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注塑模具设计外壳厚度不均匀怎么处理
可以在增厚部位做防缩槽防止缩水。
当然如果增加槽后导致产品局部强度减弱可以再加细筋提高强度,筋的厚度一般不大于壁厚的1/3
2. 塑胶模具开模不平衡,导致产品拉伤,该怎么修理模具
这是个常见问题。导柱都是有间隙的,至少0.02mm。开模时这0.02就会造成瞬间错动,有纹面的产品就会拉伤。通常很小的产品才会有这么高外观要求。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模架增加精密定位器,最好是方块组件。
3. 模具硬度不足、硬度不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模具硬度不足、硬度不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模具热处理硬度是非常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硬度不合格是十分严重的缺陷。模具热处理后硬度不足或硬度不均将使模具耐磨性及疲劳强度等性能降低,导致模具早起失效,严重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
1.产生原因
1)模具截面大,钢材淬透性差,如大型模具选用了淬透性低的`钢种。
2)模具钢原始组织中碳化物偏析严重或组织粗大,钢中存在石墨碳和碳化物偏析、聚集。
3)模具锻造工艺不正确,锻造后未进行很好的球化退火,使模具钢球化组织不良。
4)模具表面未除净退火或淬火加热时产生的脱碳层。
5)模具淬火温度过高,淬火后残留奥氏体量过多;或淬火温度过低,加热保温时间不足,使模具钢的相变不完全。
6)模具淬火加热后冷却速度过慢,分级与等温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淬火冷却介质选择不当。
7)碱浴水分过少,或淬火冷却介质中含杂质过多,或淬火冷却介质老化。
8)模具淬火冷却后出淬火冷却介质时温度过高,冷却不足。
9)回火不充分及回火温度过高等。
2.对策
1)正确选用模具钢种,大型模具应选用淬透性高的高合金模具钢。
2)加强原材料检查,确保原材料符合标准。对不良原材料钢材进行合理的锻造并进行球化退火处理,确保获得良好的组织。碳素工具钢不易多次退火,以防石墨化。
3)严格执行锻造工艺和球化退火工艺,保证有良好的预备热处理组织。
4)热处理前应彻底清除模具表面的锈斑和氧化皮,并注意加热时的保护,尽量采用真空加热淬火或保护气氛加热淬火,盐浴加热时应进行良好的脱氧处理。
5)正确制订模具淬火加热工艺参数,确保相变充分,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却速度进行快速冷却,以获得合格的金相组织。
6)正确选用淬火冷却介质和冷却方式,严格控制分级与等温温度和时间。
7)要严格控制碱浴水分含量,对长期使用的淬火冷却介质要经常进行过滤及定期更换,并保持清洁,定期检测其淬火冷却特性曲线。
8)对尺寸大的模具,适当延长浸入淬火冷却介质的时间,防止模具出淬火冷却介质的温度过高。
9)模具淬火后应及时、充分回火,并防止回火温度过高。
10)对硬度要求高的模具可采用深冷处理(如-110~-196℃)。
11)进行表面强化处理。
;4. 注塑产品超重怎么办
要是试模初期就超重,说明是壁厚大了,要是之前重量合适,现在超重了,则应该是注塑压力太大了,可降低注塑加压,若降低压力后有部位缩痕明显了,则看看能不能从模具上局部调整壁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