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该企业是挺不错的。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首钢京唐公司”)地处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是我国第一个实施城市钢铁企业搬迁,完全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设计建设,临海靠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千万吨级大型钢铁企业。2005年10月9日,首钢京唐公司注册成立,公司设计年产铁1347万吨、钢1370万吨、钢材1340.6万吨。
2012年以来,累计27个产品,32个牌号获得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其中6个产品获“金杯特优”产品奖,铸就起响当当的首钢品牌。
该企业薪资本科7000-9000元/月,硕士研究生8000-10000元/月,博士研究生14000元/月以上。职工福利:安家补助、上岛补贴、协助解决配偶工作、保险、住宿、健康关爱计划、休假等。
② 首都钢铁厂搬迁到哪里
首都钢铁厂搬迁到河北省唐山市。
由于首都环境保护的要求,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举办的需要,国家和北京市批准首钢实行了异地改造,将北京市石景山区的首都钢铁厂搬迁到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建设了首钢京唐钢铁公司。
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巨大发展,成为以钢铁业为主,兼营采矿、机械、电子、建筑、房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多种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③ 首钢在哪里
首钢位于北京西部的石景山区,建厂于191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策层认为北京应该承载更多的生产功能,要建设成全国的“经济中心”,首钢成为体现这一决策思想的重要棋子。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首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产业结构完整,基础设施完善的现代钢铁工业社区。
人们对首钢的感情,首先来源于企业的巨大贡献。截至2003年末,首钢资产总额为477亿元(其中钢铁业资产371亿元),净资产241亿元。从1979年到2003年,首钢累计向国家上缴利税358亿元。首钢对北京市的社会贡献平均每年均在60亿元左右。
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首钢是否要搬迁的争论就开始出现。当时引发争论的由头是首钢已成为北京的重大污染源。住在石景山区的人们都有着这样的记忆,每天早上起来后,家里的灰尘都有厚厚的一层。随着北京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首钢已从“北京西郊”变至北京城区。
首钢搬迁调整的大幕在2005年拉开,尽管当时的钢铁市场一路飘红,6月30日,首钢历史上第一座大型高炉仍准时停产了,它每年可产生铁90余万吨。2006年5月9日,世界上炉龄寿命最长的首钢二号焦炉停产,它42年来生产焦炭648万多吨,产出焦炉煤气26亿立方米,曾为北京市民生活提供了优质能源。
人们对首钢的复杂情愫,并没有因为首钢要搬迁的决定而改变。几十米高的厂房、纵横的铁路、巍峨的高炉……首钢搬迁后,北京的这些“工业记忆”是否也会从人们的视野里永远消失?人们将如何对待一个城市的工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