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的钢材过剩,指的是建筑用钢,还是特征钢
中国目前钢铁产能超过7亿吨,在行业的发展中要避免盲目单纯地扩大产能,否则会给进一步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他强调,“解决过剩产能的问题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过剩产能,而是指严重的过剩产能,或者指的是盲目投资、盲目扩大生产的问题”。朱宏任还提到,要充分利用节能减排形成的倒逼机制,进一步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的盲目发展。
以钢材为主要原料的建材市场受钢铁行情影响最大。有研究报告称,近日全国建材市场保持稳中上扬态势,北方地区涨幅较为明显,特别是华北、东北地区涨幅接近百元;西南、西北地区上涨幅度为50-100元/吨。受大宗建材价格走高影响,建筑五金产品的价格也在近期看涨。
工信部关于控制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的表态,会对建筑五金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走访了2011中国国际建筑五金展(CIBHS)主办方。据了解,中国国际建筑五金展是世界第二大五金展――中国国际五金展(CIHS)的专题展会。其主办方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是国家级五金制造商协会,下设五金行业发展研究机构,与全国4000多家建筑五金企业有合作关系,同时与国内外5万多家五金产品采购商保持联络。中国国际建筑五金展主办方发言人对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工信部明确表示要控制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可能会导致钢材产量的下跌,进而与铁矿石涨价一起成为进一步推高钢材价格的‘幕后推手’。而对于以钢材为主要原料的建材与建筑五金行业,也可能因为承受较大的成本压力而被迫提价。”2011中国国际建筑五金展主办方发言人表示。
该发言人称,建筑五金企业所面临的成本压力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因为刚刚过去的2010年,铁矿石的价格压力一路推高了国内钢材价格,通货膨胀的压力和岁末年初的“用工荒”又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现在如果钢材减产,价格势必继续走高,给予中国建筑五金企业更大的成本压力。
“受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短期内要彻底解决成本问题很难。长远来看,只有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首先是拓展更多销售渠道,提升企业效益,这样可以更好的抵御成本压力;其次,要提升企业的创新技术水平,寻求产品革新,提升产品附加值,摆脱目前仅依靠低人力成本进行大规模生产的现状,一旦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提高,成本压力自然迎刃而解;最后,甚至可以尝试在不影响产品品质的前提下,采用成本较低的替代材料代替钢材,从而彻底摆脱钢材行业的限制和影响。以前是有过这样的先例的,只是这需要企业有非常高的科研创新能力。”
钢铁行业发展到今天,产能过剩以成为不争的事实,从正面说它结束了钢材资源短缺的时代,但也给钢铁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即彻底封死了钢材价格的相对上行空间,同时由于钢材上游成本的高起也对钢铁行业利润的增长构成压力,如何看待过剩钢材成能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不能回避的问题。
我国钢材产能主要集中在华东与华北地区,有的地区还存在着钢铁资源的短缺,如广东地区钢材终端用户庞大,但与之匹配的钢材产能如今还不能满足该地区的钢材需求,在过剩钢材产能的今天,昂贵的钢材物流成本依旧影响着钢材终端消费,这充分说明了目前我国的钢铁产能布局还不甚合理,随着钢铁行业的转型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淘汰落后钢铁产能要求,钢铁产能布局也应适时,适当调整,以最终结束个别区域的钢材资源短缺局面
我国虽然钢材产能过剩,但每年还需进口一些特种优质钢材以补充我国钢材个别品种的短缺,在未来几年可能还会延续这一局面,它说明我国高端钢材品种生产能力还没有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对钢铁行业来说还有一段路要走,还要倍加努力提高钢材产品的科技含量,使我国的钢铁行业从做大向做强迈进
GTXH解读:我国的钢铁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又可以说产能存在部分空白和区域性短缺也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是落后产能严重过剩,高端产能不足到需要几乎全部进口,广东等资源匮乏地区产能不足而资源丰富的河北等地却是严重超载,什么原因?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需求决定的。
近十年来,我国城镇化加速,需要大量低端的建筑钢材,于是乎在缺乏统一规划和统筹的情况下,钢厂依矿而建如雨后春笋,迅速满足需求供给;生产商在尝到一夜暴富的甜头,地方政府在税收大幅增收的可喜情况下,无休止的批准新产能,待到需求弱化后,大家才发现,不知不觉中,中国钢铁产业已经乱作一团,需要的没有,将被淘汰的却大行其道。
随着城镇化接近尾声,占据总产能60%以上的建材类产能是淘汰的重点,但是地方政府在面对高额的税收下,是否能够下定决心去淘汰呢,阴奉阳违者可不少,高端产能没有,那么我建,想要我淘汰旧的,先等等看吧;部分地区产能空白,我也建,但成本高,你的给我补回来,所以原有的产能就不淘汰了,这是条件,于是乎,产能继续滚雪球,只大不小。
2. 产能过剩怎么理解
产能过剩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某一产品的总供给量超过了市场的有效需求量。学者们对于产能过剩的定义存在不同看法。有些人认为,只要供给量略大于需求量,就可以称之为过剩。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过剩是指总供给在不正常的情况下显著超过总需求的状态。
产能过剩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
首先,有一种观点认为产能过剩是一个总量概念。这意味着,如果一个行业的生产能力、在建生产能力和拟建生产能力的总和超过了消费能力的总和,那么就可以说这个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
然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罗冰生对这种看法提出了质疑。他以钢铁行业为例,指出不能简单地将设备数量相加来定义产能。钢铁行业是一个多工序连续作业的行业,需要多方面的配套设施。罗冰生认为,在全球范围内,由于市场变化,当产能发挥大约85%时,是正常的状态,不应被视为产能过剩。
其次,有观点将产能过剩视为一个相对概念。这种看法认为,产能是否过剩,不仅取决于生产能力和可能的总供给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需求量。由于需求量是变化的,很难准确测量,因此在判断产能过剩时,需要考虑产量增长的速度,以及在多长时间内、相对于多大的有效需求量。
最后,还有一种观点将产能过剩视为一个结构性概念。这种观点认为,即使产能相同,由于质量、档次不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对行业的产能进行细分,以确定哪些领域和范围存在生产能力超额供给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