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模具行业如何改善品质
借助SGKS,可以协助您做好品质的改善。QQ:2236709791
❷ 如何提高模具方面的水平
详解压铸模具表面处理新技术
时
精密塑料件成型模具的设计要点
对压铸模具的表面处理技术要求较高近年来,各种压铸模具表面处理新技术不断涌现,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大类:(1)传统热处理工艺的改进技术;(2)表面改性技术,包括表面热扩渗处理、表面相变强化、电火花强化技术等;(3)涂镀技术,包括化学镀等。
1、传统热处理工艺的改进技术
传统的压铸模具热处理工艺是淬火-回火,以后又发展了表面处理技术。由于可作为压铸模具的材料多种多样,同样的表面处理技术和工艺应用在不同的材料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史可夫最近提出针对模具基材和表面处理技术的基材预处理技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对不同的模具材料提出适合的加工工艺,从而改善模具性能,提高模具寿命。热处理技术改进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将传统的热处理工艺与先进的表面处理工艺相结合,提高压铸模具的使用寿命。如将化学热处理的方法碳氮共渗,与常规淬火、回火工艺相结合的NQN(即碳氮共渗-淬火-碳氮共渗)复合强化,不但得到较高的表面硬度,而且有效硬化层深度增加、渗层硬度梯度分布合理、回火稳定性和耐蚀性提高,从而使得压铸模具在获得良好心部性能的同时,表面质量和性能大幅提高。
2、表面改性技术
21、表面热扩渗技术
这一类型中包括有渗碳、渗氮、渗硼以及碳氮共渗、硫碳氮共渗等。
211、渗碳和碳氮共渗
渗碳工艺应用于冷、热作和塑料模具表面强化中,都能提高模具寿命。如3Cr2W8V钢制的压铸模具,先渗碳、再经1140~1150℃淬火,550℃回火两次,表面硬度可达HRC56~61,使压铸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模具寿命提高1。8~3.0倍。进行渗碳处理时,主要的工艺方法有固体粉末渗碳、气体渗碳、以及真空渗碳、离子渗碳和在渗碳气氛中加入氮元素形成的碳氮共渗等。其中,真空渗碳和离子渗碳则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技术,该技术具有渗速快、渗层均匀、碳浓度梯度平缓以及工件变形小等特点,将会在模具表面尤其是精密模具表面处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12、渗氮及有关的低温热扩渗技术
这一类型中包括渗氮、离子渗氮、碳氮共渗、氧氮共渗、硫氮共渗以及硫碳氮、氧氮硫三元共渗等方法。这些方法处理工艺简便、适应性强、扩渗温度较低(一般为480~600℃)、工件变形小,尤其适应精密模具的表面强化,而且氮化层硬度高、耐磨性好,有较好的抗粘模性能。3Cr2W8V钢压铸模具,经调质、520~540℃氮化后,使用寿命较不氮化的模具提高2~3倍。
美国用H13钢制作的压铸模具,不少都要进行氮化处理,且以渗氮代替一次回火,表面硬度高达HRC65~70,而模具心部硬度较低、韧性好,从而获得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氮化工艺是压铸模具表面处理常用的工艺,但当氮化层出现薄而脆的白亮层时,无法抵抗交变热应力的作用,极易产生微裂纹,降低热疲劳抗力。因此,在氮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工艺,避免脆性层的产生。最近,国外提出采用二次和多次渗氮工艺。采用反复渗氮的办法可以分解容易在服役过程中产生微裂纹的氮化物白亮层,增加渗氮层厚度,并同时使模具表面存在很厚的残余应力层,使模具的寿命得以明显提高。此外还有采用盐浴碳氮共渗和盐浴硫氮碳共渗等方法。这些工艺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在国内较
少见。如TFI+ABI工艺,是在盐浴氮碳共渗后再于碱性氧化性盐浴中浸渍。工件表面发生氧化,呈黑色,其耐磨性、耐蚀性、耐热性均得到了改善。经此方法处理的铝合金压铸模具寿命提高数百小时。再如法国开发的硫氮碳共渗后进行氮化处理的oxynit工艺,应用于有色金属压铸模具则更具特点。
213、渗硼
由于渗硼层的高硬度(FeB:HV1800~2300、Fe2B:HV1300~1500)、耐磨性和红硬性,以及一定的耐蚀性和抗粘着性,渗硼技术在模具工业中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因压铸模具工作条件十分苛刻,故渗硼工艺较少应用于压铸模具表面处理中,但近年来,出现了改进的渗硼方法,解决了上述问题,而得以应用于压铸模具的表面处理,如多元、涂剂粉末渗等。涂剂粉末渗硼的方法是将硼化合物和其他渗剂混合后涂覆在压铸模具表面,待液体挥发后,再按照一般粉末渗硼的方法装箱密封,920℃加热并保温8h,随之空冷。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致密、均匀的渗层,模具表面渗层硬度、耐磨性和弯曲强度都得到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平均提高2倍以上。
214、稀土表面强化
近年来,在模具表面强化中采用加入稀土元素的方法得到广泛推崇。这是因为稀土元素具有提高渗速、强化表面及净化表面等多种功能〔13〕,它对改善模具表面组织结构,表面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能均有极大地影响,可提高渗速、强化表面、生成稀土化合物。同时可消除分布在晶界上微量杂质的有害作用,起着强化和稳定模具型腔表面晶界的作用。另外,稀土元素与钢中的有害元素发生作用,生成高熔点化合物,又可抑制这些有害元素在晶界上偏聚,从而降低深层的脆性等。在压铸模具表面强化处理工艺中加入稀土元素成分,能够明显提高各种渗入法的渗层厚度、提高表面硬度,同时使得渗层组织细小弥散、硬度梯度下降,从而使得模具的耐磨性、抗冷、热疲劳性能等显著提高,从而大幅度提高模具寿命。目前应用于压铸模具型腔表面的处理方法有:稀土碳共渗、稀土碳氮共渗、稀土硼共渗、稀土硼铝共渗、稀土软氮化、稀土硫氮碳共渗等。
22、激光表面处理
激光表面处理是使用激光束进行加热,使工件表面迅速熔化一定深度的薄层,同时采用真空蒸镀、电镀、离子注入等方法把合金元素涂覆于工件表面,在激光照射下使其与基体金属充分融合,冷凝后在模具表面获得厚度为10~1000μm具有特殊性能的合金层,冷却速度相当于激冷淬火。如在H13钢表面采用激光快速熔融工艺进行处理,熔区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抗塑性变形能力高,对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近,萨哈和达霍特若采用在H13基材上进行激光熔覆VC层的方法,研究表明,获得的模具表面实质是连续、致密无孔的VC钢复合覆层,它不仅有很强的在600℃下的氧化抗力,而且有很强的抗熔融金属还原的能力〔19〕。23电火花沉积金属陶瓷工艺在表面改性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出现了一种电火花沉积工艺。该工艺在电场作用下,在母材表面产生瞬间高温、高压区,同时渗入离子态的金属陶瓷材料,形成表面的冶金结合,而母材表面也同时发生瞬间相变,形成马氏体和微细奥氏体组织〔20〕。这种工艺不同于焊接,也不同于喷镀或者元素渗入,应该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工艺。它很好地利用了金属陶瓷材料的高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性,而且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廉。是压铸模具表面处理的一条新路。
3、涂镀技术
涂镀技术作为模具强化技术的一种,主要应用在塑料模、玻璃模、橡胶模、冲压模等工作环境相对简单的模具表面处理。压铸模具需要承受冷热应力交替的苛刻环境,所以一般不使用涂镀技术来强化压铸模具表面。但近年来,有报道采用化学复合镀的方法强化压铸模具表面,以提高模具表面抗粘着性、脱模性。该方法在铝基压铸模具上将聚四氟乙烯微粒浸润后进行(NiP)-聚四氟乙烯复合镀。实验证明,此方法在工
4、艺上和性能上均为可行,大大降低了模具表面的摩擦系数。
结语
模具压力加工是机械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模具的水平、质量和寿命则与模具表面强化技术休戚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各种模具表面处理技术出现较大的进展。表现在:①传统的热处理工艺的改进及其与其他新工艺的结合;②表面改性技术,包括渗碳、低温热扩渗(各种渗氮、碳氮共渗、离子氮化、三元共渗等)、盐浴热扩渗、渗硼、稀土表面强化、激光表面处理和电火花沉积金属陶瓷等;③涂镀技术等方面。但对于工作条件极为苛刻的压铸模具而言,现有新的表面处理工艺还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要求,可以预计更为先进的技术,也有望应用于压铸模具的表面处理。鉴于表面处理是提高压铸模具寿命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要提高我国压铸模具生产整体水平,表面处理技术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http://www.hnmojuw.cn/show_hdr.php?xname=HKQHR41&dname=91QT051&xpos=1
❸ SKD61压铸模具的寿命要怎么提高
可以用宏犇 冷焊 焊补 因为冷焊机与其他热焊不同(氩弧焊 电焊 ) 都需要预热 温度会持续在工件上 或造成变形 变色 咬边 等情况 热影响大 后续再加工过程中会造成二次开裂 蹦角 等情况 冷焊机是属于瞬间放电的形式 其温度会很快的通过工件 将温度散发出去 热影响小 而且焊补精密度高 所以我建议你去找找相关 宏犇 冷焊机 的资料
❹ 如何提高铝合金压铸品质
这个问题范围太大了,我只针对铝合金压铸件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来说明一下:
铝合金压铸产品铸造缺陷产生原因及处理办法1 表面铸造缺陷1.1 拉伤(1)特征: ①沿开模方向铸件表面呈线条状的拉伤痕迹,有一定深度,严重时为整面拉伤;②金属液与模具表面粘和,导致铸件表面缺料。(2)产生原因: ①模具型腔表面有损伤;②出模方向无斜度或斜度过小;③顶出不平衡;④模具松动:⑤浇铸温度过高或过低,模具温度过高导致合金液粘附;⑥脱模剂使用效果不好:⑦铝合金成分含铁量低于O.8%;⑧冷却时间过长或过短。(3)处理方法: ①修理模具表面损伤;②修正斜度,提高模具表面光洁度;③调整顶杆,使顶出力平衡;④紧固模具;⑤控制合理的浇铸温度和模具温度1 80-250。;⑥更换脱模剂:⑦调整铝合金含铁量;⑧调整冷却时间;⑨修改内浇口,改变铝液方向。 ‘ ,1.2 气泡(1)特征:铸件表面有米粒大小的隆起表皮下形成的空洞.(2)产生原因 ①合金液在压室充满度过低,易产生卷气,压射速度过高;②模具排气不良;③熔液未除气,熔炼温度过高;④模温过高,金属凝固时间不够,强度不够,而过早开模顶出铸件,受压气体膨胀起来;⑤脱模剂太多;⑥内浇口开设不良,充填方向交接。(3)处理方法 ①改小压室直径,提高金属液充满度;②延长压射时间,降低第一阶段压射速度,改变低速与高速压射切换点;③降低模温,保持热平衡;④增设排气槽、溢流槽,充分排气,及时清除排气槽上的油污、废料;⑤调整熔炼工艺,进行除气处理;⑥留模时间适当延长:⑦减少脱模剂用量。1.3 裂纹 特征:①铸件表面有呈直线状或波浪形的纹路,狭小而长,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趋势;②冷裂隙开裂处金属没被氧化;③热裂一开裂处金属已被氧化。产生原因:①合金中铁含量过高或硅含量过高;②合釜有害杂质的含量过高,降低了合金的塑性;③铝硅铜合金含锌量过高或含铜量过低;④模具,特别是模腔整体温度太低;⑤铸件壁厚、薄存有剧烈变化之处收缩受阻,尖角位形成应力;⑥留模时间过长,应力大;⑦顶出时受力不均匀。(3)处理方法: ①正确控制合金成分,在某些情况下可在合金中加纯铝锭以降低合金中含镁量或铝合金中加铝硅中间合金以提高硅含量;②改变铸件结构,加角,改变出模斜度,减少壁厚差;③变更或增加顶出位置,使顶出受力均匀;④缩短开模及抽芯时间提高模温,保持模具热平衡。1.4 变形 (1)特征: ①整体变形或局部变形;②压铸件几何形状图纸不符. (2)产生原因:①铸件结构不良;②开模过早,铸件刚性不够③顶杆设置不当,顶出时受力不均;④进浇口位当或浇口厚度太厚,切除浇口时容易变形;⑤由具局部表面粗糙造成阻力大,产品顶出时变形;于模具局部温度过高,产品未完全固化,顶出时力大,引起产品变形o (3)处理办法: ①改进铸件结构;②合理调整保压和开模日③合理设置顶出位置及顶杆数量,最好用4根,开阔的地方;④改变浇口位置,使浇口有一个点,减小浇口厚度,以能保证产品的铸造质量为准这样切除浇口时产品就不容易变形;⑤加强模面处理,减少脱模阻力;⑥对局部模具温度进行亏控制,保持模具热平衡。1.5 流痕、花纹 (1)特征: 铸件表面上有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的条纹有明显可见的与金属基体颜色不一样的无方向性的纹路,无发展趋势。(2)产生原因: ①首先进入型腔的金属液形成一个极薄的而又不完全的金属层后,被后来的金属液所弥补而留下的痕迹;②模温过低,模温不均匀:③内浇道截面积过小及位置不当产生喷溅;④作用于金属液的压力不足;⑤花纹:涂料用量过多。(3)处理方法:①提高金属液温度620%~650℃;②提高模温,保持200~C~250"(2的热平衡;⑧加厚内浇道截面积改变进口位置;④调整充填速度及压射时间行程长度;⑤选用合适的涂料及调整对比浓度用量。1.6 冷隔(1)特征压铸件表面有明显的、不规则的、下陷线性纹路(有穿透与不穿透两种)形状细小而狭长,有的交接边缘光滑,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的可能。(2)产生原因: ①两股金属流相互对接,但未完全熔合而又无夹杂存在其间,两股金属结合力很薄弱;②浇注温度或压铸模温度偏低;③选择合金不当,流动性差;④浇道位置不对或流路过长;⑤填充速度低,压射比压低。 (3)处理方法: ①适当提高浇注温度和模具温度;②提高压射比压,缩短填充时间;③提高压射速度,同时加大内浇口截面积;④改善排气、填充条件;⑤正确选用合金,提高合金流动性o1.7 变色、斑点(1)特征:铸件表面上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及斑点。(2)产生原因: ①不合适的脱模剂;②脱模剂用量过多,局部堆积;③含有石墨的润滑剂中的石墨落入铸件表层;④模温过低,金属液温度过低导致不规则的凝固引起。 (3)处理方法: ①更换优质脱模剂;②严格喷涂量及喷涂操作;③控制模温,保持热平衡;④控制金属液温度。1.8 网状毛翅(1)特征:压铸件表面上有网状发丝一样凸起或凹陷的痕迹,随压铸次数增加而不断扩大和延伸。(2)产生原因: ①压铸模型腔表面龟裂;②压铸模材质不当或热处理工艺不正确;③压铸模冷热温差变化大;④浇注温度过高;⑤压铸模预热不足;⑥型腔表面粗糙。(3)处理方法: ①正确选用压铸模具材料及热处理工艺;②浇注温度不宜过高,尤其是高熔点合金;③模具预热要充分;④模具完成制造后进行低温长时效处理或对表面进行化学氧化处理;⑤打磨成型部分表面,减少表面粗糙度Ra值,Ra0.8~Ra0.4;⑥合理选择模具冷却方法;⑦避免对模具表面的强冷却。1.9 IEI陷 (1)特征:铸件平滑表面上出现凹陷部位。(2)产生原因:①铸件壁厚相差太大,凹陷多产生在厚壁处;②模具局部过热,过热部分凝固慢;③压射比压低;④由模具高温引起型腔气体排不出,被压缩在型腔表面与金属液界面之间o(3)处理方法:①铸件壁厚设计尽量均匀;②模具局部冷却调整;③提高压射比压;④改善型腔排气条件。1.1 O 欠铸 (1)特征:铸件表面有浇不足部位;轮廓不清。 (2)产生原因: ①流动性差原因;②合金液吸气、氧化夹杂物,含铁量高,使其质量差而降低流动性;③浇注温度低或模温低;④充填条件不良;⑤比压过低;⑥卷入气体过多,型腔的背压变高,充型受阻;⑦操作不良,喷涂料过度,涂料堆积,气体挥发不掉。(3)处理方法:①提高合金液质量;②提高浇注温度或模具温度;③提高比压、充填速度;④改善浇注系统金属液的导流方式,在欠铸部位加开溢流槽、排气槽;⑤检查压铸机能力是否足够。1.11 毛刺飞边(1)特征:压铸件在分型面边缘上出现金属薄片。(2)产生原因:①锁模不够;②压射速度过高,形成压力冲击峰过高;③分型面上杂物未清理干净;④模具强度不够造成变形;⑤镶块、滑块磨损与分型不平齐。(3)处理方法:①检查合模力和增压情况,调整压铸工艺参数;②清洁型腔及分型面;③修整模具;④最好是采用闭合压射结束时间控制系统,可实现无飞边压铸.
❺ 压铸模具几个常见问题及对策
压铸模故障——粗裂纹 1、计不合理,尖棱尖角 2、模具预热不好,模温低 3、热处理不良 4、型腔表面硬度太高、韧性差 5、操作不当使模具存在较大应力 压铸模故障——应对措施 1、改进设计,尽可能加大圆弧 2、提高预热温度 3、重新热处理 4、回火降低温度 5、按正常操作规章操作 压铸模故障——龟裂 1、模温低,预热不足 2、型腔表面硬度低 3、型腔表面应力高 4、型腔局部脱碳 压铸模故障——应对措施 1、提高预热温度 2、型腔淬火、氮化,提高硬度 3、回火消除应力 4、去除脱碳层后渗氮 压铸模故障——冲蚀 1、型腔表面硬度低 2、表面脱碳 3、型腔表面残余应力高 4、浇注速度过快 5、铝液熔融温度高 压铸模故障——应对措施 1、型腔淬火、氮化,提高硬度 2、去除脱碳层后渗氮 3、回火消除应力 4、在工艺范围内、降低压射速度 5、在工艺范围内、降低液温 压铸模故障——拉伤 1、设计与模具材料不合理 2、热处理硬度不足 3、型腔表面粗糙 4、有色金属液中含铁量大于O、6% 5、所用脱模剂不合格 6、浇注速度过快 压铸模故障——应对措施 1、改进设计和重新选材 2、重新热处理。
❻ 如何提高模具的制造质量和效率
一、模具设计的合理性结构的设计是否合理是整套模具生产周期、模具质量的关键所在,故对于模具结构设计及制造工艺必须高度重视,务必做到尽量合理,达到事半功倍。因而设计时有必要注意以下几点:1.模具结构设计时需注意如何使生产加工过程简单易做。工件上的某些关键部位尺寸(如需配合尺寸,高精度尺寸或收缩不匀明知有回弹等部位)公差位预留钢料的厚度和方向选择,以便试模后需改模时有机会修正,而避免可能烧焊等措施补救。2. 模具设计完毕,需全面复查所有的图纸尺寸特别是相互配合尺寸及型位尺寸需准确无误,才可发出正式加工图纸,所有参加模具生产的员工需每一工序都按尺寸要求控制好。二、 模具材料的质量控制我们制造模具均属小批量或单件生产,加工工艺过程复杂,制造周期长,模具零件的原材料对加工使用甚至整套模具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所以铸件材料表面质量就要求做到,无任何裂纹、气孔、夹渣、更不能用电焊补救后打平等的料进厂。(现在我们进厂的料底面有很多不平,差10mm的都有,百位线高度高有110多,造成飞刀工时长,有的不结实有气孔,严重影响质量,建议进厂检验。)三、模具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1. 模具零件加工的质量控制1)安装面加工问题,安装面加工精度好差,直接影响镶块与安装面贴合率和钳工修配工作量起直接关系。内导板滑动面倒圆钳工用电动工具打磨困难,再好是造型后NC加工。2)型面加工,当加工深度较深的侧壁,加工的结果不是过切就是让刀.给钳工研配调整间隙、移动镶块造成工作量大,螺丝底孔易烂牙等问题,而镶块大多是硬料不易扩孔,即使能扩孔也影响螺丝受力。所以在加工过程中要从刀具上想办法解决此问题。2. 模具装配的质量控制1)装配钳工对整套模具质量负责,要求钳工装配前仔细检查零件质量(包括材料热处理,加工质量),对于可能影响整套模具质量的不合格零件,要及时更换或重新加工。2)钳工在装配过程中精工细作,确保模具装配精度,使之达到设计要求的使用寿命,生产效率,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合格产品。3)装配完成后,责任钳工整套模具再仔细自检,确保试模成功合格,检查合格后打开模具,填试模申请单,交车间管理人员。4) 车间人员收到申请单后安排设计者及负责钳工共同对模具进行质检,签放行意见后安排试模。四、模具出厂质量要求:1) 模具所有零件按使用要求安装齐整、可靠,附件齐全,对于现场安装的零件,须有书面工作程序。2)模具生产出来的产品须经质检,符合设计要求或客户要求。3)模具所有运动机构,均应导滑灵活,运动平稳可靠,配合间隙适当,并在出厂时加工润滑。4)模具分型面及所有成型表面,出厂时应作防锈处理。五、 模具外型和安装尺寸,应符合合同及以下条件:1)各模板的边缘应倒角2X45”,安装面应光滑平整,不应有突出的螺钉头,销钉头,毛刺和伤的痕迹。2)模具的基准角应有钢印打上的模具编号,并在动定模上打有吊装、吊环用的螺纹孔。3)模具安装部位的尺寸,应符合所选用的机型。4)分开面上除导套孔、斜销孔外,所有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工艺孔,螺钉孔都应堵塞且与分型面平齐。六、车间管理人员和项目负责者应对出厂模具作详细质检,确认质量合格后签模具合格证,由车间管理人员登记准许出厂。
❼ 如何提高铸造的质量
为了提高质量
第一、要有科学化的管理,和严格的操作制度。
第二、要舍得在模具方面的投入。铸造系统模具的设计对铸造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模具的设计、制作一定要科学、精确。
第三、过程控制材料熔炼(材料的内部结构,浇铸温度),严格遵照控制计划的参数操作。
第四、要有机械化设备的性能要经常检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控制晶相分布不均
晶相分布不均主要是因为铸造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好造成的,要严格控制浇铸温度、保温过程、冷却时间。
现在对铸件的晶相均匀化处理,一般采用加温、保温、随炉冷却,使其再结晶的方法,有点类似中温回火的过程。
❽ 怎么提高冲压加工工件的质量
冲压是指通过外力使板材、薄壁管、薄型材等原材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的成型加工方法。冲压行业是一个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行业,在汽车制造、散热器片、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办公机械、生活器皿等产品中有大量冲压件。五金冲压件的制作加工需要经过多到工艺流程,在任何环节出现失误都会造成五金冲压件撕裂、歪斜等质量问题,下面简单介绍下常见的冲压工艺和提高工件质量的方法:
一、常见的冲压工艺方法
(1)弯曲是将金属板材、管件和型材弯成一定角度、曲率和形状的塑性成型方法。金属材料的弯曲实质上是一个弹塑性变形过程,在卸载后工件会产生方向的弹性恢复变形回弹。回弹影响工件的精度,是弯曲工艺必须考虑的技术参数。
(2)拉深也称拉延或压延,是利用模具使冲裁后得到的平板坯料变成开口的空心零件的冲压加工方法。用拉深工艺可以制成筒形、阶梯形、锥形、球形、盒形和其他不规则形状的薄壁零件。由于其几何形状特点不同,变形区的位置、变形的性质、变形的分布以及坯料各部位的应力状态和分布规律有着本质差别。各种拉深件按变形力学的特点可分为直壁回转体(圆筒形件)、直壁非回转体(盒形体)、曲面回转体(曲面形状零件)和曲面非回转体等四种类型。
(3)拉形是通过拉形模对板料施加拉力,使板料产生不均匀拉应力和拉伸应变,随之板料与拉形模贴合面逐渐扩展,直至与拉形模型面完全贴合。拉形的适用对象主要是制造材料具有一定塑性,表面积大,曲度变化缓和而光滑,质量要求高(外形准确、光滑流线、质量稳定)的双曲度蒙皮。拉形由于所用工艺装备和设备比较简单故成本较低、灵活性大,但材料利用率和生产率较低。
(4)旋压是一种金属回转加工工艺。在加工过程中,坯料随旋压模主动旋转或旋压头绕坯料与旋压模主动旋转,旋压头相对芯模和坯料作进给运动,使坯料产生连续局部变形而获得所需空心回转体零件。
二、提高冲压工艺质量的方法
(1)五金冲压件拉深工艺:拉深方向尽量使凸模与坯料的接触面积大、合理的压料面形状和压边力使压料面各部位阻力均匀适度、降低拉延深度、开工艺孔和工艺切口等。
(2)五金冲压件的结构设计:在设计时,各圆角半径最好大一些、曲面形状在拉深方向的实际深度浅一些、各处深度均匀一些、形状尽量简单且变化尽量平缓一些等。
(3)五金冲压件模具设计:可采取设计合理的拉深筋、采用较大的模具圆角、使凸模与凹模间隙合理等措施。
(4)使用专用冲压油:高端专用冲压油采用硫化猪油和硫化脂肪酸酯为剂配制而成,具有优异的极压抗磨性能。在冲压过程中通过极压剂的释放可以有效避免冲压件出现开裂、毛边毛刺等问题,能大幅度提高工件表面光洁度和生产加工效率,从而降低企业的综合生产成本。
以上就是冲压加工的常见工艺和提高工件质量的方法,合理的设计工艺、严格的执行操作流程可以避免很多故障缺陷。
❾ 提高模具质量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1、
首先制件的设计要合理,尽可能选用最好的结构方案,制件的设计者要考虑到制件的技术要求及其结构必须符合模具制造的工艺和可能性2、
模具的设计使是提高模具质量最重要的一步,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包括模具材料的选用,模具结构的可使用性,模具零部件的可加工型,这些在设计之初应尽量考虑周全3、
模具的制造过程也是确保模具质量的重要一环,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加工方法和加工精度也会影响到模具的使用寿命4、
对模具的主要成型零部件进行表面强化,以提高模具表面耐磨性,从而更好地提高模具质量5、
模具的正确使用与维护,也是提高模具质量的一大因素。总之,要想提高模具的质量,首先必须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到对模具质量的影响,其次还需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模具的质量是模具企业自身实力的真实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