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化妆品模具用什么材料
模板,一般P20,2311,45#,模芯模仁常见的S136,M310,M333,FDAC,SKD61,NAK80
⑵ 工业控温模温机的用途有哪些呢
模温机主要用于控制模具温度,保证塑料制品的尺寸稳定性、表面质量、加工效率和模具使用寿命等方面的要求。具体来说,模温机的主要用途有以下几个方面:
复合材料新材料热成型加工:模温机也常被用于热成型加工过程中,如复合材料、玻璃钢模压成型、热成型等,通过精确控制模具温度,保证成型制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化工反应釜控温:各种夹套、盘管反应釜、搅拌釜控温,冷热一体模温机可实现加热冷却温度控制。
塑料制品加工:模温机常塌羡被用于塑料注塑、吹塑、挤塑等加工过程中,通过精确控制模具温度,保证产品尺寸稳定性、表面质量和生产团芦拍效率。
铝合金压铸:模温机也可以应用于金属铸造过程中,通过控制模具温度,保证压铸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其他领域:除了以上四个主要领域外,模温机还可以应用于橡胶制品加工、片板膜材挤出、食品加工等领域,通过控制模具温度哗颤,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模温机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用于控制模具(设备)温度,保证制品尺寸稳定性、表面质量和生产效率。
⑶ 1.2767是什么钢
1.2767精炼模具钢
高铬不锈钢
(1)模具钢的特性
德国电渣重溶精炼模具钢,德国预硬耐蚀镜面塑料模具钢,高铬不锈钢,该钢耐磨性好,高韧性,高硬度,高抗压强度,尺寸稳定性优良,耐腐蚀性效果特佳,抛光及切销性能良好,易达到镜面效果。淬透性极好,可空冷淬硬,机加工性能极好。
该钢经奥氏体化后缓冷冷却可得到粗珠光体组织,可使硬度降低到210HBS。由于该钢在进行奥氏休和珠光体转变的特殊性,进行常规化退火难以软化,采用高温加热可以降低温度,而且等温之后的缓冷工艺,可使组织完全转变。
奥氏体温度为860℃,等温温度为640℃。该钢需要热处理,一般使用硬度为50~54HRC。
(2)供货状态及硬度
预硬态,硬度为265~310HBS。
(3)典型化学成分(按质量数,%)C
0.45、Cr1.35、Mn
0.40、Si0.25、
Mo
0.25、Ni
0.40。
(4)参考对应钢号
德国DIN标准材料编号
1.2767、德国DIN标准钢号X45NiCrMo4、德国德胜THYSSEN标准钢号GS767、美国AISI标准钢号6F7。
(5)物理性质
a)温度为20~100℃/20~200℃/20~300℃
/20~400℃/20~500℃/20~600℃/20~700℃。
b)温度20℃/350℃/700℃,热导率30.0[w/(m·k)]/30.5[w/(m·k)]/32.0[w/(m·k)]。
(6)软化退炎规范
退火温度
610~870℃,冷却方式为随炉冷却,硬度≤260HBS。
(7)淬火、回火规范
淬火温度840~870℃,冷却介质为气、油,或热碱浴温度180~220℃,硬度56HRC。
回火温度100℃/200℃/300℃/400℃/500℃/600℃,硬度56HRC/4HRC/50HRC/46HRC/42HRC/38HRC。
(8)典型应用举例
a)厚板冲压模具。
b)餐具模,大尺寸冲裁模,钢坯剪切刀片,压花模。
c)用于大尺寸落料件,弯折工具。
d)热锻模具等。
同时,可以作为
塑料模具钢,其典型应用举例:
a)适合于对抛光性和耐磨性要求很高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塑料模具。
b)塑料模具压塑模金额注塑模、模具加强箍。
c)适合于透明、镜面产品的塑料模具。
⑷ 脱模剂作用
脱模剂(molddischarging agent)是一种介于模具和成品之间的功能性物质。按脱模剂的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物、有机物和高聚物三类。脱模剂有耐化学性,在与不同树脂的化学成份(特别是苯乙烯和胺类)接触时不被溶解。脱模剂还具有耐热及应力性能,不易分解或磨损;脱模剂粘合到模具上而不转移到被加工的制件上,不妨碍喷漆或其他二次加工操作。脱模剂的作用是陡已固化的复合材料制品只能顺利地从模具上分离开来,从而得到光滑平整的制品,并保证模具多次使用的物质。由于注塑、挤出、压延、模压、层压等工艺的迅速发展,脱模剂的用量也大幅度地提高。
理论上,脱模剂具有较大的抗拉强度,以使它在与模压树脂经常接触时不容易磨光。在树脂中有磨砂矿物填料或玻璃纤维增强料时尤其如此。脱模剂有耐化学性,在与不同树脂的化学成份(特别是苯乙烯和胺类)接触时不被溶解。脱模剂还具有耐热及应力性能,不易分解或磨损;脱模剂粘合到模具上而不转移到被加工的制件上,不妨碍喷漆或其他二次加工操作。化学原理:极性化学键与模具表面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具有再生力的吸附型薄膜;聚硅氧烷中的硅氧键可视为弱偶极子(Si+-O-),当脱模剂在模具表面铺展成单取向排列时,分子采取特有的伸展链构型;自由表面被烷基以密集堆积方式覆盖,脱模能力随烷基密度而递增;但当烷基占有较大空间位阻时,伸展构型受到限制,脱模能力又会降低;脱模剂分子量大小和粘度也与脱模能力相关,分子量小时,铺展性好,但耐热能力差。
⑸ 印模膏和印模石膏的区别
印模膏和印模石膏的区别步骤。
1、印模膏又称印模胶,是一种加热软化、冷却后硬固的非弹性可逆性印模材伏做槐料。其热软冷硬间的变化是温度的改变,而非化学作用的结果,属热塑性材料,易于操作并可反复使用。其颜色不同,商品名为红色胡毕打样膏或白色打样膏。
2、印模石膏又称石膏印模材料。是一种不可逆非弹性印模材料。成分为熟石膏和水,水粉比例为60:100。在水中加入缺友加速剂硫酸钾、氯化钠或氯化钾以调节凝固时间。此外,硫酸钾还有减小凝固膨胀的作用。印模石膏的初凝时间为2.5-5分钟。凝固时线性膨胀率(2小时)为0.05-0.10%。10分钟时压缩强度(湿)为2.0-5.1MPa。初凝后折断面脆而清晰利于拼对,石膏凝固后无弹性,印模不能自倒凹处取下。
⑹ 模具的力学性能要求
模具的力学性能要求
模具除其本身外,还需要模座、模架、模芯导致制件顶出装置等,这些部件一般都制成通用型。下面,我为大家分享模具的力学性能要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硬度
硬度表征了钢对变形和接触应力的抗力。测硬度的试样易于制备,车间、试验室一般都配备有硬度计,因此,硬度是很容易测定的一种性能,而且硬度与强度也有一定关系,可通过硬度强度换算关系得到材料硬度值。按硬度范围划定的模具类别,如高硬度(52~60HRC),一般用于冷作模具,中等硬度(40~52HRC),一般用于热作模具。
钢的硬度与成分和组织均有密切关系,通过热处理,可以获得很宽的硬度变化范围。如新型模具钢012Al和CG-2可分别采用低温回火处理后硬度为60~62HRC,采用高温回火处理后硬度为50~52HRC,因此可用来制作硬度要求不同的冷、热作模具。因而这类模具钢可称为冷作、热作兼用型模具钢。
模具钢中除马氏体基体外,还存在更高硬度的其他相,如碳化物、金属间化合物等。表l为常见碳化物及合金相的硬度值。
模具钢的硬度主要取决于马氏体中溶解的碳量(或含氮量),马氏体中的含碳量取决于奥氏体化温度和时间。当温度和时间增加时,马氏体中的含碳量增多马氏体硬度会增加,但淬火加热温度过高会使奥氏体晶粒增大,淬火后残留奥氏体量增多,又会导致硬度下降。因此,为选择最佳淬火温度,通常要先作出该钢的淬火温度—晶粒度—硬度关系曲线。
马氏体中的含碳量在一定程度上与钢的合金化程度有关,尤其当回火时表现更明显。随回火温度的增高,马氏体中的含碳量在减少,但当钢中合金含量越高时,由于猕散的合金碳化物折出及残留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所发生的二次硬化效应越明显,硬化峰值越高。
常用硬度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
1.洛氏硬度(HR) 是最常用的一种硬度测量法,测量简便、迅速,数值可以从表盘上直接选出。洛氏硬度常用三种刻度,即HRC、HRA、HRB。
2.布氏硬度(HB) 用淬火钢球作硬度头,加上一定试验力压人工件表面,试验力卸掉以后测量压痕直径大小,再查表或计算,使得出相应的布氏硬度值HB。
布氏硬度测试主要用于退火、正火、调质等模具钢的硬度测定。
3.维氏硬度(HV) 采用的压头是具有正方形底面的金刚石角锥体,锥体相对两面间的夹角为136°,硬度值等于试验力F与压痕表面积之比值。
此法可以测试任何金属材料的硬度,但最常用于测定显微硬度,即金属内部不同组织的硬度。
三种硬度大致有如下的关系:HRC≈1/10HB,HV≈HB(当<400HBS时)
常规力学性能
模具材料的性能是由模具材料的成分和热处理后的组织所决定的。模具钢的基本组织是由马氏体基体以及在基体上分布着的碳化物和金属间化合物等构成。
模具钢的性能应该满足某种模具完成额定工作量所具备的性能,但因各类模具使用条件及所完成的额定工作量指标均不相同,故对模具性能要求也不同。又因为不同钢的化学成分和组织对各种性能的影响不同,即使同一牌号的钢也不可能同时获得各种性能的最佳值,一般某些性能的改善会损失其他的性能。因而,模具工作者常根据模具工作条件及工作定额要求选用模具钢及最佳处理工艺,使之达到主要性能最优,而其他性能损失最小的目的。
对各类模具钢提出的性能要求主要包括:硬度、强度、塑性和韧性等。
强度
强度即钢材在服役过程中,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对于模具来说则是整个型面或各个部位在服役过程中抵抗拉伸力、压缩力、弯曲力、扭转力或综合力的能力。
衡量钢材强度常用的方法是进行拉伸试验。拉伸试验是在拉伸试验机上进行的,试棒需按规定的标准制备,拉伸过程中在记录纸上绘出拉伸力F与伸长量ΔL之间的关系图,即所谓的拉伸曲线图,分析拉伸曲线图就可以得出金属的强度指标。对于在压缩条件下工作的模具,还经常给出抗压强度。
对于模具钢,特别是含碳量高的冷作模具钢,因塑性很差,一般不用抗拉强度而是以抗弯强度作为实用指标。抗弯试验甚至对极脆的材料也能反映出一定的塑性。而且,弯曲试验产生的应力状态与许多模具工作表面产生的应力状态极相似,能比较精确地反映出材料的成分及组织因素对性能的影响。
在拉伸曲线图上有一个特殊点,当拉力到达这一点时,试棒在拉力不增加或有所下降情况下发生明显伸长变形,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这时的应力称为这种材料的屈服点。而当外力去除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变形,这部分变形被保留下来,成为永久变形,称为塑性变形。屈服点是衡量模具钢塑性变形抗力的指标,也是最常用的强度指标。对模具材料要求具有高的屈服强度,如果模具产生了塑性变形,那么模具加工出来的零件尺寸和形状就会发生变化,产生废品,模具也就失效了。
塑性
淬硬的模具钢塑性较差,尤其是冷变形模具钢,在很小的塑性变形时即发生脆断。衡量模具钢塑性好坏,通常采用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两个指标表示。
断后伸长率是指拉伸试样拉断以后长度增加的相对百分数,以δ表示。断后伸长率δ数值越大,表明钢材塑性越好。热模钢的塑性明显高于冷模钢。
断面收缩率是指拉伸试棒经拉伸变形和拉断以后,断裂部分截面的缩小量与原始截面之比,以ψ表示。塑性材料拉断以后有明显的缩颈,所以ψ值较大。而脆性材料拉断后,截面几乎没有缩小,即没有缩颈产生,ψ值很小,说明塑性很差。
韧性
韧性是模具钢的一种重要性能指标,韧性决定了材料在冲击试验力作用下对破裂的抗断能力。材料的韧性越高,脆断的危险性越小,热疲劳强度也越高。对于衡量模具脆断倾向,冲击韧度试验具有重要意义。
冲击韧度是指冲击试样缺口处截面积上的冲击吸收功,而冲击吸收功是指规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在冲击试验力一次作用下折断时所吸收的功。冲击试验有夏比U形缺口冲击试验(试样开成U形缺口)、夏比V形缺口冲击试验(试样开成V形缺口)以及艾式冲击试验。
影响冲击韧度的因素很多。不同材质的模具钢冲击韧度相差很大,即使同一种材料,因组织状态不同、晶粒大小不同、内应力状态不同冲击韧度也不相同。通常是晶粒越粗大,碳化物偏析越严重(带状、网状等),马氏体组织越粗大等都会促使钢材变脆。温度不同,冲击韧度也不相同。一般情况是温度越高冲击韧度值越高,而有的钢常温下韧性很好,当温度下降到零下20~40℃时会变成脆性钢。
为了提高钢的韧性,必须采取合理的锻造及热处理工艺。锻造时应使碳化物尽量打碎,并减少或消除碳化物偏析,热处理淬火时防止晶粒过于长大,冷却速度不要过高,以防内应力产生。模具使用前或使用过程中应采取一些措施减少内应力。
特殊性能要求
由于模具种类繁多,工作条件差别很大,因此模具的常规性能及相互配合要求也各不相同,而且某种模具实际性能与试样在特定条件下测得的数据也不一致。所以,除测定材料的常规性能外,还必须根据所模拟的实际工况条件,对模具使用特性进行测量,并对模具的特殊性能提出要求,建立起正确评价模具性能的体系。
对热作模具必须测试在高温条件下的硬度、强度和冲击韧度。因为热作模具是在某一特定温度下服役,在室温下测定的性能数据,当温度升高时要发生变化。性能变化趋势和速率相差也很大,如A种材料在室温下硬度虽比材料B高,但随温度上升,硬度下降显著,到达—定温度后,硬度值反而会低于材料B。那么,当在较高温度工作条件下要求耐磨性高时,就不能选用A种材料,而需选用室温下硬度值虽较低但随温度上升,硬度下降缓慢的材料B。
对热作模具除要求室主高温条件下的硬度、强度、韧性外,还要求具有某些特殊性能。
热稳定性
热稳定性表征钢在受热过程中保持金相组织和性能的稳定能力。通常,钢的热稳定性用回火保温4h,硬度降到45HRC时的'最高加热温度表示。这种方法与材料的原始硬度有关,有资料将达到预定强度级别的钢加热,保温2h,使硬度降到一般热锻模失效硬度35HRC的最高加热温度定为该钢稳定性指标。对于因耐热性不足而堆积塌陷失效的热作模具,可以根据热稳定性预测模具的寿命水平。
回火稳定性
回火稳定性指随回火温度升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下降快慢的程度,也称回火抗力或抗回火软化能力。通常以钢的回火温度-硬度曲线来表示,硬度下降慢则表示回火稳定性高或回火抗力大。回火稳定性也是与回火时组织变化相联系的,它与钢的热稳定性共同表征钢在高温下的组织稳定性程度,表征模具在高温下的变形抗力。
断裂抗力
除常规力学性能如冲击韧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一次性断裂抗力指标外,小能量多次冲击断裂抗力更切合冷作模具实际使用状态性能。作为模具材料性能指标还包括抗压疲劳强度、接触疲劳强度等。这种疲劳断裂抗力指标是由在一定循环应力下测得的断裂循环次数,或在一定循环次数下导致断裂的载荷来表征的。关于是否把断裂韧度作为冷作模具材料的一项重要处能指标,尚待研究和探讨。
抗咬合能力及抗软化能力
抗咬合及抗软化能力分别表征了模具对发生“冷焊”及承载时因温度升高对硬度、耐磨性助抵抗能力。
热疲劳抗力及断裂韧度
热疲劳抗力表征了材料热疲劳裂纹萌生前的工作寿命和萌生后的扩展速率。热疲劳通常以20℃—750℃条件下反复加热冷却时所发生裂纹的循环次数或当循环一定次数后测定裂纹长度来确定。热疲劳抗力高的材料不易发生热疲劳裂纹,或当裂纹萌生后,扩展量小、扩展缓慢。断裂韧度则表征了裂纹失稳扩展抗力,断裂韧度高,则裂纹不易发生失稳扩展。
高温磨损与抗氧化性能
高温磨损是热作模具主要失效形式之一,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锤锻模及压力机模具都因磨损而失效。抗热磨损是对热作模具的使用性能的要求,是多种高温力学性能的综合体现。现在国内已有单位在自制的热磨损机上进行模具热磨损试验,收到较理想的试验效果。
实际使用表明,模具材料抗氧化性能的优劣,对模具使用寿命影响很大。因氧化会加剧模具工作过程中的磨损,导致模具型腔尺寸超差而报废。氧化还会使模具表面产生腐蚀沟,成为热疲劳裂纹起源.加剧模具热疲劳裂纹的萌生与扩展。因此,要求模具具备一定的抗氧化性能。
对冷作模具钢除常规力学性能外,还常要求具有下列性能:
耐磨性能,断裂抗力,抗咬合计抗氧化能力。
耐磨损性能
冷作模具服役时,被成形的坯料会沿着模具表面既滑动又流动,在模具与坯料间产生很大摩擦力。这种摩擦力使模具表面受到切应力作用,在其表面划刻出凹凸痕迹,这些痕迹与坯料不平整表面相咬合,逐渐在模具表面造成机械破损即磨损。冷作模具,特别是正常失效的冷作模具,多数因磨损而报废。因此,对冷作模具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耐磨性。一般条件下材料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但耐磨性与在软基体上存在的硬质点的形状、分布也有很大关系。
冷作模具的磨损包括磨料磨损、粘着磨损、腐蚀磨损与疲劳磨损。
模具制造心得
它有着生产成本低廉、产品一致性较好的优势,而且应用范围很大,从简单的碗盘等日常用品到复杂的雕塑等造型的创作和生产都离不开模具成型。它是陶瓷艺术工作者、陶瓷艺术爱好者所要着重掌握和了解的技能。我们这次的学习包括石膏浆的调制、同心圆造型、异型造型的车削翻模。了解石膏的材料特性,掌握使用方法步骤。并懂得陶瓷模种制作和翻制的方法步骤。
首先我们绘制好我们自己所想要的同心圆造型及异型造型。然后将图纸扩印,根据图纸来进行制作。
然后是制作模种了,利用准备好的工具在车模机上做出我们在图纸上所画出的同心圆瓶子的形状,大小。然后根据中线进行手工削制,最后,用耐水砂纸打磨平滑。
制作石膏模型首先要调制石膏料。石膏料的调制方法简单,首先准备好盆和石膏粉,然后在盆中先加入适量的水,再慢慢把石膏粉沿盆边撒入水中,一定要按照顺序先加水再加石膏。由于石膏料干固时间较短,而且要看天气而定。
然后到掉浮在石灰上面的一层水后,用手在里面均匀的搅拌,直到石膏粉冒出水面不再自然吸水沉陷,稍等片刻,就继续搅拌,要快速有力、用力均匀,成糊状即可。觉得差不多以后,就要等上6分种左右。接下来就可以将石膏浆倒到事先已经用模板挡好的模型上
,需要等上一会儿,觉得石膏干湿适中后,就可以通过各种工具在上面进行适当的操作。大约几分钟后拆去模板,迅速用刮刀或铲刀修出模型的大体形状;修表时应先从整体入手,再进行局部的精雕细刻,修大形时速度要快、要赶在石膏完全因化之前,否则石膏完全固化后铲削会很吃力。
其次是修形。修形是最关键的一步,不仅要有技巧,好要有耐心。先用小刀把初型进一步削修准确,接着用短锯条刮削,再用锯条北面进行刮削,这样模型将进一步接近实物造型;对于一些有变化的小曲面来说,还需要把锯条磨成小曲面的形状进行刮削;最后用砂纸蘸水打磨。精修过程要由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要不时地从各个角度和各个面去比较、去审视、去测量,这样模型的整体感才强。如果模型表面有缺陷或边角崩缺则需要修补,首先要湿润需要修补处,然后用石膏浆填平,等干燥后打磨平整。
在做异形翻模时,我们用泥垫底,并围好造型。模具边上开牙口。在石膏模种上均匀涂抹脱模剂,然后用模板围出模具的外缘。在有缝隙的地方用泥巴塞好。然后再把石膏浆倒进里面,要稍高出异性一些体积。等石膏差不多发热干了再拆除模板。再用同种方法翻另外一块。等模具翻制完成后,等石膏发热反应冷却了,就可以开模取出模种,如果不容易打开的话,可以用水冲泡然后轻轻摇动的方法打开。
以上便是我对这次模具制作过程的了解。
模型制作课程已经结束了,但是这其中经历的东西,学到的知识会陪伴着我们,让我们更好的解决以后面临的问题。
我自认为在修造型的基础还不够,对翻模的操作也不够熟练但我会更加努力争取早日弥补自己的不足!
最后谢谢老师多日来的教导!
;⑺ 模具上光什么意思
模具上光是指在模具表面上形成一层光滑的表面,以提高模具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以及模具的外观美观度。模具上光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机械上光、化学上光、电解上光、激光上光等。机械上光是指采用机械手段,把模具表面的粗糙度降低,使模具表面形成一层光滑的表面,以提高模具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以及模具的外观美观度。化学上光是指采用化学方法,把模具表面的粗糙度降低,使模具表面形成一层光滑的表面,以提高模具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以及模具的外观美观度。电解上光是指采用电解方法,把模具表面的粗糙度降低,使模具表面形成一层光滑的表面,以提高模具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以及模具的外观美观度。激光上光是指采用激光方法,把模具表面的粗糙度降低,使模具表面形成一层光滑的表面,以提高模具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以及模具的外观美观度。总之,模具上光是指采用各种方法,把模具表面的粗糙度降低,使模具表面形成一层光洞扮滑的表面,以提高模具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此颤肆,森轿以及模具的外观美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