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马未都:我有一个“战国啤酒瓶”,杯形太现代,为什么玻璃厂仿制不出
马未都手里的东西你是没想不到的,他竟然有一个“战国啤酒瓶”。没错,你没有听错,是一个战国啤酒瓶。这件宝贝距今2000多年,杯形太现代,现代到你无法想象这是中国2000多年之前的创造。马未都对这件宝贝很喜欢,曾想方设法的找玻璃厂家复制出台一个,可是连现代玻璃厂也仿制不出来。马未都的这件宝贝究竟长什么样?马未都这般精明的人为何也无法复制?
一般来说,马未都每一件藏品都有一段缠绵悱恻的捡漏故事。这一件战国啤酒杯倒是没有与之想匹配的捡漏故事,马未都压根都没透露怎么来的,更别说用了多少钱买回来的。按照战国水晶杯的文物级别,可以想象马未都手里的战国啤酒杯级别,是你我吃瓜群众无法想象的。不得不说,马未都手里这件无与伦比的战国啤酒杯,不仅杯形太现代,连玻璃厂家都没有办法复制。人们不禁发问,马未都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国宝级文物呢?
㈡ 春秋时期喝酒的器皿
春秋时期喝酒的器皿叫耳杯。
春秋战国时期,还有秦汉一直到南北朝。喝酒用的都是一种被称为耳杯的酒器。耳杯又被称为羽觞杯。有玉、青铜、漆、陶等材质。
早期的的爵,流的部分是管状的,和今天各种壶的嘴差不多,被命名为管流爵。有些人喜欢直接用紫砂壶来喝茶,和夏朝的先民们用管流爵来喝酒类似。
爵这种喝酒器物西周以后就非常少见了,不过作为礼器一直到清代都还在制作。
青铜器:
青铜器(Bronze Ware)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刚刚铸造完成的青铜器是金色,但因为出土的青铜因为时间流失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被称为青铜。
青铜器的使用开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土耳其和伊拉克地区,及叙利亚古代TellRamad遗址出土的铜珠等。中国青铜器开始于马家窑至秦汉时期,以商周时期的器物最为精美。在中国仰韶文化早期和马家窑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
器物一次浇铸成形的铸造方式,称为浑铸法。器形过大或形状过于复杂,需要将整个器物分为数件分别翻范浇铸,最后拼接成一个整体,这种铸造方法称为分铸法。
铸造多个较小物件时,还会将多个铸范层叠装在一起,由一个浇口浇注铜水,一次铸成多件器物,这种工艺称为叠铸法。叠铸法多用于铸造钱币等小型器物,出现于春秋时期,汉代时逐渐流行。
㈢ 饮料瓶模具是怎么做的
有2种方式,一种是用吹塑模具;二是用注塑模具先生产瓶胚,然后吹瓶,主要看你的瓶子是什么样的,如果可行的话可以直接买个瓶胚然后花几千块钱做个吹瓶模就行
㈣ 春秋战国时期的酒杯有哪些样品
“爵可以说是最早的酒器,功能上相当于现代的酒杯。流行子夏、商、周。爵的一般形状,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为杯,一侧有鋬,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之际有柱,此为各时期爵的共同特点。 青铜器爵实际上就是相当于现在的酒杯。其形状为“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把手。当属最早期的酒杯。而 “角”亦是饮酒器。但其“形似爵,前后都有尾,无两柱。有的有盖。” 觚与觯的差别在于: 觚“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 觯“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大多数有盖。”而兕觥是盛酒或饮酒器。“椭圆形腹或方形腹, 圈足或四足,盖作成兽头或象头形”。 ”(录自网络——爵,)概括下,有爵、觚、角、兕觥、觯、漆、壶等。详情参照网络。
㈤ 自己怎么做模具
如果你想复制一件喜欢的工艺品,可以采用制作模具的方法。制作模具并不难,你可以做成任意形状任意大小的。
一. 制作容器:
放入半个橡胶模,再放入物件。确保橡胶模的四周贴合容器。
在半个橡胶模的表面涂上一层脱模剂,以防止两半模具粘连。
在容器中倒入橡胶,待其凝固,脱模。双拼模具就做好了。
㈥ 以前没有工具怎么做铁的模具的
烧制沙土。
1、中国古代有很多的能工巧匠,以前制作铁的模具他们用到的方法是将沙土按1比2的比例混合。
2、徒手塑造需要的模具形状。
3、放入大火中烧制,取出倒入铁水,铁的模具就只做好了。
㈦ 做模具的流程是怎么的
一、模具制作流程 接受任务书 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通常由制件设计者提出,其内容如下: 1. 经过审签的正规制制件图纸,并注明采用塑料的牌号、透明度等。 2. 塑料制件说明书或技术要求。 3. 生产产量。 4. 塑料制件样品。 通常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塑料制件工艺员根据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人员以成型塑料制件任务书、模具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来设计模具。 二、 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 收集整理有关制件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机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资料,以备设计模具时使用。 1. 消化塑料制件图,了解制件的用途,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例如塑料制件在外表形状、颜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么,塑件的几何结构、斜度、嵌件等情况是否合理,熔接痕、缩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许程度,有无涂装、电镀、胶接、钻孔等后加工。选择塑料制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进行分析,看看估计成型公差是否低于塑料制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制件来。此外,还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艺参数。 2. 消化工艺资料,分析工艺任务书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设备型号、材料规格、模具结构类型等要求是否恰当,能否落实。 成型材料应当满足塑料制件的强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动性、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热稳定性。根据塑料制件的用途,成型材料应满足染色、镀金属的条件、装饰性能、必要的弹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胶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 确定成型方法 采用直压法、铸压法还是注射法。 4、选择成型设备 根据成型设备的种类来进行模具,因此必须熟知各种成型设备的性能、规格、特点。例如对于注射机来说,在规格方面应当了解以下内容:注射容量、锁模压力、注射压力、模具安装尺寸、顶出装置及尺寸、喷嘴孔直径及喷嘴球面半径、浇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体见相关参数。 要初步估计模具外形尺寸,判断模具能否在所选的注射机上安装和使用。 5. 具体结构方案 (一)确定模具类型 如压制模(敞开式、半闭合式、闭合式)、铸压模、注射模等。 (二)确定模具类型的主要结构 选择理想的模具结构在于确定必需的成型设备,理想的型腔数,在绝对可靠的条件下能使模具本身的工作满足该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经济的要求。对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要求是要保证塑料制件的几何形状,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生产经济要求是要使塑料制件的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模具能连续地工作,使用寿命长,节省劳动力。 三、影响模具结构及模具个别系统的因素很多,很复杂: 1. 型腔布置。根据塑件的几何结构特点、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制造难易、模具成本等确定型腔数量及其排列方式。 对于注射模来说,塑料制件精度为3级和3a级,重量为5克,采用硬化浇注系统,型腔数取4-6个;塑料制件为一般精度(4-5级),成型材料为局部结晶材料,型腔数可取16-20个;塑料制件重量为12-16克,型腔数取8-12个;而重量为50-100克的塑料制件,型腔数取4-8个。对于无定型的塑料制件建议型腔数为24-48个,16-32个和6-10个。当再继续增加塑料制件重量时,就很少采用多腔模具。7-9级精度的塑料制件,最多型腔数较之指出的4-5级精度的塑料增多至50%。 2. 确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于模具加工,排气、脱模及成型操作,塑料制件的表面质量等。 3. 确定浇注系统(主浇道、分浇道及浇口的形状、位置、大小)和排气系统(排气的方法、排气槽位置、大小)。 4. 选择顶出方式(顶杆、顶管、推板、组合式顶出),决定侧凹处理方法、抽芯方式。 5. 决定冷却、加热方式及加热冷却沟槽的形状、位置、加热元件的安装部位。
㈧ 模具是怎么样做的
参考资料:【南通科讯教育】
模具其实很简单,第一你要理解结构,其次你要理解制品的材料及其性能,最后你必须会相关的应用软件。
步骤如下:
1:产品图(3D档,来源可能是客户提供,也有可能是自己造型)条件好公司会给你配绘图员,帮你出平面图。
2:分模(模具型腔以及模具辅助元件等)在制作的同时要考虑产品制件的外观大小能,还要考虑是否能顺利脱模等,现在又一批年轻的工程师设计的产品都是没有斜度的。没准你的模具设计出来以后打不出理想的制品。呵呵问题可能就是这里了。当然还有就是缩水,型腔尺寸是比制品尺寸要大的这个你需要明白。
3:3d档的模具图直接数据传输用于加工制作。电极(火花),镶件(线割)型腔(数控设备制作)等等
4:模具装配(模具工的事,需提供相应的技术要求及相关位置尺寸图)
5:调试
中间有很多步骤省略了,你能提这样的问题,我相信你也知道模具本身的含义就不多说了。
模具设计要做好自己的3d图并且要做好模具制程的相关支持信文件。
参考资料:【南通科讯教育】
㈨ 自己怎么做模具
自己做模具的步骤如下:
1、准备好一些小的容器,一些小盖子呀,铁盒子呀,只要底面是平的就可以了
2、找到你想做成的模具的配件,好的选择是有一面是平整的配件才可以,全立体的配件做模具是有难度的,很难成功,所以新手不要选择做立体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