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于模具,什么是骨位,胶位,管位 懂模具
骨位是加强筋、肋;胶位是模具上的型腔、空穴;管位是模具上用来限位的部分。
❷ 塑料模具的骨位指的是什么
就是筋啊,各种加强筋,也称骨位或RIB,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❸ 模具的上下模各起什么作用
上模、下模构成完整的模具。以型材挤压模具为例。上模也叫雌模,用于对型材的外周形状成型,下模也叫雄模,用于对型材的内孔形状成型。若是冲压模具,上模起到冲压成型的作业,下模起到固定工件的作业。如果是级进冲压模具,下模还有引导材料级进的作业。
❹ 模具的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是什么
模具的组成 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 根据模具中各个部件所起的作用,一般可将注塑模细分为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一、 成型部件成型部件由型芯和凹模组成。型芯形成制品的内表面,凹模形成制品的外表面形状。合模后型芯和型腔便构成了模具的型腔。按工艺和制造要求,有时型芯和凹模由若干拼块组合而成,有时做成整体,仅在易损坏、难加工的部位采用镶件。二、 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又称流道系统,它是将塑料熔体由注射机喷嘴引向型腔的一组进料通道,通常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组成。它直接关系到塑料制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 导向部件 为了确保动模和定模在合模时能准确对中,在模具中必须设置导向部件。在注塑模中通常采用四组导柱与导套来组成导向不见,有时还需在动模和定模上分别设置互相吻合的内、外锥面来辅助定位。四、 推出机构 在开模过程中,需要有推出机构将塑料制品及其在流道内的凝料推出或拉出。推出固定板和推板用以夹持推杆。在推杆中一般还固定有复位杆,复位杆在动、定模合模时使推板复位。 五、 调温系统 为了满足注射工艺对模具温度的要求,需要有调温系统对模具的温度进行调节。对于热塑性塑料用注塑模,主要是设计冷却系统使模具冷却。模具冷却的常用办法是在模具内开设冷却水通道,利用循环流动的冷却水带走模具的热量;模具的加热除可利用冷却水通道热水或蒸汽外,还可在模具内部和周围安装电加热元件。 六、 排气槽 排气槽用以将成型过程中型腔的气体充分排除。常用的办法是在分型面处开设排气沟槽。 七、 侧抽芯机构 有些带有侧凹或侧孔地塑料制品,在被推出以前必须先进行侧向分型,抽出侧向型芯后方能顺利脱模,此时需要在模具中设置侧抽芯机构。 八、 标准模架 为了减少繁重的模具设计和制造工作量,注塑模大多采用了标准模架。
❺ 模具上什么是胶位 骨位 整位
模具上产品的空穴称为胶位;产品上的筋称为骨位。多是起连结或限位作用的;整位是指产品上有台阶,需要在模具上要顺着产品台阶形状延伸出来的特征。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5)模具后模骨位起到什么作用扩展阅读:
模具加工注意事项
1、弄懂每套模具设计中的每个细节,理解模具中每个零件的用途。
2、在设计时多参考以前相似的设计,并了解在它模具加工和产品生产时的情况,吸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3、多了解注塑机的工作过程,以加深模具和注塑机的关系。
4、下工厂了解加工品工艺,认识每种加工的特点和局限性。
5、了解自己设计的模具的试模结果和改模情况,吸取教训。
6、在设计时尽量采用比较成功的模具结构。
7、多些了解模具入水对制品产生的影响。
❻ 了解模具的各个结构的功能
这个模具其实有许多的种类的,比如说冷冲模,注塑模,压铸模。。。。。。。等等太多了。要真实的了解到模具其实了不大可能的,毕竟磨具的种类太多了,再有经验的大师傅也不可能说自己懂得所有的模具结构或者 原理。
❼ 塑胶模具上所谓筋位和骨位有区别吗还有靠破是什么意思
筋位=骨位只是喊法不一样(喊法不一样是来自2岸3地的语言不同叫法,实际是同一个特种)
靠破是台湾人比较常用的名称,在大陆人的工厂一般叫”碰穿“。是指:比如你手机,你把后盖掰开,后盖上有个摄像头的圆孔,这个圆孔在模具上是要前模和后模(台湾称公模、母模)要相互碰到,这个碰到即指靠破。
能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