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o16年废铁会涨价吗
受金融危机影响,且国内钢铁生产过剩,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建设步伐减缓,所以钢铁废铁在两年内不会涨价。
『贰』 新中国成立以后钢铁工业发展情况
总体上,中国钢铁工业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年)为“以钢为纲”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1978~2000年)为稳步快速发展阶段,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为加速发展阶段。
1、“以钢为纲”的发展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钢铁工业的基础十分薄弱,全国几乎没有一家完整的钢铁联合企业。新中国成立后,钢铁工业开始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在苏联援助下建设了鞍钢、武钢、包钢等钢铁厂,钢铁工业逐步建设发展形成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格局。
随着“三线建设”的铺开,在西南、西北建设了攀钢、酒钢、成都无缝管厂等一批新的钢铁企业,初步形成了新中国的钢铁工业布局。
考虑到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国家确立了“以钢为纲”的工业发展指导方针,提出了“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超英赶美”等口号。因此,在这一阶段中国钢铁工业就走上了一条以追求产值、产量增长速度为目标的粗放型的发展道路。
经过全国上下的努力,在这一阶段中国钢铁工业的产量和产值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78年,钢铁产量为3178万吨,占世界钢产量的4.5%,居世界第4位。据统计,1952~1978年期间,钢铁工业产量平均每年递增12.9%,产值每年递增11.8%,实现利税每年递增9.67%。
需要指出的是,在“以钢为纲”的发展指导方针下,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钢铁工业部门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协调发展的问题。由于对于钢铁工业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过大,就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在资金有限的前提下,过分的投入会制约其他工业部门的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钢铁工业部门的利税贡献,同其他产业部门相比而言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特点,所以较高比例的投入就会影响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积累。由于钢铁工业是一个资源消耗量大、能耗高的行业,这一阶段钢铁工业的发展也占用了大量的能源。
据统计,1978年,钢铁工业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7.36%,能源消耗占整个国民经济消耗能源总量的12.97%。另外,企业管理水平低、职工积极性不高也是当时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在1970~1975年期间,中国钢铁工业已经形成了3000万吨的生产能力,但是生产能力并不能够得到充分实现。1974~1976年,曾经连续三年计划生产2600万吨钢的目标都没有实现,人们称之为“三打二千六打不上”。
2、稳步快速发展的中国钢铁工业
在这一阶段,中国钢铁工业发展遇到了两次重要机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资源创造了条件。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中国钢铁工业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快了钢铁工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在这一阶段,除了建设上海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厂等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企业外,又对一些老的大型钢铁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和升级,例如鞍钢、武钢、首钢、包钢等企业。1981年,我国与澳大利亚科伯斯公司通过签订补偿贸易合同的方式,首次实现了改革开放以后利用外方资金和技术对鞍钢焦化总厂沥青焦车间进行改造。
1987年,国家计委批准了鞍钢、武钢、梅山(1998年后被并入宝钢集团)、本钢、莱钢5个企业利用外资的项目建议书。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中国钢铁企业工艺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另外,一些非国有企业也进入到钢铁行业,例如,沙钢、海鑫等,并且发展迅速。同时,1992年之前,中国钢铁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从放权让利到承包经营责任制,希望通过企业改革释放强大的内在发展动力,实现了钢产量5000万吨和亿吨两次突破。1986年,中国钢产量(粗钢)超过了5000万吨,达到5221万吨。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更是为钢铁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在动力。1994年以来,钢铁行业的舞钢、本钢、太钢、重钢、天津钢管厂、“大冶”、“八一”等12家企业,列入国家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邯钢、抚顺钢铁公司、天津钢铁、酒泉钢铁等57家企业,列入地方改革试点。
到1998年,试点工作基本完成,试点钢铁企业均按照《公司法》实施了改组,初步明确了国家资产投资主体,理顺了出资关系,建立了企业法人财产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1996年中国钢产量(粗钢)首次超过1亿吨,达到10124万吨,占世界钢产量的13.5%,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2000年,中国钢产量为12850万吨。
3、加速发展时期
“十五”期间,中国钢铁工业更是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粗钢产量从2000年的1.3亿吨,到2003年中国粗钢产量超过2亿吨,到2005年,粗钢产量达到3.6亿吨,成为全球第一个粗钢产量突破3亿吨的国家,再到2006年粗钢产量达到4.2亿吨,连续实现了钢产量2亿吨、3亿吨和4亿吨的三次跨越。
2001~2007年期间,钢产量年均增长率为21.04%,其中,2001、2003、2004和2005年这四年年增长率都是保持在20%以上,2005年钢产量同上年相比增长率更是创纪录的高达30.42%,同时,中国钢铁工业在整个工业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006年,中国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735亿元,在39个工业行业中排名第2位,仅低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367亿元,在39个工业行业中排名第3位,仅低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十二五”钢铁工业主要成就:
1、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国粗钢产量由3.5亿吨增加到6.3亿吨,年均增长12.2%。钢材国内市场占有率由92%提高到97%。2010年,钢铁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万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资产总计6.2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值的10.4%,为建筑、机械、汽车、家电、造船等行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
2.品种质量明显改善
“十二五”时期,我国钢铁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钢材品种齐全,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大部分品种自给率达到100%。
关键钢材品种开发取得长足进步,高强建筑用钢板、抗震建筑用高强螺纹钢筋、航天器用合金材料、高性能管线钢、大型水电站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高速铁路用钢轨等高性能钢铁材料有力支撑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保障了北京奥运会场馆、上海世博会场馆、灾后重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以及西气东输、三峡工程、京沪高铁等国家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3、技术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
“十二五”时期,重点统计钢铁企业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生产能力所占比例由48.3%提高到60.9%,100吨及以上炼钢转炉生产能力所占比例由44.9%提高到56.7%,大部分企业已配备铁水预处理、钢水二次精炼设施,精炼比达到70%。
轧钢系统基本实现全连轧,长期短缺的热连轧、冷连轧宽带钢轧机分别由26套和16套增加到72套和50套。宝钢、鞍钢、武钢、首钢京唐、马钢、太钢、沙钢、兴澄特钢、东特大连基地等大型钢铁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共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2272万吨、炼钢产能7224万吨,高炉炉顶压差发电、煤气回收利用及蓄热式燃烧等节能减排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部分大型企业建立了能源管理中心,促进了钢铁工业节能减排。
2010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各项节能减排指标全面改善,吨钢综合能耗降至605千克标准煤、耗新水量4.1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1.63千克,与2005年相比分别下降12.8%、52.3%和42.4%。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由90%提高到94%。
『叁』 近期钢材市场价格行情的走势将如何发展
天道酬勤 (本资料由永銮金属材料整理) 上一周,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总体呈现涨跌互现的市场态势,板材产品、个别市场区域的建筑钢材产品的成交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而品种钢产品的成交价格,却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这种价格的反差是比较大的,也说明了当前国内钢市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对后市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从社会库存看,主要产品的库存告别了连续下降的局面,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增加,如果在需求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只有产量增加的可能性。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1月我国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3351.6万吨、3518.9万吨和4230.1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6.2%、12.4%和11%;与10月相比,钢、铁、材产量也继续回落,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减少61.5万吨、71.2万吨和62.85万吨,下降幅度为1.8%、1.98%和1.5%。从以上数据看,虽然与去年同比下降的幅度较大,而环比下降的幅度并不明显,说明钢厂的生产基本维持一个稳定小幅回升的生产形势。这种供求关系如果继续维持下去,国内钢市将会产生较大的变化。 建筑钢材产品社会库存总体开始上升。上海市场库存32.2万吨,库存增加0.7万吨;广州市场社会库存16.5万吨,库存增加0.9万吨;北京市场库存为13万吨,库存增加1.4万吨;沈阳市场库存7.9万吨,库存增加1.9万吨。 卷板产品社会库存总体稳定,有上升的迹象。上海市场,热轧卷板产品库存53万吨,库存基本稳定,冷轧卷板产品库存21.2万吨,库存基本稳定;广州市场库,热轧卷板产品库存30.5万吨,库存增加0.1吨,冷轧卷板产品库存39万吨,库存下降0.4万吨;天津市场,库存热轧卷板产品库存6.3万吨,库存增加0.6万吨,冷轧卷板产品库存1.4万吨,库存稳定。 建筑钢材产品成交价格总体小幅下跌。上海市场,线材成交价格3480元/吨,价格下跌50元/吨,螺纹钢产品成交3460元/吨,价格下跌30元/吨;广州市场线材价格3920元/吨,价格上涨20元/吨,螺纹钢3930元/吨,价格稳定,三级螺纹钢市场价格4050元/吨,价格稳定;深圳市场线材成交价格3920元/吨,价格上涨20元/吨,螺纹钢成交3900元/吨,价格稳定,三级螺纹钢市场价格4000元/吨,价格稳定;北京市场线材产品市场价格3440元/吨,价格上涨10元/吨,螺纹钢3550元/吨,价格下跌10元/吨,三级螺纹钢与二级螺纹钢的差价为150元/吨,小螺纹与大螺纹钢的差价为150元/吨,三级盘螺3570元/吨,价格稳定。天津市场线材价格3470元/吨,价格上涨20元/吨,螺纹钢3500元/吨,价格下跌50元/吨;沈阳市场线材价格3580元/吨,价格上涨170元/吨,螺纹钢3400元/吨,价格上涨20元/吨;包头市场线材价格3350元/吨,价格下跌30元/吨,螺纹钢3450元/吨,价格下跌50元/吨;呼和浩特市场线材价格3350元/吨,价格稳定,螺纹钢3650元/吨,价格稳定;长沙市场线材价格3770元/吨,价格下跌30元/吨,螺纹钢4000元/吨,价格下跌30元/吨,三级螺纹钢市场价格4130元/吨,价格下跌30元/吨;太原市场线材价格3500元/吨,价格稳定,螺纹钢3550元/吨,价格下跌30元/吨;石家庄市场线材价格3550元/吨,价格稳定,螺纹钢3620元/吨,价格下跌30元/吨;银川市场线材价格3450元/吨,价格稳定,螺纹钢3550元/吨,价格稳定。 热轧卷板产品市场成交价格总体下跌。3.0mm规格上海市场价格3680元/吨,价格下跌20元/吨;天津市场成交价格3570元/吨,价格下跌50元/吨;广州市场成交价格3750元/吨,价格下跌50元/吨。5.5mm规格上海市场成交价格3380元/吨,价格下跌60元/吨;天津市场成交价格3450元/吨,价格下跌50元/吨;广州市场成交价格3520元/吨,价格下跌130元/吨。 冷轧卷板产品市场成交价格总体下跌。上海市场成交价格4050元/吨,价格下跌30元/吨;广州市场成交价格4320元/吨,价格下跌130元/吨;天津市场成交价格3750元/吨,价格下跌50元/吨。 中厚板产品市场成交价格总体下跌。上海市场成交价格3550元/吨,价格上涨50元/吨;广州市场成交价格3670元/吨,价格下跌30元/吨;天津市场成交价格3430元/吨,价格下跌40元/吨。 镀锌板产品市场成交价格总体下跌。上海市场成交价格4300元/吨,价格下跌130元/吨;广州市场成交价格4570元/吨,价格下跌80元/吨;天津市场成交价格4400元/吨,价格下跌40元/吨。 热轧带钢产品市场成交价格涨跌互现。中宽带钢产品,华北市场3450元/吨,价格稳定;华东市场的价格3480元/吨,价格下跌20元/吨。窄带钢产品市场价格,天津市场的成交价3350元/吨,价格上涨50元/吨;唐山市场价格3450元/吨,价格稳定;华东市场成交价格3650元/吨,价格稳定,华南市场成交价3700元/吨,价格下跌30元/吨。 焊管产品市场成交价格稳中下跌。唐山地区市场成交价格3480元/吨,价格下跌120元/吨;上海市场价格3950元/吨,价格基本稳定。 钢坯产品市场价格总体稳定。唐山地区普碳方坯成交价格3200元/吨,价格稳定,低合金方坯价格3300元/吨,价格稳定。 硬线产品市场成交价格总体稳中上涨。上海市场成交价3550元/吨,价格稳定;宁波市场成交价3550元/吨,价格上涨50元/吨;天津市场成交价格3500元/吨,价格上涨50元/吨;杭州市场成交价3450元/吨,价格稳定;南通市场成交价3550元/吨,价格下跌50元/吨;广州市场成交价3550元/吨,价格上涨50元/吨。 77B、82B产品成交价格总体稳定。77B天津市场价格3600元/吨,价格稳定;82B天津市场价格3700元/吨,价格稳定,广州市场价格3800元/吨,价格稳定。 30MnSi产品市场成交价格总体稳定。天津市场成交价格3500元/吨,价格稳定,华东市场成交价格3500元/吨,价格上涨50元/吨;广州市场成交价格3600元/吨,价格稳定。 冷镦钢产品市场成交价格总体稳定。上海市场35K3670元/吨,价格稳定,22A3700元/吨,价格稳定;广州市场22A3950元/吨,价格稳定;杭州市场35K3700元/吨,价格稳定。 拉丝线材产品市场成交价格总体上涨。天津市场成交价格3520元/吨,价格上涨120元/吨,广州市场成交价格4000元/吨,价格上涨50元/吨。 碳素结构钢产品市场成交价格总体大幅度上涨。上海市场成交价格3850元/吨,价格上涨100元/吨;杭州市场3850元/吨,价格上涨100元/吨;广州市场3900元/吨,价格上涨300元/吨;福州市场3850元/吨,价格上涨100元/吨;温州市场3900元/吨,价格上涨50元/吨;宁波市场3700元/吨,价格上涨200元/吨;沈阳市场3800元/吨,价格上涨100元/吨;重庆市场价格3850元/吨,价格上涨100元/吨;天津市场3700元/吨,价格上涨100元/吨;西安市场价格3850元/吨,价格上涨100元/吨;石家庄市场价格3800元/吨,价格上涨200元/吨。 40Cr合结钢产品的市场成交价格总体稳中上涨。上海市场4050元/吨,价格稳定;杭州市场3900元/吨,价格稳定;广州市场4200元/吨,价格上涨150元/吨;天津市场4000元/吨,价格稳定;宁波市场4000元/吨,价格稳定;沈阳市场4400元/吨,价格稳定;重庆市场价格3920元/吨,价格稳定;西安市场价格4500元/吨,价格稳定。 管坯产品的市场成交价格总体上涨。无锡市场3600元/吨,价格稳定;杭州市场3800元/吨,价格上涨100元/吨;潍坊市场3530元/吨,价格上涨50元/吨;天津市场3580元/吨,价格上涨50元/吨。 型材产品市场成交价格总体稳中上涨。槽钢产品,唐山市场价格3700元/吨,价格上涨30元/吨;上海市场价格3650元/吨,价格稳定;长沙市场价格3880元/吨,价格上涨60元/吨;广州市场价格3850元/吨,价格稳定。 角钢产品,唐山市场成交价格3680元/吨,价格稳定;上海市场成交价格3800元/吨,价格上涨50元/吨;广州市场价格3900元/吨,价格稳定。 铁精粉产品市场成交价格总体小幅上涨。唐山地区800元/吨,价格上涨10元/吨;东北地区640元/吨,价格上涨20元/吨;邯邢地区790元/吨,价格稳定。 焦碳产品市场成交价格总体上涨。唐山地区1500元/吨,价格稳定,邯郸地区1450元/吨,价格上涨50元/吨,山东地区1500元/吨,价格上涨100元/吨。 铁合金产品价格总体上涨。高碳锰铁产品河北地区8200元/吨,价格上涨100元/吨;硅铁合金内蒙地区5100元/吨,价格上涨200元/吨;硅锰合金产品山西地区7700元/吨,价格稳定。 废钢产品成交价格总体上涨。广东市场价格2400元/吨,价格上涨50元/吨;天津市场价格1980元/吨,价格稳定;山东市场价格2050元/吨,价格稳定;东北市场价格2150元/吨,价格上涨50元/吨,唐山地区2250元/吨,价格上涨250元/吨。 生铁产品市场由于资源趋于紧张,价格继续大幅度上涨。山东地区炼钢生铁市场价格2480元/吨,价格上涨80元/吨;唐山地区市场价格2530元/吨,价格上涨80元/吨;武安地区市场价格2530元/吨,价格上涨80元/吨;山西翼城成交价格2500元/吨,价格稳定。 钢厂生铁产品的采购价格大幅度下跌,采购价格基本在2400-2500元/吨之间,一些钢厂开始恢复采购。 从当前国内钢材市场运行来看,市场的剧烈震荡依旧,我们要高度关注以下市场的变化特征:一是产品的社会库存在小幅增长,说明供求关系在发生微弱的变化;二是上游原燃料成本价格在小幅上涨,钢厂采购开始趋于活跃,说明钢厂开始陆续恢复生产,也说明当前钢市已经存在一定的利润空间,刺激钢厂的生产积极性,据悉,唐山地区已经有60%以上的企业恢复生产,对后市的钢市将会产生较大影响;我国传统节日开始集中到来,加上气候影响,钢材产品的有效需求起码不会出现大的增长,难以消化产能的增长;三是钢厂对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在加大,例如,螺纹钢产品一直处于效益相对较好的水平,钢厂在建筑钢材与品种棒材的选择上,造成了品种棒材产品资源的短缺,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一段时间,将会再次对产品的品种结构产生影响。不过这种快速调整方式,如果调整适当的话,将会有利于钢市的稳定;最后,一旦钢市价格在中旬调整过之后,进入下旬后将会是值得关注的,毕竟下个月是2009年的第一个月。(中心) 生意兴隆,转帖于网易!欢迎采纳!
『肆』 抢救“钢铁僵尸”:宝钢子公司被指强行介入地方企业重整程序
本报记者 万笑天 北京报道
一度被划入“僵尸企业”行列的地方钢企,在重整阶段,迎来想要积极入场的巨头,但最终,等来的却是破产。抢救,被指责只剩“抢夺”未见“拯救”。
新疆金特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特公司”)因严重亏损,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始料未及的是,在开始重整半年后,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钢公司”)却要介入。由此重整程序被影响,最终重整未获成功。2020年7月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巴州中院”)裁定金特公司破产。
虽然错过重整投资人招募,但自2019年12月,八钢公司多次致函金特公司债权人委员会、管理人、巴州中院,希望能将其增加为金特公司重整投资人。金特公司的重整投资人宁波铸疆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宁波铸疆”)负责人张强(化名)说,八钢公司私自致函债委会,进行了很多干预,八钢公司方面表示对金特公司的重整势在必行,一定要拿到。
宁波铸疆方面认为,八钢公司严重干扰了重整进程,导致重整失败。2020年6月,八钢公司曾致函巴州政府称,“若最终裁定终止金特钢铁重整程序,并宣告其破产清算,我公司有意通过拍卖方式受让破产财产”,并做出承诺,将妥善安置金特公司职工、安排后续发展、置换产能等。
过剩的产能
金特公司前身为新疆和静钢铁厂,是196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三线军工企业。2002年因技术和租金等困难进行了政策性破产,广东南海市金特建材实业有限公司收购了该厂破产资产后,成立了新疆金特和钢钢铁有限公司。2007年4月,新兴际华集团公司出资控股,重组成立新兴铸管(新疆)金特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据《中国冶金报》报道,2010年之后,国内钢铁企业陆续扩建和新建产能,相关产能在2012年至2014年陆续释放。2015年,钢铁行业市场形势突变,使得疆内钢铁企业普遍减产甚至停产,产能利用率大幅下降到29%。为减少亏损,金特钢铁于2014年11月份进入限产、停产状态,2015年4月份恢复生产,并于2015年11月份再次进入全线停产检修。
从金特公司拥有的产能最大的高速线材产销情况看,2011年产能由2010年的50万吨扩张到80万吨。但从2012年开始,高速线材的价格即直线下降,到2015年为1671元/吨,仅仅为2011年价格的48.16%。
自2016年开始,新疆钢铁行业积极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以“去产能”为重点。在全国,钢铁行业兴起兼并重组之势,作为八钢公司控股股东的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武集团”),即是在2016年底,由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联合重组而成。
在此背景下,金特钢铁于2016年5月开始复产。然而,反复停产已使金特钢铁从根本上丧失了持续经营能力,只能依赖于生产线外包。从2015年到2018年,金特钢铁都在亏损。
2018年12月25日,金特公司以严重亏损、无法清偿全部到期债务为由,向巴州中院申请进行重整。据《重整计划草案》,根据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截至2019年4月30日,金特公司资产总额为10亿元,负债总额3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298%。据张强介绍,金特公司当时还有职工1800多人。
法院批准后,2019年5月,金特公司管理人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平台,发布金特公司重整案重整投资人招募公告。在截止日期前,仅有宁波铸疆一家单位报名,并按要求向管理人账户缴存了2000万元投资保证金。2019年7月,经巴州中院批复,同意确认宁波铸疆为金特公司重整投资人。
作为金特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上海坤翼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坤翼”)方面表示,2017年底,大股东新兴际华集团公司将金特公司申报为国资委要求限期处置的“僵尸企业”,并就金特公司破产重整的可行性与当地政府进行探讨,但重整资金及重整投资人均存在不确定性,企业依然没有走出困境。2018年,上海坤翼联合铸山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钢铁产业并购基金宁波铸疆。
张强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宁波铸疆方面与政府、法院见面后做了承诺,保证破产不停产,职工不下岗。因为钢铁企业近几年进行供给侧改革,对于安全、环保等要求提高,对一个老企业来说需要面临严格的检查。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一边整改、一边开工,重整投资人及其关联方已经投入了五六亿元,维持职工不下岗,还有产能的存续。“政府、法院也多次跟职工开代表大会、开座谈会,说确保重整一定会成功,因为它具备重整条件,也有人来投资。”
强行介入的央企
然而八钢公司的介入,打乱了原有的重整进程。2019年12月13日,八钢公司致函金特公司债权人委员会、金特公司管理人表示,有参与重整的意愿,并申请将其增加为重整投资人。2019年12月16日,八钢公司再致函巴州中院,向法院申请将其增加为重整投资人,并认为新增重整投资人并不违反《企业破产法》。
据张强介绍,大约在2015~2016年,股东新兴际华想把包括金特公司在内的两个钢厂的股权,通过国家国资委无偿划拨给八钢公司,八钢公司当时没有承接。因为新疆现在钢铁产能过剩,八钢公司的钢厂产能利用率在60%左右。
八钢公司前身为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5年,2007年7月25日,宝钢集团成为其控股股东,公司名称变更为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
据《中国宝武报》4月17日报道,宝武集团董事长陈德荣指出,2019年八钢公司为下一步疆内产能整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2020年八钢公司完成疆内产能整合是重中之重的工程。
2020年1月,八钢公司向金特公司管理人账户汇入2000万元。宁波铸疆方面认为,已经超过重整投资人招募的截止日期,管理人不能单方更换或追加重整投资人,管理人接受八钢公司的2000万元,违反了《招募公告》以及《重整投资框架协议》。一个月后管理人将八钢公司的2000万元资金退回。
此时,金特公司债权人会议对重整计划草案进行第一次投票表决。金特公司出资人、债权人分为6组,分别是职工债权组、税收债权组、小额债权组(债权金额≤20万元)、优先债权组、出资人组、普通债权组(债权金额>20万元),其中有3组(优先债权组、普通债权组、出资人组)未表决通过。
2020年3月27日,八钢公司向巴州中院致函表示,愿与宁波铸疆以联合重整的方式推进工作。在此期间,八钢公司与宁波铸疆进行了多次沟通,希望能达成共识,成为联合重整金特钢铁的一致行动人。
就合作方式,八钢公司提出的建议是,以裁定通过的重整计划草案和实际发生额,其支付不低于51%的重整投资费用,相应占有重整后金特公司不低于51%的股权比例,由宁波铸疆承担剩余的重整费用,并对应持有不高于重整后公司49%的股权。
张强说,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经过多轮会谈,一直谈不拢,八钢公司始终要以绝对主导地位介入重整。当时宁波铸疆方面提出,可以行业合作,要通过市场化原则,其次不要干预司法,可以等重整完成后,双方进行市场化的合作,各自发挥优势。
裁定破产
调整过重整草案计划,第二次表决前,5月2日,八钢公司向巴州中院致函称,其再次申请成为金特公司破产重整投资人,希望巴州中院同意由其主导重整金特公司,并申请暂停重整计划草案的第二次投票表决。
之后宁波铸疆委托多名法学专家,出具了法律意见书,认为金特公司重整投资人的招募程序已经结束,不得随意重启招募程序。
“后来八钢转而跟地方政府、法院提出,如果金特公司破产清算,他们愿意来承接所有的资产、安置人员,并且投资。”张强说,其实八钢公司仅仅承诺要给地方政府投资,但后续具体怎么投、清算后资产怎么交给八钢公司,都没有具体的方案,破产清算后,职工很关心有没有具体安置方案。
《重整计划草案》第二次表决后仍有两组债权人未通过。6月12日,八钢公司致函巴州政府表示,因管理人提交的《重整计划草案》未获得通过,现待巴州中院审查后作出裁定。“若最终裁定终止金特公司重整程序,并宣告其破产清算,我公司有意通过拍卖方式有偿受让破产财产。”
7月22日,八钢公司就其6月12日的函再回复巴州中院,对前述函件补充说明了如何解决金特公司产能的核定和存续、产能置换的地区、职工安置等问题。
7月24日,巴州中院裁定,终止金特公司重整程序,宣告金特公司破产。
据裁定书,6月3日,金特公司管理人向法院称,因《重整计划草案》经债权人会议两次投票表决,有两组未通过,所以金特公司《重整计划草案》未获表决通过。但管理人认为,金特公司重整投资人的招募及确定、重整计划草案的形成及表决符合相关规定,且金特公司重整计划草案符合《企业破产法》规定的法院批准条件,请求法院批准提交的重整计划草案。
法院认为:“债权人会议未表决通过《重整计划草案》的,人民法院应当审慎适用企业破产法第八十七条第二款,不得滥用强制批准权。”在金特公司重整案中,普通债权组的债权人人数及债权金额,在金特公司负债总额中占主导地位,在两次投票表决中,普通债权组中,同意票所代表的债权额比例偏低(6.4%),与广大债权人的期望不符,不利于维护广大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且金特公司原出资人组亦不同意对其权益调整的方案,所以巴州中院对管理人提交的重整计划草案不予批准。
宁波铸疆方面认为,《重整计划草案》获得了1529家债权人的同意,占债权人总人数的90.96%,表决结果达到了破产法中关于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草案》的要求,巴州中院可以依据保护 社会 利益和当事人的根本利益的原则裁定批准重整计划草案。这也符合最高院关于“加强破产审判工作、推动市场主体及时救治”的要求。
八钢公司审计部、法务部副部长姜旭海告诉记者,所有的程序都是依据破产法的流程和规定来走的,所以法院这块也是按照法律程序走的。对于金特公司破产后的下一步行动,姜旭海表示,不清楚具体的决策,如果要参与,也会按照它进入到破产清算程序,合法合规的流程来操作。记者多次拨打了八钢公司董事长肖国栋、八钢公司总会计师陈海涛的电话,均未能接通。
目前,金特公司已向新疆高院提出申诉,请求撤销巴州中院的破产裁定,依法裁定通过重整计划草案或发回重审。申诉状中提出,按照重整计划草案,金特公司各方债权人可获得全额清偿或明显高于清算状态下的清偿比例,而企业破产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按照重整计划草案普通债权获得的清偿比例,不低于依照破产清算程序所能获得的清偿比例,对出资人权益的调整公平、公正即可,未要求普通债权人组、出资人组一定要通过重整计划草案。
『伍』 钢铁的产业现状
钢铁业的产量已经连续9年居世界之首,但这绝不表示中国是钢铁强国。产量的辉煌掩盖不了钢铁业的内在危机,其危机的要害表现在三个问题上。
一是能耗大
每生产一吨钢所用的矿石、煤炭、电力等资源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甚至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随着这些年钢铁业发展,一些地方大炼钢铁,单位钢材消耗资源量在递增。
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
低附加值的长型钢材占了60%以上,而汽车、机床、家电等行业所需的高档钢材要大量进口。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钢铁企业规模太小,达不到规模经济所要求的产量水平,也不具备创新能力。所以,钢铁业发展的结果是进口大量矿石,加工成低档钢材之后又大量出口,消耗了宝贵的资源,造成煤电的全面紧张,留下了污染,只赚到了微不足道的利润。钢铁业的这种超常规发展不符合中国实现持续增长,建立节约型经济的总方向。所以,7月20日国务院公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实行钢铁新政,是极为有意义的。其中提出的合理控制生产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品种结构等对中国钢铁业发展都有战略指导意义。
三是市场行情
积极的财政政策使中国率先走出了金融危机,但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保增长、控通胀和调结构指导方针下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明显。钢铁行业的原材料居高不下,资金短缺、融资成本高涨,市场平淡,这是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随着钢铁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钢铁生产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钢铁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详见前瞻《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钢铁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钢铁行业中的翘楚!
“十一五”以来的近7年时间里,钢铁行业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整体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11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生产能力所占比例约65%,3000立方米以上高炉达33座;100吨及以上炼钢转炉生产能力所占比例约63%,大部分企业已配备铁水预处理、钢水二次精炼设施,精炼比达到70%,轧钢系统基本实现全连轧。宝钢、鞍钢、武钢、首钢、马钢、邯钢、太钢、兴澄特钢、东特大连基地等企业新建的大型化装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工艺配备已实现了现代化、高效化、自动化炼钢生产模式。
二是品种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产品质量明显改善。我国钢铁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大部分品种自给率达到100%,部分钢材产品的实物质量达到或接近欧盟、日本等国外先进实物质量水平,国民经济亟需的关键钢材品种开发也取得长足进步。钢铁行业生产的高强建筑用钢板、抗震建筑用高强螺纹钢筋、航天器用合金材料、高性能管线钢、大型水电站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高速铁路用钢轨等高性能钢铁材料有力支撑了相关领域的发展,保障了四川灾后重建、大型场馆、西气东输、三峡工程、京沪高铁等国家重大工程及国家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是节能减排成绩突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在国家出台的《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措施的引导下,钢铁企业持续增加在节能环保领域方面的投资,推广应用了余热余压利用、能源管控中心、干法除尘、废水再生利用等一批切实有效的节能环保技术措施。2011年,我国钢铁行业吨钢综合能耗为601.72千克标煤,比2005年降低了92.42千克标煤,降低了13.3%。
四是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行业已经基本实现了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等各主要工序主体装备的国产化;具备了自主建设和运营世界一流水平的千万吨级钢厂的综合能力,鞍钢鲅鱼圈、首钢京唐、宝钢梅钢宽带钢冷连轧机组的自主集成、自主建造,标志着我国钢铁工业自主设计、制造、工程建设和掌握运用新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五是钢铁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到2011年,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拥有科技机构230个,科技机构人员总数为45277人,其中博士生868人、硕士生4461人、高学历人员的比重逐年增加。我国钢铁工业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6个、工程实验室5个、工程技术中心12个、工程研究中心10个、企业技术中心33个、创新型企业17个。基本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大学、研究院所及下游用户共同参与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自主开展技术创新的能力。
2015年7月27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表示,今年上半年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严重,进一步扩大至216.8亿元人民币。
中钢协统计,2015年上半年,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216.8亿元,增亏167.68亿元;亏损企业43户,占统计会员企业户数的42.6%,亏损企业产量占会员企业钢产量的36.8%。 ①用国际化学元素符号和本国的符号来表示化学成份,用阿拉伯字母来表示成份含量:中国、俄国 12CrNi3A; ②用固定位数数字来表示钢类系列或数字:美国、日本、300系、400系、200系; ③用拉丁字母和顺序组成序号,只表示用途。
我国的编号规则
①采用元素符号 ②用途、汉语拼音,平炉钢:P、 沸腾钢:F、 镇静钢:B、甲类钢:A、T8:特8、GCr15:滚珠 ◆合结钢、弹簧钢,如:20CrMnTi 60SiMn、(用万分之几表示C含量) ◆不锈钢、合金工具钢(用千分之几表示C含量),如:1Cr18Ni9 千分之一(即0.1%C),不锈 C≤0.08% 如0Cr18Ni9,超低碳C≤0.03% 如0Cr17Ni13Mo。
国际不锈钢标识方法
美国钢铁学会是用三位数字来标示各种标准级的可锻不锈钢的。其中:①奥氏体型不锈钢用200和300系列的数字标示,例如,某些较普通的奥氏体不锈钢是以201、 304、 316以及310为标记, ②铁素体和马氏体型不锈钢用400系列的数字表示。 ③铁素体不锈钢是以430和446为标记,马氏体不锈钢 是以410、420以及440C为标记,双相(奥氏体-铁素体), ④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以及含铁量低于50%的高合金通常是采用专利名称或商标命名。 在人类发明炼铁之后不久,就学会了炼钢。由于钢较之最初的生铁有更好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能,所以很快就得到大量的应用。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对钢的应用一直受到钢的产量的限制,直到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之后,钢的应用才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钢可以铸成不锈钢去味皂来出售。不锈钢去味皂是一种用不锈钢打造的特殊钢块,永远不会变小,使用时如同一般香皂的用法,这种不锈钢去味皂来自于德国 ,它不能去污,但能除臭,沾满腥味的手,用不锈钢去味皂洗过30至40秒,能使腥味消失。但通常意义上,此类商业应用并无多大发展前途,因为不锈钢去腥味的特性并不能持久,一般为半年左右,目前国内电子商务夸张了其功效,此类产品产地一般在国内,但往往被套上德国技术的称号而牟取暴利。
钢材现货(Steel actuals)指亦称钢材实物(Steelphysicals),指可供出货、储存和制造业使用的钢材实物商品。可供交割的现货可在即期或远期基础上换成现金,或先付货,买方在极短的期限内付款的商品的总称。钢材期货的对称。
现货交易中通行的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或者采取以货易货的交易方式。现货交易一般适用于农副产品买卖、小额批发和零售交易。在中国,零售企业现货交易,一般采取一手交货一手收钱,银货两讫的方式;批发企业现货交易,除采取一手交货一手收钱的方式外,还采取通过银行托收承付的方式在限期内结算。现货交易与其它交易方式的不同点有:
①在交易的目的上,是为了获得商品的所有权。
②在交易方式上,一般通过一对一的双方谈判进行,不必集中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解释:钢材现货英语为:Steelactuals;Steelcash commodity。亦称:钢材实货。①商品期货交易过程中具有物理属性、可以进行实际交割的产品,如钢材钢铁、黄金、大豆等。进行交易时,卖出方在期货合约到期日应向买入方交割。事实上很多可以交割商品的期货交易在交割日到来之前就已经平仓,很少存在实际意义上的现货交割。②现货英语为:spot;spot commodity。商品概念下的现货。即可以当即交付的货物,为市场上进行交易的一般商品。成交时卖方将其交付给买方,买方支付货款。与期货合约项下的交易商品相对。
矿山开采→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等钢铁生产流程
2007年,全球钢铁产量达13.45亿吨。其中中国铁、钢、材产量分别达到4.69 亿吨、4.89亿吨和5.65 亿吨。占全球钢产量份额由 2000年的 15.0%,提高到了 2007年的36.4%。中国2007年的钢产量比世界排名第二的日本、排名第三的美国、排名第四的俄罗斯、排名第五的印度、排名第六的韩国、排名第七的德国、排名第八的乌克兰之和还多。2008年,中国钢产量达5亿吨,占全球钢产量份额 37.3%。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1-11月,中国粗钢和生铁产量分别达到 51818 和 4986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1%和15.1%;受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预计2009 年全球产粗钢 12 亿吨左右,比2008年减产10%左右;但中国钢产量仍将保持增长势头,其中粗钢和生铁产量将可能达到5.7亿吨和5.5亿吨左右的历史新纪录,占全球产量的 48%以上。
进入21世纪后中国钢铁消费与生产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国际钢铁协会(IISI)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消费钢铁12.085 亿吨,增长7.4%;2008 年达到12.78亿吨。全球钢铁消费增长主要来自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2007年平均消费增幅达到12.8%,2008年则为11.1%。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消费、净出口国,2007年消费量达到4.35亿吨,占世界钢铁消费总量的36%;2008 年达到4.53亿吨,占世界钢铁消费总量的35.5%。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 1-10 月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为47288 万吨,同比增加8839万吨,增长23.0%,预计全年粗钢表观消费量5.65 亿吨以上。同时,国际钢协10 月份在北京召开的第 43届年会数据显示,2009 年受全球性经济危机影响,全球钢材表观消费为11.04亿吨,比 2008年有很大下滑。而预计2010 年,全球钢材表观消费量将达12.056 亿吨,比 2009年增长9.2%,折粗钢 13.39亿吨。其中中国市场钢材消费量增长5%,美国有望增长 19%。
钢材价格周期性波动是钢铁行业市场周期的综合反映, 它是价格-效益-投资-产能-供求关系连锁作用的结果。总体来看,影响钢材价格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生产成本,这是钢材价格变动的基础;二是供求关系,是影响钢材价格变化的关键因素;三是市场体系,有缺陷的市场体系可能会放大供求关系的失衡,造成价格的大起大落。 原材料成本
铁矿石是钢铁生产最重要的原材料。不同的钢铁企业采购的进口矿、国产矿的价格、数量不同,且各自高炉的技术经济指标不同,因此各个钢铁企业的原材料成本相差较大。
能源成本
焦炭是钢铁生产必须的还原剂、燃料和料柱骨架。同时,钢铁生产还要大量消耗炼焦煤、水、电、风、气、油等公用介质。不同的钢铁企业采购的这些公用介质的价格、数量不同,且各自技术经济指标不同,因此各个钢铁企业的能源和公用介质的成本相差较大。
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是钢铁行业的重要成本。尽管中国的实物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但单位工时成本(主要是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更大。因此,中国钢铁吨发货量中的人力成本约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国外平均数的二分之一。总体上看,中国钢铁企业间人工成本的差距不太明显。
折旧与利息
设备投入大是钢铁行业的重要特征。全球范围看,除日本采用快速折旧外,美国、欧洲、韩国和中国的钢铁企业一般采用正常折旧,而俄罗斯的折旧速度最慢。由于钢铁行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中国钢铁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在50%以上,因此国家货币政策的变化将严重影响钢铁企业的财务费用。
碳钢通常规律可以近似认为是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但达到多大时随含碳量的增高硬度反而降低。钢铁材料的硬度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化学成分(钢号),含碳量高的硬度高;以及热处理状态。
钢铁中均含有少量合金元素和杂质的铁碳合金,按含碳量可分为:
生铁――含C为2.0~4.5%
钢――含C为0.05~2.0%
熟铁――含C小于0.05%
碳量多少是区别钢铁的主要标准。生铁含碳量大于2.0%;钢含碳量小于2.0%。生铁含碳量高,硬而脆,几乎没有塑性。
但是以含碳量来说明硬度是不对的,这和内部结构有关系。如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等。实际应用中如果需要高的硬度,那么肯定是需要通过渗碳淬火或者氮化等热处理的。因为含碳量只是影响硬度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唯一的绝对因素.和内部结构也有关系。金刚石全是碳组成,硬度是最高。
l 圆度 圆形截面的轧材,如圆钢和圆形钢管的横截面上,各个方向上的直径不等。
2 形状不正确 轧材横截面几何形状歪斜,凹凸不平。如六角钢的六边不等、角钢顶角大、型钢扭转等。
3 厚薄不均 钢板(或钢带)各部位的厚度不一样,有的两边厚而中间薄,有的边部薄而中间厚,也有的头尾差超过规定。
4 弯曲度 轧件在长度或宽度方向不平直,呈曲线状。
5 镰刀弯 钢板(或钢带)的长度方向在水平面上向一边弯曲。
6 瓢曲度 钢板(或钢带)在长度和宽度方向同时出现高低起伏的波浪现象,使其成为“瓢形”或“船形”。
7 扭转 条形轧件沿纵轴扭成螺旋状。
8 脱方、脱矩 方形、矩形截面的材料对边不等或截面的对角线不等。
9 拉痕(划道)呈直线沟状,肉眼可见到沟底分布于钢材的局部或全长。
10 裂纹 一般呈直线状,有时呈Y形,多与拔制方向一致,但也有其他方向,一般开口处为锐角。
ll 重皮(结疤)表面呈舌状或鱼鳞片的翘起薄片:一种是与钢的本体相连结,并折合到表面上不易脱落;另一种是与钢的本体没有连结,但粘合到表面易于脱落。
12 折叠 钢材表面局部重叠,有明显的折叠纹。
13 锈蚀 表面生成的铁锈,其颜色由杏黄色到黑红色,除锈后,严重的有锈蚀麻点。
14 发纹 表面发纹是深度甚浅,宽度极小的发状细纹,一般沿轧制方向延伸形成细小纹缕。
15 分层 钢材截面上有局部的明显的金属结构分离,严重时则分成2~3层,层与层之间有肉眼可见的夹杂物。
16 气泡 表面无规律地分布呈圆形的大大小小的凸包,其外缘比较圆滑。大部是鼓起的,也有的不鼓起而经酸洗平整后表面发亮,其剪切断面有分层。
17 麻点(麻面)表面呈现局部的或连续的成片粗糙面,分布着形状不一、大小不同的凹坑,严重时有类似桔子皮状的,比麻点大而深的麻斑。
18 氧化颜色 钢板(或钢带)经退火后在表面上呈现出浅黄色、深棕色、浅蓝色、深蓝色或亮灰色等。
19 辊印 表面有带状或片状的周期性轧辊印,其压印部位较亮,且没有明显的凸凹感觉。
20 疏松 钢的不致密性的表现。切片经过酸液侵蚀以后,扩大成许多洞穴,根据其分布可分:一般疏松、中心疏松。
2l 偏析 钢中各部分化学成分和非金属夹杂物不均匀分布的现象。根据其表现形式可分:树枝状、方框形、点状偏析和反偏析等。
22 缩孔残余 在横向酸浸试片的中心部位,呈现不规则的空洞或裂缝。空洞或裂缝中往往残留着外来杂质。
23 非金属夹杂物 在横向酸性试片上见到一些无金属光泽,呈灰白色、米黄色和暗灰色等色彩,系钢中残留的氧化物、硫化物、硅酸盐等。
24 金属夹杂物 在横向低倍试片上见到一些有金属光泽与基体金属显然不同的金属盐。
25 过烧 观察经侵蚀后的显微组织时,往往在网络状氧化物周围的基体金属上可看到脱碳组织,其他金属如铜及其合金则有氧化铜沿晶界呈网络状或点状向试样内部延伸。
26 白点 它是钢的内部破裂的一种。在钢件的纵向断口上呈圆形或椭圆形的银白色斑点,在经过磨光和酸蚀以后的横向切片上,则表现为细长的发裂,有时呈辐射状分布,有时则平行于变形方向或无规则地分布。
27 晶粒粗大 酸浸试片断口上有强烈金属光泽。
28 脱碳 钢的表层碳分较内层碳分降低的现象称为脱碳。全脱碳层是指钢的表面因脱碳而呈现全部为铁素体组织部分;部分脱碳是指在全脱碳层之后到钢的含碳量未减少的组织处。 (一)全国钢铁产能仍在持续扩大1-5月,河北、山东、江苏、辽宁、山西等钢铁产能排名前5位省份的钢铁投资占全国比重为48%。除山西外,其他四省的投资仍保持较大规模,其中山东增幅57%。据Mysteel网站调查显示,2013年一季度全国共有31座高炉在建或建成投产,总容积4.03万立方米,设计产能3800万吨。(二)行业负债率高企,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度上升1-5月,大中型钢铁企业资产总额4.3万亿元,同比增长4.3%;负债总额3万亿元,同比增长6.5%;资产负债率69.4%,提高1.4个百分点。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是钢铁企业普遍遇到的问题。2013年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严禁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提供新增授信。当前,银行现金流量不足,信贷规模收紧,钢铁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成本大幅上升。各地钢企普遍反映,资金链绷得较紧,个别企业已出现因资金链断裂而停产的情况。(三)钢铁企业环保压力进一步加大钢铁行业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行业之一。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大幅收紧了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等排放限值,并对环境敏感地区规定了更为严格的水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相当一部分钢铁企业不能满足环保新标准要求,企业尚需加大环保投入,生产经营成本进一步上升。部分城市钢厂也面临日益紧迫的环保搬迁压力。(四)钢材市场供需矛盾加剧,企业无意减产钢铁行业市场供需失衡。一方面钢材价格持续下跌,企业生产经营艰难,甚至亏损,另一方面产能快速释放,企业减产意愿不足。究其原因,企业主要担心市场份额流失,防止银行停贷风险,迫于地方保增长压力,企业权衡边际效益等因素。从全行业看,几乎没有主动减产的企业,产能的不断攀升造成钢材市场持续低迷。(五)铁矿石价格降幅远低于钢材价格降幅7月19日,进口铁矿石价格指数为447.09点,比年初微降2.8%,折合吨钢铁矿石成本仅下降66元人民币,而各钢材品种平均每吨下降237元,其中螺纹钢下降255元、热轧卷板下降403元、冷轧薄板下降202元。进口矿石价格降幅远低于同期钢材价格降幅,企业生产成本仍处高位,经营效益仍难好转。
『陆』 钢铁为什么跌得这么厉害
今年是一个特殊的时期。除了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其他价格都在下跌,比如原油、生铁等原材料。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它们的价格暴跌呢?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1.受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影响。
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世界经济一直处于动荡阶段。其次,中国铁矿石稀缺,大部分需要从国外进口。但疫情爆发以来,国家不允许企业开工,很多钢铁企业不得不停工,铁矿石需求量不大,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当稀缺性是最有价值的东西时,更多东西的价格就会下降。
二是当地经济薄弱,通过开发更多的铁矿来加速经济复苏。供给过多导致价格下降。
当今社会是一个一体化的社会,各国更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受疫情影响,中国国内经济首当其冲,其中外贸经济是重灾区。很多国家无法与中国合作。那些依赖出口铁矿石的国家,只能加大铁矿石的开采,以弥补经济损失,尽可能多的卖出去。就像美国特朗普加大美钞印刷一样,美元贬值。
第三,本土消费能力不足,很多国家都在抢占铁矿石市场,导致价格下跌。
很多国家都有铁矿石资源,比如澳大利亚,俄罗斯等等。然而,它们往往只卖给有基础设施的国家,如中国,当地对它们的需求很小。当外需和内需都很低的时候,产能就会过剩,铁矿石价格就会下降。
总之,决定价格下降的两个最大因素是生产者的供给和消费者的需求。当需求小于供给时,价格就会下降。//www.czpygy.com/iron_7af40ad162d9f2d300dbd1b5a6ec8a136227cca6?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柒』 中国钢铁为什么那么低
根据中钢网钢铁价格数据,全球铁矿石市场目前呈现复杂局面。一方面,矿价出现了阶段性回调,另一方面,矿业巨头却普遍遭遇亏损。例如,西本新干线的最新报告显示,2月份,河北地区的铁精粉价格出现了小幅上涨。随着元宵节过后,国内矿山陆续恢复生产,钢厂对国产矿的采购积极性有所提升。
另一方面,进口矿价则在2月份大幅上涨。2月20日,进口矿价一度飙升至每吨51.2美元,创下近4个月来的最高纪录。至2月25日,普氏62%品位铁矿石指数收于每吨49.55美元,较上个月末上涨了7.15美元。
然而,全球矿业巨头的铁矿石业务已今非昔比。必和必拓刚刚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其新会计年度上半年净亏损达到56.7亿美元,这是该公司16年来的首次亏损。同样,淡水河谷公司也在2015年出现了净亏损。一些矿山企业已经开始考虑抛售铁矿石资产,以寻求更好的出路。
相关机构分析指出,近两个月,国内钢价在传统淡季中依然表现强劲,市场上的低价资源迅速聚集,这可能给3月份的国内钢材市场带来一定的“套现”压力。尽管如此,近期政策层面对钢铁供需两端都形成了一定的“利好”,有助于改善市场整体供需形势。
『捌』 为什么钢材会突然便宜钢材市场什么时候会变好
实际的需求抄在4个月前被炒作袭的过热,进度过快,其实春节期间乃至上半年实际需求都是好的。但许多炒卖哄抬了价格。包括铁矿石等上游资源,突然的需求与供应脱节让高位运行的资金连断了。
其实很多人是有机会把手里的货脱手的,但判断失误,6月不卖到10月可能亏损60%。
现在下行的空间不大了,但还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