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今后几年我国钢铁形势分析
过去的五年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最为迅猛的五年,续2005年我国钢铁产量突破3亿吨后,2006年我国钢铁产量再次跨过4亿吨大关,新增钢铁产量达到7000万吨,同时,2006年我国钢铁贸易局面发生根本性变化,一举成为钢铁净出口大国,当年实现净出口钢材钢坯近3500万吨。正是这一巨大的净出口,才极大的缓解了国内产能严重过剩的形势,稳定了国内钢材市场。而在我国钢铁工业飞速发展的同时,目前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变化,现结合我们对国内钢铁行业的形势分析判断一下未来几年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
1、今后两年钢铁产能仍处于扩建高峰期,2009年后国内钢铁产能扩张力度才会减弱。受国内市场需求拉动,近些年我国钢铁企业扩建规模逐步加速,每年新投产的产能幅度不断扩大,而从2003年开始,国内产能进入高速增长期。其中2004年国内新增产能达到7000万吨,2005年新增产能更是高达7300万吨,2006年虽有所减少,但仍投产了6200多万吨。截止到去年底国内高炉有效生铁产能为4.48亿吨,粗钢有效产能为4.91亿吨,国内热轧钢材总产能达到4.7亿吨。按我们统计,2007年我国还将新增生铁产能6100万吨,新增炼钢产能6500万吨,新增热轧钢材产能7900万吨,再创年增钢材产能新纪录。2008年国内还将新增生铁产能5200万吨,新增炼钢产能5500万吨,新增热轧钢材产能6600万吨。此外,2009-2012年国内还有1.2亿吨的钢铁项目计划建成,考虑到受市场形势压力影响,届时部分项目可能推迟或取消,并且那时许多落后产能可能已被淘汰。不过虽然按国家要求2010年前要淘汰5000万吨落后产能,但我们认为如果国内钢材市场仍长期保持目前的利润水平,这项工作进展就不会太顺利,所以我们仅按淘汰2000多万吨来核算未来国内产能。按我们掌握的钢厂建设项目规划进度,预计2009年国内可新增钢铁产能3600万吨,2010年国内可新增钢铁产能2500万吨,即预计到2010年我国生铁产能在6.2亿吨,粗钢产能在6.7亿吨,热轧钢材产能在6.75亿吨。从上可见,2007-2008年我国年增钢铁产能仍相当大,即从2003年开始的这轮钢铁产能扩建高峰期一直会延续到2008年才基本结束,之后我国钢铁产能将进入低速增长期。
2、国内钢铁产量增速虽进入下降趋势,但2007-2008年仍处于产能释放期。2000年以来,我国钢铁产量增长速度持续加快,在2003年国内粗钢产量突破2亿吨后,又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再次突破3亿吨和4亿吨。从产量同比增幅上看,2005年以前几年一直保持在20%以上,其中2005年达到26%,这是近几年我国钢铁产量同比增幅最高的年份。而从2006年开始,国内粗钢产量同比增幅开始出现下降,当年下降到18%,而按我们计算,2007年国内粗钢产能同比增幅将继续下降到16%左右,2008年将进一步下降到10%左右,2009年以后还会下降。即我国钢铁产量增速从2006年开始放缓,并且表现越来越明显,从2009年开始,国内钢铁产量将进入低速增长期(增速会低于8%)。不过,2007年-2008年当年国内新增产量仍在7000万吨和5000万吨左右,这个增量仍比较大,即2007-2008年我国仍处于新增产能的释放期,2010年之后,这个释放期才基本完结。
3、未来我国钢铁需求仍会增长空间,但增长速度将逐步减慢。
❷ 钢铁厂,国内钢铁厂排名前十的有哪些
1 宝钢 谢企华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
姓名:谢企华性别:女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943
籍贯:上海学历: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供职机构:上海宝钢集团公司
职务:董事长兼总裁
谢企华简介:1978年加入宝钢,1994出任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现任上海宝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2002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全球最有权力的50位女强人之一,名列第18位,2003年名列第16位,去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经济年度人物。
2 首钢 王青海 中国首钢集团
王青海,男,1958年8月生,研究生文化,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首钢初轧厂副科长,首钢生产部副科长,首钢北钢生产处科长、处长助理,首钢卢沟工校教务处处长,首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专家办公室主任,首钢北钢生产处副处长(正处级),首钢总公司生产部副部长(主持工作),首钢北钢公司供应副总经理,首钢中厚板厂厂长,首钢总公司副总调度长、总调度长,首钢总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总调度长,首钢总公司副总经理。现任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首钢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3 鞍钢 刘 玠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研究生,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4 年毕业于武汉钢铁学院机械专业,1967 年北京钢铁学院冶金机械研究生毕业, 同年加入武汉钢铁公司,1984暮肝武钢热轧厂厂长,1985 年起先后任武钢副总经理、 第一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1994 年起任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刘先生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三等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在钢铁生产和经营及技术管理方面积有三十年经验, 能熟练掌握日语、英语。 现任本公司董事长,兼任集团公司总经理。 4 攀钢 洪及鄙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
洪及鄙简介
出生年月:1941年籍贯:四川
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职位:董事长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经历:毕业于清华大学,1965年-1970年在冶金部工作,1970年进入集团公司,历任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等职,1998年升任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洪先生在钢材轧制、新产品开发及钒钛钢生产工艺技术上有较深造诣,积累了丰富的钢铁生产及管理经验,1995年获得冶金部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5 本钢 于天忱 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生,高级经济师。历任本钢二铁厂宣传部部长、本钢修建公司党委副书记、书记,本钢三建公司经理,本钢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本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现任本钢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6 邯郸钢铁 刘如军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生年月:1951年
工作单位:邯郸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职位:董事长
经历:大学,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现任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本公司董事长。曾任邯郸钢铁总厂炼铁厂党委书记、副厂长、邯钢总厂总调度室主任、厂长助理、邯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刘先生具有钢铁企业丰富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经验,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邯郸市劳模等荣誉。刘如军现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河北省委候补委员、中国钢铁协会副会长、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
7 广钢 陈嘉陵 广州钢铁企业集团
陈嘉陵简介
出生年月:1947年4月籍贯:广州
广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职位:董事长
毕业院校: 经历:大专学历,会计师,负责公司财务工作。于1975年加入广钢,曾任财务处副处长、处长、副总会计师、总经理助理等职。
8 太钢 陈川平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陈川平简介
出生年月:1963年籍贯:山西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职位:董事长
毕业院校:
经历:研究生结业,高级工程师。现任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钢)董事长、党委常委。曾任太钢机械厂铸铜工段技术员、副工段长,太钢机械厂二铸钢车间主任,太钢机械厂副厂长,太钢第一炼钢厂厂长,太钢生产处处长,太钢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
9 沙钢 沈文荣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沈文荣简介
出生年月:1946年2月籍贯:江苏张家港
江苏沙钢集团职位:董事长
毕业院校:
经历:沈文荣在2001年沙钢集团改制时获得了17.28%的股权。2003年,沙钢集团开始在扬子江国际冶金工业园投资150亿元,兴建年产850万热轧板卷的项目。
10 南钢 肖同友 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高级政工师。1969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同年到昆明钢铁公司实习,1970年9月起至1986年12月在南京铅锌银矿工作,历任矿办公室秘书,副主任,一工区党支部书记,矿党委副书记、书记等职。1987年1月到南钢工作,历任厂党委副书记、书记,现任本公司董事长及南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鉴于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董事长均由肖同友先生担任,因此肖同友先生承诺股票上市后三个月内辞去股份公司董事长一职。(福布斯.COM)
❸ 2018世界钢铁产量
2018世界钢铁产量1.808亿吨钢铁。根据查询世界钢铁协会肢银的数据,2018年全球共生产了1.808亿吨钢铁,同比增长了4.6%。其中,中国的仔简钢铁产量达到了8.064亿吨,占全球总产念饥裤量的44.4%,仍然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
❹ 中国近代钢铁工业兴起背景和发展艰难的原因
19世纪下半叶清政府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制枪炮、造战舰,大量输入西方国家生产的钢铁。1867年进口钢11万担(约8250吨),1885年达120万担(约9万吨),1891年增加到173万担(约13万吨),进口钢逐渐占据了中国的市场,使传统的冶铁业难以维持生产。19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官办工业从军事工业扩展到民用工业。由于钢铁消费量的增加,近代矿冶工业的兴起就成为时代的需要。
1871年,福州船政局所属铁厂首先采用新的钢铁加工技术:安装吊车,铸造大型汽缸;购置3吨汽锤,锻造大车轴;建立拉铁(轧钢)厂,轧制15毫米以下的造船钢板和6~120毫米圆钢、方铁。1886年,贵州巡抚潘霨创办青溪铁厂,先用土炉,后从英国订购熟铁炉18座、1吨贝塞麦炉2座、轧板机1架、轧条机13架,1888年安装完毕。终因清廷腐败,缺乏资金、铁矿石和煤,又不善于经营,无人精通技术,而于1893年停办。这是兴办近代钢铁厂的一次尝试。1890年,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总局”或“江南制造局”)建成中国第一座3吨炼钢平炉,后又建成了一座15吨炼钢平炉(图1)。同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主持兴建湖北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这是中国也是远东第一座近代钢铁联合企业,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兴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除汉冶萍有较大发展外,本溪、鞍山、上海、阳泉和石景山等地的钢铁工厂也先后起步。
1915年“本溪湖煤铁股份公司”开工生产,至1917年有300立方米高炉2座,后又增加小高炉(每炉日产铁20吨左右)2座,冶炼优质生铁。1916年中日在鞍山合办”振兴铁矿无限公司”。1918年正式开办“鞍山制铁所”,有515立方米高炉2座,后又建炼焦炉4座和693立方米高炉1座。1917年山西阳泉建立保晋铁厂,有日产20吨生铁的小高炉1座。1918年上海和兴化铁厂(今上海第三钢铁厂前身),先后建立10吨和25吨小高炉共2座,10吨平炉2座和轧钢机一套。扬子机器公司在武汉谌家矶建立日产铁约100吨的高炉1座。1919年龙烟铁矿筹建石景山铁厂,1920年一号高炉开工建设。以上钢铁企业建立后,1920年全国铁产量达43万吨,钢产量6.8万吨。1923年东北兵工厂建电炉1座,这是中国早期的炼钢电炉之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1937年“七七”事变后,又侵占了华北、华中、华东等广大地区。他们对这些地区的矿产资源,大肆掠夺。1931年开始经营庙儿沟铁矿,建200吨、180吨高炉各 1座,炼铁能力达到年产13万吨。1933年,日本在鞍山成立昭和制钢所,1935年它新建的第一炼钢厂(有100吨平炉4座)出钢,1937年又添建150吨平炉 2座,此外,昭和制钢所的第二选矿厂、第一轧钢厂、大型轧钢厂、小型轧钢厂、薄板厂和4号高炉等也陆续投产,1937年产量为生铁70万吨、钢50万吨、钢材28.5万吨。在鞍山地区,除昭和制钢所外,还有中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铸管厂、钢管厂、钢丝厂、镀锌厂、耐火材料厂、机械厂、中板厂等,也是日本帝国主义控制的。1937年,北京、天津、唐山、阳泉等地也新建或改建了钢铁厂。
民国以后,面对汉冶萍“竭蹶复竭蹶,失败复失败”的经营局面,出现了一批对汉冶萍失败原因进行理性思考的文章,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见解。 多数研究者将汉冶萍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内部经营管理不善和国内局势动荡。曾述启在1914年的调查报告中将汉冶萍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地势失败(指铁厂选址汉阳,距矿地太远、交通不便、运费高昂)、用人失败、经营失败、组织失败、际遇失败”[35]。《汉冶萍公司纪略》认为汉冶萍公司无良好结果的原因在于“(一)办理不得其法;(二)弊端甚大,厂矿人员无不舞弊者,董事无论矣;(三)前期铁价低廉,且受日本牵制,今涨价所加有限。”[36]吴景超则认为汉冶萍失败的原因在于“计划不周、用人不当、管理不善、环境不良”。[37]显然,三者都将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公司主观方面。对客观原因的分析如“际遇失败”、“环境不良”主要指“内乱时时发生”的国内社会秩序以及当时各级执政当局“补助是少有的,而诛求却无厌”。所论有一定根据也有一定道理,但其偏颇之处也显而易见。 作为公司高层经营管理者的李维格对此问题见解独到,他强调国家主权与行业标准对汉冶萍的负面影响。他认为任何国家的钢铁工业,都经历了艰难起步到逐渐发展的过程,汉冶萍早期的经营失误并不可怕,资金、人才的缺乏也不足为惧,真正阻碍汉冶萍发展的原因是没有国家的关税保护和行业生产标准,“汉厂十数年来,坐此两大原因,日在艰难困苦之中”。
❺ 为什么说中国钢铁业将会全面崛起 卢峰
卢峰
近年我国经济进入周期与结构双重调整关键阶段,具有较强顺周期特征的钢铁行业面临多重困境——国内需求增速回落加剧产能过剩压力,价格与利润大幅下降显示经营环境恶化,负债率高企、少数企业违约破产,同时部分环保欠账较多的企业还面临着绿色环保压力。
就外部而言,伴随着钢铁出口较快增长,贸易摩擦频次上升,钢铁产能过剩与经贸关系成为近年双边、多边国际对话场合重要热点内容。
然而,转换视角观察当下形势也折射历史性机遇。目前钢铁内外环境特点是,伴随世界新一轮钢铁产业转移,中国钢铁行业进入决定性阶段,这也是中国钢铁从体量扩张转向全面崛起调整期的必经历练。
观察世界钢铁产业转移历史大势与根源,分析中国当代钢铁业成长轨迹及其经济逻辑,对于全面理解中国钢铁业目前形势特征及其演变前景具有认识借鉴意义。本文着重考察世界钢铁产业转移历史大势及内在规律,讨论中国体制转型背景下钢铁业崛起过程与前景。
中国正值第三次全球钢铁业大转移
钢铁产业是在18-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推进过程中伴随需求增长与技术变革发展起来的。19世纪初叶,钢铁产能主要集中在西欧和美国少数国家,估计1820年全球钢铁产量在100万吨之数,其中主要是熟铁和生铁,近年全球钢铁产量约为16亿吨上下,近两个世纪钢铁产量增长约1600倍。具体观察,全球钢铁产量大约在19世纪70-80年代达到1000万吨,20世纪20年代后期(1927年)超过1亿吨;二战时期高峰年份1943年全球产量为1.63亿吨,其时美国生产8000多万吨占据半壁江山;战后到1968年超过5亿吨,2004年第一次超过10亿吨,目前峰值是2014年16.7亿吨。
近现代不同时期钢铁业在主要钢铁国之间相对涨落消长,派生出世界钢铁产业转移画面。大致而言,以18世纪后半期与19世纪上半期,英国等西欧国家凭借工业革命先发优势主导全球钢铁业为历史起点,过去一个多世纪世界钢铁产业已经和正在发生三次大转移。
19-20世纪之交美国崛起带动第一次世界钢铁产业转移。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经济起飞带动钢铁业崛起,19-20世纪之交美国钢铁生产量和消费量超过西欧诸国,实现世界钢铁产业第一次转移并开创美国钢铁时代。世纪之交美国钢铁产量超过1000万吨,约为当时英国钢产量两倍之多。1913年一战前夕美国钢产量达到3180万吨,比同年英德法欧洲三大列强总和3010万吨还多。1941-1951年间美国钢产量占全球比例均值为52%,1945年峰值为63.8%。
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德国钢铁业追赶超越,前苏联扩张带动全球钢铁产业重心第二次转移。70年代初苏联成为世界最大钢铁生产国,然而在技术路线与工艺流程创新上乏善可陈。日本在成为第二大钢铁生产国同时,通过推广氧气顶吹高炉与连铸技术,扩大优质铁矿石资源进口空间半径,新建一大批4000-5000立方米大型和超大型高炉,凭借后发优势与技术引进创新,迅速成为钢铁技术工艺与经济效率方面的领先国家。
美国钢铁业二战后虽独步全球,然而十余年后在日本、德国等欧洲国家追赶背景下逐步丧失国际竞争力,到70-80年代美国钢铁业历史优势已成隔日黄花,成为需要频繁借助贸易保护维持局面的“问题行业”。
第三次是新世纪初年快速中国钢铁追赶与新一轮钢铁产业转移。1996年中国钢铁产量超过1亿吨,2004年查处铁本事件时年产量达到2亿多吨,近年进一步增长到8亿吨,在相对体量上迈上“一览众山小”巅峰。同时中国钢铁行业整体技术和效率水平得到实质性提升,目前国内钢铁行业先进技术、工艺和环保水平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中型企业产品普遍水平已经达到国际中高端水平,钢铁产品配套能力、技术研发与人才水平大幅提高。
虽然我国钢铁业整体与发达国家比较仍有不小差距,亟待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升级,然而从钢铁经济史角度看,中国钢铁追赶推动世界钢铁新一轮产业转移应是不争的事实。
世界范围内钢铁产业转移,是特定时期全球钢铁产业格局因应新兴钢铁大国追赶崛起发生实质性改变的结果。影响钢铁产业转移因素是错综复杂的,不同时期大国经济追赶受各自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因素制约具有国别特殊性,中国改革开放体制转型很大程度塑造钢铁追赶崛起轨迹。就推动历次钢铁大国崛起与产业转移共性因素而言,市场需求条件、技术创新与转移、大规模投资等三方面规律性因素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大国崛起派生钢铁行业巨大需求
后进大国经济起飞派生巨大国内需求,是大国钢铁崛起与产业转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解释变量。大国钢铁行业发展对整体经济起飞具有不可或缺的支持作用,因而经济与钢铁业发展具有相互促进关系。
然而给定大国经济起飞发展背景,没有什么因素比大规模需求对解释钢铁产业转移更为重要。需求决定规律在美国钢铁崛起带动第一次钢铁产业转移以及中国当代钢铁发展伴随目前新一轮钢铁产业转移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美国19世纪后半期经济发展与需求扩张对钢铁崛起及世界第一次钢铁产业转移产生关键支持作用。美国南北战争前后人口与GDP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早先世界霸主国英国,构成美国钢铁需求较快增长的宏观经济基础。美国凭借国土空间幅员广大的经济优势,其铁路建造里程在19世纪中叶已经远远超过英国。20世纪末船运业也开始快速增长并于20世纪初年急起直追超过英国。美国大规模建造铁路对铁轨钢轨的需求,南北战争后美国工业化高速推进对钢铁金属原料需求增长,对美国作为钢铁大国崛起提供不可或缺的需求支持条件。
在卡内基自传中,通过国际比较提及需求高涨对美国钢铁崛起的重要意义,这位钢铁大王1868年与朋友游欧洲旅行后得到这样印象:“只有跳出美国这个漩涡,才能对其旋转的速度有正确的估计。我觉得我们这样一个(钢铁)制造企业,发展得再快也很难跟上美国人需求增长的速度,然而在国外,好像没有什么发展进步的东西。如果我们排除有限的几个欧洲城市,这块大陆的一切都像是静止的;而与此同时,在美国,到处都呈现出这样一副景象,就像书中描述的建筑巴别通天塔的景象:成千上万的人来回奔忙,一个比一个更有干劲,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座通天塔的建造中(《钢铁大王卡内基自传》第85-86页)”。
卡内基对美国经济起飞时代国内需求蓬勃发展重要性的感悟和认知,在100多年后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经验观察中获得当代印证。虽然人们对中国快速追赶现象评价毁誉参半,然而没有疑问的是,工业化城市化推进钢铁需求高速增长同样为中国新世纪初年钢铁扩张崛起提供强大支撑。
与美国当年钢铁需求主要来自铁轨钢轨、船只建造、军火等机械设备等比较有限领域不同,当代钢铁利用广度深度比一百多年前大幅拓展,钢铁需求覆盖工业制造品、房间建造、基础设施建设等远为广泛的部门与场合。
以工业制造品领域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用电器为例,中国这些部门增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力,世纪之交上述三大家电产量超过5000万台,新世纪初年大幅扩张到2015年产量约3亿台。汽车是更重要钢铁用户,汽车产量从上世纪90年代50万辆增长到世纪之交200万辆,新世纪初年提速增长达到2015年2450万辆。新世纪最初十余年中国汽车生产增量占全球增量七成以上,中国汽车产量占全球产量比例从5%上升到35.7%。近年我国汽车业每年耗用钢材在5000-6000万吨之数。
城市化进程中房屋建筑规模扩大,是钢铁需求增长又一重要来源。中国钢铁资源供需平衡表信息显示,房屋建筑用钢通常占到钢铁消费总量的一半上下。数据显示,1999-2014年我国住宅年竣工量从2.62亿平方米增长到8.09亿平方米,15年增长近4倍。同期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15万平方公里增长到4.98万平方公里,扩容1.32倍。
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同样派生钢铁需求。例如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后来居上,近年高铁运营里程占全球一半以上,另外高铁在建里程与计划里程也远远超过其他高铁建造大国。中国地铁运营里程从2011年2100公里增长到2015年3000多公里,占全球运营里程23%,比运营里程长度第二到第四名国家(美国、日本、德国)总和还要长。
展望未来,我国钢铁需求增长进入饱和期或低速增长阶段,过去几十年需求多次翻倍增长情形将不复存在。然而中国经济未来10-20年仍处于中高速增长阶段,城市化工业化持续推进,如城市化推进包括地下管廊建设需要钢铁追加投入,汽车继续普及与铁路快速兴建派生钢铁需求,房屋建造增加采用钢结构比例仍有较大潜力。
另外我国现阶段比较优势结构,决定钢铁直接出口与钢铁作为原料制成品间接出口仍有显著增长空间。我国钢铁直接和间接消费需求在未来较长时期估计仍将稳居全球首位,为钢铁崛起提供需求条件。
技术转移创新规律:墙里开花墙外香
特定阶段钢铁前沿主导国拥有较强研发能力,更可能在钢铁关键科技领域取得原创性重大突破;然而技术前沿国在经济发展阶段上往往是工业化城市化高潮已过,钢铁需求增长由强走弱对其普及利用技术进步成果构成制约。另外钢铁主导国在早先历史环境中选择特定技术路线,物化为既有规模庞大的固定资产并包含高昂沉没成本,也会制约其率先大范围普及利用新一代技术。
相反,经济后进国家在利用新技术方面历史包袱较少,如能在经济起飞阶段全面审视全球范围技术存量积累,正确选择利用具有长期潜在优势的技术路线,就可能更好地利用发达国家发明提供的技术成果实现弯道追赶与崛起,表现为“墙里开花墙外香”的钢铁技术转移创新规律。
这个规律在美国钢铁兴衰历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英国18世纪后期与19世纪前期工业革命阶段,铁路轨道所用的大批量金属材料主要是用效率低下的搅拌法(puddling 普德林法)制成的熟铁,采用成本高昂的坩埚法(crucible)生产少量优质钢材主要用于高端机械设备与仪器制造。
19世纪60年代前后,贝塞麦-托马斯转炉出现并逐步改进成熟,西门子-马丁平炉法也问世,推动近代钢铁以至冶金工业领域的革命性技术突破。然而这时英国工业革命已初步完成,美国适逢南北战争后经济起飞钢铁需求高涨,钢铁科技革命虽在西欧“开花”,却在大西洋彼岸美国结出更丰硕果实。
卡内基同时代的美国钢铁巨子,一开始就高度重视贝塞麦炼钢法提供的“以钢代铁”的技术前景,第一时间在宾州建立采用新法炼钢的现代钢铁厂,通过普及新技术完成美国钢铁产量向千万吨规模跃迁,1899年美国钢产量第一次超过千万吨时贝塞麦钢占钢总产量七成以上。适应国内钢铁供应链发展的具体条件,美国19世纪末开始快速普及平炉炼钢法以替代原先占据主导地位的贝塞麦炼钢法,20世纪前半期平炉炼钢占美国钢产量8-9成。
当代氧气高炉等系列前沿技术推广普及对日本钢铁崛起与美国相对衰落影响,再次彰显上述技术转移创新规律。比贝塞麦转炉与平炉炼钢法更为优越的新一代炼钢技术是氧气转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顶吹氧气工艺取代托马斯或贝塞麦底吹工艺后,碱性氧气转炉(BOF:Basic Oxigen Furnace)工艺随即取代了托马斯和平炉炼钢工艺,风靡了整个钢铁行业”。随着高纯度氧气制取技术进步与成本降低,采用氧气转炉可以大幅度提高炼钢效率并且改善钢材质量。
这项技术最早由奥地利工程师发明,美国钢铁工程师也参与研发使之成熟,然而美国由于传统平炉技术比较完善缺乏推广氧气转炉性技术,给战后日本企业家提供机遇。日本较早大范围采用氧气转炉,同时利用战后海运成本降低便利扩大进口优质铁矿石采购进口半径,并率先推广连铸新工艺,结果利用技术转移创新规律成功实现日本钢铁崛起,并对世界钢铁产业第二次转移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钢铁追赶也体现技术转移创新规律作用。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计划体制时期钢铁业以平炉技术为主导,采用炼钢与钢坯模铸分离的传统技术。改革开放时期钢铁业把发挥传统模式潜力与借鉴日本成功经验实施技术路线转型创新结合起来,通过几十年努力成功再造钢铁生产技术体系与供应链,同样体现上述技术创新转移规律作用。
中国当代钢铁技术与工艺流程供给侧变革包含几个重大关键环节内涵。首先是以宝钢高成本高规格系统引进日本钢铁设备与技术为切入点,开始对世界先进钢铁技术的系统引进、消化与吸收。二是80年代末开始对钢铁行业“六大共性技术”实施行业攻关,致力于对当代钢铁先进技术的集成式融会贯通理解与掌握。三是90年代以提高连铸比为抓手,实质性提升钢铁生产工艺与效率水平。四是通过钢铁企业空间布局调整,推动钢铁生产重心向沿海地区显著转移,更大程度利用国外性价比更佳的优质铁矿石资源。
中国钢铁业在对全球先进技术工艺消化吸收与集成创新方面已取得实质性进步,但是整体水平与日本、德国、韩国等先进钢铁国家比较仍有不小差距,下一步需在技术工艺、产品质量、环保标准、企业效益等方面进一步提升,通过更为能动的前沿创新实现大国钢铁全面崛起。
高速投资追赶规律
经济后进国家高速投资,是吸收利用新一代钢铁先进技术与提升行业人力资本素质的必要条件,是实现后进国钢铁与整体经济追赶的必经路径。评估现实生活中投资,无疑需要重视体制扭曲影响、宏观稳定要求与投资效率标准,重视通过改革体制机制、调节宏观政策与鼓励企业在公平竞争环境中提质增效等途径加以解决现实问题。然而世界钢铁发展史国际比较经验清晰显示,大规模投资是新兴钢铁大国后起直追的重要凭借。
高速投资支持追赶规律在美国钢铁崛起过程中较早表现出来。《卡内基自传》写道:贝塞麦平炉炼钢法的发明给钢铁制造业带来一场革命,原来的设备就显得过时而陈旧了。认识到这一点,我们花数百万美元新建、扩建厂房,添置新设备。“我们继续增建高炉,并且不断改良技术。每新建一个高炉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改进,直到我们认为已经达到了标准”。高速投资助推美国钢铁企业先后较早大规模普及利用贝塞麦转炉与平炉新技术,支持美国在19世纪末率先成为年产量超过千万吨级钢铁大国,确立美国钢铁在全球的主导地位。
高速投资对日本战后钢铁崛起同样发挥关键作用。日本普及氧气转炉技术与推广连铸工艺都离不开大规模投资。“在1969-1970两年中,日本钢铁工业投资额比欧洲煤钢联营和英国的总和还要多11%(肯尼斯、沃伦:《世界钢铁》第86页)”。70年代日本出现新建大型特大型高炉浪潮。梳理资料显示上世纪末世界范围十余座5000立方米特大型高炉,绝大部分是由日本钢铁企业在70年代建造、或始建于70年代并在后来改建扩容而成。
中国经验同样显示投资支持追赶的规律作用。中国钢铁投资上世纪最后20年波动中显著增长,用1990年不变价衡量投资额从改革初年不到100亿元上升到1994年峰值300多亿元。进入新世纪后钢铁投资增长大幅提速,不变价投资额从2000年200亿元上下增长到近年峰值近2000亿元,增幅约在9倍左右,直接支持了中国钢铁业规模扩张与综合技术水平提升。
与日本70年代新建大高炉历史现象相类似,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初年,我国钢铁行业兴建十几座4000-5000立方米大型与特大型高炉,同样体现钢铁新兴大国高速投资追赶规律作用。中国钢铁未来投资增速会显著回落,然而钢铁结构转型与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仍需要钢铁投资保持相当规模和适当增速。
我国钢铁业投资增长,得益于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与降低吨钢产能建设投资成本,并使国内单位钢铁产能建造成本与国外比较保持相对优势。例如宝钢最初1、2期投资300亿元,其中相当部分是美国进口设备技术,设计产能为670万吨,吨产能投资约为4800元。宝钢湛江首期投资500亿元,年产钢材938万吨,吨钢投资额约为5330元。
30多年来,中国吨钢高品质产能名义价格投资额增长约11%,然而同期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增长两倍多,可见过去30年用不变价衡量的吨钢产能实际投资成本下降一大半。一些行业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吨钢产能投资比发达国家可比成本大约低一半上下。国内民营企业吨钢产能投资成本又要大幅低于国有企业。
观察三次钢铁大国兴起与世界钢铁产业转移大潮,中国钢铁业发展推动新一轮产业转移深刻体制特点在于,经济制度与体制从封闭取向计划经济向开放型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为钢铁业可持续追赶与崛起提供根本动力。
中国改革开放体制转型,与上述需求、技术、投资等侧面发展演变交织渗透,形成制度变迁与经济崛起共生互动的历史进程。就钢铁业体制转型狭义内容而言,市场化体制环境大体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改革过程形成。
一是价格体制改革。80年代实行钢铁价格双轨制,90年代全面放开价格,形成反应市场供求的价格信号形成机制。
二是国有企业改革。80年代分三个阶段推进国有企业承包制改革,培育国企市场经营能力和竞争意识。90年代建立国企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允许小型国企破产或被重组,进一步转变国有企业体制机制。
三是允许支持民营企业发展。80年代允许县乡钢铁企业发展。90年代放松准入管制使民营钢企初步发展,新世纪初民企占到炼钢产量5%与炼铁和钢材产量10%。随着过去十余年民营钢企快速成长,民企2015年占全国钢产量一半以上,一批大中型民企成为技术和规模跻身中高端现代企业。四是创建培育市场竞争机制,形成国企民企同台竞争,国企内部央企地企各显身手,民企内部规模不同企业同时发展的市场竞争环境与格局。
市场化改革与行业对外开放相互促进。我国钢铁业开放政策突出表现为借鉴国外当代钢铁业先进技术,果断转变历史沿袭的平炉炼钢为主技术路线,面向全球引进最先进技术工艺再造钢铁技术体系。无论是国家投资的宝钢大型钢铁项目,还是市场环境中快速成长的民营企业代表沙钢,发展过程中几次重大投资决策,都是在高度重视国外先进技术工艺并与国外企业实施各种合作过程中实现的。主动积极引进吸收并消化创新国外先进技术,成为中国钢铁业参与并受益于当代全球化相对开放环境的重要内涵。通过调整钢铁生产布局大规模利用国际市场高品位铁矿石资源,有限放开外国钢铁企业在中国钢铁领域投资,也从不同侧面体现钢铁业与开放结合的体制转型特征。
现代钢铁业总体属于技术成熟行业,仍需比较密集劳动投入,建立与技术最优规模相适应的高效生产系统需巨额投资。我国现阶段经济特点在于,对成熟技术系统掌握与集成创新能力较强,高储蓄率与设备制造优势相结合支持大规模投资能力,劳动力成本与发达国家比较仍有明显优势,因而钢铁供给侧特征与我国现实要素禀赋等发展阶段条件高度契合。我国钢铁需求未来较长时期仍将居全球首位,为钢铁崛起提供需求条件。
我国钢铁业过去几十年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结合分析钢铁业经济学特征与中国现实经济条件,可推测钢铁业未来10-20年有望进一步提升进入全面崛起新境界。
目前钢铁国内形势与外部环境面临的诸多新矛盾新问题,是我国钢铁业从世纪初数量扩张,转向全面提升过渡调整期的产物。需转换视角以新一轮世界钢铁产业转移深化为背景,客观分析钢铁业内忧外扰形势形成根源,理性评估中国钢铁发展前景并实施切实有效政策化解目前困难。调整期钢铁政策对内应以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化解早先积累失衡因素,并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对外积极参与并引导国际钢铁对话,务实管理钢铁大国竞合关系,由此推进新一轮世界钢铁产业转移平顺展开并迎接中国钢铁时代到来。
❻ 为什么中国的钢材产量世界第一,特种钢材仍依赖进口
中国是钢铁大国,但不是钢铁强国。中国钢铁年产量全球第一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中、低级钢材;合金钢、特种钢技术不过关;只能大量依赖进口。
例如日本的钢材,有很多是国内没有能力生产的,比如高精度模具钢,只要你想制造高精度模具,就只有买他们的钢材。我们已经是钢产量第一大国,每年也依然要从日本进口大约200万吨各类钢材——而我们进口的基本上全是我们自己无法生产的特种钢材。
全是那些吨钢利润达到粗钢的几百甚至几千倍的品种。近些年国内上了很多特种钢生产线,新闻上大肆宣传终于实现国产化云云,但是很少有新闻里详细说,这些生产线基本上都是合资的。
比如车用钢板,基本上都是用的新日铁的技术。中国出原料、资金、人力还要承受污染,却只拿了一个小头。
(6)18年全国钢铁产量是多少扩展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特钢行业的话语权主要体现在对国际主要特钢产品的定价权上。进口单价与出口单价的巨大“落差”充分证明,若要摆脱原材料受制于人的尴尬境地,我国特钢产业必须延伸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
就中高端量大面广的特钢品种来看,轴承钢和结构钢与市场高度融合,是最具市场前景的两大特钢长材。特钢深加工产品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是高端特钢产品的发展趋势之一。例如,特钢板带、特钢棒线材、特钢管材以及工模具钢、高速钢等都具备深加工的潜力。
❼ 云钱包每日一题答案2018年中国钢材产量是多少
2018年中国钢材产量是11亿吨。
其中,2018年12月末,钢铁协会CSPI中国钢材价格内指数为107.12点,环比上升容0.73点,升幅为0.69%;同比下降14.68点,降幅为12.05%。
在钢铁协会监测的八大钢材品种中,线材、钢筋和热轧无缝钢管价格继续下降,但降幅较上月明显收窄,环比分别下降59元/吨、51元/吨和74元/吨;角钢、中厚板、热轧卷板、冷轧薄板和镀锌板价格均由降转升,环比分别上升80元/吨、54元/吨、135元/吨、29元/吨和3元/吨。
(7)18年全国钢铁产量是多少扩展阅读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12月,粗钢日均产量为245.55万吨,环比下降5.1%,同比上升8.2%。
“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明显上升,但在冬季需求逐步进入淡季以及环保力度提升的共同作用下,自2018年9月达到最高点269.5万吨以来,持续三个月回落,12月日产较最高点回落8.9%。”王国清说。
兰格钢铁网统计的全国百家高炉开工率调查数据与全国粗钢日产趋势吻合。2018年12月,全国百家中小企业高炉开工率均值为76.48%,较11月下降了2.28个百分点,同样创下当年4月以来的新低。
❽ 新中国成立以后钢铁工业发展情况
总体上,中国钢铁工业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年)为“以钢为纲”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1978~2000年)为稳步快速发展阶段,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为加速发展阶段。
1、“以钢为纲”的发展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钢铁工业的基础十分薄弱,全国几乎没有一家完整的钢铁联合企业。新中国成立后,钢铁工业开始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在苏联援助下建设了鞍钢、武钢、包钢等钢铁厂,钢铁工业逐步建设发展形成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格局。
随着“三线建设”的铺开,在西南、西北建设了攀钢、酒钢、成都无缝管厂等一批新的钢铁企业,初步形成了新中国的钢铁工业布局。
考虑到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国家确立了“以钢为纲”的工业发展指导方针,提出了“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超英赶美”等口号。因此,在这一阶段中国钢铁工业就走上了一条以追求产值、产量增长速度为目标的粗放型的发展道路。
经过全国上下的努力,在这一阶段中国钢铁工业的产量和产值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78年,钢铁产量为3178万吨,占世界钢产量的4.5%,居世界第4位。据统计,1952~1978年期间,钢铁工业产量平均每年递增12.9%,产值每年递增11.8%,实现利税每年递增9.67%。
需要指出的是,在“以钢为纲”的发展指导方针下,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钢铁工业部门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协调发展的问题。由于对于钢铁工业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过大,就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在资金有限的前提下,过分的投入会制约其他工业部门的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钢铁工业部门的利税贡献,同其他产业部门相比而言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特点,所以较高比例的投入就会影响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积累。由于钢铁工业是一个资源消耗量大、能耗高的行业,这一阶段钢铁工业的发展也占用了大量的能源。
据统计,1978年,钢铁工业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7.36%,能源消耗占整个国民经济消耗能源总量的12.97%。另外,企业管理水平低、职工积极性不高也是当时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在1970~1975年期间,中国钢铁工业已经形成了3000万吨的生产能力,但是生产能力并不能够得到充分实现。1974~1976年,曾经连续三年计划生产2600万吨钢的目标都没有实现,人们称之为“三打二千六打不上”。
2、稳步快速发展的中国钢铁工业
在这一阶段,中国钢铁工业发展遇到了两次重要机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资源创造了条件。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中国钢铁工业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快了钢铁工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在这一阶段,除了建设上海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厂等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企业外,又对一些老的大型钢铁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和升级,例如鞍钢、武钢、首钢、包钢等企业。1981年,我国与澳大利亚科伯斯公司通过签订补偿贸易合同的方式,首次实现了改革开放以后利用外方资金和技术对鞍钢焦化总厂沥青焦车间进行改造。
1987年,国家计委批准了鞍钢、武钢、梅山(1998年后被并入宝钢集团)、本钢、莱钢5个企业利用外资的项目建议书。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中国钢铁企业工艺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另外,一些非国有企业也进入到钢铁行业,例如,沙钢、海鑫等,并且发展迅速。同时,1992年之前,中国钢铁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从放权让利到承包经营责任制,希望通过企业改革释放强大的内在发展动力,实现了钢产量5000万吨和亿吨两次突破。1986年,中国钢产量(粗钢)超过了5000万吨,达到5221万吨。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更是为钢铁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在动力。1994年以来,钢铁行业的舞钢、本钢、太钢、重钢、天津钢管厂、“大冶”、“八一”等12家企业,列入国家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邯钢、抚顺钢铁公司、天津钢铁、酒泉钢铁等57家企业,列入地方改革试点。
到1998年,试点工作基本完成,试点钢铁企业均按照《公司法》实施了改组,初步明确了国家资产投资主体,理顺了出资关系,建立了企业法人财产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1996年中国钢产量(粗钢)首次超过1亿吨,达到10124万吨,占世界钢产量的13.5%,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2000年,中国钢产量为12850万吨。
3、加速发展时期
“十五”期间,中国钢铁工业更是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粗钢产量从2000年的1.3亿吨,到2003年中国粗钢产量超过2亿吨,到2005年,粗钢产量达到3.6亿吨,成为全球第一个粗钢产量突破3亿吨的国家,再到2006年粗钢产量达到4.2亿吨,连续实现了钢产量2亿吨、3亿吨和4亿吨的三次跨越。
2001~2007年期间,钢产量年均增长率为21.04%,其中,2001、2003、2004和2005年这四年年增长率都是保持在20%以上,2005年钢产量同上年相比增长率更是创纪录的高达30.42%,同时,中国钢铁工业在整个工业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006年,中国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735亿元,在39个工业行业中排名第2位,仅低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367亿元,在39个工业行业中排名第3位,仅低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十二五”钢铁工业主要成就:
1、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国粗钢产量由3.5亿吨增加到6.3亿吨,年均增长12.2%。钢材国内市场占有率由92%提高到97%。2010年,钢铁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万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资产总计6.2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值的10.4%,为建筑、机械、汽车、家电、造船等行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
2. 品种质量明显改善
“十二五”时期,我国钢铁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钢材品种齐全,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大部分品种自给率达到100%。
关键钢材品种开发取得长足进步,高强建筑用钢板、抗震建筑用高强螺纹钢筋、航天器用合金材料、高性能管线钢、大型水电站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高速铁路用钢轨等高性能钢铁材料有力支撑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保障了北京奥运会场馆、 上海世博会场馆、 灾后重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以及西气东输、三峡工程、京沪高铁等国家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3、技术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
“十二五”时期,重点统计钢铁企业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生产能力所占比例由48.3%提高到60.9%,100吨及以上炼钢转炉生产能力所占比例由44.9%提高到56.7%,大部分企业已配备铁水预处理、钢水二次精炼设施,精炼比达到70%。
轧钢系统基本实现全连轧,长期短缺的热连轧、冷连轧宽带钢轧机分别由26套和16套增加到72套和50套。宝钢、鞍钢、武钢、首钢京唐、马钢、太钢、沙钢、兴澄特钢、东特大连基地等大型钢铁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共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2272万吨、炼钢产能7224万吨,高炉炉顶压差发电、煤气回收利用及蓄热式燃烧等节能减排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部分大型企业建立了能源管理中心,促进了钢铁工业节能减排。
2010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各项节能减排指标全面改善,吨钢综合能耗降至605千克标准煤、耗新水量4.1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1.63千克,与2005年相比分别下降12.8%、52.3%和42.4%。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由90%提高到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