,汽车板的效益就明显下降了。 2、铁矿石资源不象现在许多人认为的那样缺乏,实际上铁矿石资源非常丰富,完全可以满足钢铁产业的需要,铁矿石供应紧张的问题主要是采掘和运输能力未能跟上钢铁产业近年发展的需求造成的,现在铁矿石资源价格已经炒得很高,故不建议钢铁企业近期投资控制铁矿石资源。 3、对钢铁行业来说煤的供应比铁矿石供应重要的多,尤其是几十年内即将枯竭的焦煤资源更为重要,但是现在焦煤和其它煤资源价格已经炒得很高,购买焦煤和其它煤资源风险也比较大。 4、人民币汇率上升虽然降低了钢铁行业铁矿石采购的成本,但也减少了钢材产品出口和其它用钢产品的出口,还有可能导致海外钢铁产品对中国的进口,所以人民币汇率上升对钢铁行业总体并非有利。 5、就中国来看,每一个自由竞争性行业都会出现过度竞争,产品售价大大低于成本的情况,钢铁行业自然也不例外。由于原料价格上扬和钢铁产品用户行业的需求增幅下降,作为可以无限制扩大产能的中间行业,未来钢铁行业整体萧条是无法避免的。萧条的严重程度形象地描述,就是马钢股份的股票在未来几年将从现在5元多一股跌到1.5元左右一股。 6、钢铁企业规模一味求大并不合理,原因是:1)群体性的求大行为造成了产能扩张过快,容易产生恶性竞争;2)单体设备规模大增大带来了单位产能投资和技术难度增大;3)单体企业规模增大会带来产品和原料运输半径扩大的问题;4)联合企业集团规模过大会带来内部管理问题,尤其是兼并过来的企业其利益述求与主体公司有差异,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如果一旦处理不当,容易产生激烈的内部矛盾,使企业陷入内耗,比如云南航空并入东方航空出现的问题。所以钢铁企业规模大小应该有一个合理值,针对社会不同的需要钢铁企业应该是大小并存的,而不是简单的大鱼吃掉小鱼。 7、不要对小型钢铁厂的停产抱有太大期望,因为野火烧不净,春风吹又生,小型钢铁企业停产不会解决钢铁产品供应过剩的问题,只要钢铁行业形势稍微好转,这些企业又会重新开工投产。 8、许多钢铁企业从与国际矿业公司签订的长期协议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但是签下的长期协议获得的收益迟早要还一部分的,未来几年完全可能出现现货价低于长期协议价的情况,长期协议这种矿石贸易模式未来有可能消失。 9、中国的一个省以人口和土地规模来看完全可以相当于一个一般的国家,比如韩国的土地面积和人口只相当于中国浙江省,按省计算,中国钢铁企业并不分散,几乎每个省区都是前几名的钢铁企业控制着大部分市场份额,国际上单体钢铁厂规模也并不比中国大。钢铁行业高速增长期因为利润丰厚吸引大量投资进入钢铁行业,出现生产集中度下降十分正常,并非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反而有利于提高钢铁产品产量保证钢铁产品供应抑制价格上扬。随着钢铁行业的景气度下降进入萧条状态,钢铁生产集中度上升也十分正常。 10、政府在钢铁行业的主要的作用是防止垄断,而不是促进垄断,政府应从全体国民利益出发应该支持钢铁企业提高效率的规模扩大,而控制以垄断市场为目的的规模扩大,钢铁行业垄断提高了社会经济运行的成本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下游企业竞争力及人民生活水平都有危害,而且钢铁企业规模大与环保水平高和资源节约方面没有必然联系。 11、钢铁行业周期性特征将会淡化和消失,因为周期性并非钢铁行业本身的特点,而主要是受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造成的。随着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减弱、剩余生产能力和资本的存在,钢铁产品价格波动仍然可能存在,但是钢铁行业利润率的波动将会很不明显。 二、钢铁企业未来应该如何发展 前面对钢铁行业的未来进行了比较悲观的预测,在前景不佳的情况下,钢铁企业应该如何发展呢?除非钢产业外,钢铁企业未来最好的发展方向首先不应该是收购、兼并、合并其它钢铁企业,原因是钢铁行业必然进入萧条,现在花钱去收购未来不赚钱的钢铁企业是不合算的(几年后完全可能出现不要钱白送的钢铁企业);其次不是投资、收购、控制上游资源,因为资源价格现在炒的太高,投资未来风险较大;再者不是发展高附加值深加工新产品,原因是高附加值产品用量小、发展余地不大、竞争也很激烈,当然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度发展一些高附加值产品,只是不能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手段和支柱,毕竟钢铁行业只是原材料生产行业;最后还不是单体设备大型化,去建越来越大的高炉、焦炉、烧结机、转炉、轧机等。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目的都是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钢铁行业当然也不能例外,也是以社会的实际需要为行业发展的目标。 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遇到了如下问题:1)油气、钢铁和有色金属、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扬,提高了整个社会经济中几乎所有产品和服务的成本,降低了企业盈利和居民实际生活水平,减少了内需,在出口和投资都在下降的情况下,使得经济发展面临下滑的风险;2)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环境污染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并需要很高的环境治理成本;3)油气、煤等不可再生能源供应紧张,水力发电和核能一时跟不上,新能源成本高短期内供应量不足,能源紧张直接威胁着社会经济甚至社会的正常运转。 近年来钢铁行业的发展虽然满足了社会对钢材品种和数量的需求,但是钢材价格不断上扬,压缩了许多企业的利润,加剧了通货膨胀,减少了人们消费支出,影响了市场消费,导致企业不景气进而影响人们的收入;另外钢铁行业的发展污染了环境,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大了环境治理费用,也对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钢铁行业还消耗大量能源,比如冶炼用煤和焦炭、运输用的油以及大量电力,加剧了社会能源供应紧张。 从以上问题来看,社会对于钢铁产业的三个最迫切的要求是:1)降低钢铁产品生产成本,降低钢铁产品价格;2)减少钢铁行业环境污染;3)要求钢铁行业节约能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能源。 就钢铁行业本身来说,也不可能一直保持依赖不可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中国目前以高炉冶炼主的钢铁行业必须依赖不可再生和即将枯竭的资源—焦煤,而焦煤储量据了解只够使用三十年,供应不足导致焦煤的价格不断上升,使得钢铁行业的利润不断向焦煤生产环节外流。 目前大多数钢铁企业发展注重钢后发展新钢种新产品,钢铁企业老总也多是炼钢轧钢出身,但是钢铁行业主要成本发生、主要环境污染、主要能源消耗都在铁前,日后决定钢铁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在铁前。钢铁企业应针对社会的实际需要,把眼光要向前看,把技术研发、技术改造和投资的重点放在炼焦、烧结和炼铁等铁前环节。 钢铁企业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以下几点:1)现在已经不是选择合适的资源去冶炼钢铁的时候了,而是冶炼钢铁必须适应现有的资源状况的时候;2)社会不会一直容忍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获得钢铁材料;3)节约能源迫在眉睫已不是社会的要求,而是企业降低成本自身的要求。 为满足社会的需要我们可以选择的方法是改变以高炉为中心的铁前生产模式,利用非高炉炼铁工艺——无焦炼铁工艺替代高炉炼铁。非高炉炼铁由于不使用焦炭,大大降低了炼铁成本,非高炉炼铁还不需要炼焦和烧结工序,从而大大降低了苯丙吡、焦油、二恶英、SO2等有害污染物排放。但是煤基非高炉炼铁仍然需要使用煤炭,不能满足社会对于钢铁行业节约能源的要求,电炉炼铁和电解炼铁虽然不直接消耗煤炭,但要消耗大量电力,中国目前大部分电力由燃煤提供,故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笔者就此提出在无焦炼铁的基础上发展无煤炼铁的做法,无煤炼铁中替代煤炭的是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和煤一样是可燃物,只要有人类生活,生活垃圾的供应就永远不会中断,所以生活垃圾将是一种永远用不完的资源。 三、发展无煤炼铁技术建立都市型钢铁厂 1、无煤(非电)炼铁技术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生活垃圾和煤一样,都是以碳、氢元素为主的可燃物,但是生活垃圾无法替代煤在高炉中进行冶炼,主要原因是高炉是一种气体和固体液体逆流反应器,要求入炉物料必须是块状透气性良好(炼焦和烧结的目的都是造块),而生活垃圾无法造块,故生活垃圾不能直接用于高炉炼铁,只能以1%左右的少量配比进入焦炉炼焦,或生活垃圾中部分废塑料(无氯)和废轮胎可以替代少量高炉喷吹煤,就这样得到极少量的使用。如果在炼铁中使用固定床外界传热反应方式,则不需要造块,就完全可以利用生活垃圾来对铁矿石进行直接还原,再利用铁水熔池为媒介将生活垃圾部分欠氧燃烧制气,利用产生热量熔化直接还原产生的海绵铁,两个过程产生的煤气都可用于外界加热。根据以上技术分析,现有的非高炉炼铁法中隧道窑法、PM法和笔者自己研究的间隔层法都可以实现无煤炼铁。 2、无煤(非电)炼铁技术成本上是很有竞争力的 钢铁企业吨钢成本中焦炭和煤原料成本大概接近2000元,而使用生活垃圾替代焦和煤,则可几乎不需要耗用这些成本,即使扣除其它一些成本上升因素炼铁成本也会大幅度降低。 3、无煤(非电)炼铁技术适合于使用垃圾为燃料 生活垃圾直接焚烧发电的缺点是会产生二恶英,而二恶英的污染处理十分困难,而炼铁过程是铁氧化物还原的过程,整个气氛为还原气氛,故不会产生二恶英,比如炼焦和高炉生产中为还原气氛都不会产生二恶英,而只有烧结是氧化燃烧过程要产生二恶英,目前垃圾焚烧和烧结分别是二恶英的第一和第二大生成源。无煤炼铁技术的应用既可以减少垃圾焚烧产生的污染,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还可以减少钢铁行业烧结的二恶英污染。 4、都市型钢铁厂的特点和优势 以无煤炼铁技术为基础,可以建立都市型的钢铁厂。所谓都市型钢铁厂它的特点是:1、依托城市建立,依赖于城市提供生活垃圾为燃料进行冶炼,同时也是帮助城市处理生活垃圾,与城市形成共生关系;2、企业主要生产目标是给所在城市提供必要的钢材,还能为城市提供一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或液体燃料;3、都市型钢铁厂受城市生活垃圾生成量限制规模相对较小,且分布较广,呈小而散的局面;4、都市型钢铁厂也可以使用城市产生的废钢就近进行冶炼;5、都市型钢铁厂没有炼焦和烧结等重污染生产环节,不需要进行投资巨大的环保处理,环境污染物排放量就能大大减少,故适合依托城市建厂。 都市型钢铁厂的优点是:1、解决了生活垃圾处理的难题,且充分利用了生活垃圾资源;2、减少了社会对于煤等不可再次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3、都市型钢铁厂因为采用了新型炼铁技术实现了清洁生产,大大减少了钢铁行业环境污染;4、都市型钢铁厂广泛分布缓解了地区发展不平衡,促进社会和谐和地方利益协调;5、都市型钢铁厂规模小,效率高、成本低、节约资源,保证城市常用钢材和部分燃料供给;6、都市型钢铁厂可就近使用本地铁矿石、生活垃圾、废钢,就近供应钢材和其它副产品,大大减少了物料运输量,降低了城市运输压力,同时减少运输量也是节省能源。 四、结论: 根据现有的资源和能源供应情况以及社会对于钢铁行业的降低价格、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的迫切需求,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以无煤炼铁技术建立都市型钢铁厂将成为钢铁行业内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2. 杜双华的发展史
2001年至2002年间,杜双华考察了唐山、大连、秦皇岛、天津、昌黎、黄骅、威海、青岛等地,但均由于当地已有大型钢企、政府审批、不符合建厂条件等原因放弃。青岛钢铁一位内部管理人士表示:“当时杜双华也找我们谈合作,但我们觉得他在技术和资金上都没有很大优势,所以没谈成。2002年8月,杜双华在参加全球钢铁会议时,了解到意大利达涅利公司有一套H型钢设备,因订货厂家不要急需转手。在快速调研了H型钢的市场前景后,杜双华敏锐地意识到,机会来了。
杜双华一面订下了这套设备,一面遵循一贯的“靠近原料产地和市场”的建厂原则,选择了日照作为项目落地的城市。日照是我国重点布局的钢铁建设基地。当初,日照市给杜双华首推的是靠近日照港的国家规划地点——奎山,但为了不影响国家整体规划,只好重新在虎山镇征用了5687亩土地,与有H型钢生产经验的莱钢集团合作,2003年2月29日,杜双华同日照市政府、莱钢集团签订了日照钢铁项目三方协议;2003年3月31日,日照钢铁开工;2003年5月14日杜成立日照新日钢铁有限公司,2003年10月22日,变更为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日照钢铁的注册资本为2.2亿元,分别由京华创新集团出资2亿元、莱芜市京华焊管有限公司出资2000万元构成。原计划由河北京华创新集团、香港誉进公司出资50%,剩下的50%由山东莱芜钢铁出,莱钢后来中途撤资。
日照钢铁刚成立时的土地面积为5867亩,位于日照市靠近岚山港的虎山镇。但杜双华开始最中意的地址其实不是虎山镇,而是靠近日照港的山东钢铁集团规划地奎山。
后为了避开山东钢铁集团的整体规划,杜双华进行了重新选址。
在杜双华之前,首钢、宝钢、济钢均有在日照建厂计划,杜双华为何能获得日照政府的支持?
源于日照是国家重点布局的钢铁建设基地,日照市政府一直想单独建立一家钢厂,这样更有利于增加财税收入,首钢、宝钢、济钢毕竟都是外来者。
杜双华曾在一份自述材料中说,“在整个日钢建厂阶段,靠省市领导的关怀和支持。”正是因此,使日照钢铁得脱大难。由于2003年中国钢铁热潮导致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愈演愈烈,2004年2月4日,国务院召开严格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各地要对钢铁、电解铝、水泥投资建设项目进行认真清理,并将结果上报。随即,国务院派出联合检查组赴重点地区进行督促检查,轰动整个钢铁业的“铁本事件”随即爆发。
当时,日照钢铁建厂之际并未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命悬一线。一位日照钢铁内部人士告诉记者,2003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清理固定资产投资核查到日照钢铁时,山东省政府向发改委做了保证。其保证的主要内容是“在确保山东省钢铁总量不变的基础上,砍一些小的钢铁项目,保留优质钢铁项目”。正因为日照钢铁被列入优质钢铁项目,才幸免停产。再加上杜双华异常低调,外界很少知道山东有个日照钢铁。
日照钢铁发展初期的另一大曲折,则是莱钢集团的中途撤资。
杜双华在上述提及的自述材料里曾表示:“我们(日钢)在与莱钢合作中,双方因为合作方式和资本运营等方面未达成一致意见,莱钢将股份和技术人员全部撤回。在资金方面,由于莱钢撤股和国家开始宏观调控银根紧缩,一度出现了资金短缺。”当时,杜双华动用其在河北积累的银行关系紧急“救火”。以京华创新作为担保,从中国农业银行衡水市城中支行、建设银行日照分行、兴业银行、日照商业银行等获得近20亿元贷款,并得到了“日照市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银行等单位的鼎力相助”。
莱钢撤走后,日照钢铁面临技术“空巢”。尽管杜双华称“我们只能再重新招聘技术员工,自主研究使用技术”,但据记者调查发现,由于杜双华高薪挽留了一部分莱钢的技术人员,日照钢铁获得了第一批“H型钢”技术图纸,这奠定了日照钢铁日后以“H型钢”为核心业务的基础。
在一位资深钢铁业研究专家看来,莱钢中途撤资不仅仅是由于利润分配、风险承担上的分歧,还与国企和民企的行事风格不无关系,“国有钢企上新项目的审批手续漫长而复杂,还要平衡各种利益关系,民营钢企一旦看中了某个项目,下手非常快。”
此前,搭乘着中国钢铁产业迅速崛起的快车,杜双华一路顺风顺水,但日钢从初期建设却遭遇到空前的阻力。据杜双华回忆,2003年3月中旬,企业刚刚开工就遭遇了日照30年不遇的大雪。到了6月-9月份,又遇到多达47场的连阴雨,道路一片泥泞。大型车辆和工程机械无法使用,很多设备都得靠人拉肩扛。更意外的是,“非典”疫情肆虐全国,各地交通管制,采购人员出不去、建设设备进不来。同时,在与莱钢的合作中,因合作方式和资本运营等方面未达成一致,企业尚未投产,莱钢就撤走了股份和技术人员。日钢不得不重新招聘技术人员,边干边学。
事实证明,杜双华选址日照具有战略眼光。日钢党委书记廖海亭告诉本报,铁矿砂从日照港到日钢的运费仅有2.4元/吨,但如果运到山东内地则需100多元,钢材运回港口成本则要翻倍。日钢每年需要1000多万吨矿砂,仅此一项一年就比内地企业多出20亿元的利润。
2004年,日钢产量只有107万吨,销售收入25亿元,但到了2007年日钢产量高达775万吨,增长了7倍,销售收入286亿元,是2004年的9倍多。短短5年的爆炸式增长使得日钢成为山东效益最高的钢铁企业。2008年山钢的营业收入1205.05亿元,利润27亿元;而日钢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471.87亿元,利润却高达60多亿元。
日钢工程自2003年3月31日正式开工建设到9月28日出铁出钢,仅用181天时间,创造了中国冶金建设史上的奇迹,被有关领导和业内人士称誉为“日钢速度”。截至2004年底,公司完成工程总投资27亿元,年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2004年7月,日照钢铁被山东省政府在1167发展战略中列为第四大钢铁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