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精密模具和普通模具有什么区别
精密模具和普通模具的区别最主要体现在精度上。很多精密模具的关键尺寸是不允许有斜度的,但模具制作时一般会充分利用公差带加很小的斜度,如齿轮安装柱子等。在建立数字模型时一定要注意公差的调整,一般客人提供的3D模型是没有用的,因为他的很多尺寸都是用的极限尺寸,如果按照这个进行模具设计,制作的模具就基本上是要报废的。
其次,图纸一定要出的全面完整准确,尽量使用镶件,多考虑加工,有关尺寸尽量靠机器保证(钳工师傅的技术在精密塑料模具中的作用就是严格按照图纸作用)。大部分的模具零件都要严格设计公差,不仅仅是型腔和型芯的工作部分,所有镶件的安装位置相关尺寸都要严格地限制。一般控制在正负0.005。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
Ⅱ 精密机械技术和模具设计与制造相比就业前景怎么样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精密机械电子的工程师可在机械和设备制造、电子工程和电子工业等重要领域担任职务,就职于需要使用汽车和航空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技术、微型和精密仪器技术、印刷和媒体技术、音频视频技术、医疗技术的企业。机械电子广泛应用于例如感应机器人,自控机床设备,医疗微型器械以及现代化轿车的传动机构。 个人觉得还好,从事这个职业饿不到肚子,每个月4000左右吧 目前中国各地模具企业的人才普遍都很短缺,这已成为制约模具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模具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由于许多企业难以招到技术过硬的中高级技工,导致这些人才的薪酬有上涨的趋势,如专业的模具设计人才一般月薪3000元,熟悉设计、加工、造型整个操作流程的高级工月薪达到5000元以上,而其中技能比较好的人才月薪过万元也不鲜见。但是如果你不具有真才实学,待遇是拿不到这么高的。
Ⅲ 模具行业现在前景怎么样
模具技术追赶国际水平
近年来,我国模具行业保持较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模具行业销售收入达2663.42亿元,同比增长2.31%;预计2018年,中国模具行业销售收入将达到2753亿元左右。
可见,从技术角度来看,我国模具设计加工和制造技术正在赶超国际水平。此外,还可以从专利角度反映出我国模具技术的飞速提升。
模具技术朝向“五化”
未来,模具技术的发展将朝向“五化”,即高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新型化、融合化。
随着最近几年的不断学习,我国的模具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发展了一批专门从事高精度模具制造的公司,意识到尺寸的精度是制造高精密高质量、高科技含量产品最重要的因素。要做高精密模具,不外乎有设备和人才2个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在最精密的领域跟国外还有一定距离。但在国家高度的重视下,不远的将来定会实现超越。
自动化、智能化是提高效率的保障,随着各种配合模具生产的自动化设备(主要是机械手)的普及,以及模具内部标准件的智能化程度提升(主要是热流道),模具生产的效率越来越高了,而且会朝着更高、更好的境界发展。
模具新型化需要深厚的设计和制造底蕴,这将成为模具企业打造品牌的资源,争取更优质客户的筹码。
融合化即产品研发与模具高度融合。这个趋势也是必然的,这种改变是比流水线代替全能模具师傅更能影响制造业模式的一种改变。简单而言,就是模具设计师和产品研发融合成一个新的岗位,一个能够负责整个产品从外观到机构、再到模具、到模具加工、模具生产、产品组装一系列工作的全新的岗位,成为制造业绝对的核心。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模具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Ⅳ 精密模具加工厂一般是做什么的
精密模具加工厂一般是给各行业做生产精密产品做配套的供应商,精密模具主要涉及一些行业也是对产品精度要求高的。
模具除其本身外,还需要模座、模架、模芯导致制件顶出装置等,这些部件一般都制成通用型。 模具企业需要做大做精,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技术、资金、设备等条件。
确定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这些做法尤其值得小型模具企业学习和借鉴,集中力量逐步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所以,我国模具企业必须积极努力借鉴国外这些先进企业的经验,以便其未来更好的发展。
按所成型的材料的不同:
五金模具、塑胶模具、以及其特殊模具。
五金模具分为:包括冲压模 ( 如冲裁模具、弯曲模具、拉深模具、翻孔模具、缩孔模具、起伏模具、胀形模具、整形模具等)、锻模(如模锻模、镦锻模等)、挤压模具、挤出模具、压铸模具、锻造模具等。
其中,随着高分子塑料的快速发展,塑料模具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塑料模具一般可分为:注射成型模具,挤塑成型模具,气辅成型模具等。
Ⅳ 精密模具有什么特点
产品尺寸要求严格.产品一致性好,光洁度要求高,结构复杂而又要耐用,这都是精密模具的基本要求公差达+-0.001。
模具(mú jù),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参考<精密模具制造工艺》:本书主要介绍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编制、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模具零件毛坯准备、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数控机床加工、各种特种加工与电化学加工、模具计算机辅助制造、加工中心程序编制、模具装配工艺、模具检验与模具高速切削技术等。
Ⅵ 精密模具加工工艺流程
模具加工工艺一般有铸造、切削加工和特种加工三种方法。
⑴、铸造加工 铸造加工方法,主要有锌合金铸造(适用于冷冲模、塑料模、橡胶模)、低熔点合金(适用于冷冲模、塑料模)、肖氏铸造方法、铍铜合金铸造(塑料模)及合成树脂浇注(适用于冷冲模)等方法铸造的锌合金模、低熔点合金及合成树脂浇注模,并用于对冷冲模上、下模板的制备、大型拉深模及框架零件的坯件准备。
相关模具钢技术资料:火焰淬火钢、无磁模具钢、红冲模具钢、空冷钢、基体钢、日本大同模具钢、瑞典一胜百模具钢、DC53、VIKING、S136、SLEIPNER、CALDIE、RIGOR等。
⑵、切削加工 切削加工方法,主要有普通机床加工(适用于各类模具加工)、精密切削机床加工、仿形铣床加工、仿形刨床加工、成形磨床加工、雕刻机床、靠模机床及数控机床等加工方法。 根据模具零件所达到的加工精度,切削加工工艺又分为粗加工工序、精加工工序及整修加工工序。
①、粗加工工序 所谓粗加工工序是指在加工中从工件上切去大部分加工余量,使其形状和尺寸接近成品要求的工序。如粗车、粗镗、粗铣、粗刨及钻孔等,其加工精度低于IT11,表面粗糙度Ra 6.3μm粗加工工序主要用于要求不高,或非表面配合的最终加工以及作为精加工之前的预加工。
②、精加工工序 精加工工序是从经过粗加工的表面上切去较少的加工余量,使工件达到较高的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常用的加工方法主要有精车、精镗、铰孔、磨孔、电加工及成形磨削等。
③、整修加工工序 整修加工是从经过精加工的工件表面上除去很少的加工余量,以得到较高精度及表面质量的零件,此工序一般称零件加工的最终工序,其精度及表面质量要求应达到模具设计图样的要求,如导柱、导套的研磨,工作成形零件的抛光等。
目前,各类模具从粗、精加工到装配技术和调试,都发展和配备了各种形式和规格,的高效精密加工设备,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及自动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