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塑胶模具模仁尺寸如何确定,如何确定偏出产品外形多少当出多个产品时,型腔间的距离取多少比较合适
模仁尺寸的确定,理论上可以由公式获得(公式我不记得了),但实际上没几个去用公式计算的,一般都是经验值。凹摸高度一般根据实际产品的高度来确定:一般机壳摸凹摸高度要大于型腔深度的2倍,长宽偏出产品外形5-40MM都可以,具体应根据产品的大小,摸具的结构(比如说运水,螺丝孔等等)的需要来确定。型腔间的距离不宜太长(太长注塑时会消耗很多压力,而且浪费材料),太短的话可能导致型腔局部温度的相互影响,模具温度不均匀,使产品出现翘屈、变形等不良现象。一般在保证模具结构的情况下取15-30M左右(也需根据具体产品大小等因素来确定)
② 冲压模具的入模深度有没有标准啊
冲孔、落料模在冲压加工时,凸模伸入凹模的深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能够把材料分离的情况下,能少进就少进些。这样可以避免模具在啃口时,对模具的伤害会小一些。
③ 冲压弯曲时,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应为多少为什么
1.从广义来说,利用冲模使材料 (相互之间分离的工序)叫冲裁。它包括 冲孔、落料、切断 、修边 、等工序。但一般来说,冲裁工艺主要是指 冲孔 和 落料 工序。
2. 冲裁变形过程大致可分为 弹性变形 、 塑性变形 、 (断裂分离)三个阶段。 3.冲裁件的切断面由 圆角带 、(光亮带) 、 剪裂带 、 毛刺 四个部分组成。 4.冲裁间隙的数值, 等于 (凹模与凸模刃口部分尺寸)之差 。
5.落料时,应以(凹模) 为基准配制 (凸模),凹模刃口尺寸按磨损的变化规律分别进行计算。 6.冲孔时,应以(凸模) 为基准配制(凹模),凸模刃口尺寸按磨损的变化规律分别进行计算。 7. 凸、凹模分开制造时,它们的制造公差应符合 (δ 凸 + δ 凹 ? Z max -Z min)的条件。 8. 冲裁件在条料、带料或板料上的(布置方式) 叫排样。
④ 冲床新模具第一次使用,在调整安装模具时凸模要调整进入凹模多少毫米产品材质Q235板,厚3-4mm。
进入凹模1.0mm左右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