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模具与缩水率如何计算
一、模具的相关计算(时间计算):注射时间中的充模时间直接反比于充模速率,生产中充模时间一般约为3-5秒。注射时间中的保压时间就是对型腔内塑料的压力时间,在整个注射时间内所占的比例较大,一般约为20-120秒(特厚制件可高达5~10分钟)。
二、缩水率的计算:D=M+MS+MS²收缩率系指塑胶制品冷却固化经脱模成形后,其尺寸与原模具尺寸间之误差百分比,可依ASTM D955方法测得。在塑胶模具设计时,须先考虑收缩率,以免造成成品尺寸的误差,导致成品不良。
成型收缩率是指塑件自模具中取出冷却到室温后,室温尺寸的缩小值对其原未冷却尺寸的百分率。由于收缩不仅是树脂本身的热胀冷缩,而且还与各成形因素有关,所以成型后塑件的收缩率应称为成型收缩率。高分子中常用此概念。
(1)怎么测塑胶模具缩水放了多少扩展阅读:
模具收缩量, 在制造吸塑成型模具时需要考虑到下列的收缩因素:
1、成型制品收缩。如果不能清楚地知道塑料的收缩率,则必须取样或用相似形状的模具通过试验来得到。注意:通过这种方法只能得到收缩率,不能得到变形尺寸。
2、中间介质的不利影响造成的收缩,如陶瓷、硅橡胶等。
3、模具所用材料的收缩,如铸造铝时的收缩。
B. 怎么验证柱位是否缩水,UG模具设计
在模具设计中,产品的柱位与骨位是最常见的产品特征上,而在设计柱位时,最易产生缩水,怎么来对其进行判断呢?
1、柱位主要指螺丝柱
螺丝柱一般需承受紧固件产生的较大的应力,塑胶产品的料厚须足够,通常料厚>=1.3。
B.胶料局部过厚会导致如形成缩水痕、空穴、或增加内应力等不良。对于外观件需进行缩水验证。
C.采用加强筋方式连接外壁,或辅以三角或十字加强筋可有效增加强度
对于外观件,当有螺丝柱子,需要进行缩水验证,依照上页图示意,塑胶壁厚
螺丝柱子外径3.4,验证结果NG:(1.8-1.(5)/1.5*100%=20%>8%。
外观面有可能会有缩水痕迹。
改善方案如下图:
缩水验证0K:(1.54-1.5)/1.5*100%=2.7%
缩水验证0K:(1.39-1.3)/1.3*100%-6.9%
当缩水验证NG时,可在增加火山口及加深螺丝孔深度来改善。
2、骨位的设计
A加强筋根部不能太厚,容易造成缩水,一般小于主壁厚的1/2是安全
的(这一点后面防缩水设计有详细说明);
B、加强筋顶部不能太薄,小于0。8mm容易导致成形填充不足;
C、一般拔模斜度取0.1 1度,加强筋越高斜度越小;
D、根部倒R0.5圆角,以利成形走胶;
E、螺丝柱上的加强筋可以做高一点(比螺丝柱矮2——3mm),多数都是司筒顶出的。
3.需注意的细节问题
1)缩水,塑胶原料在模贝中由于厚不同,材料冷却不同步而导致的-种表面缺陷,见以下情况:
A螺丝柱缩水的原因,如下图:
b、加强筋根部不能太厚,否则会缩水,如下图:
2)柱位与骨位的根部做圆角处理,利于流动,并有好的表面质量。
C. 模具缩水该怎么办具体答案
1.先测量出塑胶产品与铁件的相对位置(只要测出铁件放进去多少及相对某个面的高度) 2.把产品放下缩水 3.把没放缩水的铁件装进来.(将第一步测量的尺寸乘缩水后的尺寸作为定位尺寸来组立)
满意请采纳
D. 模具缩水如何处理
模具缩水处理方法:
先测量出塑胶产品与铁件的相对位置(只要测出铁件放进去多少及相对某个面的高度)。
把产品放下缩水。
把没放缩水的铁件装进来.(将第一步测量的尺寸乘缩水后的尺寸作为定位尺寸来组立)。
E. 塑胶制品的缩水率怎么确定,同样的材料是不是壁厚越厚缩水越大,比如pom,壁厚4MM,缩水应该放多少
一;塑料的收缩率,单位(%)
PP(1.0-2.5)
PMMA(0.1-0.4)
PC(0.5-0.7)
PA6(0.5-1.5)
PA6-GF(0.4-0.6)
PA66(0.8-1.5)
PA66-GF(0.5)
PS(0.4-0.7)
ABS(0.4-0.9)
ABS-GF(0.1-0.2)
POM(2-2.5)
PBT(1.5-2.0)
PET(2-2.5)
以上就是常用塑料的收缩比,是有范围的,一般厂家没有指定,就取中间值。
二;
塑胶制品的缩水率跟不同的材料有关系,同样的材料壁厚不同,缩水率不变化;
三;
长条形的产品,产品在长度方向的缩水率会减少,具体的数据需要经验值;还有产品的结构也会影响到缩水率
F. 用什么软件可以检测塑胶产品(3D模型)是否缩水
如果要检查实物的话,必须要看外观
如是是分析开模是不是可能缩水,可用仿真软件
G. 注塑模具中。制品的缩水率如何确定,与什么有关联!!望大师们,注解!!谢谢!!!谢谢!!!
对每种原料都是有他特定的缩水率
同一个产品肉壁厚度不一样 产品肉壁厚的话他缩水就想对多点 薄相对就少点
主要这些细节还是靠经验
H. 塑胶模缩水怎么计算
模具是通过零件的尺寸乘材料的缩水率得来的,但算尺寸的时候还要考虑修模的余量,比如轴的话要取大值,这样有修模的量。模具出来后还是要试模具的,毕竟标准的缩水率没有考虑到沿着流动方向和垂直流动方向的差异。
I. 塑胶模具缩水率怎么算
看什么材料,找点书看下上面都有介绍缩水率应该就是收缩率吧
J. 塑料模具缩水怎么处理
.缩水
由于体积收缩,壁厚处的表面原料被拉入,因化时,在成品表面出现凹陷痕迹。缩水是成品表面所发生的不良现象中最多的,大多发生于壁厚处,一般如果压力下降则收缩机率就会较大。
1.
模具设计时,就要考虑去除不必要的厚度,一般必须尽可能使成型品壁厚均匀;
2.
如果成型温度过高,则壁厚处,筋骨处或凸起处反面容易出现缩水,这是因为容易冷却的地方先固化,难以冷却的部分的原料会朝那移动,尽量将缩水控制在不影响成品品质的地方。
3.
一般降低成型温度,模具温度来减少原料的收缩,但势必增加压力。
缩水
表八
成
型
机
射出时间短(gate未固化时,保压就会结束)
保压低
计量不足
保压位置转换太快
射出压力低
射出速度慢
冷却时间短
原料温度高
逆止阀破损
灌嘴孔径变形(压力损失)或溢料
模具
模具温度高
模具冷却不均匀(模具部分高)
gate小
模具结构设计
顶针不适当
原料
原料收缩率大
9.不易脱模(顶凸)
模具打开时成品附在动模脱模,顶出时,顶破或顶凸成品。如果模具不良,会粘于静模。
1.
模具排气不良或无排气槽(排气槽位置不对或深度不够)造成脱模不顺利;
2.
射出压力过高,则变形大,收缩不均匀,对以脱模;
3.
调节模具温度,对防止脱模不顺有效,使成型产品冷却收缩后,以便于脱模,但是,如果收缩过度,则在动模上不易脱模,所以,必须保持最佳模温。一般,动模模温比静模模温高出5℃—10℃左右,视实际状况而定。
4.
灌嘴与胶口的中心如果对不准,孔偏移或灌嘴孔径大于胶道孔径,均会造成脱模不顺。
脱模不顺
表九
成型机
原料温度高
射出压力高
射出时间长
保压时间长
冷却时间短
保压高
模具
模具脱模角不够
模具温度高
模具排气不良
模具冷却不均匀
灌嘴孔径大于胶口孔径
灌嘴偏移
原料
原料流动性不足
原料收缩率小
冷胶缩水可以看膜具里面的的温度是否太底
膜具开启时间周期是不是太快
冷水机的温度..缺料
成型塑料膜出的不完全
主要注意膜具里面是否有异物堵塞
射出机是否是把料全部融化完全射出量是否到位
开膜是不是太快
膜具里面的温度.其他的你问我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