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谁明白模具,延迟脱模是什么原理麻烦讲解一下,谢谢大师。
是五金模还是塑胶模,为什么要延迟脱模呢?它会降底工作效率,如果是气动的很简单,装一个延时器就行了
⑵ 塑料模具设计中,为什么要做延迟行位,延迟行位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现在假设 某 塑胶件上有2个倒扣 一个水平方向 另一个 与水平方向 呈10 杜 这2个倒扣空间上在一起 也就是说 这2个倒扣 不能一起抽芯 那么 好的方法是 先让一个抽芯假设是 A先抽芯 然后 由于他们空间上在一起所以 A B 要一起接着沿B的方向 抽芯
那么 B 就是 延迟 行位 因为 A 先抽芯的时候 他不能动 如果它跟着 A 动产品的倒扣 就被拉坏了
一般 行位里走行位 后走的行位都要做成延迟行位 尤其是延迟的过程中 不能动 要做好定位的
这就是延迟行位的目的 让 其他行位先走 否则 他们一起抽芯 会干涉
⑶ 模具中推料板顶出和顶针顶出有什么优缺点
推料板适合用于形状比较复杂的模具,顶针适合用于形状比较简单的模具。形状复杂的模具,脱模时,如果用顶针脱模,需要众多的顶针,而使用推板脱模,只需一块推板,后面再设置几个顶杆就行了,工艺比较简单,注塑件的端面比较平整,适合那些对端面有要求的产品。推板的缺点就是模具的型芯需要加长,要费一些料。
⑷ 什么是拉延模具
拉延模具:
有关金属冷冲压书籍上一般写作“拉深模”,其实也就是有人所说的“拉延模”或“拉伸模”。不可展曲面工件的料片在拉深过程中,局部被拉伸或拉延,所以,拉深模也就被一些人叫做拉伸模或拉延模。拉深模是规范名,拉伸模或拉延模是别名,没有区别。
拉延模的典型结构
拉延形状复杂的覆盖件必须采用双动压力机。这是由于:
(1)单动压力机的压紧力不够,一般有汽垫的单动压力机其压紧力等于压力机压力的20%~25~,而双动压力机的外滑块压紧力为内滑块压力的65%~70%。
(2)单动压力机的压紧力只能整个调节,而双动压力机的外滑块压力可用调节螺母调节外滑块四角的高低,使外滑块成倾斜状,调节模压料面上各部位的压料力,控制压料面上材料的流动。
(3)单动压力机的拉延深度不够。
(4)单动拉延模的压料板不是刚性的,如果压料面是立体曲面形状,在开始拉延预弯成压料面形状时由于压料面形状的不对称致使压料板偏斜,严重时失掉压料作用。
覆盖件拉延模的结构是由双动压力机决定的,虽然在确定拉延件工艺方案和绘制拉延件图时比较复杂,但其结构比较简单。拉延模的结构,由主要的三大件或四大件组成:即凸模、凹模、压边圈或凸模、凹模、压边圈和固定座。凸模通过固定座安装在双动压力机的内滑块上,压边圈安装在双动压力机外滑块上,凹模安装在双动压力机下台面上,凸模与压料圈之间、凹模与压料圈之间都有导板导向。
拉延模主要由五件组成,固定座、压边圈、顶出器、凹模和凸模。凸模、凹模、压料圈是由钼钒铸铁铸成,经加工后棱线、凹模拉延圆角等处根据需要可以进行表面火焰淬火,淬火硬度50~55HRC。固定座1由灰铸铁铸造。拉延模铸造后都应经退火处理以消除铸造应力。顶出器是在拉延完成后顶出拉延件便于让机械手取件。
图12-20所示为散热器罩拉延模。图12-20a为覆盖件图,图12-20b为拉延件图。该制件的拉延方向是按汽车位置翻转90°,其投影关系不改变。考虑到制件两边有孔,因此两边采取倾斜修边,前后采取垂直修边,在第二工序修边冲孔模中一次行程完成。这样两边的折边沿制件斜壁展开,前边按边缘提高5㎜做30°补充,见放大图Ⅱ。修边后该处印痕不明显,后边将翻边90°展开,见放大图Ⅰ压料面中部与拉深件底部平行,拉延深度为55㎜,两端由R与直线组成。压料面的展开长度比凸模表面展开长度短,凸模对压料面材料有拉延作用,凸模开始拉延时与压料面下材料的接触面积大,将散热孔翻边补平构成散热器罩的拉延件。
图12-20c所示为拉延模的纵向剖视,d为横向剖视。拉延模由凸模、凹模和压料圈组成。顶出器除了顶出拉延件外还起着凸筋成形凹模的作用,顶出器与凹模用导板导向,凸筋的成形靠凸形,因此顶出器除R外可以空开。
⑸ 有谁能讲一下锌合金压铸模具延迟脱模是怎么一回事谢谢大师
你好,我的理解就是延迟顶出,在压射离嘴后到开模之间这段时间延长。使合金料充分凝固冷却。
⑹ 关于模具的二次顶出。什么是吃斜顶为什么骨位很深要用二次顶出 为什么产品胶厚不一致要二次顶出
对于你所说的“吃斜顶”估计是有些模具产品里面的卡扣,由于产品空间限制,既没办发做斜顶也没办法做滑块时的情况。其次是你的“骨位很深”也就是说加强筋或骨相对来说比较高,形成在模腔里面的凹槽很深。第三是你的产品胶厚不一,这几种情况使用二次顶出都是为了方便出模,吃斜顶的二次顶出是强行出模,一般采用拖动脱料板形式,利用脱料板拉出;骨位很深和产品胶厚不一采用顶针板组合机构来实现二次顶出。(参考如下图)
⑺ 模具中的顶出器有什么用
有两个作用,一方面能够拖住料件不发生窜动,保证冲压的精度,另一方面能方便取出压制件
⑻ 【模具设计】延时顶出机构的运用秘籍,千万别传出去
小奇悄悄地告诉你,这里有一份属于模具人的武林秘籍,千万别传出去哦,详情请戳视频~看过的人都点赞了。
除了视频,贴心的小奇还准备了详细的教程,让你看个够~
在注塑生产中,由于制品材料或者制品壁厚等缘故,制品表面常有一处或多处被顶杆顶白或顶变形。为了节约人工成本,脱模时需要产品与冷流道能够实现自动分离。
有些制品在顶出后,因加强筋太深或太多的缘故,附着在模具上不能自动脱落,需要助推顶杆,辅助制品脱落。
上述情况均可以考虑在注塑模具中设计延迟顶出机构。
如下图所示,在顶针杯头底部设计镶针,镶针杯头避空孔一定要大于顶针杯头。
在顶出时,延时顶针受到模制品的阻力,没有与针板一起运动,而产品则在顶针的作用力下开始脱模。
当走完设计的延时行程时,镶针受到杯头的阻挡,延时顶针才与针板一起顶出,来完成全部顶出动作。
看了图文+视频,有什么悄悄话(意见)想对小奇说呢,微信对话框留言吧~小奇后台等你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