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点硅胶z轴太高会有气泡吗
会有气泡。可以采用抽真空或者离心的办法解决。也可以采取静置一段时间(30分钟-2小时)的办法等气泡自己浮上来。如果没有真空机,按顺时针方向搅拌2~3分钟,搅拌均匀后将胶水放置5-20分钟自动脱泡,但是该种方法也只是针对于那些粘度较稀的胶水,如果胶水很稠,滞留其中的气泡就不易升起排出。硅胶配方中易挥发杂质引起的气泡可以采取低温烘烤的办法,让这些杂质先挥发掉,再提高温度固化,这样就没有气泡了。而要解决固化过程中的那些问题,就需要进行胶水整体的配方调整了。
Ⅱ 在开模的过程中模具硅胶里有很多气泡怎么办
亲,这要根据情况来处理,如果有抽真空机的话,就用抽真空机来处理;如若没有,就要减少固化剂的添加量,例如4%减少到1%,这样硅胶的固话时间就会变慢,空气会慢慢排出来,减少气泡的存在。亲,给好评呦!
Ⅲ 硅胶挤出生产气泡如何解决
1.提高高成型温度
2.将空模开入机器加温一段时间再操作 五.硫化温度过高 原因产生:成型温度过高时,在合模加压的过程中表面的硅胶原料已经开始成型,此时的空气已经被困在里面很难排出,所以会造成成型气泡。
成型时温度降低 六.排气不足 原因产生:硅胶制品原料放置于成型模具后,会带进空气,而空气是不可能与硅胶原料融为一体的,如果没有将这些空气排放出来,就会造成硅胶制品成型后表面产生气泡。 解决方法:在合模加压后将模具张开,便于模具中的空气排出,此过程就是排气。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设定模具张开的距离和张开的次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排气行程和排气次数,通常排气行程一般都设定在0.6~1.2cm,排气次数一般都设定为1~3次,具体该设定多少则没有固定值,需要根据产品的结构和大小来反复试验,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总结: 硅胶按键在成型时产生气泡,轻则影响产品的外观,如果在一些功能性结构上出现气泡,则会影响到硅胶制品功能和使用寿命。所以,硅胶制品厂在硅胶制品成型时,要注意避免硅胶制品气泡不良的产生,以免硅胶制品气泡不良对工厂造成影响。
Ⅳ 在制作硅橡胶模具时通孔怎么处理
硅橡胶模具是模具制作中最为快捷简单的方法,一般是用硅橡胶将实物模种进行复模,但选择劣质的硅橡胶(使用硅橡胶原料废弃物)会使得它寿命很短,只能翻模10~30件左右!选择好的模具硅橡胶可以使得模具翻模次数多、不冒油、易脱模,用硅橡胶制作的模具不考虑拔模斜度,不会影响成品尺寸,可以使用整体灌注,固化后再沿预定的分模线进行切割取出模种就可以了。
硅橡胶又分为加成型和缩合型两种!
室温硫化硅橡胶它是AB双组份,A组份是硅橡胶,B组份是固化剂。配比时要注意室温、模具的强度和硬度,以此来确定AB组份的重量配比。再室温环境下,A:B=100:2,具体重量是确定模具体积决定总用量(例:取100克硅胶,加入2克固化剂),然后将A、B组份按比例称量准确,置于器皿中搅拌,硅胶与固化剂一定要搅拌均匀,如果没有搅拌均匀,模具会出现固化干燥不均匀的状况而影响硅胶模具的使用寿命及翻模次数,甚至造成模具报废。
硅橡胶模具制方法:
1.抽真空排气泡处理:硅胶与固化剂搅拌均匀后进行抽真空排气泡环节,待真空指示表指到-0.1mPa即可。
2.涂刷操作过程:把排过气泡的硅胶:以涂刷或灌注的方式倒在模种上(在刷模或灌注前在模种上涂抹脱模剂)刷模一定要均匀,30分钟后粘一层沙布或玻璃纤维布来增加模具的强度和拉力,在进行第二次涂刷再粘贴一层纱布或玻璃纤维布,再进行硅胶涂刷,经过这样处理出来的模具具有使用寿命及翻模次数多,使用寿命长,节省成本,提高效益。
3. 灌注操作过程:一般的方法是先往模种上喷涂脱模剂,将模种固定好位置,在四周用挡板围起来,然后往挡板中倒入硅橡胶。
Ⅳ 硅胶管挤出后断面出现气孔,怎么办
硅胶管挤出后断面出现很多气孔首先分析:
1、是不是因为白炭黑有水分?
2、是不是促进剂M受潮导致气孔的?
3、是不是硅胶管的配方酸性太重,影响交联也会出现气孔的?
首先,“病根”找到了,那么治病就更好治了。白炭黑有水分,促进剂M,加多点氧化丐;其实硅胶管加白炭黑做挤出,风险是有点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胶料生产时的温度没有达到,分散不好,胶料里含水分高。
2、挤出机的温度没有设定好,压力也是不够的,可以掺一些回头料,会好些的。
3、你加促时的时间不够,加药粉时也是要把药粉吃好,也要做停放的时间,间隔为12小时的,出现过此问题的已经解决了。
其实,白炭黑沉淀后的水分是非常的多的,加氧化钙根本没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别加沉淀法白炭黑,使用其他的填充剂。
总之,硅胶管的挤出胶料有气孔,还可能与挤出温度和基础压力有关系,所以生产时需要注意
Ⅵ 食品级液态硅胶如何在没有真空机的情况下减少气泡
液体硅胶在搅拌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气泡,如果不用真空机排泡的情况下,都会出现气泡。一般如果对模具的外观比较在意的话,还是建议买一台真空机,才能把气泡完全去除,如果是对模具的外观要求不是那么严格,也可以用我们下面说的方法来减少气泡,虽然不能完全去除,也能大大地减少气泡。
鸿风硅胶给你分析下产生气泡的原因,第一种原因是硅胶与固化剂混合的时候带入的气泡没有排除干净,所以我们搅拌的时候要朝一个方向搅拌,并且搅拌好以后静置一段时间,让气泡自己浮上来。
其次,灌胶的时候我们最好让液体硅胶呈丝状缓慢流下,这样可以边消除气泡边倒胶,灌好后表面的气泡可以用牙签把它戳破即可。
别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控制硅胶与固化剂的比例来延长固化时间,给气泡自然排出争取时间,例如硅胶与固化剂的比率为4%的我们可以降低为2%,这样前期模具硅胶交联的时间就会增长,模具中的空气就会慢慢排出以达到减少气泡的目的。
第二种原因是液体硅胶原材料的配方中含有少量易挥发的杂质,在加热固化的时候容易气化形成气泡,所以我们在固化时尽量采用常温固化,或采取低温烘烤的办法,让这些杂质先挥发掉,这样就可以减少气泡了。
也有的开模师习惯往硅胶里加硅油稀释,来增加液体硅胶的流动性,便于排除气泡(低粘度的硅胶更容易排气泡),但是我们建议硅油添加量最多不要超过5%,因为硅油的添加量过多会破坏硅胶的分子量,导致做出来的硅胶模具会产生不耐酸碱,不耐老化的现象。
Ⅶ 谁知道注塑模具填充时出现的气孔的解决办法
首先弄清气孔的成因:1,制品胶位太厚,材料收缩时,外表面冷却,内部向外塌陷。2,材料在高温熔融时气化,这股气体在螺杆中一起注入了型腔。3,型腔内的空气排不出去。主要还是前两个原因。
针对改善方法:1,制品结构优化,厚胶位部位防缩设计,做成放缩孔槽。2,降低料温,减少材料的气化,降低注射速度,增加保压压力,提高模具温度。目的利于排气,提高材料密度。
Ⅷ 手办硅胶制作时如何有效的减少气泡 在硅胶里加硅油比例最多不超过多少 比如100:20~~
模具硅橡胶是由基胶和固化剂联合使用的,通常使用比例是:基胶:固化剂=100:2~2.5。 即取出基胶100克加入2克(或者2.5克)固化剂,在两钟左右搅拌均匀;若有真空泵可以抽一分钟真空;再敷在手板(母种)上即可,要求在5分钟内完成敷模工作;过一个小时固化以后才能脱模。
根据需要可以再次敷上几层加厚以便固定模型,或者采用注入的方法开模也可以。有时根据开模师的习惯可以加5%硅油稀释,来增加操作时的流动性,便于排除气泡,以保障模具的综合性能。
一般固化剂不能过多,要保障足够的时间去搅拌、抽真空、敷模具。使用量剂与气温有关,温度高时要少一点,如气温在25度时按100:2左右配比为佳,30度时按照具体情况在100:1.5到100:1.8之间较好。具体情况要根据开模师的习惯而定。 硅油加入的比例一般在100:5以下,不能太多,否则会影响模具的综合性能。
Ⅸ 液体硅胶气泡很多排不干净
在液体硅胶操作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朋友会遇到气泡很多,没办法排干净的情况,导致做出来的产品不够美观,且性能不能达到预期要求。那接下来我就教你如果减少液体硅胶搅拌后产生的气泡,为你的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
1、如果是缩合型液体硅胶,可以通过少添加固化剂,延长操作时间,来达到自然排泡的功效。
2、固化剂添加量一样的情况下,可以降低操作空间的温度,从而延长固化时间,这样气泡也比较容易排除。
3、在搅拌液体硅胶的过程中,尽可能同一个方向搅拌,这样产生的气泡也会相对比较少。
4、要求生产厂家在制作的时候降低硅胶的粘稠度,流动性好,排泡也就轻松很多,但是如果粘度太低,添加的硅油越多,这样制作出来的产品性能也会越差。
5、最实际的一种方法就是使用硅胶抽真空机器。不管多大粘度的液体硅胶,依然可以轻松通过真空机,将里面的气泡都排干净。
因此,如果是小量实验制作,可以尝试用前四种方法去操作排泡,但是气泡多多少少还是会有的。如果是企业大批量生产,建议一定要使用真空机去排泡,这样有助于做出来产品的质量。
Ⅹ 通过振动让硅胶里边的空气出来吗
通过振动很难让硅胶内的空气排出。
硅胶液体中会因搅拌而产生各种气泡,使成品表面粗糙进而影响效果。
要让硅胶内的空气排出有以下方法:
1、适当减少放入的固化剂,通过减少固化剂的量,来延长硅胶固化的时间。这样更易于气泡浮到表面继而消失,达到成品光滑的效果。
2、翻模时,可以先在母模上涂抹凡士林,再刷上一层薄薄的硅胶,待其气泡消散并固化后,在涂抹剩余的硅胶。这就相当于在模具与含有大量气泡的硅胶之间形成一个保护膜。至于凡士林则是起到脱模时保护母模与硅胶模具的作用。
3、使用真空机
将硅胶放入抽真空机内,消除气泡。 这是成效较好的方法,但碍于抽真空机成本不小,此方法仅推荐给常使用硅胶的人们和工厂使用。
4、气泡大多产生于固化剂加入以及搅拌的过程中。因此要减少硅胶里的气泡,可以在搅拌上下点功夫。在搅拌时,可以尽量向同一个方向搅拌,这样气泡的产生就会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