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祖卡”系列火箭筒的二战表现
据悉,巴祖卡的第一次使用是在苏联前线和1942年11月登陆北非中的火炬行动,这些M1和M6火箭弹都是为了及时装备入非作战的美国军队而仓促制造的。不过在登陆前的那个晚上,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震惊的发现他的军队里竟然没有一个人拿到巴祖卡火箭筒。
一开始,由于没有人得到过专业训练,那些可靠的M6火箭弹连同着M1火箭筒并没有在北非战场中得到广泛使用。[14]但是当一些德军在俘虏美国军队时,他们发现了这个武器并给他们自己提了个醒。当美军将军在1943年到达突尼斯前线时,他发现没有一个人能够告诉他巴祖卡火箭筒能否阻挡住德军的坦克。
另一个问题出现在1943年5月。当盟军在攻打西西里岛时,盟军部队中装备了少量的M1A1(发射的是M6A1改进型火箭弹)。在一次战斗中,巴祖卡击毁了四辆中型坦克和一辆虎式坦克。而能把虎式坦克被击毁是因为火箭弹是从驾驶员的观察孔穿过去。[14] 但是在战斗中,巴祖卡也凸显出一些问题,例如当巴祖卡在发射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尾烟,这样会暴露射手的位置。并且在战斗中,巴祖卡小队的队员们为了向装甲目标射击,不得不将自己的身体暴露在敌人的攻击之下,因此伤亡十分巨大。而这种必须暴露在德军的反击火力之下的任务,在其他士兵看来不仅仅是极度危险的任务,甚至应该说是自杀任务。
在1942年年底,德军已近从火炬行动中俘虏的美军士兵手上和得到美军捐赠的俄国士兵手上得到了巴祖卡。德国也迅速的开始研制自己的反坦克武器,他们将弹头从60毫米(2.36英寸)增大至88毫米(3.46英寸),这种武器就是我们所熟知的Panzerschreck(坦克杀手)。这种武器有更大,威力更强的弹头,他的穿甲能力相对于巴祖卡大大提高。讽刺的是,美国士兵也希望能有一些加大弹头的巴祖卡,但是遭到拒绝。在用M9和RPzB 54 Panzerschreck向德国的黑豹坦克进行对比射击后,美国陆军的唐纳德·E·刘易斯下士对上司说Panzerschreck“比巴祖卡强多了……”
在法国,查理·卡朋特少校将在他的L-5 Sentinel的每个机翼下装备了三个巴祖卡火箭,并且他说他用这个摧毁了德军的14辆坦克。
尽管在1943年年底,美军使用了M9火箭筒以及威力更强大的M6A3火箭弹,但是德军装甲车上的更厚的新型铸造装甲和装甲侧裙以及间隔装甲使用是的巴祖卡的攻击效果急剧下降。这使得巴祖卡必须对准那些装甲车低防护的部位,例如履带,观察孔,车轮或者是后发动机。在1944年5月20日的信中,乔治·巴顿将军在给他同事的信中写到:“巴祖卡的作用并不是去击毁坦克,而是不让坦克随意欺凌步兵的最后手段。为此,巴祖卡要在30码的范围内射击。 在二战结束后,美军以德国的Panzerschreck为蓝本设计出了3.5英寸(88.9毫米)的M20“超级巴祖卡”。他与德国的Panzerschreck威力相当,M20重达14.3磅(6.5公斤)并且可发射重9磅的(4公斤)的高爆反坦克火箭弹。当M20发射时需要两人一组来操纵“超级巴祖卡”射击,一般情况一个小队一分钟可以发射6枚火箭弹。与以前的型号一样,M20的装弹有M29A2(practice)和白磷发烟弹(T127E3/M30)。由于吸取了在恶劣,潮湿环境下的教训,新型的弹药外加防潮包装,除此之外还附有M20的战地保养手册,里面包含了如何维护维修润滑等多个内容。M20还附有备用火箭弹。当他从兵工厂出场时,M20会全身都会被涂满抗菌涂料,并且电磁打火机还被涂上“柯斯莫林”(Cosmoline)。直到需要发射的时候,这些包装涂料才会被祛掉。
战后,由于政府预算问题,美军最初部署到朝鲜的军队装备的基本都是2.36英寸的M9/M9A1,而用的也是二战时的M6A3库存。在战争初期,老式的M9和M9A1一直在对苏联对朝鲜援助的装甲车进行摧毁。在鸟山之战中,美国陆军特遣队通过射击坦克的后置发动机,致使33辆北朝鲜的T-34/85坦克停滞不前。此外,有许多战地报告提到M6A3弹头在命中后没有爆炸,进过讨论,军方最终认为这是由于弹药在储存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养所致。于是M20和3.5英寸的M28A2高爆反坦克火箭弹匆匆地被从美国调运到朝鲜,事实证明,M20对T-34以及其他苏联坦克极其有效,如在大田战役中威廉·弗里希·迪安少将曾亲持巴祖卡攻击T-34,此战中共有十多辆T-34被空军和巴祖卡击毁。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超级巴祖卡是战争前夜才开始生产的,并不是美军遇到坦克后才紧急研制的。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大量地使用了从解放战争战场上缴获国军使用的2.36英寸的火箭弹来攻击美国的谢尔曼和巴顿坦克。并且,中国还按照M20制造了51式反坦克火箭筒。 最早的M1于1942年7月定型,外形与后续型号差别较大,其主体是一根长 1.38m的无缝钢管,左侧焊接有简易机械瞄具,下方有两个带有木制护片的握把和一个大型的木制肩托,在筒口部有一个不大的方形挡焰片,筒尾部有一个钢丝焊成的喇叭状支架,支架的作用并不是消除后喷尾焰,而是防止筒尾因磕碰变形而影响火箭弹的装填。在筒身中、后部设有金属加固环,以减小筒身变形的可能性。这些设计或多或少地都曾被后来的各型火箭筒所效仿。M1筒尾上方有一个接线盒,从中牵出两根导线,一根与肩托内的电池相连接,另一根则通到扳机,用来控制线路的闭合。发射机构由发射机体、扳机、扳机簧、电路接触环以及手电筒电池组和导线、检验灯等组成。筒身中部设有皮革防热护套,此外还有方便携行的背带,一端连接在握把底部,另一端直接拴在筒身后部。M1的主要缺点是体积、质量较大,电池安装和更换比较麻烦,而且一旦电池安装以后整个点火线路就由扳机控制,不够安全。
M1A1诞生于1943年7月,它改进了筒身和电池的结构,外观上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取消了前握把和筒身上方的接线盒。为了更好地保护射手免受后喷燃气的伤害,M1A1还在筒口部安装了一个大型的喇叭状挡焰圈,而且为了保证使用安全和延长电池的寿命,在握把上增加了一个手动保险。 M9和M9A1的定型时间为1943年10月,两者在外观上更为简洁,肩托改为钢板冲压而成的空心多边形,握把护片改为树脂材料,而且采用了和握把等高的大型扳机护圈,以便在冬季戴手套时使用。为了方便伞兵使用和在丛林地区作战,M9A1的筒身改为可以拆卸的两段式,筒口挡焰圈直径也有所减小。和M1 系列相比,M9系列最大的改变就是放弃了对环境适应性比较差的干电池电源,取而代之的是更可靠的小型发电机,通过扳机驱动产生发射火箭弹所需的点火电流。
“巴祖卡”M1和M9系列均使用M6系列60mm火箭弹。其中M6A1火箭弹是在最早的M6火箭弹基础上改进的,全长549mm,质量1.54kg,由战斗部、引信、发动机和稳定部4大部分组成。空心装药破甲战斗部前端有钢制的锥形风帽,后部为钢制锥形药形罩、227g黑索金/梯恩梯主装药和后弹体,后弹体底部有连接火箭发动机的螺套。火箭发动机本体为一段无缝钢管,前部铆焊有引信室,中间的孔内装有击针体和隔离簧,上部螺接有传爆体,后者的前端伸入主装药底部。引信原理极为简单,击针体平时由隔离簧与雷管隔开,并被一个钢丝保险销固定,发射前抽出保险销,当火箭弹击中目标时,弹体减速,击针体因惯性作用压缩隔离簧,击发雷管并引爆主装药。发动机的尾部螺接有拉瓦尔喷管,内部压有挡药板,喷管口有密封垫,发动机装有8根单孔双基发射药柱,以固药柱固定在发动机前部。挡药板中间的孔内安装有一个电点火具,两根分别为红、黄色的导线从喷管处引出,一根固定在尾翼上,一根用来与火箭筒相连接。喷管四周均匀地焊有6片条形尾翼,作为火箭弹的稳定装置。M6A1的缺点是尖锥形弹体在大角度碰撞目标时容易发生跳弹,而且条形尾翼的稳定效果不甚理想。于是后来出现了M6A3火箭弹。M6A3火箭筒的基本结构与M6A1火箭弹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改用前部为半球形的圆头风帽,采用环形尾翼作为稳定器,火箭弹全长也缩短到493mm。此外尚有训练时使用的M7A1、 M7A3练习弹,以及T26E1、T26E2型黄磷烟幕弹等弹种,弹质量均为 1.55kg。
虽然“巴祖卡”取得了成功,美军主力步兵师平均装备量达557具,但美国陆军军械部还是认为它的60mm口径过小,在坦克装甲不断加厚的形势下很快就会变得过时,因此在1944年底之前,又设计出一种更有效的放大型号,其口径增加到88.9mm,称之为“超级巴祖卡”。然而国防部拒不接受这种武器,尽管“超级巴祖卡”的试射已经取得成功,也只能束之高阁。整个二战期间,美军使用的都是 60mm口径的“巴祖卡”。但不出军械部所料,1945年的战斗表明,在对付德国 “虎式”等新型坦克时,现役“巴祖卡”的口径显得太小,威力明显不足。
当1950年夏朝鲜战争爆发时,美军士兵们继续带着“巴祖卡”参加了早期的战斗。但在朝鲜人民军的钢铁洪流面前,“巴祖卡”暴露出口径过小、威力严重不足的缺陷,甚至差一点因此毁了自己的名声。1950年7月5日,当美军第24步兵师“史密斯特遣队”遭遇朝鲜人民军105坦克师时,他们发现60mm“巴祖卡”对苏制T34/85坦克几乎毫无办法,其中一辆坦克连中22枚火箭弹居然仍能开动,整个特遣队在坦克履带的碾压下很快溃散。在两天后的平泽防御战中,24师34步兵团又遭重创,团长马丁上校在操纵“巴祖卡”对一辆T34/85坦克开火时被先行击毙。
一份份十万火急的电报接连发往美国本土,内容都是催促尽快增派有效的反坦克武器。陆军军械部终于想起了1944年研制的“超级巴祖卡”,并迅速派人找出图纸,重新启用。仅仅几周时间,美国本土的数家兵工厂就赶制了数千具 “超级巴祖卡”和配套的弹药,空运到西海岸并立即装船运往朝鲜,有些甚至用飞机直接空运到了前线。
借朝鲜战争之机得以“死而复生”的“超级巴祖卡”定型为M20,其外观很像放大了的M9A1,带有大型整体式护圈的握把和钢板折成的肩托,除口径增大外,全长也增加到1.53m。为便于携带,其改进型M20A1将发射筒设计为可拆卸的两截式,前后两筒均长约0.76m。前筒是结构简单的滑膛无缝钢管,质量约2kg,口部焊接有喇叭状挡焰圈,筒外焊有固定环和准星等,后部焊接有连接突笋,与后筒前端的环形卡槽相配合可将两段发射筒固定在一起。后筒质量约4.3kg。主体仍旧是一根无缝钢管,但结构比较复杂,前部焊有卡槽,尾部焊有喇叭状的护圈,下方前部焊接有握把及护圈,握把内装有点火用电磁发电机和大型扳机,握把后部、筒身左侧焊有可折叠标尺,筒身中部下方有钢板弯折而成的大型肩托,通过两个卡箍以蝶形螺母固定在筒身上,卡箍同时起到压住导线的作用,筒身末端上方焊接有火箭弹挡板和导线连接固定装置。M20A1B1是M20A1的轻量化型,不同之处仅在于大量使用铝合金材料,总质量降至5.9kg。
超级巴祖卡
后期生产的“超级巴祖卡”系列有局部改进:一是可以加装两脚架;二是在肩托前部增加了一个可以调节高度的立杆,其底部焊有一个小型底板,卧姿射击时和两脚架配合可以将火箭筒支撑在地面上,以缓解射手疲劳;三是配有光学瞄准装置。“超级巴祖卡”的威力有大幅度提高,发射M28A2高爆破甲弹时的膛口初速超过100m/s,破甲威力为279mm,最大射程也增加了1倍多。
“超级巴祖卡”配用M28系列火箭弹。其中常见的M28A2高爆破甲弹与 M6A1火箭弹的结构基本一样,但外径和体积都大为增加,局部细节设计也更加完善。药形罩改为铜制单锥等壁厚药形罩,装药为875g,锥形圆顶风帽以螺纹与后弹体固定。该弹配用M404系列机械触发引信,保险装置只有使用前取下的保险带和保险销,发射时击针体只受到隔离簧的限制。发动机内有12根发射药柱,连接座内有密封物隔离,防止火药燃烧的热量传递给引信。电点火管上有蓝、红、绿三根导线引出并穿过尾塞分别固定在环形尾翼的不同位置上,平时有保险夹将各线分开。该系列火箭弹靠弹体颜色和标识来识别弹种,M28A2高爆破甲弹弹体为绿色或土褐色,标识字符为黄色;弹体为蓝色、标记为白色的是 M29A2练习弹,不装炸药和火工品,弹体为厚壁铝合金制成,配用的惰性引信仅能动作而不能发火,其余结构与M28A2破甲弹完全相同,弹道基本一致,使用方法也相同;弹体为灰色、标识为黄色,
同时在弹体锥部有一圈13mm宽的色带的是M30黄磷烟幕弹,它属于特种弹,既可纵火也能释放大量烟幕,其基本结构与M28A2破甲弹相似,区别是弹体后部装填了1kg黄磷烟幕剂,引信后增加了一根用于引爆装剂的M8炸药管。 M28系列火箭弹装填前要先将弹上的保险带和短路夹取下,装填到位后,发射筒击发装置内的挡板就会卡入尾环上的一圈沟槽内,将火箭弹固定住。此时,火箭弹尾部靠前的一个圆环与击发装置内的点火卡爪接触,而后部的尾环与发射筒接触,构成了一个点火回路。射手扣动扳机时,电磁发电机产生一个电流脉冲,流经回路时启动火箭弹发动机内的点火管,进而点燃火箭弹发动机内部的装药,当燃气压力达到一定值后,吹掉喷管口部的密封片,进而推动火箭弹飞出发射筒。由于弹种增多,使得“超级巴祖卡”系列的用途更加广泛,除打击装甲目标外,对付固定火力点和工事也非常有效,因此“超级巴祖卡”成为在朝鲜战场上对人民军和志愿军威胁最大的步兵武器之一。
“超级巴祖卡”的到来对于美韩军队来说真是“雪中送炭”,88.9mm口径使得它的穿透效果比前辈高出很多,在它面前,人民军的T34/85和IS-2拥有的装甲优势大大减弱。它和陆续增援而来的57mm反坦克炮、130mm无控火箭弹以及M-46坦克并肩作战,扼制住了人民军的坦克攻势,使得战场形势向有利于美韩的方向发展。仅大田战役中,美军就在空军的配合下,使用“超级巴祖卡”和其他武器,击毁了20辆以上的北朝鲜坦克。
由于使用技术逐渐娴熟,“超级巴祖卡”取得的战果越来越多。1950年9月17 日凌晨,美军陆战第5团D连和配属的坦克排在仁川附近伏击人民军第18师22团一部。当人民军行军纵队接近阵地前约70m处时,“超级巴祖卡”首先发难,准确命中了第一辆坦克,接着M26坦克、75mm无后坐力炮先后开火,短短5分钟内人民军6辆坦克全被击毁,22团2营几乎全军覆灭。而在9月26日夜,人民军第16坦克旅反击美军“林奇特遣队”的战斗中,“超级巴祖卡”和M4A3坦克共击毁了6辆 T34/85,第16坦克旅被迫分散北撤。
在这一阶段的战斗中,任何反坦克武器在鼓舞士气方面所起的作用,都没有“超级巴祖卡”表现得那样突出。以至于多年以后,韩国有人还把釜山战役到仁川登陆直至占领平壤那一段历史,归功于当时美国已经设计出了 “超级巴祖卡”,而且有能力立即生产并充分供给部队。
2. 磁的应用
有一种新型武器“电磁武器”开发研究。保守的火炮都是利用弹药爆炸时的瞬间膨胀发生的推力将炮弹迅速加速,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中。推出炮膛。而电磁炮则是把炮弹放在螺线管中,给螺线管通电,那么螺线管产生的磁场对炮弹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将炮弹射出。这就是所谓的电磁炮。类似的还有电磁导弹等。
激进工业中的应用:
已经提到有些磁性资料的实际应用。讲述磁性资料的磁性来源、电磁感应、磁性器件时。
磁性资料已经在激进工业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实际上。.
如果没有磁性资料,例如。电气化就成为不可能,因为发电要用到发电机、输电要用到变压器、电力机械要用到电动机、电话机、收音机和电视机中要用到扬声器。众多仪器仪表都要用到磁钢线圈结构。这些都已经在讲述其它内容时说到
生物界和医学界的磁应用:
如果把鸽子放飞到数百公里以外,信鸽喜好者都知道。还会自动归巢。鸽子为什么有这么好的认家本领呢?原来,鸽子对地球的磁场很敏感,可以利用地球磁场的变化找到自己的家。如果在鸽子的头部绑上一块磁铁,鸽子就会迷航。如果鸽子飞过无线电发射塔,强大的电磁波干扰也会使它迷失方向。
利用核磁共振可以诊断人体异常组织,医学上。判断疾病,这就是比较熟悉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其基本原理如下:原子核带有正电,并进行自旋运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自旋轴的排列是无规律的但将其置于外加磁场中时,核自旋空间取向从无序向有序过渡。自旋系统的磁化矢量由零逐渐增长,当系统达到平衡时,磁化强度达到稳定值。如果此时核自旋系统受到外界作用,如一定频率的射频激发原子核即可引起共振效应。射频脉冲停止后,自旋系统已激化的原子核,不能维持这种状态,将回复到磁场中原来的排列状态,同时释放出微弱的能量,成为射电信号,把这许多信号检出,并使之时进行空间分辨,就得到运动中原子核分布图像。核磁共振的特点是流动液体不发生信号称为流动效应或流动空白效应。因此血管是灰白色管状结构,而血液为无信号的黑色。这样使血管很容易软组织分开。正常脊髓周围有脑脊液包围,脑脊液为黑色的并有白色的硬膜为脂肪所衬托,使脊髓显示为白色的强信号结构。核磁共振已应用于全身各系统的成像诊断。效果最佳的颅脑,及其脊髓、心脏大血管、关节骨骼、软组织及盆腔等。对心血管疾病不但可以观察各腔室、大血管及瓣膜的解剖变化,而且可作心室分析,进行定性及半定量的诊断,可作多个切面图,空间分辨率高,显示心脏及病变全貌,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优于其他X线成像、二维超声、核素及CT检查。
解读“五花八门”的磁应用
而且能够协助治疗疾病。磁石是古老中医的一味药材。现在人们利用血液中不同成分的磁性差别来分离红细胞和白细胞。另外,磁不仅可以诊断。磁场与人体经络的相互作用可以实现磁疗,治疗多种疾病方面有独到作用,已经有磁疗枕、磁疗腰带等应用。用磁铁作成的除铁器可以去除面粉等中可能存在铁末,磁化水可以防止锅炉结垢,磁化种子可以在一定水平上使农作物增产。
天文、地质、考古和采矿等领域的磁应用:
地球是一块巨大的磁铁,已经知道。那么,磁性来自何处?自古就有的吗?和地质状况有什么联系?宇宙中的磁场又是如何的
与地磁场发生相互作用,至少在图片上我都见过灿烂的北极光。国自古代就有了北极光的记载。北极光实际上是太阳风中的粒子和地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太阳风是由太阳发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当它达地球时。就好象带电流的导线在磁场中受力一样,使得这些粒子向南北极运动和聚集,并且和地球高空的稀薄气体相碰撞,结果使气体分子受激发,从而发光。
例如使得无线电通信暂时中断等。因此,太阳黑子是太阳上磁场活动非常剧烈的区域。太阳黑子的迸发对我生活会发生影响。研究太阳黑子对我有重要意义。
如果它聚集在一起,地磁的变化可以用来勘探矿床。由于所有物质均具有或强或弱的磁性。形成矿床,那么肯定对附近区域的地磁场产生干扰,使得地磁场出现异常情况。根据这一点,可以在陆地、海洋或者空中丈量大地的磁性,获得地磁图,对地磁图上磁场异常的区域进行分析和进一步勘探,往往可以发现未知的矿藏或者特殊的地质构造。
可以根据岩石的磁性辅助判断地质年代的变化以及地壳变化。不同地质年代的岩石往往具有不同的磁性。因此。
具有不同的磁性。利用这个特点,很多矿藏资源都是共生的也就是说好几种矿物质混合的一起。人们开发了磁选机,利用不同成分矿物质的不同磁性以及磁性强弱的差异,用磁铁吸引这些物质,那么它所受到吸引力就有所区别,结果可以将混在一起的不同磁性的矿物质分开,实现了磁性选矿。
军事领域的磁应用:
普通的水雷或者地雷只能在接触目标时爆炸,磁性资料在军事领域同样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因此作用有限。而如果在水雷或地雷上安装磁性传感器,由于坦克或者军舰都是钢铁制造的接近(无须接触目标)时,传感器就可以探测到磁场的变化使水雷或地雷爆炸,提高了杀伤力。
制空权是夺得战役胜利的关键之一。但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很容易被敌方的雷达侦测到从而具有较大的危险性。为了躲避敌方雷达的监测,现代战争中。可以在飞机外表涂一层特殊的磁性资料-吸波材料,可以吸收雷达发射的电磁波,使得雷达电磁波很少发生反射,因此敌方雷达无法探测到雷达回波,不能发现飞机,这就使飞机达到隐身的目的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隐形飞机”隐身技术是目前世界军事科研领域的一大热点。美国的F117隐形战斗机便是一个成功运用隐身技术的例子。
3. 关于磁铁吸力的问题!
因为磁铁能够产生磁场。
磁铁的成分是铁、钴、镍等原子,其原子的内部结构比较特殊,本身就具有磁矩。磁铁能够产生磁场,具有吸引铁磁性物质如铁、镍、钴等金属的特性。
磁铁可分为“永久磁铁”与“非永久磁铁”。永久磁铁可以是天然产物,又称天然磁石,也可以由人工制造。非永久性磁铁,例如电磁铁,只有在某些条件下才会出现磁性。
(3)钢铁战争中的电磁脉冲怎么用扩展阅读:
物理作用
指南北;吸引轻小物体;电磁铁可以做电磁继电器;电动机;发电机;电声;磁疗;磁悬浮;核磁共振。
磁场:
磁场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磁力的作用的物质叫做磁场,磁场的基本特征是能对其中的运动电荷施加作用力,即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磁场的作用力。
磁场对电流、对磁体的作用力或力距皆源于此。而现代理论则说明,磁力是电场力的相对论效应,受到磁性影响的区域,显示出穿越该区域的电荷或置于该区域中的磁极会受到机械力的作用。
4. 钢铁侠胸前的发光物到底是啥东西
钢铁侠胸前的发光物是方舟反应炉。
方舟反应炉(Arc Reactor)是漫威电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里,“钢铁侠”托尼·斯塔克的维持生命的虚拟装置,也是维持各型号钢铁盔甲运转的能量来源。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冷核反应堆,在MCU历史中其设计原型最早由霍华德·斯塔克(Howard·Stark)和安东·万科(Anton Vanko)完成,在MCU宇宙中,方舟反应炉一共有两个主要原型:原始的大尺寸工业版和托尼·斯塔克胸前完善的小型版本。
(4)钢铁战争中的电磁脉冲怎么用扩展阅读:
在2008年电影《钢铁侠》中首次出现,在托尼·斯塔克被恐怖分子袭击并绑架后,体内留下了许多弹片,严重危及他的生命,伊森虽然尽可能帮他取出了一些弹片,但依然还有漏网之鱼留在他体内。
为了防止弹片进入心脏,于是只能给斯塔克装个圆柱电磁铁,用汽车电瓶供电,吸住体内的弹片不往心脏隔膜前进,不过斯塔克必须到处带着那个汽车电瓶移动。在斯塔克开始实行他的越狱计划时,他决定造一个小型的,仿造他工厂的大型电弧发生器来给他吸住弹片。
在伊森的帮助下,用1.6克钯元素造出了一个小型的方舟反应炉,有每秒30亿焦耳的能量输出,这为斯塔克提供了一个紧凑而强大的电源来源并且可以直接放入他的胸部。最后在斯塔克和伊森创造出一具巨大的动力装甲(Mark 1)时,利用它维持能量输出,使得他逃出了恐怖分子的手中。
在被救援并回到美国马里布后,斯塔克与AI(贾维斯)制造了一个新的方舟反应炉,但在马里布更换一代方舟反应炉时发生意外导致有铜线在体内短路,最后被波兹取出,并被她留作纪念还给托尼。
奥比不断劝说斯塔克交出方舟反应炉设计或是申请专利但不断遭斯塔克拒绝。在他回收斯塔克在沙漠的Mark 1残骸并开始再建计划时,试图委托斯塔克企业的其余科学家复制微型方舟反应炉也无法成功后,他在当晚于托尼·斯塔克在马里布的住所里麻痹了托尼后夺走了在他体内的方舟反应炉。
该举使得斯塔克生命垂危,最后重新将纪念的一代方舟反应炉装回自己了体内,并穿上Mark 3前去阻止欧伯戴尔。
在片尾洛杉矶决战时因一代方舟反应炉能量过低,使得Mark 3在极速冲向高空后几乎失去了飞行能量,佩珀·波兹在最后一刻通过超载引爆斯塔克企业工厂供电的大型方舟反应炉成功摧毁了Ironmonger armor并杀死了奥比。
托尼的一代方舟反应炉也受损严重,几近报废,该方舟反应炉最后应该已被回收。
5. [战锤40k·节译]大贤者贝利撒留·考尔的武器装备考究
大贤者贝利萨留·考尔的武器装备考究
贝利萨留·考尔装备有日冕爆炎枪、电弧天灾、大师级精工欧姆弥赛亚之斧、偏折力场、大量机械附肢和伺服头骨。
在不屈远征结束时,考尔已经人工复制了自己的感知能力,以至于他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的方舟机械舰 探索者之王 号上,数十个子考尔蜂拥而至,每个子考尔都执行着不同的任务。
考尔还有许多其他创造物可以帮助他,比如原铸之首(Alpha Primus)和邱弗(Qvo)。
以下是考尔的武器装备:
日冕爆炎枪是一种异形的而高度先进的热熔科技远程武器,由考尔首次发明并亲自制造。利用考尔设计的复杂聚焦阵列,这种武器将热能和熔解波聚集到一个短程但灼热的不可阻挡的定向能量束中,可以在几秒钟内摧毁敌人的战争引擎和最坚固的敌人。
大师级精工欧姆弥赛亚之斧是欧姆弥赛亚之斧的变体。这种动力武器,采用单刃或双刃战斧的形式。动力斧的长度和设计各不相同,已知由多种不同材料制成,但通常为精金(adamantium)制造。当其能量场被激活时,刀刃会被包裹在致命的破坏性能量冕中,使动力斧成为一种高效的近战武器。
机械附肢蜂巢是指大量类似触手的增强肢体,可用于执行实用或更致命的任务。通过鞭笞、刺击和扼杀,机械附肢蜂巢将受害者血腥地肢解。
机械附肢蜂巢由机械神教最强大、改造程度最高的技术神甫使用,像一窝机械蛇一样发出嘶鸣声并滑行,用数十条钢铁卷须吞没敌人。
占卜颅骨,机械神教的科技神甫们非常重视战场资源的评估和利用,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在死亡之后仍继续从事这项工作,作为伺服颅骨,专注于战术分析,向他们的主人传输大量二进制代码,概述战场优势和劣势。
偏折力场,许多低级技术神甫认为偏折力场必不可少,它用闪闪发光的重力能量斗篷扭曲佩戴者的形象。击中该场的来袭攻击将被折射成多光谱电磁爆发,然后无害消散。该力场可以阻止最强大的定向能量攻击,例如激光枪和等离子枪射击。
劣化考尔是一种数字构造体,考尔用它来执行各种任务,以便他能够专注于他认为更重要的事情。劣质考尔所执行的工作之一是大贤者与其他人(包括罗伯特·基里曼)的交流。原体担心这种构造体实际上是一种被禁止的通用憎恶智能,这表明考尔对异端科技的兴趣愈发浓厚。
电弧天灾是一种强大的帝国能量武器,类似于鞭子,配备了多光谱破坏力场,类似于太空死灵部署的类似但更强大的技术。电弧天灾可用于同时攻击多个敌人,或缠绕在敌人的战争机器上,并发出脉冲,使其系统焚烧和超载。
对于机械神教来说,电弧天灾是一种强大的技术驱逐武器,旨在瞄准异形战争引擎,用痛苦的闪电驱除他们的机魂,破坏所有电子和机械系统。
除了上述武器装备,大贤者贝利萨留·考尔还携带了遗物(或同等物品),如量子歼灭者、欧姆弥赛亚的恩典、牺牲者自动斥力器、死亡记忆、努米纳斯塔的电能棺材、圣库里亚的自动净化器等。这些遗物赋予了他强大的力量和保护。
6. 钢铁侠战衣的战衣介绍
电影版在原版基础上有一定的变动。(下面会有些机体没有简介,实在分辨不出来)
是最原始的MK铠甲,功能不全面,而且动力系统只能维持大概50分钟,主要武器就是右手的喷火器,和左手的一发导弹,缺点是,很多关键的运作带都外露,因此,受到枪击之后传送带易断,断了之后腿不能动。(有另外的说法说能动但比较沉重)后被恐怖分子“卖给”欧比,用于制造量产型盔甲。
量产型Mark1原型机(毕竟是欧比准备拿来卖的原型机)
从Mark1研制而来,但由于无法小型化反应堆,不得不抢夺托尼身上的2代反应堆。武器方面右手有加特林,左手为导弹发射器,肩部有反坦克导弹发射架。1结尾先被打坏瞄准系统,后毁于反应堆爆炸。
详询词条:Mark1
托尼回家后耗费2个月研制的第一件盔甲(经典的脸部造型),Mark2改良了动力系统,和飞行稳定系统,同时加固了外层钢甲。但由于材料限制会在一万米左右高空出现结冰导致无法运作(翻译不同高度不同),值得一提的是,Mark2的重量依旧很重,剧中距离地面(房顶)不到2米掉落竟然穿透了2层外加一个钢琴。武器只有手部的冲击炮。这套战甲有两个版本,最早期的版本(全是铆钉的那个)被罗德拿去做战争机器了,于是托尼就又做了一套相似的用来纪念一系列事件,不过这套没有铆钉,经常有人搞混,认为没有铆钉的是假的,其实是纪念版本。
详询词条:Mark2 (哈默管它叫作:全面性威胁反应战斗盔甲装)
the Varible Threat Response Battle Suit,罗德从托尼家抢来的Mark2改造而成。在原基础上增加了M134 7.62迷你机枪(改装后唯一能认出来的),FN-2000,M24散弹枪,40MM榴弹枪以及哈默工业的“结晶”:“前妻”小型飞弹(可笑的是罗德后期本想用这个对付万科,结果一点没伤害还掉水里短路了,瞬间尴尬无比。)还有一点就是,模型里战争机器肩部是有两个导弹发射器的,剧中似乎没有体现。2的最后先是被万科控制,重启后与托尼一起利用冲击炮对射产生的冲击波击败万科。与3中进行改造,升级为钢铁爱国者。 3中由战争机器(A.I.M主导)改造而成(还被某频道主持人嘲讽一通),比战争机器更加灵活,武器上更是加强(虽然完全没用过)。剧中先是罗德使用寻找曼达林,后被抢夺,当作木马绑架了总统。与最终战抢回,并带着总统返回。
Mark4在Mark3基础上进行修改,进一步轻量化,完全改进了外形,改的更加贴合人体流线型,且是MK6的跳板,在武器设定上大体与MK3相当,因为改进了外形,所以减轻了重量,因此飞行速度对于MK3来说有一定的提升。与2中出场的斯塔克博览会中登场。由于2.5代反应堆(金属钯)的毒性,曾一度用于娱乐。(有证据标明,从这个时候,战衣已经可以独立供能,因为罗德已经可以穿上战衣了,而且内置过滤功能,能把尿液过滤成饮用水)
详询词条:Mark4 全新的便携式概念原型,Mark5可折叠成一个公文箱大小的性状。装甲较薄,无飞行能力。武器只有手部冲击炮。与万科第一次交手时直接被打烂了一个手部冲击炮,战甲严重损伤。可以看出此时托尼已经意识到盔甲在紧急情况下无法立刻着装,为后期机体(尤其是41代和42)打下概念性的基础。
详询词条:Mark5 Mark6整体技术上的革新,钢铁侠系列战衣的重大转折。利用托尼父亲的遗物研究及对宇宙魔方(从复仇者联盟中可以得知)研究,获得了新的能源,真正意义上的方舟反应堆。重新改造战衣,Mark6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胸口的高功率冲击炮改为了三角形,武器方面,除了常规的手部冲击炮和多目标对人武器,加入了新的小型飞弹,并在手背增添高功率激光每次使用会消耗掉2块能量板,而且还是一次性的大杀技。在复仇者联盟中手背增添高功率激光变为长期技能。Mark6已经可以不借助机器独立着装了,像钢铁侠3那样。(估计大家都没有注意这个细节 :复仇者联盟里,航母上没有辅助着装的机器,而且钢铁侠2 的原定结局里斯塔克直接从战衣里出来了)
详询词条:Mark6 Mark7于复仇者联盟最后大战登场,也出现在《钢铁侠3》中:开头被炸毁、在酒店旁待机、最后大战被小辣椒摧毁。在原Mark6基础上,加入了变形结构,可在半空中进行合体(或为后期机型合体功能的鼻祖)。武器方面去掉对人武器,加入了可分类的推进背包,并有小型可追踪导弹。手部的激光改为由核心直接供能(导致最后能量险些用完),手背的激光改变成三束,改回原有的肘部反坦克导弹不过有所强化,膝盖部也加入了武器:空对地轰炸弹。从追核弹可以看出,速度上也不逊于其它机型。
详询词条:Mark7
Mark VIII(马克8)号是托尼·斯塔克创造的第八套装甲,出现在电影钢铁侠3里。Mark8是马克7号的改进版本,比马克7号更灵活和更具操作性,同时它配备了大量的武器。马克8号保留了著名的红色、金色的色调,它和马克7号的外观略有不同,具有独特的、光滑的面罩设计。
详询词条:Mark8 Mark IX(马克9)号是托尼·斯塔克创造是第九套装甲,出现在真人电影钢铁侠3里。除了重新设计的头盔、臀部和腿部外,Mark9与它前身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它也保留了最经典金色和红色的配色方案。
详询词条:Mark9 MARK X(马克10)号是托尼·斯塔克创造是第十套装甲,出现在真人电影钢铁侠3里。Mark10也保留了最经典金色和红色的配色方案。
详询词条:Mark10 MARK XI(马克11)号是第二套高级钢铁侠装甲,Mark11也是托尼·斯塔克创造的第11套装甲,出现在真人电影钢铁侠3里。马克11号配色方案为最经典金色和红色。
详询词条:Mark11 MARK XII(马克12)号是托尼·斯塔克创造的第12套装甲,出现在真人电影钢铁侠3里,当托尼下令贾维斯启动“家庭聚会”计划,马克12号和其它装甲被激活,帮助托尼对付奥尔德里奇.基利安。Mark12号配色方案没有沿用传统的红色、金色,而是涂装了类似马克2号的银色、金色和黑色。
详询词条:Mark12 MARK XIII(马克13)号是第四套高级钢铁侠装甲,也就是托尼·斯塔克创造的第十三套装甲战衣,出现在电影钢铁侠3里,当托尼下令贾维斯启动“家庭聚会”计划,马克13号和其它装甲被激活,帮助托尼对付奥尔德里奇.基利安。Mark13配色方案没有沿用传统的红色、金色,而是涂装了比较独特的银色和黑色。
详询词条:Mark13 MARK XIV(马克14)号是托尼·斯塔克创造的第十四套装甲,在真人电影钢铁侠3里,当托尼下令贾维斯启动“家庭聚会”计划,Mark14和其它装甲被激活,帮助托尼对付奥尔德里奇.基利安。
详询词条:Mark14 「鬼祟(Sneaky)」
Mark15为隐匿任务所设计,几乎是看不见的敌人预警系统。一个铬彩色涂层,盔甲可以变暗或减轻环境相匹配。最终战中,在Mark42被变异人击毁后紧急召唤,着装并保护了托尼,可惜没穿好摔下来就报废了,但保住了托尼的一条性命 。可以屏蔽所有雷达,但是将输出降低了,增加在了速度和隐身上。(事实上这套装甲是第一集时期就有的概念设定,直到第三集改了配色后又被拿出来使用)
详询词条:Mark15 「夜店(Night Club)」 Mark16作用类似于鬼祟,完全没有武器,是专为隐形的任务的机型。特色是两肩的凸起物和没有分成上下两段的面罩,因此外观看起来没有「嘴巴」,显得脸很长,原版为银白色,剧中为传统金红配色。第二套与基连战斗用的战衣,由于没有武器,被完虐:和基连对拳,对方只是手骨折瞬间恢复,自己整个手就被打散了,推一下不能动了,直接打穿上半身。
详询词条:Mark16 「碎心者(Heartbreaker)」
炮击型冲击波转换器装甲,是钢铁侠里输出能力最大的装甲了。胸口冲击炮威力更大,可以调整宽窄,也可生成护盾。可以看出是一台强调能量输出的型号。预计为胸口冲击炮的强化试验机。最终战中,托尼在未穿战衣情况下指挥其帮助Mark35红鲷鱼,再带罗德去营救总统,但被绝境士兵拦下,Mark17后与Mark25突袭者配合击杀2名绝境士兵。战损不明(总体上是队长级别的机体)。 详询词条:Mark17 MARK XVIII(马克18)号是托尼·斯塔克创造的第18套装甲,名称为“卡萨诺瓦”(Cassanova),是一种隐形炮兵等级RT装甲。Mark18出现在真人电影钢铁侠3里,当托尼下令贾维斯启动“家庭聚会”计划,马克18号和其它装甲被激活,帮助托尼对付奥尔德里奇.基利安。马克18号配色方案为黑色和银色。
详询词条:Mark18 MARK XIX(马克19)号是托尼·斯塔克创造的第19套装甲,名称为“猛虎”(Tiger),是一种超高速装甲。马克19号出现在真人电影钢铁侠3里,当托尼下令贾维斯启动“家庭聚会”计划,马克19号和其它装甲被激活,帮助托尼对付奥尔德里奇.基利安。Mark19配色方案为红色和白色。
详询词条:Mark19
【巨蟒(python)】
Mark20全身加装了响尾蛇导弹,也改装了推进力,拥有强大的破坏力,全身配备200个小型响尾蛇导弹,但是很难校准,也大大提升了操作的难度,不能进入水下100米深的地方,设计将肩部往下,应该是为了增加控制性,但是很少作为实战使用,一般作为支援性武器——因为如果装甲被打破,可能会引发配备的所有导弹引爆,所以只能作为支援性武器。
详询词条:Mark20 MARK XXI(马克21)号是托尼·斯塔克创造的第21套装甲,名称为“迈达斯”(Midas),是一种超高空战斗装甲。马克21号出现在真人电影钢铁侠3里,当托尼下令贾维斯启动“家庭聚会”计划,马克21号和其它装甲被激活,帮助托尼对付奥尔德里奇.基利安。Mark21配色方案为纯金色。
详询词条:Mark21 【复古改装车(Vintage car)】
Mark22用于执行机密任务,带有与变色龙一样的功能,很像钢铁爱国者,猜想小罗的钢铁爱国者就是从22代取得的灵感,也使用了所有机甲里最先进的推进系统,几乎将噪音完全消除,将攻击力完全加在了输出力、推进系统、保护装置上了,也有着可以和太阳系里所有的生命进行沟通,但是几乎没有任何的攻击性,唯一的攻击性武器就是胸前的单光束冲击炮,但是是将冲击炮化为光粒子放出的招式,用来摧毁对手的细胞,但是如果对手穿着防弹衣这招就一点效果都没有了,所以这是用来做机密任务的装甲。
详询词条:Mark22 Mark23是一款耐高温装甲,拥有多层隔热保护层和防御装甲,能在极端温度环境下正常工作,甚至可以在火山喷溢出来的岩浆上行走。
详询词条:Mark23 Mark24名称为坦克(Tank),是一款重型战斗装甲,有一个尺寸略小、性能略次于马克17号的胸部Repulsor,可发射集束炮,并可以随意调整集束炮的光束大小,也可以生成防护盾。
详询词条:Mark24
「突袭者(Striker)」重型建设用装甲,它的作用是帮助施工。它强大提钻一样的手臂可以粉碎混凝土,并且可以承受高温和电流的冲击。以银黑色为主、双手装有大型黄色凿子的装甲(与漫画版不同,电影版手部为钻头),辨识度相当高,Mark25在最终战中打坏了陆桥、戳飞两名绝境士兵后让另一套装甲(为MARK30)前来接力射杀,保护了险些被袭击的罗德。 战损不明。
详询词条:Mark25 马克26号是特种重型建筑装甲,它是托尼的第一套防辐射装甲,可在核辐射重污染等区域作业,它也可承受超高温和超大电流冲击。Mark26也是第一套采用绿色涂装的装甲。
详询词条:Mark26 「 迪斯科 (Disco)」
Mark27装甲能够变成周遭景物的样子,类似隐形跟MARK7长的很类似,配色十分的花哨,紫蓝配橙色。存在感很低,战毁情况同样不明。
详询词条:Mark27 马克28号是一款防辐射装甲,采用了类似辐射警告标志(黄色、黑色)的涂装方案,并将辐射警告标志的黄色提升为橙色,这也表明它可以承受极端辐射。Mark28有一个非常独特系统可以消除盔甲表面的辐射,它还拥有双层防护装甲,能完全保护使用者不受辐射侵害。
详询词条:Mark28 马克29号名称为“小提琴手”,是一款建设装甲,左臂附加配备类似手持式凿岩机机械手。装甲主色为黑色和银色,左臂机械手部分采用红色涂装。Mark29的左臂附加机械手拥有巨大的撞力、冲击力,可以反复冲击粉碎坚硬的地板或建筑物。马克29号拥有一个类似马克24号和马克17号的超大型胸部Repulsor,可攻击敌人也可进行爆破等建设作业。马克29号也是第一款不对称的装甲。
详询词条:Mark29 马克30号是一款通用型装甲,也是马克33号的原型,Mark30的外表涂装采用蓝色、银色配色方案,装甲外形比较独特,多处呈现倒三角形,包括胸部Unibeam。
详询词条:Mark30 马克31号是一款超高速装甲,装甲整体重量变轻,防御强度变高。外形类似Mark8,头盔面罩使用钢铁侠装甲的经典金色设计。
Mark31是测试样机,主要为了测算钢铁侠装甲的超音速能力,它所测试得出大部分数据都被应用到马克40号装甲,使马克40号能够获得史无前例的速度。
详询词条:Mark31 Mark32是一款增强型炮兵等级RT西装,配备了与Mark17同等尺寸的胸部Repulsor,可以发射强大的集束炮,并可以随意调整集束炮的光束大小,也可以生成防护盾。
详询词条:Mark32 「白银战将(Silver Centurion)」
Mark33银百夫长有轻微的保护力场,使用磁场极性使衣服吸引或排斥对象。能够发射脉冲炮(Mark6的胸口不能发射冲击波),强化进一步的行动。 最终战中托尼所着装的第一套战甲,此时托尼正在跟罗德说话:“抱歉,装甲只适合我的身形” 。后营救小辣椒时被偷袭,胸口能量损坏。同时切掉基连的左手。后被抛弃。 详询词条:Mark33 [左撇子(Left-handed)]
Mark34灾难救援盔甲原型,又名“左撇子”。根据此型号,直接衍生出了后来的马克35,也就是那位惨遭“剥脸”的红绸鱼。注意,左手处的救援巨爪其实可以拆卸下来。
详询词条:Mark34 「红鲷鱼(Red Snapper)」
Mark35灾难救援装甲,这种装甲设计在危险的地方生存。还可延伸手臂和爪子,成为理想的灾害救援装甲。托尼指挥MK17(碎心者)去帮忙清掉红鲷鱼身上的三个绝境士兵(太苦命了)。头部被强行拆下后自毁。
详询词条:Mark35 【和事佬】(intermediary)
棕色的集体,头部凹陷,肩上配备着声波可以组织人类的行动,也配备了和双子星一样的超震动波,应该是双子星的样机。Mark36外形像去掉爪子mk35的面孔,战损不详。
详询词条:Mark36 「锤头(Hammerhead)」
深海装甲,Mark37的设计是能够旅行到海洋的最深处。它可以承受极端的压力,它具有大功率工作灯能够在黑暗的水域有较高的能见度,手腕部配备鱼雷。在剧中有个2秒的特写镜头,算是长脸了。带着一名绝境士兵自毁。撞坏托尼所在的建筑物支撑,才让托尼指挥Mark38(伊格尔)撑着建筑物。
详询词条:Mark37 「伊格尔(Igor)」
负重装甲,这实际上不是设计用来战斗的装甲。Mark38是为起重和搬运重物所创。是托尼设计的用来搬运他的巨大酒窖到斯塔克大厦。
详询词条:Mark38 「双子座(Gemini)」亚轨道装甲,它是专为外太空飞行而生。Mark39集成一个可移动的助推器包和零重力机动推进器。全身也装载了强大的“超震动波”一般是对付于太空中的陨石。并且盔甲可以将量子和等离子转化为能源和空气。很多人也许纳闷为什么双子座没有对应的战斗画面,实际上是有的,只不过确实画面很短暂难以辨别。图中一个绝境士兵用一根钢管射击MK39,结果反被39击杀,最后停留处可以隐约见到MK39的推进器。
详询词条:Mark39 「猎枪(Shotgun)」
超高速装甲。它是设计用于高超音速。Mark40可以用超过5马赫的速度旅行。同时也是托尼在这场战斗穿上的第三套战甲,此时正与基连苦战中 。后被手刃劈开。(全尸都没有)
详询词条:Mark40 「骨骼(Bones)」骨架装甲。这是一个黑色和金色的钢铁侠外套。它的设计目的是为了速度和机动性。Mark41从剧中可以看出拥有与Mark42一样的能力,目测为42的概念机。最终战前期手脚分离的方式击杀4个绝境士兵。它浑身的骨架可以搭载其他装备,便于快速咬合。
详询词条:Mark41 Mark42具备了自动组装的能力,优点是可以远程操控和自动组装,当然有优点就有缺点,MK42由于自动组装省去了很多链接部件上的螺丝,所以很容易撞坏.武器方面除了基础的手部冲击炮和胸口冲击炮,小臂搭载了小型飞弹。更多的是为了近战。是Stark所有战甲里最“坑爹”的一台:托尼在第一次穿着的过程中不停的闪躲;穿的时候只因腿部的一个部件导致已经“全副武装”的托尼只剩下了头盔,其他零件全部散落,贾维斯还说“看您工作真是一种享受。”可想而知这套战甲有多么“顽皮”;曾在飞行救人后转身时被一辆大卡车撞得稀碎(此时的托尼不在战甲内),后来在最终战中降落时因为右脚绊到了船上的扶手,直接掉了下来,又摔的稀碎(此时的托尼也不在战甲内),托尼还说了句“一点也不长脸/不争气”。可以说这幅战甲的“智商”“不太够”,专门为搞笑而生(详见《钢铁侠3》)。
全战衣于最终战后自毁(有7台在早期别墅袭击时被毁)。
详询词条:Mark42 Mark43在《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前期中出现,是Mark42的改良版本。肩部增加散弹。
马克43号装甲的涂装与马克42号恰恰相反,它是暗红色居多,金色少数。它也拥有防辐射内衬装甲,可以在核污染区域,极端温度、极端环境下长时间工作,也可以进行水下作业。它也可以进行亚轨道飞行(亚轨道飞行是指在距离地球35至300公里的高空飞行,但仍受地球引力牵引。)。
详询词条:Mark43 Mark44,即反浩克装甲。仅在《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中出现,专门用来对抗浩克。平时搭载在卫星上,飞行于近地轨道,在使用的时候发射到需要的位置。体型十分巨大,甚至比浩克还要大一圈,可以将其他战甲包裹起来。采用组合结构,附带一个飞行装备库,在损坏的时候可以将损坏的部位分离使用备用零件修复。
详询词条:Mark44 维罗妮卡( Veronica)是一套由托尼·斯达克(钢铁侠)与班纳博士(浩克)共同研发的一套独立系统,开发期间浩克甚至可能参与实战测试。它通常以包裹方式部署在太空,必要时可迅速调用。
维罗妮卡系统包含多个功能模块,反浩克装甲是其中之一,反浩克装甲的作用相当于外勤特工,其余功能模块起着支持、补给作用。除反浩克外其余已知的功能模块包括:独立卫星通信,独立操作,战损支持(出现战损可调用备件更换),监狱式隔离仓等。
简单来说,与浩克对战的那款重型装甲叫做浩克克星(Hulk Buster),它是维罗妮卡( Veronica)的一部分。
而之所以叫维罗妮卡(Veronica)这个温柔婉约名字,据导演韦登所说,这个梗是这样的:
美国漫画《阿尔奇》(Archie)中,高富帅阿尔奇有两个感情纠葛的妹子,一个妹子叫维罗妮卡,另一个妹子,她的对头叫贝蒂(Betty)。
而班纳博士之前的爱人就叫贝蒂。
所以为了打败班纳而造出的装甲就被应该叫维罗妮卡。
详询词条:维罗妮卡 Mark45在《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后期中出现。此时系统已经更换成女性声音的“星期五”。(贾维斯和幻视融为一体了)
和Mark43一样,2台机都是以红色为主,但45的红色涂装面积更大,作为主战甲45头盔脸型首次改尖,以外主战甲怎么变脸型基本都不会变,这也算是为了避免审美疲劳的改变吧。
详询词条:Mark45
Mark XLVI(马克46)号是托尼·斯塔克创造的第46套装甲,名称未知,将出现在漫威电影《美国队长3:内战》(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里面。马克46号又称内战装甲(Civil War Armor),配色方案为红色和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