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
产能置换是利用市场化和法制化手段推动钢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的有效手段。自发布实施以来,有效遏制了钢铁产能无序扩张,在化解过剩产能、调整产业布局、推动兼并重组、提升技术装备水平、节能减排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一、可实施等量置换的情形:
(一)企业内部退出转炉建设电炉且一并退出配套的烧结、焦炉、高炉等设备项目的炼钢产能。
(二)退出和建设冶炼设备均为电炉的项目。
(三)不改变冶炼设备类型、容量(积)、数量的厂区内部技术改造项目。
(四)退出配套烧结、焦炉、高炉等设备建设氢冶金和Corex、Finex、HIsmelt等非高炉炼铁项目的炼铁产能。
二、制定产能置换方案,方案主要包括建设项目和退出项目情况,须明确以下内容:
(一)建设项目所在地区、企业名称、拟建的冶炼设备(包括相应预处理及精炼设施)型号、数量和产能,计划开工和投产时间。
(二)退出项目所在地区、企业名称、退出的冶炼设备型号、数量和产能,拆除时间安排。涉及跨省(区、市)产能置换,须附产能出让公告。
三、产能置换方案必须包含哪些内容
1、增加了配套设施的公示公告,即建设项目必须将预处理及精炼设施的型号、数量和产能一并公示公告。比如配套建设的脱磷、脱硫预处理装置,LF炉、RH炉等精炼设施。
2、完整保留了退出项目信息,即退出项目所在地区、企业名称、退出的冶炼设备型号、数量和产能,以及拆除时间安排等;涉及跨省(区、市)产能置换,须附产能出让公告。
法律依据:
《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
第六条 建设炼铁、炼钢产能均须分别实施产能置换。置换过程中的退出产能数量,按照2016年国务院国资委、各省级人民政府上报国务院备案去产能实施方案的钢铁行业冶炼设备清单内产能数量核定;对2016年及以后建成的合法合规冶炼设备,退出产能数量按照《产能核算表》(附件1)进行核定。置换过程中的建设产能数量,按照《产能核算表》进行核定。企业建设脱磷转炉须履行产能置换手续。建设非高炉炼铁、提钒转炉、回转窑
矿热炉(RKEF)等设备,产能核定须“一事一议”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B. 钢铁企业有烧结是否有必要搞球团
现在高炉的炉料结构提倡是以高碱度(R=1.8以上)烧结矿和酸性球团矿相搭配,有时候回可能会少量加部答分(5%)天然块矿。
烧结矿选择高碱度是有其用意的,因为高碱度烧结矿里面的物相组成、烧结矿的强度及冶金性能都比较好;而炼铁时炉渣的碱度对脱硫脱磷等过程很重要,一般在1.0~1.2左右;故我们的高碱度的烧结矿一般要配加部分酸性(碱度低)的球团矿,以保证炉渣碱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当然,钢铁企业有烧结了,可以选择另采购商品球团矿;如果自己有矿山、或有价格比较合理的球团含铁精矿的矿源,或者迫切想解决自我供需,也可以选择自己搞球团矿。其实现在球团厂的投资进去了,没有自己的矿山需要外购铁精矿的话,自己生产球团并不是很有优势,可能处于微盈利或者亏损的状态,而且还可能受到炼铁部门强压价格的现象。总的来说,还是现在的铁矿石价格太高,能源的成本、环保的压力等等因素极大得限制球团厂的建立,而且未来一段时间内,钢铁企业将会进入一个产业整合重组的阶段,扩大产能已不是出路。
C. 利用废钢铁生产需要产能吗
【卖废品就上废品之家 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废钢行业为钢铁企业发展提供质量更稳定、成本更低廉的废钢资源,可以促进钢铁企业生产的稳定顺行,同时还能起到稳定铁矿石价格的作用,保证供给侧改革红利不外流。随着我国钢铁积蓄量不断增加,钢铁企业应用废钢铁资源量不断攀升,废钢铁统计信息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钢铁行业需要关注的四个问题:一是产能释放过快,产量增幅太高,特别是非会员企业产量增长过快的现象依然没有改观;二是钢材价格下降,原燃料价格上升特别是进口铁矿石价格继续飙涨对行业利润的挤压进一步凸显,企业利润环比大幅下降;三是国内钢材库存回升,需要合理控制生产节奏;四是钢铁投资大幅增长,一些企业或会利用产能置换等政策,盘活无效产能指标,导致新的产能过剩。
废钢利用作为一项朝阳产业,前景广阔,做好废钢数据意义十分重大,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钢铁,对废钢铁需求空间也很大。在管理数据为王的当代,废钢铁是绿色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废钢铁利用率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经途径之一。
废钢与特钢之间是紧密相连的。目前国内已有几百家授牌的废钢加工企业,随着环保政策的趋严趋紧和产能置换的不断推进,钢铁行业去产能、提质升级的进程远远没有结束,未来三五年或会出现大的调整,废钢加工企业要适应行业的发展态势。
废钢原料稳定性亟待提升
近两年,随着环保压力的增大,众多钢铁企业焦化、烧结和高炉生产受到限制,废钢使用量显著提升。废钢的质量问题也就日渐引起关注。
对于采购成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采购中心副总经理周波认为,原料成本升高,挤压了钢企利润。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季节性需求淡季钢材市场呈供强需弱态势,叠加铁矿价格高位,废钢价格不断走高,导致长、短流程原料成本均持续上升,利润不断下滑。
废钢来源不一,会造成钢厂成本波动大。部分料型,产业化掺假,给钢企生产带来影响。可以说,废钢质量不稳、掺假等行为已经成为了行业难题。
据了解,废钢质量不稳的危害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洁净程度的稳定。带入炉内的杂质,特别是泥沙(主要含二氧化硅)和铁锈,在冶炼中就会增加渣量,降低回收率、降低炉渣碱度,加剧了对碱性炉墙的侵蚀,对炉体寿命带来不利影响。
二是干燥度不稳定。如果水分过高,会导致冶炼能耗升高,还会影响钢水质量。
三是化学成分不稳定。入炉废钢要求化学成份应基本明确、且力求稳定。成分不稳,则会导致钢水中C、S、Cu等成分波动,影响钢材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整炉报废的现象。
四是重量、尺寸不稳定。入炉废钢的重量和外形尺寸也有严格的要求。若不达标,会造成每炉装料次数增多,延长融化时间,进而增加能耗、影响产量,导致生产成本上升。
D. 什么是钢铁产能
通常来讲,产能即生产能力的简称,即某个行业在一定时期内(本研究以一年为单位)现有技术条件下,综合考虑产品组合、劳动力、厂房、设备、原料等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的生产量。最大产出量是由生产该产品的各生产环节的最薄弱的一环来决定。这就好像是我们熟悉的“水桶理论”,水桶内水的容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以钢铁行业来说,其生产由炉料、烧结、炼铁、炼钢、轧材等多个生产工艺环节组成,在生产过程中各环节必须衔接配套才能实现整个钢铁生产能力的最大化,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成为限制产能充分释放的瓶颈。
准确理解产能,需要正确区分以下几点:第一,区分设计产能和有效产能。设计生产能力是指可实现的最大产出,或称为理想情况下的最大可能产出;有效生产能力,指在考虑了产品组合、排程的困难、机器维修以及质量因素等情况下的最大可能产出。评判产能利用情况所考虑的产能应该是有效产能而不是设计产能。第二,区分工序产能和全部产能。例如,钢铁生产由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多个生产工艺环节,在钢铁生产的诸多环节中最大的产量取决于能力最少的那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瓶颈,就会限制全部产能的发挥。第三,区分在建产能、拟建产能和实际产能。将在建产能和拟建产能作为总产能的一部分衡量我国产能利用率是不准确的。因为许多拟建项目可能未必付诸实施,在建项目也可能停建,落后产能也要淘汰一部分。
理解了产能,那么产能过剩是什么?顾名思义,产能过剩就是生产能力过剩,指某一行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能力存量的过剩,实际上也就是能够实现的生产能力超出市场需求能力的富余产能部分过大,超出了维持市场良性竞争所必要的限度。产能过剩通常会导致产品积压、竞争加剧、价格下跌、利润下滑等现象。
产能过剩不同于生产过剩。按照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的解释,在商品经济中(这里的商品经济是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谓“生产过剩”,是指生产出的商品超过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绝对的过剩,并不是说生产门路无可开辟,因而生产资料已绝对过剩;也不是因为人们的各种生活需要都已满足,因而消费资料已绝对过剩。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往往可以看到这种表面上似乎极端矛盾的现象:一方面,资本家喊叫生产过剩,把牛奶倒入大海,鸡蛋拿去喂猪;另一方面,日益增多的失业工人家庭正在为得不到必需的食物营养而犯愁。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相对于会购买力来说,商品是生产的太多了,是一种相对过剩。如果撇开会制度的差异不谈,马克思对于“过剩”含义的解释,同样也适应于我国现阶段出现的情况。因为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不是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只要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就有可能出现生产过剩。
产能过剩与生产过剩二者之间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本质的区别。
二者的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1)二者均可能导致行业效益下降、利润下滑、库存增大等危害;2)二者均是相对于需求而言的。3)二者可能存在相同的诱因。
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二者考察对象不同。生产过剩考察的是生产出来的产品产量相对于消费能力的市场饱和度;而产能过剩考察的是生产能力。2)产生的直接原因不同。生产过剩的原因可能是投资规模过大,或是供求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是投资规模过大或产业结构不合理,未来可能形成的潜在生产规模和结构超过了符合市场有效需求的供给规模和结构。3)二者形成的危害不同。生产过剩对经济造成的危害是一种己经转化为现实的危害;而产能过剩的危害不仅具有现实性、更具有潜在性,这种潜在性所造成的最终后果可能更严重。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是一种相对性过剩,是一种结构性过剩,也是一种阶段性过剩。
所谓相对性,是相对需求而言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收入和消费的整体水平依然很低。2008年我国粗钢50091.5万吨,人均消费377.2公斤,而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消费粗钢在600-900公斤左右。
所谓结构性,主要表现为目前一些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而另一些高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业的生产能力却严重不足。
所谓阶段性,就是说某个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解决了,新的过剩行业又会出现,这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规律。比如1996年,我国就钢铁行业曾经出现产能过剩,2005年我国也出现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这一特征表明,产能过剩是在消费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产生的。
从我国钢铁行业来看,我国现阶段钢材需求量还没有达到峰值。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钢材消费量大致在2031-2043年达到峰值,消费量峰值在8.5-10亿吨。如果照此分析的话,那么目前我国的钢铁产能过剩就只是暂时性的相对产能过剩,而非绝对性产能过剩。由于钢铁行业具有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因此我国钢铁行业富余部分产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般来说,任何一个行业供求不可能完全达到平衡。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适度的产能过剩有利于行业发展。一方面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新的竞争者进入该行业,另一方面它可以促使行业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有利于落后产能的淘汰,优化产业结构。但是,如果这部分富余产能超过了一定的限度,生产设备大量闲置,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比如,资金占有率增大、库存增大、产品价格下滑以及行业效益变差等等
E. 钢铁厂大概要投资多少钱
民营企业起步阶段200万吨规模的长材钢铁厂,投资40亿元左右,其中烧结3亿元,高炉10亿元,制氧版3亿元,转权炉连铸12亿元,轧钢两条棒材两条高线5亿元,公辅设施6亿元,设计费开炉费铺底流动资金1亿元。没有计算土地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