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磷化处理及其作用
磷化处理的作用是提高耐蚀性。
磷化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减摩润滑作用。
工件表面状态
金属工件表面状态对磷化质量影响较大,即使是同一磷化工艺,同一磷化制剂,同一工件的不同部位的磷化膜质量也可能相差较大,这就是因为工件表面状态差异所致。
一般来说,高、中碳钢和低合金钢容易磷化,磷化膜黑而厚,但磷化膜结晶有变粗的倾向,低碳钢磷化膜结晶致密,颜色较浅,若磷化前进行适当的酸洗,可有助于提高磷化膜质量,冷轧板因其表面有硬化层,磷化前最好进行适当的酸洗或表调,否则膜不均匀,膜薄,耐蚀性低。
② 热处理中的四把火是什么,分别有那些用途
热处理的四把火是: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1、退火的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降低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
2、正火时可在稍快的冷却中使钢材的结晶晶粒细化,不但可得到满意的强度,而且可以明显提高韧性(AKV值),降低构件的开裂倾向。
3、淬火的目的是大幅提高钢的刚性、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
4、回火一般用于减小或消除淬火钢件中的内应力,或者降低其硬度和强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韧性。淬火后的工件应及时回火,通过淬火和回火的相配合,才可以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
(2)破坏钢铁的结晶层有什么好处扩展阅读
截面较大的合金结构钢件,在淬火或调质处理(淬火加高温回火)前常进行正火,以消除魏氏组织和带状组织,并获得细小而均匀的组织。
对于过共析钢可减少二次渗碳体量,并使其不形成连续网状,为球化退火作组织准备。
对于大型锻件和较大截面的钢材,可先正火而为淬火作好组织准备。
对某些大型、重型钢件或形状复杂、截面有急剧变化的钢件,若采用淬火的急冷将发生严重变形或开裂,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可用正火代替淬火。
③ 细化晶粒的方法有哪些
方法:
(1)在液态金属结晶时,提高冷却速度,增大过冷度,来促进自发形核。晶核数量愈多,则晶粒愈细。
(2)在金属结晶时,有目的地在液态金属中加入某些杂质,做为外来晶核,进行非自发形核,以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此方法称为变质处理。这种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铸铁中加入硅、钙等。
(3)在结晶过程中,采用机械振动、超声波振动、电磁搅拌等,也可使晶粒细化。
因为一般地说,在室温下,细晶粒金属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所以需要细化晶粒。
(3)破坏钢铁的结晶层有什么好处扩展阅读:
理想的铸锭组织是铸锭整个截面上具有均匀、细小的等轴晶,这是因为等轴晶各向异性小,加工时变形均匀、性能优异、塑性好,利于铸造及随后的塑性加工。要得到这种组织,通常需要对熔体进行细化处理。
都与过冷度有关,过冷度增加,形核率与长大速度都增加,但两者的增加速度不同,形核率的增长率大于长大速度的增长率。在一般金属结晶时的过冷范围内,过冷度越大,晶粒越细小。
铝及铝合金铸锭生产中增加过冷度的方法主要有降低铸造速度、提高液态金属的冷却速度、降低浇注温度等。
但是,如果没有较多的游离晶粒的存在,增加激冷作用反而不利于细晶粒区的形成和扩大。
动态晶粒细化就是对凝固的金属进行振动和搅动,一方面依靠从外面输入能量促使晶核提前形成,另一方面使成长中的枝晶破碎,增加晶核数目。当前已采取的方法有机械搅拌、电磁搅拌、音频振动及超声波振动等。
利用机械或电磁感应法搅动液穴中熔体,增加了熔体与冷凝壳的热交换,液穴中熔体温度降低,过冷带增大,破碎了结晶前沿的骨架,出现了大量可作为结晶核的枝晶碎块,从而使晶粒细化。
1.晶界上有界面能的作用,因此晶粒形成一个在几何学上与肥皂泡相似的三维阵列。
2.晶粒边界如果都具有基本上相同的表面张力,晶粒呈正六边形。
3.在晶界上的第二类夹杂物(杂质或气泡),如果它们在烧结温度下不与主晶相形成液相,则将阻碍晶界移动。
在烧结体内晶界移动有以下七种方式: 气孔靠晶格扩散移动; 气孔靠表面扩散移动; 气孔靠气相传递; 气孔靠晶格扩散聚合; 气孔靠晶界扩散聚合; 单相晶界本征迁移; 存在杂质牵制晶界移动。
④ 什么是再结晶退火,再结晶退火的目的是什么
再结晶退火(又称为中间退火),它是指将冷塑性变形加工的工件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持适当时间,通过再结晶使冷塑性变形过程中产生的晶体学缺陷基本消失,重新形成均匀的晶粒,以消除形变强化效应和残留应力的退火工艺。
再结晶退火的目的
钢铁等金属在冷加工(冷冲、冷压、冷拉、冷轧等)过程中随变形量的增加,冷加工后,晶格会发生歪扭,晶粒被破坏、破碎或拉长,晶粒间发生相对滑移,同时产生加工硬化现象,使钢铁等金属的硬度、强度增加,而延展性和塑性降低,难以继续加工,需要利用退火过程中的再结晶来消除。
再结晶退火可以消除冷作硬化,提高塑性,改善切削性能及压延成形性能。恢复塑变能力,以利于进一步变形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