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模具设计 > 转子模具设计主要是什么内容

转子模具设计主要是什么内容

发布时间:2023-01-18 08:01:52

⑴ 模具设计具体是干什么的

通常的模具是制作物品的器具。

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塑胶水桶、塑料椅子、电子设备的塑料外壳,这些是都需要模具来实现批量生产的。

而模具设计和制作则是创造这些模具的专业。

个人觉得这个专业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专业。

已经没有2000年那么吃香了。。。

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指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模具设计、工艺设计、模具制造、模具维修、质量管理等工作,适应机械模具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⑵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有哪些内容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介绍
培养模具设计与制造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从事企业生产所需模具及其工装的设计与制造,模具装配与调试、模具企业经营与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有: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与基础、冷冲模设计与制造、注塑模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与编程、模具加工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传动、金属切削原理、机械CAD/CAM等。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从事模具设计与加工、制造、维修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人才培养素质要求
总的培养要求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良好的道德和健康的体魄。
1、思想素质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遵纪守法的观念,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开拓创新、团结合作、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联系群众、严谨务实的作风;具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责任感和为实现现代化而献身的精神。
2、知识能力要求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知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必要的网络知识、常用软件知识;具有基本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本专业必须的机械设计理论基础知识、模具材料及成形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知识;掌握模具CAD/CAM基础知识;具有必要的模具维修基础知识。
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具有模具工艺设计、工艺实施、技术管理能力;具有模具数控加工编程能力;具有注塑模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具有一定钳工操作能力、模具修配能力;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和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制造及管理能力;具有熟练运用CAD/CAM软件进行模具造型设计和加工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文字表达、人际交往能力。
3、身心素质要求
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卫生、军事基本知识,掌握体育运动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生活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三、招生对象、学制及学习形式?
本专业招收应往届高中毕业生、普通中专、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毕业生及社会青年,脱产学习,学制三年。
四、主要课程设置及课程介绍
(一)公共课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本课程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地研究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思想道德修养的客观规律的一门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课程。它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以及大学生在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方面形成发展的规律和特色,教育大学生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讲授内容: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本课程通过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学生明确改革是在新形式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国客观实际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教育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培养“四有”人才的目的。
3、大学英语
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能在实践中以英语为工具获取本专业所需的信息,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主要内容:语音、语法、笔译。着重矫正语音、语调,扩大词汇量,加深基本语法,借助词典翻译一般短文,加强阅读和笔译技能的训练。
4、计算机文化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2000、Office软件、数据库以及Internet网络基础,其中Office主要介绍Word2000、Excel2000、Powerpoint2000的使用。
5、高等数学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用数学分析的方法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将来从事工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和微分、积分及其应用、多元函数的微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级数等。
6、体育
进行体育基本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和科学的锻炼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具有从事本专业或其他行业所需要的良好身体素质。
7、形势教育
本课程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分析特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趋势,揭示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国际国内形势;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专业基础课
1、机械制图及计算机辅助设计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绘制工程图样、图解空间几何问题、计算机绘图和贯彻国家制图有关标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是高等工程专科学校培养具有工程师初步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它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
其主要任务:
(1)研究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投影特性;
(2)培养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培养按照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正确而熟练地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4)培养空间几何问题的初步图解能力;
(5)学习计算机绘图知识,能使用计算机绘图和辅助绘图及相关设备进行绘制二维工程图的能力;
(6)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及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2、机械设计基础
本课程主要研究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各种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及计算方法。它是一门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本课程应达到:
(1)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以及分析机构的基本知识;
(2)掌握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计算方法、选用等知识;
(3)运用标准、手册进行一般参数的通用零件和简单的机械装置进行设计;
(4)液压与气动传动的基本知识;
(5)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实际应用。
结合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等课程,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二维工程制图(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制;熟悉三维产品设计,并完成零部件的造型和模具设计、装配工作;利用图文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图纸档案管理。
3、机械制造工艺学
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涉及面宽、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
(1)金属切削加工原理与刀具基础知识;
(2)金属切削机床及切削工艺,电火花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激光加工等特种加工和数控加工等当代先进的生产工艺及其特点;
(3)机床夹具基础知识;
(4)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基础知识和一些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5)机械加工质量分析和提高生产率的方法。
学习要求:
掌握金属切削的基本理论,具有根据具体加工条件合理选择刀具(如种类、材质、几何角度、参数等)、选择切削用量及切削液的能力,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知识、机床夹具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解算尺寸链等知识,初步分析和处理与切削加工过程中有关的工艺技术问题。
通过生产实习、实验等实践环节,熟悉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则、步骤和方法,对一般机械零件,具备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装配工艺的能力;初步具备综合分析机械制造过程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问题的能力;对制造技术的新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4、数控编程与加工
使学生了解数控编程方法,熟悉数控编程指令,能够对需要编程的机械零件进行必要的工艺分析和轨迹计算,完成零件加工的手工编程和机床操作及加工工作。了解CAD/CAM基本概念,并对现代加工技术有一个概貌性的了解。
重点内容: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手工编程、自动编程以及图形编程的原理和实践。通过课程讲解、实验实训等实践环节,使学生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以及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的零件加工编程技术等,使学生能熟练正确地编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加工工艺和加工程序。
实训环节:数控车床编程和加工操作实训;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编程和加工操作实训;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操作、编程实训。
实训要求:能完成中等复杂零件的从零件图纸到成品的加工工艺、编程、加工操作全过程。
(三)专业课
1、塑料模具设计
本课程是核心专业课程之一,主要讲授塑料模具的设计流程和模具结构,塑料的特性和成型原理、掌握模具的合模和开模动作、塑料件模具结构设计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塑料的基本概念、热塑料的成形加工性能、热塑料制品设计的基本原则,注射成型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分类、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浇注系统设计等知识,能够完成塑料模具的设计任务以及维护等。
实训要求:设计、加工、装配、维修。
2、冲压模具设计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及设计、冲压模具设计、冲压工艺设计、冲裁工艺、精密冲裁、弯曲、拉伸及其他成形工艺设计、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冲模分类、特点、用途,单工序模设计、复合模设计、连续模设计、精冲模设计、覆盖件模具设计、硬质合金冲模设计等知识,掌握冲压模具标准化,冲模术语及冲模技术条件,冲模标准零件,相关国家、国际标准等。
实践环节:冷冲模的设计、加工、装配、维护,冲压成型工艺的设计与实施。
3、模具CAD/CAM技术
CAD/CAM是实现信息处理高度一体化、提高设计制造质量和生产率最佳方法的新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利用计算机来完成多品种模具产品的设计与制造的能力。
主要内容:CAD/CAM的总体结构、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机械产品造型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和成组技术(GT);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技术;模具设计CAD等关键技术。
(1)以实际产品为主线,培养学生做实际产品、满足岗位要求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三维实体造型、模具设计,数控自动编程一体化技术的能力。
(2)巩固学生在冷冲模、塑料模、压铸模设计中模具结构设计、模具零件材料以及模架和其他标准件设计等方面的基本专业知识。
(3)熟练掌握三维造型软件Pro/E等软件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包括三维实体模型建立模具装配模型,设计分型面、浇注系统及冷却系统,生成模具成型零件的三维实体模型,掌握塑料模具核心部分的设计工作。
(4)熟练掌握数控编程软件CimatronE、MasterCAM软件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生成模具产品的数控程序。
先修课程:微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
实训软件选用:MasterCAM、Pro/E、CimatronE、CAXA等。
实训设备:数控机床等。
实践环节:课程设计、模具设计与数控加工CAM技术应用等。
4、模具制造工艺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主要内容:冲压工序与冲模分类、冲压设备简介;冲裁模设计、弯曲模设计、拉深模设计及成形模设计;塑料的基本知识、塑件设计;注射模、压注模及压注模设计要点;模具的机械加工、电火花加工;冲模的装配与调整。
课程任务:使学生具备中等专门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所必须的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处理模具制造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掌握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的编制及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解决一般性技术难题;掌握模具制造的新技术、新工艺,了解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本课程主要讲授模具加工的基础理论和加工方法,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和特种加工工艺,以及模具装配工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模具制造的基础知识,熟悉模具的加工工艺及装配工艺;
(2)具有编制中等复杂模具零件制造工艺规程和分析、解决一般技术难题的能力;
(3)了解模具制造的各种方法、原理和特点;
(4)掌握模具制造的新工艺、新技术,了解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基础等。
实践环节:注塑成形、冲压成形、模具制造实训。
(四)选修课
1、音乐与绘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陶冶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并且在系统的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造型能力,为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调适在择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心理;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并转换角色、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了解就业政策,更好地利用就业指导机构指导自身就业。
主要内容: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政策、就业观念、就业准备、职业选择、择业技巧、创业环境与创业机会、择业过程中各主要环节的把握、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等。
3、演讲与写作
本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加深对语言的社会本质和交际功能的认识,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特别是言语交际的实际能力,同时,通过对写作的强化练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常用应用文体文章的写作理论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实际应用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重要性
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
社会要发展,必须依靠先进的生产力,而推动先进制造技术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的代表就是“模具”——一个代表先进制造技术生产力发展工艺装备,一个被誉为“工业之父”,永不落伍的装备行业。我们可以从下述的工业发达国家对“模具”的称谓,了解到模具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领域中的地位——模具是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日本),模具是金属加工中的帝王,是磁力工业(欧美)。
神奇的“模具”必然受到企业的重视,使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成为制造业中人才需求量较大的专业之一,并且其专业人才也具有较好的收入。2006年,上海人才市场曾经发布过这样一则消息:年薪20万人民币招博士易,但求一模具技师难。
模具技术的每一次进步,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还大大丰富了生产资料。且不说我国商周时期精美绝伦的青铜器、汉魏时期的钢铁器、唐宋时期的金银器,且不说古代人们用的各种度量仪器、各种汤勺、钱币,大到鼎炉、编钟等制品闪耀着“模具”的光彩,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模具更展现出其独领风骚的魅力。60%~90%汽车、电子信息、电器、航空航天等行业产品,需要模具对组成它们的零件成型。现代模具能够成形小到比头发丝还要细小的、应用在微电子元器件上的芯片引脚;也可生产用于水轮发电机组中数米尺寸的定、转子片。采用模具生产制件,不仅能根据产品的要求制造出各种尺寸和形状零件,其尺寸精度和互换性高,而且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生产。
开启第一桶金的新大门
那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将教会我们什么?它教会我们如何将金属、塑料等材料变为我们需要的工业产品和日常生活中的制品,教会我们如何设计模具,怎样将设计好的模具制造出来,又怎样在模具中成型及成型材料的工艺性。随着“模具是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是黄金”的认识深入人心以及制造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模具专业越来越多地受到考生的关注,这也是近年来该专业学子走俏的原因。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有什么理由吸引考生去填报呢?相信大家很清楚,我国目前正在成为国际的制造中心,成为制造业大国,而模具是各种产品大批量生产的基础装备,没有模具就不能实现批量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一个国家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模具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日本是世界经济和工业强国,他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很快从废墟中崛起,很大程度是因为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工业振兴纲要中,把模具作为其核心发展的战略目标,促进其工业、国民经济的振兴和发展。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速度很快,原因之一也是我国在“九五”规划到“十一五”规划中,都把模具列为重点发展的基础工业和重点扶持产业,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该产业及其相关产业链的人才的需求。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被列为国家紧缺人才需求的专业,其毕业生几乎不为找工作发愁。拿我所在的学校来说,模具专业是西部高职高专中惟一的“示范专业”,四川省精品专业,学校的龙头专业,也是学校就业率最高专业之一。该专业毕业生一般都是在制造业内从事生产技术、管理、营销,或生产第一线从事先进数控机床操作,毕业生的主要走向是沿海的经济特区和内地的经济特区,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是能力强、上手快。2006年,到学校要该专业毕业生的岗位与毕业生人数比为1.3:1,可以说,是学生在挑企业,而不是企业挑学生。
模具行业涉及的产业面很宽,比如金属产品制造业、塑料产品制造业、橡胶产品制造业、陶瓷产品制造业、玻璃产品制造业及各种包装产品。同时,模具技术集设计、制造、产品造型、软件应用为一体,集先进制造技术运用为一体。不难看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就业面很广,社会需求很大。在制造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要使自己走向富裕道路,请你开启“模具”这一扇大门,你将获得从就业到创业的第一桶金。

⑶ 模具设计师的工作内容

模具设计师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
1:数字化制图,将三维产品及模具模型转换为常规加工中使用的二维工程图;
2:模具的数字化设计,根据产品模型与设计意图,建立相关的模具三维实体模型;
3:模具的数字化分析仿真,根据产品成形工艺条件,进行模具零件的结构分析、热分析、疲劳分析和模具的运动分析;
4:产品成形过程模拟,注塑成形、冲压成形;定制适合本公司模具设计标准件及标准设计过程;
5:模具的生产以及后期管理维护。

⑷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主要学什么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主要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与基础、冷冲模设计与制造、注塑模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与编程、模具加工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等等。

模具设计和制造专业主要从事模具生产、加工和维护。本专业主要培养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的高层次应用技术人员,并能胜任企业模具模具和模具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模具装配调试、模具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⑸ 模具设计有哪些基本的要点

模具设计的要点

1.模具设计的要点
(1)模具材料的选用:模芯材料的选择以资源、成本、寿命要求为基本原则,以及耐热、耐磨、耐蚀性要好,易于切削加工、熔焊、不生锈等。被用来做模具(模芯、模套)的材料主要有:碳素结构钢(45 钢应用最广);合金结构钢(如12CrMo、38CrMoAl等);合金工具钢等。而对于挤管式模芯的结构特点,其长嘴定径区是一个薄壁圆管,一般不易进行热处理,其耐磨性要求较严,尤其是用于绝缘挤出的模芯,多用耐磨的合金钢(如30CrMoAl)制成。模套材料的耐磨要求可以降低,而加工精度必须提高,往往模套以45 钢制成,内表面镀铬抛光达▽7。
(2)挤压式模芯(无嘴)的结构尺寸如下图:

1-d 2-d 3-L 4-L 5-D
6-M 7-B 8-D 9-φ 10-φ
在材料确定后,以工艺的合理性,兼顾加工的可能性恰当设计各部尺寸,应注意的要点如下:
1)外锥角φ :根据机头结构和塑料流动特性设计,锥角控制在45°以下,角度越小,流道越平滑,突变小,对塑料层结构有益。在挤出聚乙烯等结晶性高聚物时,对突变而导致的预留内应力的避免尤其重要,只有充分予以注意才能有效的提高制品的耐龟裂性能。角度的大小往往根据机头内部结果特点决定。
2)模芯外锥最大直径D :该尺寸是由模芯支持器(或模芯座)的尺寸决定的,要求严格吻合,不得出现“前台”,也不可出现“后台”,否则将造成存胶死角,直接影响塑料层组织和表面质量。
3)内锥最大直径D :该尺寸主要决定于加工条件和模芯螺柱的壁厚,在保证螺纹强度和壁厚的前提下,D 越大越好,便于穿线。
4)模芯孔径d :这是对挤出质量影响最大的结构尺寸,按线芯结构特性及其尺寸设计。一般情况下,单线取d =线芯直径+(0.05~0.15)mm;绞合线芯取d=线芯外径+(0.1~0.25)mm。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因为过大了,一则形成线芯的摆动而造成挤出偏芯,再则会出现倒胶,既有害挤包层质量,又有可能造成断线。而过小,则易刮伤线芯,也使模具寿命降低;对绞线而言,由于线径不均,模孔d 过小时,则是断线的主要原因。通常为加工便利,且模芯孔径尺寸系列化,则多取模芯孔径d 为整数。
5)模芯外锥最小直径d :d 实际上是决定模芯出线端口厚度的尺寸,端口厚度△=1/2(d -d )不能太薄,否则影响使用寿命;也不宜太厚,否则塑料熔体流道发生突变,并且形成涡流区,引发挤出压力的波动,而且易形成死角,影响塑料层质量,一般模芯出线端口的壁厚控制再0.5~1mm为宜。
6)模芯定径区长度L :L 决定线芯通过模芯的稳定性,但也不能设计的太长,否则将造成加工困难,工艺上的必要性也不大,一般L =(0.5~1.5)d ,且模芯孔径d 较大时选下限,否则,反之。
7)模芯锥体长度L :这往往是设计给出的参考尺寸,从上图不难看出,
tgφ ∕2=(D -d )∕2 L ,亦即L =(D -d )∕【2(tgφ ∕2)】。
所以L 可以依据上述决定的尺寸确定,经计算确定L 的长度,如果太长或太短,与机头内部结构配合不当,可回过头来修正锥角φ ,然后再计算L 直至合适。
(3)挤压式模套的结构尺寸如下图:

1-d 2-d′ 3-l 4-a 5-b
6-L 7-D 8-D′ 9-φ
1)模套压座外径D:根据模套座(或机头结构内筒直径)设计,一般小于筒径内孔0.5~1.5mm,此间隙是工艺调整偏芯、确保同心度的必要因素,间隙不能太小,否则满足不了调偏的需要;间隙太大也不行,因为太大影响模套的稳固性,甚至在挤出过程中发生自行偏斜。
2)内锥最大直径D′:这是模套设计的精密尺寸之一。其大小必须严格与模套座(或机头内锥)末端内径一致,否则组装模套后将产生阶梯死角,这是工艺所不允许的。
3)模套定径区直径d:这又是模套设计的精密尺寸之一。要根据产品直径、各挤出工艺参数及挤制塑料特性来严格设计。一般d=成品标称直径+(0.05~0.15)mm。
4)模套内锥角φ:角φ是由D′、d及模套长度制约的,角φ又同时受到与其配套的模芯的外锥角的制约,角φ必须大于模芯外锥角3~10°,若没有这个角度差,便保证不了挤出压力,当然挤出压力也不能太大,因为这样会影响挤出产量,因此角度差也不能太大。角φ和D′、d一样都不能按参考尺寸设计,因此三个尺寸必须同时精密计算,相互修正,并在加工中依照尺寸l和L进行调整。
5)模套定径区长度l:一般取l=(1~3)d为宜,长一些对定型有利,但越长阻力越大,影响产量。所以,当d较大时,不能取上限。
6)模套压座厚度b:按模套座深度(或机头内筒出口处深度)设计,一般要大0.3~0.5mm。
7)模套外径d′:根据模套压盖内孔设计一般要小于压盖内孔2~3mm,但也不宜过小,否则间隙过大将造成散热不均匀。
8)模套总长L:这是设计给出的参考尺寸,由b和可调整的长度a来确定。
(4)挤管式模芯(长嘴)的结构尺寸如下图所示:

1-d 2-d′ 3-δ 4-l 5-l′
6-L 7-D 8-M 9-D′
挤管式长嘴模芯的结构尺寸除定径区外,其余外形尺寸与挤压式模芯设计基本相同,现对挤管式模芯定径部分的尺寸设计做一简述。
1)模芯定径区内径d:又叫模芯孔径。该尺寸根据选用材料的耐磨性、半制品尺寸大小及其材质与外径规整程度等设计,一般设计为d=d +(0.5~2)mm或d=d +(3~6)mm,主要因为线芯尺寸较小且规则,而缆芯较大且外径尺寸不规则的缘故。为了模具系列化,通常将模芯孔径加工成整数尺寸。
2)模芯定径区外圆柱(长嘴)直径d′:从上图可看出d′决定于尺寸d及其壁厚δ,即d′=d+2δ。壁厚的设计既要考虑模芯的寿命,又要考虑塑料的拉伸特性及电线电缆塑料层的挤包紧密程度,一般设计为d′=d+2(0.5~1.5)mm,即模芯嘴壁厚为0.5~1.5mm。这个数值不能太大,否则拉伸比就大,塑料层拉伸后强度提高,而延伸率下降,影响电线电缆的弯曲性能;但也不能太小,太小因过薄使其使用寿命降低。
3)定径区外圆柱(模芯嘴)长度l:该尺寸依据尺寸d考虑挤出塑料成型特性设计,一般设计为l=(0.5~2)d,d值大取下限,d值小取上限,用于挤护套的模芯取下限,挤绝缘时取上限。
4)定径区内圆柱(承线)长度l′:该尺寸由加工条件,半制品结构特性决定。无论如何l′必须比l长度大2~4mm,这是确保模芯强度的必需,所以l′实际是参考l决定的。
(5)挤管式模套的结构型式与挤压式模套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是其结构尺寸中的模套定径区的直径及其长度,必须按与其配合的挤管式模芯来设计。
1)模套定径区直径d :该尺寸按挤管式模芯嘴外圆直径d′、线芯或缆芯外径、挤包绝缘或护套厚度等设计。一般设计为d =d′+2倍挤包厚度,并视绝缘(护套)厚度、产品结构要求及塑料的拉伸特性而定。
2)模套定径区长度l :该尺寸往往根据塑料的成型特性和模芯定径区外圆柱(模芯嘴)的长度l 而定,一般设计为l =l -(1~6)mm,而且挤包绝缘(护套)厚度小时取下限(即减去值取上限);否则,反之。
总之设计模具时,除考虑材料、加工、使用寿命外,还应满足下列条件:1)增加模具的压力,使塑料从机筒进入模具后,压力增大且均匀稳定,从而增加塑料的塑化和致密性,提高产品的质量;2)增长模具配合部分的塑料流动通道,使流动中的塑料进一步塑化,从而提高塑料塑化的程度;3)消除模具配合中产生的流动死角,使流道形成流线型,利于塑化好的塑料挤出;4)抽真空挤塑的模具,模芯的承线径一般应在20~40mm,模套的承线径一般在15~30mm。
二、工艺配模
配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挤塑的质量和产量,故配模是重要操作技能之一。由于塑料熔体离模后的变化,使得挤出线径并不等于模套的孔径,一方面由于牵引、冷却使制品挤包层截面收缩,外径减少;另一方面又由于离模后压力降至零,塑料弹性回复而胀大,离模后塑料层的形状尺寸的变化与物料性质、挤出温度及模具尺寸和挤出压力有关。模具的具体尺寸是由制品的规格和挤塑工艺参数决定的,选配好适当的模具,是生产高质量、低消耗产品的关键。
1.模具的选配依据
挤压式模具选配主要是依线芯选配模芯,依成品(挤包后)的外径选配模套,并根据塑料工艺特性,决定模芯和模套角度及角度差、定径区(即承线径)长度等模具的结构尺寸,使之配合得当、挤管式模具配模的依据主要是挤出速俩的拉伸比,所谓拉伸比就是塑料在模口处的圆环面积与包覆与电线电缆上的圆环面积之比,即模芯模套所形成的间隙截面积与制品标称厚度截面积之比值,拉伸比:
K=(D -D )/(d -d )
其中 D ――为模套孔径(mm);
D ――为模芯出口处外径(mm);
d ――为挤包后制品外径(mm);
d ――为挤包前制品直径(mm)。
不同塑料的拉伸比K也不一样,如聚氯乙稀K=1.2~1.8、聚乙烯K=1.3~2.0,由此可确定模套孔径。但此方法计算较为繁琐,一般多用经验公式配模。
2.模具的选配方法
(1)测量半制品直径:对绝缘线芯,圆形导电线芯要测量直径,扇形或瓦形导电线芯要测量宽度;对护套缆芯,铠装电缆要测量缆芯的最大直径,对非铠装电缆要测量缆芯直径。
(2)检查修正模具:检查模芯、模套内外表面是否光滑、圆整,尤其是出线处(承线)有无裂纹、缺口、划痕、碰伤、凹凸等现象。特别是模套的定径区和挤管式模芯的管状长嘴要圆整光滑,发现粗糙时可以用细纱布圆周式摩擦,直到光滑为止。
(3)选配模具时,铠装电缆模具要大些,因为这里有钢带接头存在,模具太小,易造成模芯刮钢带,电缆会挤裂挤坏。绝缘线芯选配的模具不易过大,要适可而止,即导电线芯穿过时,不要过松或过紧。。
(4)选配模具要以工艺规定的标称厚度为准,模芯选配要按线芯或缆芯的最大直径加放大值;模套按模芯直径加塑料层标称厚度加放大值。
3.配模的理论公式
(1)模芯 D =d+e
(2)模套 D =D +2δ+2△+e
式中:D ――模芯出线口内径(mm);
D ――模套出线口内径(mm);
d ――生产前半制品最大直径(mm);
δ――模芯嘴壁厚(mm);
△――工艺规定的产品塑料层厚度(mm);
e ――模芯放大值(mm);
e ――模套放大值(mm)。
(3)放大值e 或e 的说明。
1)绝缘线芯模芯e 的放大值为0.5~3mm;
2)绝缘线芯模套e 的放大值为1~3mm;
3)生产外护套电缆用模芯e 的放大值、铠装电缆为2~6mm,非铠装为2~4mm;
4)生产外护套电缆用模套e 的放大值为2~5mm。
4.举例说明模具的选配
1)生产绝缘线芯3×185mm 的实心铝导体扇形电缆,其扇形(标称)宽度为21.97mm(其最大宽度允许值22.07mm),绝缘层标称厚度为2.0mm。(其最小厚度允许值为2.0×90%-0.1=1.7mm,模芯嘴壁厚为1.0mm,选用模具。
模芯D =d+e =21.97+1.5=23.47(mm)考虑到实体扇形及最大宽度,选取D =24mm。
模套孔径D =D +2δ+2△+e
=24+2×1+2×2+3=33(mm)
2)生产电缆外护套,其型号为VLV,规格为1×240mm ,电压为0.6/1kV,
选用模具。该电缆成缆后直径为23.6mm,护套标称厚度为2.0mm,取模芯嘴壁厚为1.5mm。
模芯孔径 D =d+e =23.6+3=26.2≈27mm
模套孔径 D =D +2δ+2△+e
=27+2×1.5+2×2+4=38mm
3)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模具的选配往往在操作规程或生产工艺卡中给出一定的经验公式,如某厂φ65挤塑机给出的模具选配公式(△为塑料挤包层的标称厚度)。
挤压式 模芯(mm) 模套(mm)
单线
绞线 导线直径+(0.05~0.10)
绞线外径+(0.10~0.15) 导线直径+2△+(0.05~0.10)
绞线外径+2△+(0.05~0.10)
挤管式 模芯(mm) 模套(mm)
绝缘
护套 线芯外径+(0.1~1.0)
缆芯最大外径+(2~6) 模芯外径+2△+(0.05~0.10)
模套外径+2△+(1.0~4.0)
线芯或缆芯外径不均时,放大值取上限;反之取下限。在保证质量及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要提高产量,一般模套放大值取上限。
5.选配模具的经验
1)16mm 以下的绝缘线芯的配模,要用导线试验模芯,以导线通过模芯为宜。不要过大,否则将产生倒胶现象。
2)抽真空挤塑时,选配模具要合适,不宜过大,若大,绝缘层或护套层容易产生耳朵、起棱、松套现象。
3)挤塑过程中,实际上塑料均有拉伸现象存在,一般塑料的实际拉伸在2.0mm左右。根据拉伸考虑模套的放大值,拉伸比大的塑料模套放大值大于拉伸比小的塑料模套放大值,如聚乙烯大于聚氯乙稀。
4)安装模具时要调整好模芯与模套间的距离,防止堵塞,造成设备事故。

⑹ 模具设计是什么

什么是模具设计呢?按国家职业定义,模具设计是:从事企业模具的数字化设计,包括型腔模与冷冲模,在传统模具设计的基础上,充分应用数字化设计工具,提高模具设计质量,缩短模具设计周期的人员。从事的主要工作包括:

(1) 数字化制图——将三维产品及模具模型转换为常规加工中用的二维工程图;

(2) 模具的数字化设计——根据产品模型与设计意图,建立相关的模具三维实体模型;

(3) 模具的数字化分析仿真——根据产品成形工艺条件,进行模具零件的结构分析、热分析、疲劳分析和模具的运动分析;

(4) 产品成形过程模拟——注塑成形、冲压成形;

(5) 定制适合本公司模具设计标准件及标准设计过程;

(6) 模具生产管理。

⑺ 模具设计的内容简介

在编写《模具设计》时注意了以下几点:
1.为了加强基础理论,对内容作了适当的充实。
2.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宽知识面,书中除编入主要类型的模具设计基本内容外,还对其它模具作了适当介绍。
3.为帮助学生掌握设计要领,主要章节附有模具设计计算的实例。
4.全书采用国家颁布的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及国际惯用符号。
5.为使学生尽快掌握书中内容、各章都附有思考练习题。
6.《模具设计》分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与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两大部分,供不同学校、不同专业选用。

⑻ 模具设计与制造具体是学什么的

主要学一些模具的构造和制造模具的机械和软件.
模具设计要学机械制图的方法,和机械原理.
软件有CAD与POR|E为主要设计软件.还有UG等几个制造软件.
模具机械有加工中心(工厂叫电脑锣)车床,铣床,刨床,钻床等
主要是 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塑压工艺与塑模设计、级进模设计、模具CAD/CAM技术、冷挤压技术、塑料成型CAE技术公差检测与技术测量。

还要涉及到CAD的制图、PRO\E、MOLDFLOW、UG、SOLIDWORKS等二维和三维的制图软件。

还有一些基础课程像制图测绘、工程力学、常用高分子材料、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材料成型原理、金属切削加工技术等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
1.机械制图、
2.机械设计基础、
3.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4.数控技术、
5.模具制造技术、
6.塑料模具工艺与塑料模具设计、
7.冲压工艺与冲模具设计、
8.塑料成型机械、
9.模具CAD/CAM、
10.模具价格估算 、
11.机加工实习、
12.钳工技能实训、
13.数控机床操作实训、
14.模具技能实训、
15.毕业实习(设计)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模具加工方向:①模具加工生产组织;②模具数控编程加工;③模具三维设计;④产品开发三维设计。其他技术类方向:生产管理、物流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以及产品开发、汽车工业、机械制造工艺师、CNC工程师等。[1]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模具装配与维护、模具快速成形技术、顶岗实习等 哦,至于有多辛苦,还是比较辛苦的,比起那文科类的专业是很辛苦,不仅要学习好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学习好数学,计算机。如果想要增加以后工作的竞争力,还得学习好英语(这很重要,可能还要与外企打交道,抑或去外企工作之类的) 还有就是要多进实验室,进行尽可能多的实际操作,毕竟以后得靠这吃饭呢 相对来说,是比较辛苦的,但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被列为国家紧缺人才需求的专业,其毕业生几乎不为找工作发愁 毕业生一般都是在制造业内从事生产技术、管理、营销,或生产第一线从事先进数控机床操作,毕业生的主要走向是沿海的经济特区和内地的经济特区,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是能力强、上手快 乐意为你解决问题, 祝你好运!!!

⑼ 模具设计都需要学习什么

模具设计需要学习机械设计,解析几何,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模具设计:指从事企业模具的数字化设计,包括型腔模与冷冲模,在传统模具设计的基础上,充分应用数字化设计工具,提高模具设计质量,缩短模具设计周期的人员。模具设计人员可在模具数控编程加工、模具三维设计、产品开发三维设计等领域就业。

培训目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制造行业,从事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工艺编制、冲压和塑料成型加工、数控机床的操作以及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体现为制造方面达到模具制造的补师水平,设计方面达到助理设计师的水平。

就业方向:生产管理、物流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以及产品开发、汽车工业、机械制造工艺师、CNC工程师等。

⑽ 模具设计与制造学什么

模具设计与制造主要学习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与基础、冷冲模设计与制造、注塑模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与编程、模具加工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传动、金属切削原理、机械CAD/CAM等课程。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就业方向:机械、电子、电器、轻工、塑料等行业的模具设计、制造和维修,模具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工作。电子信息、轻工生产管理、物流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以及产品开发、汽车工业、机械制造工艺师、CNC工程师等。

本专业主要面向机械、模具、汽车、航空、医药等行业,可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产品结构设计与开发、设备调试与管理、数控操作与编程、生产技术管理等相关工作岗位的技术工作。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就业前景

我国模具人才仍然远远跟不上行业的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总量不足和高水平技术人员缺乏等方面。据有关资料,全国模具从业人员约缺口30—50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约占20%,尤其紧缺的是优秀的调试工人和模具开发人员。

适合在模具设计与制造相关企业从事冷冲模、塑料模、压铸模等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板料、塑料等制品行业的模具使用;模具数控加工;冲压与注塑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以及模具生产一线控制、技术管理等工作。

阅读全文

与转子模具设计主要是什么内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不锈钢锅煮牛肉汤怎么好吃 浏览:118
混凝土模具中有结块的怎么处理 浏览:150
五金模具冲头什么材不易崩 浏览:104
定额里钢筋损耗包含什么意思 浏览:637
幻视会什么跟着钢铁侠 浏览:758
玻璃钢化后有指纹印 浏览:835
不锈钢表面一层是什么 浏览:375
铝合金转椅价格多少 浏览:904
梦幻西游钢板大唐怎么玩 浏览:288
小杜方管 浏览:270
模具的外皮是用什么制造的 浏览:606
钢金锅使用前怎么处理 浏览:807
衢州模具定制要多少钱 浏览:23
钢材适用于什么行业 浏览:496
一般冲裁模具用什么钢 浏览:454
浙江大学高温合金研究所怎么样 浏览:359
一体化玻璃钢体筒 浏览:237
锁骨钢板断裂后该怎么办才好 浏览:341
钢材的抗怎么计算公式 浏览:763
ps位移怎么做无缝隙 浏览: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