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镀钛能够和纯钛一样耐腐蚀吗
镀钛镀厚点,应该是可以的。
『贰』 比模具顶针镀钛更好的工艺
真空镀膜和喷涂工艺等。
真空镀膜包含:磁控溅射法,电弧离子镀法等,如果在镀膜过程中通入氮气能够形成氮化钛,镀层色彩金黄色,否则白色。该办法镀层薄,一般在15个微米左右,镀层亮光不需要后续加工。
喷涂的办法有冷喷涂法。涂层很厚能够到达毫米量级,外表粗糙需要后续加工。
镀钛常用的工艺
2. 碳化钛与氮化钛镀层的差异:
色彩不同:碳化钛(黑色)氮化钛(金色)。
硬度不同:碳化钛比氮化钛硬度高。
但抗高温氧化功能碳化钛不如氮化钛,因此衍生出碳氮化钛膜。近些年还比较盛行的有氮化钛铝,氮化铬膜等。
在工艺上碳化钛比氮化钛工艺难一些,操控规模更窄。
以上的两种镀层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分装饰镀和刀具镀,装饰镀一般很薄不超越1微米,东西镀要求较厚3-5微米。
3.膜层比较粗糙的原因:如基体外表光洁度不高,镀膜前的外表离子轰击过长等等。
镀钛:一种通用涂层加工工艺,金属外表涂层TiN(镀钛)后,稳定性十分好,摩擦系数大大的下降,另外,镀钛后其十分有吸引力的金色外表及高耐磨性一般用于装饰职业;镀钛后高热稳定性及化学慵懒的原因,广泛用于模具医疗及食物等职业.
『叁』 镀钛加工对人体有害吗
镀钛分装饰钛和工具钛两种。装饰钛采用的是化学液体浸泡涂层。工具钛则是在真空炉里采用大电流使靶材蒸发成离子状态附着在金属表面。故前者对身体有损害,后者则没有。
『肆』 空心腰型冲头镀钛后的好处
这个还出还真挺多的,这点成本是不白花的。
1、镀钛冲头可降低摩擦系数,减小加工受力
2、镀钛冲头也可提高表面硬度,大大延长模具寿命
3、防止产品拉毛、拉伤,提升产品质量
4、镀钛冲头可省去卸模、抛光再装模的烦恼,提高效率
5、镀钛冲头膜层具有耐磨、耐腐蚀、干润滑性、美观、华丽,同时还具备环保。
等等这一一系列好处,供你参考——恒通兴
『伍』 模具是td处理好,还是镀钛好
TD模具表面超硬化处理技术,采用金属碳化物扩散覆层TD原理,是在一定的处理温度下将工件至于硼砂熔盐及其特种介质中,通过特种熔盐中的金属原子和工件中的碳、氮原子产生化学反应,扩散在工件表面而形成一层几微米至二十余微米的钒、铌、铬、钛的等金属碳化层。
镀钛只是TD表面硬化处理中的其中一种方法。
通过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高硬度的耐磨材料是提高工件耐磨,抗咬合,耐蚀等性能,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的有效而又经济的方法,TD覆层处理技术以碳化钒覆层为例,其表面硬度可达HV3200左右,较传统的表面处理方法如渗碳HV~900;渗氮HV~1200;镀硬铬HV~1000;甚至渗硼HV 1200~1800等表面处理的硬度高得多,因此具有远优于这些表面处理方法的耐磨性能。氮化钛覆层HV可达2000左右。
高温CVD法形成的碳化钛覆层与TD覆层处理获得的表面覆层硬度接近,并且高温CVD法和TD覆层处理的覆层与基体都是冶金结合,具有PVD和PCVD无法比拟的膜基结合力,因此是目前最有效的表面超硬化方法.相比而言,CVD覆层的运行成本较高,后续处理也比较麻烦,其应用主要集中在硬质合金工件上.而TD覆层处理由于后续处理比较方便,因此既可以用于钢铁材料,也可以用于硬质合金.此外,TD覆层处理技术在无须褪去原先覆层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多次重复处理。
『陆』 钻头镀钛有什么优点
镀钛钻头:硬度极高 → 耐磨 → 寿命延长(一般3~10倍);
摩擦系数小 → 光滑、摩擦阻力小 → 磨耗小 → 寿命延长;
与金属之间不易亲和 → 抗粘黏、防积屑 → 提高被加工产品表面质量;
导热性不好 → 隔热(把加工中的摩擦热隔在刀具、模具之外)→ 刀具抗热性更好。
『柒』 铝合金压铸模具成型部位表面镀钛处理有什么好处
表面镀钛处理也称为TD处理,是TD处理的一种,可以大幅度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也可以提高的耐热性,防止液态铝合金对模具的粘连,使用寿命提高8~30倍,最早是日本先研制出来的表面处理技术,现在在模具行业得到推广,已经应用于冷作模具、热作模具和塑料模具等,压铸模只是热作模具中的一种。
『捌』 镀钛与高速钢哪个好
镀钛是刀具,模具及零件表面加工一层硬度极高(维氏90左右)、摩擦系数小的薄膜,达到延长刀具、模具、零件等使用寿命的目的。但产品一定要经过热处理回火温度不能低于450度以上。
『玖』 铝合金模具表面一般做什么处理,氮化与镀钛的异同是什么
一般现在的铝压铸模具的型腔是不采用氮化的!个别小的型芯才进行软氮化的!因为氮化以后模具的表面太硬了,容易产生热龟裂,影响模具的寿命!镀钛处理适合于比较大的受高热型芯(冷却效果不是很理想,增加斜度有困难容易咬模的情况下]!效果比较好!但是价格比较贵(在其他办法还不能解决咬模的情况下使用)!所以现在的模具只要正常的淬火回火就可以使用了!
『拾』 镀钛模具需要多少度
镀钛模具需要控制在150~500℃以下。
镀钛工艺的作用:
通过不同烧结温度下铁基结合剂胎体以及分别含未镀金刚石和镀钛金刚石节块的抗弯强度可以看出: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结合剂胎体的抗弯强度先升高再降低,从700 °C 的542 MPa 增加到730 °C 的565 MPa,在760 °C 时达到最大值589 MPa,然后在790 °C 时降到565 MPa。
原因分析如下:在760 °C 之前,结合剂胎体存在欠烧的行为,胎体还没有致密化。温度升高,烧结时液相量增加,节块空隙减少,对金刚石的润湿性好,节块抗弯强度相应提高。在760 °C 以后,有过烧行为,出现流料现象。
未镀金刚石节块和镀钛金刚石节块的抗弯强度随烧结温度的变化与胎体节块抗弯强度有一致的变化规律,都是在760 °C 时抗弯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82.6 MPa 和519.2 MPa;另外,加入金刚石以后,节块的抗弯强度都降低,但镀钛金刚石节块的抗弯强度要高于未镀金刚石节块。
不同烧结温度下,通过铁基结合剂胎体对金刚石的把持力系数的变化可以看出:未镀和镀钛金刚石的把持力系数随烧结温度的升高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在730 °C 时把持力系数最大。在不同的烧结温度下,镀钛金刚石节块的把持力系数均高于未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