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模具费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一、模具所有权属于公司的,入固定资产,依据会计政策折旧,会计分录如下:
借:低值易耗品 / 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二、模具属于为这一批材料一次性使用的,按合理方法分摊转入该批材料成本,会计分录如下: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帐款
三、可以直接列生产成本,也可以列管理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 贷:现金
借:管理费用 贷:现金
专用费用 为生产某种、类、批产品所支出的一种特有的费用。如支付给外单位的产品设计费,专用工模具费用等。用于某一批产品的专用费用,应一次全数计入该批产品成本。用于某一种产品的专用费用,可在该种产品的生产期间按产量比例分配计入该种产品各月份的成本。
专用费用可在产品成本中以独立的专用费用成本项目列示。如为数不大,也可作为车间费用处理。如果专用费用列作独立成本项目,费用发生时借(或增)记“基本生产”账户;如果不作为独立成本项目,费用发生时借(或增)记“车间费用”账户。
2. 关于模具分摊的问题
第一个你要明白这个项目一年是多少产品,如果一年20万的量,那么你就要分摊2年
第二个250万分摊到40万件(是套吗?如果是40万套的话,你好要了解每个件项目中的单车用量)你的算法是对的。
但是你要明白的是,这个项目的量产以后交货每个月的预测,不知道产品,分摊很被动的。
3. 请教模具成本分摊的问题
各位大侠:
?
请较你们在SAP中是如何实现模具的成本分摊?
我们知道模具有一个标准的总使用次数,每个月
根据实际的使用次数和标准的总使用次数来进行分摊.你们是用PRT功能还是用资产模块的功能来
实现?如何实现的?
非常感谢!
对於无法在BOM
or
Routing
中设定的成本,可以透过ABC
的范本分配,透过相关的参考栏位或数
量去分配成本,至於细节则要看你要使用哪一个数值来当分配的依据,於月结时,算出这些待分
摊费用,再将费用依次数平均取得单次价格,最後再将价格分配到工单.
查看原帖>>
4. 模具分摊是什么意思
就是把模具作为低值易耗品摊销。
5. 我司是生产储物箱的,每个型号有个模具,单价也就几万,模具费怎么分摊前期试模费呢
按照现行准则及税法要求,如果你的模具使用年限大于1年的话,需要入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摊销,现行准则固定资产判断标准中不考虑资产金额限制(即使考虑价值,你模具也达到了)。如果由于特殊原因,使用期限不到一年的,可以做入低值易耗品,再具体月份摊销入成本。
摊销方法,通常有两种选择:
1、平均年限法,优点:操作简单,容易计算,缺点:不符合实际应用,你每个型号的模具实际上每月使用的频率是不一样的,频率高的磨损快。
2、工作量法:即按使用的次数摊销,一般模具的使用寿命都是以使用次数描述的,譬如50万次,每月统计好使用次数,按比分摊,优点:摊销接近实际,准确;缺点:需要额外统计每月每台模具的使用次数,当然如果可以直接根据浇铸生产记录,可以折算出次数来。
两种方法,第一种适合模具每月使用情况比较平均的情况,较常用。
第二种适用企业有相应的生产计划控制系统,较易获得使用数据的情况,并且对成本精确度要求较高的公司。
前期试模费的处理,个人认为,前期试模和实际的生产无关,这个费用和未来预期形成收益并无十分大的匹配关系,建议在发生当期计入损益。
当然如果试模费用很大,可以考虑计入待摊费用再摊销。这个主要是考虑到费用特别大的话,一次进费用会被税局质询,可以的话还是一次进比较好,在当期可以少缴税。
6. 怎样把模具费分摊到每个产品里
从问题描述来看,这个要看模具的寿命,而不是看每个月的产量啊。假设模具能打100000次,平摊在产品里就是12000/100000=0.12RMB/pcs,这是在产品成本里面考虑的。
7. 请问谁指导模具制造费用分摊的计算方法
可以一次摊销,也可以五五摊销。不过,我们是没有进固定资产,我们直接在当期费用出账。
8. 模具费用分摊的原则
分摊的原则都是协商的,也就是一个合同,主要还是看你们新产品的产量和利润决定的,一般注塑模具就是到达模具寿命就可以返还模具费(这是模具产量 模具的价格定的A级模100万 B级模50万 C级模30万 D级模10万等) ,或是供应商自己开备用模具(模具的资产是归贵公司)。五金模具就和你自己说的一样,3万件 5万件 10万件等 主要还是要你们怎么和供应商怎么说的,重在协商。
9. 在生产企业中模具费怎么分摊比较好
开模费也是分情况而定的:如果已付模具费,但模具的所有权不属于本企业,则应一次性计入制造费用;如果企业从此拥有模具的所有权,则应计入“固定资产”,则应由销售部门预计生产量,并根据月实际生产量做折旧的帐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