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模具设计 > 做模具设计如何减少失误

做模具设计如何减少失误

发布时间:2023-01-25 01:10:34

❶ 如何减少设计差错

设计完成后,至少要做以下检查,心中才能镇定。结构设计检查1. 做干涉检查2. 脱模斜度检查3. 相互装配位置检查,孔中心是否对齐,配合平面有否错位4. 结构强度检查(做跌落,拉拔,振动试验)5. 做爬电距离检查(12.7 MM 距离)6. 运动干涉检查(开关行程检查)7. 材料能否节省,经济8. 模具制造难度和成本检查9. 螺丝柱底孔大小检查10. 有无考虑零件表面处理后的影响11. 产品使用环境影响(如发热,振动),设计有无考虑12. 手板制作后检查相互配合点。

❷ 冲压模具设计技巧

冲压模具设计技巧

模具企业需要做大做精,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技术、资金、设备等条件,确定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下面是我整理的冲压模具设计技巧介绍,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从废料情况看出的信息

废料本质上就是成形孔的反像。即位置相反的相同部位。通过检查废料,你可以判断上下模间隙是否正确。如果间隙过大,废料会出现粗糙、起伏的断裂面和一窄光亮带区域。间隙越大,断裂面与光亮带区域所成角度就越大。如果间隙过小,废料会呈现出一小角度断裂面和一宽光亮带区域。

过大间隙形成带有较大卷边和边缘撕裂的孔,令剖面稍微有一薄边缘突出。太小的间隙形成带稍微卷边和大角度撕裂,导致剖面或多或少地垂直于材料表面。

一个理想的废料应有合理的压塌角和均匀的光亮带。这样可保持冲压力最小并形成一带极少毛刺的整洁圆孔。从这点来看,通过增大间隙来延长模具寿命是以牺牲成品孔质量换取的。

二、模具间隙的选择

模具的间隙与所冲压的材料的类型及厚度有关。不合理的间隙可以造成以下问题:

(1)如间隙过大,所冲压工件的毛刺就比较大,冲压质量差。如果间隙偏小,虽然冲孔的质量较好,但模具的磨损比较严重,大大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容易造成冲头的折断。

(2)间隙过大或过小都容易在冲头材料上产生粘连,从而造成冲压时带料。过小的间隙容易在冲头底面与板料之间形成真空而发生废料反弹。

(3)合理的间隙可以延长模具寿命,卸料效果好,减小毛刺和翻边,板材保持洁净,孔径一致不会刮花板材,减少刃磨次数,保持板材平直,冲孔定位准确。

三、如何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对用户来讲,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可以大大降低冲压成本。影响模具使用寿命的因素如下:

1、材料的类型及厚度;

2、是否选择合理的下模间隙;

3、模具的结构形式;

4、材料冲压时是否有良好的润滑;

5、模具是否经过特殊的表面处理;

6、如镀钛、碳素氮化钛;

7、上下转塔的对中性;

8、调整垫片的合理使用;

9、是否适当采用斜刃口模具;

10、机床模座是否已经磨损;

四、冲压特殊尺寸孔应注意的问题

(1)最小孔径冲φ0.8——φ1.6范围的冲孔请用特殊冲头。

(2)厚板冲孔时,相对于加工孔径,请使用大一号的模具。注意:此时,若使用通常大小的模具,会造成冲头螺纹的破损。

(3)冲头刃口部分,最小宽度与长度的比例一般不应小于1:10。

(4)冲头刃口部分最小尺寸与板厚的关系。建议冲头刃口部分最小尺寸取板厚的2倍。

五、模具的刃磨

1、模具刃磨的重要性

定期刃磨模具是冲孔质量一致性的保证。定期刃磨模具不仅能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能提高机器的'使用寿命,要掌握正确的刃磨时机。

2、模具需要刃磨的具体特征

对于模具的刃磨,没有一个严格的打击次数来确定是否需要刃磨。主要取决于刃口的锋利程度。主要由以下三个因素来决定:

(1)检查刃口的圆角,如果圆角半径达到R0.1毫米(最大R值不得超过0.25毫米)就需要刃磨。

(2)检查冲孔质量,是否有较大的毛刺产生?

(3)通过机器冲压的噪声来判断是否需要刃磨。如果同一副模具冲压时噪声异常,说明冲头已经钝了,需要刃磨。

注:刃口边缘部变圆或刃口后部粗糙,也要考虑刃磨。

3、刃磨的方法

模具的刃磨有多种方法,可采用专用刃磨机也可在平面磨床上实现。冲头、下模刃磨的频度一般为4:1,刃磨后请调整好模具高度。

(1)不正确刃磨方法的危害:不正确的刃磨会加剧模具刃口的迅速破坏,致使每次刃磨的打击次数大大缩小。

(2)正确的刃磨方法的益处:定期刃磨模具,冲孔的质量和精度可以保持稳定。模具的刃口就损坏较慢,寿命更长

4、刃磨规则

模具刃磨时要考虑下面的因素:

(1)刃口圆角在R0.1-0.25毫米大小情况下要看刃口的锋利程度。

(2)砂轮表面要清理干净。

(3)建议采用一种疏松、粗粒、软砂轮。如WA46KV

(4)每次的磨削量(吃刀量)不应超过0.013毫米,磨削量过大会造成模具表面过热,相当于退火处理,模具变软,大大降低模具的寿命。

(5)刃磨时必须加足够的冷却液。

(6)磨削时应保证冲头和下模固定平稳,采用专用的工装夹具。

(7)模具的刃磨量是一定的,如果达到该数值,冲头就要报废。如果继续使用,容易造成模具和机器的损坏,得不偿失。

(8)刃磨完后,边缘部要用油石处理,去掉过分尖锐的棱线。

(9)刃磨完后,要清理干净、退磁、上油。

注:模具刃磨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所冲压的板材的厚度。

六、冲头使用前应注意

1、存放

(1)用干净抹布把上模套里外擦干净。

(2)存放时小心表面不要出现刮痕或凹痕。

(3)上油防锈。

2、使用前准备

(1)使用前彻底清洁上模套。

(2)查看表面是否有刮、凹痕。如有,用油石去除。

(3)里外上油。

3、安装冲头于上模套时应注意事项

(1)清洁冲头,并给其长柄上油。

(2)在大工位模具上把冲头插入上模套底部,不能用力。不能用尼龙锤。安装时,不能通过旋紧上模套上的螺栓来固定冲头,只有在冲头正确定位后才能旋紧螺栓。正全科技微信内容真不错,值得关注!

4、安装上模组合入转塔

如果想延长模具使用寿命,上模套外直径和转塔孔之间的间隙要尽可能地小。所以请小心执行下列程序。

(1)清洁转塔孔的键槽和内直径并上油。

(2)调整上模导套的键槽,使之与转塔孔的键吻合。

(3)把上模套导直直地插入塔孔,小心不能有任何倾斜。上模导套应该靠自身重量滑入转塔孔。

(4)如果上模套向一边倾斜,可用尼龙锤之类的软材料工具把它轻轻敲正重复敲击直至上模导套依靠自身重量滑入正确位置。

注意:不能用力于上模导套外直径,只能在冲头顶上用力。不能敲击上模套顶部,以免损坏转塔孔,缩短个别工位使用寿命。

七、模具的检修

如果冲头被材料咬住,取不出来,请按如下所记项目检查。

1、冲头、下模的再刃磨。刃口锋利的模具能加工出漂亮的切断面,刃口钝了,则需要额外的冲压力,而且工件断面粗糙,产生很大的抵抗力,造成冲头被材料咬住。

2、模具的间隙。模具的间隙如果相对板厚选得不合适,冲头在脱离材料时需要很大的脱模力。如果是这个原因冲头被材料咬住,请更换合理间隙的下模。正全科技微信内容真不错,值得关注!!

3、加工材料的状态。材料弄脏了、或者有污垢时,脏东西附着到模具上,使得冲头被材料咬住而无法加工。

4、有变形的材料。翘曲的材料在冲完孔后,会夹紧冲头,使得冲头被咬住。有翘曲的材料,请弄平整后再加工。

5、弹簧的过度使用。会使得弹簧疲劳。请时常注意检查弹簧的性能。

;

❸ 在模具设计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有“工业之母”之称。在工业生产中用着重要的地位,在模具设计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有:

1、斜梢距模具中心应取整。

2、支撑柱(SP)的摆放与脚垫间距应量保持相等,使其模具保持平衡。

3、KO孔随注口衬套的偏心而偏心,且注口衬套的最大倾斜角度不得大于15°。

4、对于二片半模,上固定板与母模板之间的分模行程要用机构加以控制,LP在公模板上必需要有注导衬套,一般还需要有LK开闭器。

5、处理内侧倒钩的方法一般可用斜梢,内侧滑块,剥脱板(顶出中板),顶出梢应尽量避免在滑块底下,以免发生碰撞或干涉。

6、一般模仁超出成品轮廓20--30mm,且距模具中心应取整,模板距模仁边框20--30mm,若有滑块应考卢将模板加大,特别注意避免和回位梢干涉。

7、一般平板成品不宜中间进胶,以防弯曲变形。一仍般情况下STP在RP正下方。当模座较大时,STP的间隔为150--200mm。锁上下顶出板的螺丝间隔为150--200mm

8、当有顶针在滑块下方或斜梢有靠破时,上下顶出板要装有强制回位机构。成品拔模斜度以减胶为基准。设计水路时,尽量不要采用水管直接接入模仁,而改用模进水管用ORING联接模仁。尽量将其直径取大并布置在成品的正投影面积下方。冷却水路三原则﹕A.快速冷却,B.均匀模温,C.加工方便

❹ 模具设计有哪些注意事项

⑴塑件形状及壁厚设计特别应考虑有利于料流畅通填充型腔,尽量避免尖角、缺口。⑵脱模斜度应取大,含玻璃纤维15%的可取1°~2°,含玻璃纤维30%的可取 2°~3°。当不允许有脱模斜度时则应避免强行脱模,宜采用横向分型结构。⑶浇注系统截面宜大,流程平直而短,以利于纤维均匀分散。⑷设计进料口应考虑防止填充不足,异向性变形,玻璃纤维分布不匀,易产生熔接痕等不良后果。进料口宜取薄片,宽薄,扇形,环形及多点形式进料口以使料流乱流,玻璃纤维均匀分散,以减少异向性,最好不采用针状进料口,进料口截面可适当增大,其长度应短。⑸模具型芯、型腔应有足够刚性及强度。⑹模具应淬硬,抛光、选用耐磨钢种,易磨损部位应便于修换。⑺顶出应均匀有力,便于换修。⑻模具应设有排气溢料槽,并宜设于易发生熔接痕部位。
模温的设定
⑴模温影响成型周期及成形品质,在实际操作当中是由使用材质的最低适当模温开始设定,然后根据品质状况来适当调高。
⑵正确的说法,模温是指在成形被进行时的模腔表面的温度,在模具设计及成形工程的条件设定上,重要的是不仅维持适当的温度,还要能让其均匀的分布。
⑶不均匀的模温分布,会导致不均匀的收缩和内应力,因而使成型口易发生变形和翘曲。
⑷提高模温可获得以下效果;①增加成形品结晶度及较均匀的结构。②使成型收缩较充分,后收缩减小。③提高成型品的强度和耐热性。④减少内应力残留、分子配向及变形。⑤减少充填时的流动阻抗,降低压力损失。⑥使成形品外观较具光泽。⑦增加成型品发生毛边的机会。⑧增加近浇口部位和减少远浇口部位凹陷的机会。⑨减少结合线明显的程度⑩增加冷却时间。
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你 有需要更多学习资料可以私聊我

❺ 注塑模具设计的十七个注意事项

注塑模具设计的十七个注意事项

注塑模设计的注意事项有很多,那么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为大家分享注塑模具设计的十七个注意事项,快来看看吧!

开模方向和分型线

每个注塑产品在开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滑块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

1.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2.开模方向确定后,可选择适当的分型线,避免开模方向存在倒扣,以改善外观及性能。

脱模斜度

1.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拉毛(拉花)。光滑表面的脱模斜度应≥0.5度,细皮纹(砂面)表面大于1度,粗皮纹表面大于1.5度。

2.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顶伤,如顶白.顶变形.顶破。

3.深腔结构产品设计时外表面斜度尽量要求大于内表面斜度,以保证注塑时模具型芯不偏位,得到均匀的产品壁厚,并保证产品开口部位的材料强度。

产品壁厚

1.各种塑料均有一定的壁厚范围,一般0.5~4mm,当壁厚超过4mm时,将引起冷却时间过长,产生缩印等问题,应考虑改变产品结构。

2.壁厚不均会引起表面缩水。

3.壁厚不均会引起气孔和熔接痕。

加强筋

1.加强筋的合理应用,可增加产品刚性,减少变形。

2.加强筋的厚度必须≤(0.5~0.7)T产品壁厚,否则引起表面缩水。

3.加强筋的单面斜度应大于1.5°,以避免顶伤。

圆角

1.圆角太小可能引起产品应力集中,导致产品开裂。

2.圆角太小可能引起模具型腔应力集中,导致型腔开裂。

3.设置合理的圆角,还可以改善模具的加工工艺,如型腔可直接用R刀铣加工,而避免低效率的电加工。

4.不同的圆角可能会引起分型线的移动,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圆角或清角。

1.孔的形状应尽量简单,一般取圆形。

2.孔的轴向和开模方向一致,可以避免抽芯。

3.当孔的长径比大于2时,应设置脱模斜度。此时孔的直径应按小径尺寸(最大实体尺寸)计算。

4.盲孔的长径比一般不超过4。防孔针冲弯

5.孔与产品边缘的距离一般大于孔径尺寸。

注塑模的抽芯.滑块机构及避免

1.当塑件按开模方向不能顺利脱模时,应设计抽芯滑块机构。抽芯机构滑块能成型复杂产品结构,但易引起产品拼缝线.缩水等缺陷,并增加模具成本缩短模具寿命。

2.设计注塑产品时,如无特殊要求,尽量避免抽芯结构。如孔轴向和筋的方向改为开模方向,利用型腔型芯碰穿等方法。

一体铰链

1.利用PP料的韧性,可将铰链设计成和产品一体。

2.作为铰链的薄膜尺寸应小于0.5mm,且保持均匀。

3.注塑一体铰链时,浇口只能设计在铰链的某一侧。

嵌件

1.在注塑产品中镶入嵌件可增加局部强度.硬度.尺寸精度和设置小螺纹孔(轴),满足各种特殊需求。同时会增加产品成本。

2.嵌件一般为铜,也可以是其它金属或塑料件。

3.嵌件在嵌入塑料中的部分应设计止转和防拔出结构。如:滚花.孔.折弯.压扁.轴肩等。

4.嵌件周围塑料应适当加厚,以防止塑件应力开裂。

5.设计嵌件时,应充分考虑其在模具中的定位方式(孔.销.磁性)

标识

产品标识一般设置在产品内表面较平坦处,并采用凸起形式,选择法向与开模方向尺可能一致的面处设置标识,可以避免拉伤。

注塑件精度

由于注塑时收缩率的不均匀性和不确定性,注塑件精度明显低于金属件,不能简单地套用机械零件的尺寸公差应按标准选择适当的公差要求.我国也于1993年发布了GB/T14486-93《工程塑料模塑塑料件尺寸公差》,设计者可根据所用的塑料原料和制件使用要求,根据标准中的规定确定制件的尺寸公差。同时要根据工厂综合实力,同行的产品的设计精度来确定适合的设计公差精度。

注塑件的变形

提高注塑产品结构的刚性,减少变形。尽量避免平板结构,合理设置翻边,凹凸结构。设置合理的加强筋。

扣位

1.将扣位装置设计成多个扣位同时共用,使整体的装置不会因为个别扣位的'损坏而不能运作,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再是多考滤加圆角,增加强度。

2.是扣位相关尺寸的公差要求十分严谨,倒扣位置过多容易形成扣位损坏;相反,倒扣位置过少则装配位置难於控制或组合部份出现过松的现象。解决办法是要预留改模容易加胶的方式来实现。

焊接(热板焊.超声波焊.振动焊)

1.采用焊接,可提高联接强度。

2.采用焊接,可简化产品设计。

合理考虑工艺和产品性能之间的矛盾

1设计注塑产品时必须综合考虑产品外观.性能和工艺之间的矛盾。有时牺牲部分工艺性,可得到很好的外观或性能。

2结构设计实在无法避免注塑缺陷时,尽可能让缺陷发生在产品的隐蔽部位。

螺丝柱孔径与自攻螺丝直径的关系

自攻螺丝螺丝柱孔径

M21.7mm

M2.32.0mm

M2.62.2mm

M32.5mm

BOSS的设计原则:

1.支柱尽量不要单独使用,应尽量连接至外壁或与加强筋一同使用,目的是加强支柱的强度及使胶料流动更顺畅。

2.支柱高度一般是不会超过支柱直径的两倍半。因过高的支柱会导致塑胶部件成型时困气(长度太长时会引起气孔﹐烧焦﹐充填不足等)。

3.支柱高度若超过支柱直径的两倍半,尤其是远离外壁的支柱,加强支柱的强度的方法是使用加强筋。

4.BOSS的形状以圆形为主﹐其它形状则加工不易。

5.BOSS的位置不能太接近转角或外侧壁,应与产品外壁保持一段距离。

6).BOSS周围可用除去部分肉厚(即开火山口)来防收缩下陷。

7).BOSS的拨模角度:通常外取0.5°,内取0.5°或1。

;

❻ 模具设计纠正预防措施的方法

1、冲压设备
冲压设备(如压力机)的精密度与刚韧性对冲模寿命的影响极为重要。冲压设备的精密度越高、刚韧性越好,都大为冲模的寿命提高。例如:复杂硅钢片冲模材料为Crl2MoV,在普通开式压力机上使用,平均复磨寿命为1-3万次,而新式精密压力机上使用,冲模的复磨寿命可达6~12万次。尤其足小间隙或无间隙冲模、硬质合金冲模及精密冲模必须选择精度高、刚性好的压力机,否则,将会降低模具寿命,严重者还会损坏模具。
2、模具设计
(1)模具的导向机构精度。准确和可靠的导向,对于减少模具工作零件的磨损,避免凸、凹模损伤影响极大,尤其是无间隙和小间隙冲裁模、复合模和多工位级进模则更为有效。为提高模具寿命,必须根据工序性质和零件精度等要求,正确选择导向形式和确定导向机构的精度。一般情况下,导向机构的精度应高于凸、凹模配合梢度。
(2)模具(凸、凹模)刃口几何参数。凸、凹模的形状、配合间隙和圆角半径不仅对冲压件成形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对于模具的磨损及寿命也影响很大。如模具的配合间隙直接影响冲裁件质量和模具寿命。精度要求较高的,宜选较小的间隙值;反之则可适当加大间隙,以提高模具寿命。

❼ 模具设计有什么安全要点

模具是冲压加工的主要工艺装备,冲压制件就是靠上、下模具的相对运动来完成的。加工时由于上、下模具之间不断地分开,如果操作工人的手指不断进入或停留在模具闭开区,便会对其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工作零件凸凸模是直接使坯料成形的工作零件,是以,它是模具上的要害零件。凸凸模不但精密而且复杂,它应满足如下要求:应有足够的强度,不能在冲压进程间断裂或损坏;对其材料及热处理应有适当要求,防止硬度太高而脆裂。定位零件是确定坯件安装位置的零件,有定位销(板)、挡料销(板)、导正销、导料板、定距侧刀、侧压器等。设计定位零件时应思量操作方便,不应有过定位,位置要便于观察,最好采用前推定位、中廓定位和导正销定位等。压料、卸料及出料零件(压料零件有压边圈、压料板等)。压边圈可对拉延坯料加压边力,从而防止坯料在切背压力的作用下拱起而形成皱褶。压料板的作用是防止坯料移动和弹跳。顶出器、卸料板的作用是便于出件和清理废料。它们由弹簧、橡胶和设备上的气垫推杆支撑,可上下运动,顶出件设计时应具有足够的顶出力,运动要有限位。卸料板应尽量缩小闭开区域或在操作位置上铣出空手槽。暴露的卸料板的附近应设有防护板,防止手指伸入或异物进入,中露表面棱角应倒钝。有些模具(降料、冲孔类模具)为了出件方便,需在模架下设垫板。这时垫板最好与模板之间用螺钉连接在一起,两垫板的厚度应绝对相等。垫板的间距以能出件为准,不要太大,以免模板断裂。

阅读全文

与做模具设计如何减少失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ps位移怎么做无缝隙 浏览:110
钢铁厂工作鞋什么样 浏览:423
钢板取出后多久鉴定 浏览:386
窗户护栏怎么计算平方 浏览:452
拔钢板桩后注浆量怎么计算公式 浏览:453
钢铁之躯怎么卖食物 浏览:666
焊接机焊接后有什么需清除干净 浏览:295
烟台市钢管舞哪里有 浏览:888
模具减胶拔模是什么 浏览:868
1寸半无缝管直径是多少 浏览:100
钢材黑皮料是什么 浏览:566
芙蕾雅附魔钢铁还是什么 浏览:770
一吨14螺纹钢有多少根 浏览:56
如何在钢管上打钢印 浏览:119
钢筋原材不分楼号隐蔽怎么写 浏览:837
钢铁侠一共几部都是什么内容 浏览:918
管道平面焊接是什么意思 浏览:286
无缝钢管重量多少 浏览:80
钢板松动了怎么办 浏览:607
3cr13是什么不锈钢 浏览: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