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挤压模具的比压是怎么计算的不是挤压比是比压!
被挤压合金变形所需要的单位压力,确定挤压筒直径的根据之一。挤压筒直径的最大值应保证作用在挤压垫片上的单位挤压压力(比压)不低于被挤压材料的变形抗力。简单点,对一定能力的挤压机来说,其直径越大,比压越小。
B. 我想请教一下塑胶模具的重量的算法,详细一点的,3Q!!!
你是想问模具的重量,还是产品的重量,不过算法都是一样的。
就是长*宽*厚度,再乘以密度就可以了。
一般模具钢材的密度为8,产品的密度就是看原料的密度,可以查得到的。
C. 塑胶模具的开模力到底有多大怎样计算开模力可以调整吗怎么调整
注塑机开锁模力大小取决于所用的油泵(限液压系统类注塑机)型号,计算公式需要专业人士才能回答,开模力大小不可以调整,我们通常说的锁模力即为最大锁模力。
D. 挤压模收缩率怎么算
如果需实施较为精确的计算,则应用下式: D=M+MS+MS2(3) 收缩率系指塑胶制品冷却固化经脱模成形后,其尺寸与原模具尺寸间之误差百分比,可依ASTM D955方法测得。在塑胶模具设计时,须先考虑收缩率,以免造成成品尺寸的误差,导闹轿致成品不良。以下列举几项常用塑胶原料之收缩率比较。 热塑性塑料 塑料名称 成形收缩率(%) 塑料名称 成形收缩率(%) ABS 0.3~0.8 PBT 1.3~2.4 AS 0.2~0.7 PC 0.4~0.7 CA 0.3~0.8 PCTFE 0.2~2.5 CAB 0.4~0.5 PE 0.5~2.5 CAP 1 PET 2.0~2.5 CP 0.4~0.5 PES 0.5~1.0 EC 0.4~0.5 PMMA 0.2~0.8 EPS 0.4 POM 0.8~3.5 FEP 3.0~4.0 PP 1.0~2.5 FRP 0.1~0.4 PPO 0.5~0.7 EVA 0.5~1.5 PPS 0.6~1.4 HDPE 1.2~2.2 PS 0.2~1.0 HIPS 0.2~1.0 PVA 0.5~1.5 LCP 0.1~1.0 PVAC 0.5~1.5 LDPE 1.5~3.0 PVB 0.5~1.5 PA 0.6~2.5 硬质PVC 0.1~0.5 PA-6 0.5~2.2 软质PVC 1.0~5.0 PA-66 0.5~2.5 PVCA 1.0~5.0 PA-610 1.2 PVDC 0.5~2.5 PA-612 1.1 PVFM 0.5~1.5 PA-11 1.2 SAN 0.2~0.6 PA-12 0.3~1.5 SB 0.2~1.0 PAR 0.8~1.0 热固性塑料 塑料名称 成形收缩率(%) 塑料名称 成形收缩率(%) EP 0.1~0.5 SP 0.0~0.5 MF 0.5~1.5 UF 0.6~1.4 PDAP 0.1~0.5 UP 0.1~1.2 PF 0.4~0.9 DAP 0.1~0.5 PU 0.6~0.8 BMC 0.0~0.2 热塑性塑料的特性是在加热后膨胀,冷却后收缩,当然加压以后体积也将缩小。 在注塑成形过程中,首先将熔融塑料注射入模具型腔内,充填结束后熔料冷却雀敏固化,从模具中取出塑件时即出现收缩,此收缩称为成形收缩。塑件从模具取出到稳定这一段时间内,尺寸仍会出现微小的变化,一种变化是继续收缩,此收缩称为后收缩。另一种变化是某些吸湿性塑料因液岁肆吸湿而出现膨胀。例如尼龙610含水量为3%时,尺寸增加量为2%;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的含水量为40%时尺寸增加量为0.3%。但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成形收缩。 目前确定各种塑料收缩率(成形收缩+后收缩)的方法,一般都推荐德国国家标准中DIN16901的规定。即以23℃±0.1℃时模具型腔尺寸与成形后放置24小时,在温度为23℃,相对湿度为50±5%条件下测量出的相应塑件尺寸之差算出。 收缩率S由下式表示: S={(D-M)/D}×100%(1) 其中:S-收缩率; D-模具尺寸; M-塑件尺寸。 如果按已知塑件尺寸和材料收缩率计算模具型腔则为 D=M/(1-S) 在模具设计中为了简化计算,一般使用下式求模具尺寸: D=M+MS(2) 如果需实施较为精确的计算,则应用下式: D=M+MS+MS2(3) 但在确定收缩率时,由於实际的收缩率要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也只能使用近似值,因而用式(2)计算型腔尺寸也基本上满足要求。在制造模具时,型腔则按照下偏差加工,型芯则按上偏差加工,便於必要时可作适当的修整。
E. 塑胶模具的斜顶针的斜度怎么算的大概是多少斜压块的斜度是多少一般怎么算的啊望同仁指教!
大哥,你做什么的?
是斜顶吧?侧向移动的距离除以顶出高度就是斜度的正切值
斜压块又是什么?是行位的压紧块吗?他的斜度一般在18至25度之间,看情况而定,斜度小一点的时候压紧效果更好。
自己看看这些吧http://wenku..com/search?word=%D0%B1%B6%A5&lm=0&od=0
F. 模具挤压块怎么配
塑胶模具挤压块配模的方法:
1、选配模具,模芯选配要按线芯或缆芯的最大直径加放大值。
2、模套按模芯直径加塑料层标称厚度加放大值,挤管式模具配模的理论公式模芯。
G. 塑胶模具弹簧,回针,和顶杆的长度都怎么计算
模脚长度=顶出距+两块顶针板厚度+动模板限位块和底模垃圾钉(30mm十5mm)。
回针和顶杆:把顶杆板坐到底,从动模的上平面亏让闹到顶杆板推板上面的尺寸,就是反顶杆的长度。
回针弹簧:压缩比=(行程+预压)/自由长度=35%左右。
装模长度=自由长度-预压=35%左右。
行位弹簧:压缩比=(行程+预压)/自由长度 装模长度=自由长度-行程-预压。
(7)塑胶模具挤压块如何算法扩展阅读:
空气弹簧是在柔性密闭容器中加入压力空气,利用空气的可压缩性实现弹性作用的一种非金属弹簧,可大致分为囊式和膜式滑蠢两种,空气弹簧具有优良的弹性特性,用在高档车辆的悬架装置中可以大大改善车辆的平顺性。
从而大大提高了车辆运行的舒适性,所以空气弹簧在汽车、铁路机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由于空气弹簧和普通钢制弹簧比较销罩有许多优点,所以也应用于一些机械设备、精密仪器。
H. 模具5度的挤紧块怎么磨
正弦和正切(tan)都可以,正弦推理很麻烦,你可以画个三角形用正切推出公式,很简单的,正切和正弦的结果是一样的,差不了一条。其实不需要知道怎么算,你需要知道怎么做就行了,做模具上用的函数都是这正弦或正切。没那么复杂
I. 请教高手 铝型材中的挤压比如何计算
用λ表示:λ=Ft/ΣF1
式中Ft为锭坯在挤压筒内填充后的横断面积,mm²;ΣF1为挤压制品的总横断面积,mm²挤压时金属变形量的大小也可用变形程度ε表示:ε=λ-1。
挤压比λ的选择与合金种类、挤压方法、产品性能、挤压机能力、挤压筒内径及锭坯长度等因素有关。如果λ值选用过大,挤压机会因挤压力过大而发生“闷车”,使挤压过程不能正常进行,甚至损坏工具,影响生产率。如果λ值选用过小,挤压设备的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也不利于获得组织和性能均匀的制品。
(9)塑胶模具挤压块如何算法扩展阅读
挤压,型材成形的手段。先根据型材产品断面设计、制造出模具,利用挤压机将加热好的圆铸棒从模具中挤出成形。常用的牌号6063合金,在挤压时还用一个风冷淬火过程及其后的人工时效过程,以完成热处理强化。不同牌号的可热处理强化合金,其热处理制度不同。
氧化:挤压好的铝合金型材,其表面耐蚀性不强,须通过阳极氧化进行表面处理以增加铝材的抗蚀性、耐磨性及外表的美观度。
其主要过程为:
1、表面预处理: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对型材表面进行清洗,裸露出纯净的基体,以利于获得完整、致密的人工氧化膜。还可以通过机械手段获得镜面或无光(亚光)表面。
2、阳极氧化:经表面预处理的型材,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基体表面发生阳极氧化,生成一层致密、多孔、强吸附力的Al2O3膜层。
3、封孔:将阳极氧化后生成的多孔氧化膜的膜孔孔隙封闭,使氧化膜防污染、抗蚀和耐磨性能增强。氧化膜是无色透明的,利用封孔前氧化膜的强吸附性,在膜孔内吸附沉积一些金属盐,可使型材外表显现本色(银白色)以外的许多颜色,如:黑色、古铜色、金黄色及不锈钢色等。
J. 塑胶模具怎样计算吨位
1、确定注塑量------假设零件理论重量80g。计算产品螺杆炮筒最大注塑量选型范围 80/0.75=107g 到 80/0.25=320g 之间。选择注塑机螺杆炮筒大小的范围在107~320之间。
2、确定锁模吨位-------计算锁模吨位 = (产品正投影面积(cm)*啤数+流道面积)* 材料黏度系数
材料黏度系数:一般PP 0.3~0.4 PAPCPOM 0.65~0.75。你可以在网上查询
3、根据模架大小确定锁模机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