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欧委会对原产于中国的无缝管产品做出反倾销调查初裁,并决定实施为期6个月的临时反倾销措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
该负责人表示,中方对欧盟近期在钢铁领域表现出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表示高度关注和担忧。欧方不顾中国企业的积极配合和抗辩,继续使用不公平、不合理的“替代国”方法,裁出高额税率,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利益。中国政府希望欧盟严格遵守世贸组织相关规则,审慎使用贸易救济措施,充分保障中国企业抗辩权利。
该负责人强调,欧洲钢铁困境的根源在于经济增长乏力,而非中国产品冲击。与此同时,中欧在钢铁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中国钢铁业的发展给欧盟用钢行业和装备制造业都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中方愿意加强与欧方的交流和沟通,妥善解决当前钢铁产业面临的问题。
『贰』 工业革命时的英国钢铁产量竟然不及北宋,但为什么比
元丰年间,中国华北地区的钢铁年产量达到了约7.5-15 万吨,而工业革命时的英国在1788 年钢铁产量专才达到7.6 万吨,中国差属吗?一点都不差。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公元九世纪初,唐朝钢铁年产量为5000吨,宋朝时升至7.5万吨,明朝时候则达到宋朝2倍,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2/3,对于一个有2亿左右人口的大国,这一点都不多,北宋时期,钢产量已经超过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产量。
根据美国学者郝若贝教授的说法,宋代兵器制作、铁钱铸造和制造农具等方面的消耗情况,推算出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的铁产量大致在7.5-15万吨,这一产量是1640年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产量的2.5-5倍,整个欧洲各国(包括俄罗斯欧洲部分)到18世纪铁产量大致在14-18万吨之间。
令人惋惜的是,自从清朝统治中国后,不仅在钢铁产量上比不过明朝,更是在工业总产值上由明朝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2/3下降到不到十分之一,所谓的康乾盛世不过是用人口总数堆起来的虚假盛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