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个Proe5.0高手帮忙教下下图的模具型腔怎么做出来可以远程控制操作,谢谢了 球球728317323
不懂楼主说的这个, 不过如果好数谨要让人远程控制,记住不要用灰鸽子或是冰河,这俩都是木马来着,楼主要小心给黑客入侵的机会。推荐你用国产的向日葵友基远控软件,完全免费而且专业毕好安全。
⑵ proe手动工件 如何手动创建模具工件,具体步骤
proe单型腔模具设计步骤
1)建立文件夹,设置工作目录
2)新建一个模具设计文件,选取新建参照模型,并装配到模具设计环境中
模具模型/装配/参照模型/选择零件/打开
3)创建工件,建立模具模型
创建/工件/手动/输入工件名称-确定/选择“定位缺省基准和对其坐标系--确定”/选择坐标系/草绘/加材料-实体/完成返回
4)设置注塑零件的收缩率
收缩/输入比率0.006&0.005,按回车键确认/√/完成返回
5)创建模具的分型面
方法一:单击分型面图标/编辑--阴影曲面-确定
方法二:下文“% %”之间的内容。
6)通过分型面蒋工件分割为数个体积块
单击分模图标--完成/选择分型面--(单击着色查看)确定(3次)///
7)抽取模具体积块,生成模具零件
模具原件/抽取//
8)设计浇注系统,流道,水线等特征
浇注系统:
方法1.手动方式。特征—型腔组件—实体—拉伸/旋转等方式创建—
方法2.自动方式。特征—型腔组件—流道—倒圆角—输入主流道直径“6”确定—绘制主流道路径—确定—设置相交等级为“零件级”(即主流道特征在零件级也可以看见,否则只在装配模式下可以看见);
分流道设计同上主流道的设计。
水线设置:
特征—型腔组件—水线—输入水线直径,确定—选择基准平面,绘制水线路径,确定—设置相交元件,相交等级为“零件级”/定义水线对话框中的“末端条件”/按住“ctrl”选择水线末端(始端)——通过沉孔/输入沉孔直径和深度/选择水线末端(终端)/同上面设置水线末端沉孔/完成设置。
9)检验设计的模具零件
10)模具组件分析
1.分型面破孔分析
分析/分型面检查/分别进行“自交检测”和“轮廓检测”/
2.干涉分析
分析/模型/全局干涉/单击计算按钮
11)铸模,模拟注塑成型的成品件
12)移动凹模,成品件等零件,模拟开模等操作
13)根据需要装配模具的基础零件
14)保存模具零件
%分型面的创建方法二:%
1)插入/模具几何/分型曲面/利用shift和ctrl键选择需要的曲面/复制-粘贴/单击曲面复制操作栏中的“选项”/排除曲面并填充孔/选择需要填充孔的面/确定/
2)向分型曲面增加平整曲面
编辑/填充/绘制平整曲面/确定/
3)合并以上建立的两组曲面
选择两组面/编辑/合并/选项/连接——分型面创建完毕。
⑶ proe模具分模步骤
proe分模大概有以下步骤:
1、首先创建模具分模装配组件,新建文件。
类型选择:制造
子类型选择:模具型腔
分模完成文件
⑷ proe绘制模具型腔
要建立分型面的,
⑸ 如何用ProE设计生成已知零件的冲压模具
1、无法制动生成。
2、只能把零件装到一块。
3、使用专用软件。
4、只能对复杂形状模具零件设计快一些。
⑹ 怎样设计型腔布局
怎样设计型腔布局?
在型腔数目确定以后,就应当对型腔布局加以研究,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
各型腔到主流道的位置要求
1)从主流道到各型腔的距离要设计得尽量短,这样可以减少凝料量。
2)使熔料进入各型腔时的温度趋于一致,使得塑件内应力相近,变形相近。
3)在允许的情况下,使各型腔间距离尽可能大些,以便设置顶杆、冷却水道等。
4)型腔在注射时所承受的反作用力的合力,应作用于模板中心,以便与机筒中心相对应。
(2)
模具中型腔的排列方式
型腔在模具中的排列方式有多种。下面介绍几种常用排列方式的特点,如图所示。
图-型腔的排列
a)环形排列
b)串联排列
c)对称排列
环形排列(图a)。这种排列是以主流道为中心的等距离排列。这种排列,主流道到任一型腔的流道均相同,因此各型腔的填充条件也一致,可使塑件质量稳定且一致,但是它单个型腔平均占据的面积较大,故模板上容纳的型腔相对有限。
串联排列(图b)这种排列是以主流道为中心的串联排列。这种排列,
在相同面积的模板上可容纳更多的型腔,可充分利用模具面积。但是,它各型腔的流程不同,若按相同截面积的流道浇注,势必会使熔料对各型腔的填充速度不一,致使塑件质量差异较大,因此,必须对其浇口截面积认真核算,使之与流道速度相适应,最好用电脑进行计算。
对称排列(图c)。这种排列从各方面讲都是对称的,从主流道到任一型腔的距离均相等,这与环形排列有相似之处,但是它的流道长,因此凝料也多,
浪费较大。
(3)
模具上力的平衡
在型腔布置中,要求所有注射力、锁模力均作用于主流道中心,这样才能使模具稳定可靠地工作。若是各型腔合力作用点中心与主流道不同轴,则模具及锁模系统的载荷发生偏载,合模时各边受力不同,致使受力小的一侧密合不严,成型时易产生飞边溢料。在复杂模具设计中,必须首先确定模具重心,并由此确定各型腔的位置。
⑺ 用PROE绘制冲压模的步骤是什么
用PROE绘制冲压模的步骤:
1、复制mingpian.prt到工作目录单建立文件夹 ,新建---制造----子类型选择 模具型腔----去掉缺省模板—————mmns
2、输入组件名[asm001]直接确定即可;
3、引入参照模型(参照模型导入)
步骤:
a 模具模型—装配——参照模型——选择mingpian文件,装配界面,导入第一个零件设置缺省---完全约束---确定
b 参照合并---名称,默认的mp_ref(参照模型)---确定---完成 参照模型:一个设计模型被运用到模具模型后,proe会以设计模型为蓝本复制出另一个
模具模型中。 如果模型选错了,点击模型树ref.prt文件删除----模具---装配替换---修剪----CTRL+D 回
到初始对话框。
4、工件
工件模型(也称为为毛坯、坯料)代表模具元件的全部体积,其体积包括模型,模穴,浇口,流道,滑块等。创建坯料必须完全包住模型。 步骤:
a 模具管理器---模具模型----创建----模具模型---工件--自动,手动-----原件创建---类型:零件,子类型:实体 名称:mp_wrk---确认--创建方法:创建特征----确定----加材料----拉伸---完成
b 拉伸,建个实体完全包含工件在内,选择对称拉伸。选择修改尺寸进行长方体尺寸修改。sd0:45,sd1:110 sd2:10---确定-确定--完成---返回 --显示绿色实体(若修改尺寸,在MP_WRK.PRT右键编辑定义中是不能修改的,可以在设置中显示,特征打开---确定,工件展开后有拉伸可以修改)
5 设定收缩率
收缩:成型出来产品,由于材料具有热胀冷缩现象,经收缩会小于实际尺寸,出来制品必然小于实际尺寸,不同材料收缩率不同,自己可以查。 步骤:
a 点击收缩---按尺寸(所定义的尺寸收缩),按比例(按整体比例收缩)---按尺寸:1+S指在原始几何体基础上收缩)1/1-S:指 在 最后成型件基础上收缩。-----选择1+S 比率给为0.006----确认---点收缩信息查看信息
6、利用分型面工具设计分型面
分型面: 在模具设计过程中,分型面是用来分割工件模型的。它是由一个或多个曲面特征组成。曲面没有厚度。利用曲面分成凹凸模。
a 分型面工具---创建方法多种,最简单的一种复制,复制前先隐藏工件(点选工件,右键,遮蔽/或在眼睛工具里面,选择遮蔽,取消遮蔽对话框)----选择面,CTRL+4个面,复制---粘贴,看不清楚,点选眼睛,参照给与遮蔽,并显示工件。 b 点选边----编辑--选择---延伸(延伸到指定边)---全选---确定 c 眼睛--取消遮蔽
7 利用分型面,通过模具体积块命令将工作分割为凹模体积/凸模体积,砂芯体积,滑块体
积。
步骤:
a 选择分型面下面的分割工具----分割体积块(两个体积块,一个体积块)--连个体积块---所有工件---完成----为分割工件选取分型面,设计线框模式,先选分型面---确定---确定
b 输入加量体积块名称-----mp_up_1---确定-----mp_down(下模)---确定
c 在模型树中,有两块分割体积块,并不是零件,需要转换。
使用模具元件,将凹模体积/凸模体积,砂芯体积,滑块体积,等转换为凹模/凸模/砂芯等.
模具菜单管理器---模具元件----抽取----全选----确定---完成(模型树多了2个文件)
8 铸模
利用铸模进行材料填充,以创建成型件。铸模成型件:表示实际铸造过程中所产生的最终零件 步骤:
a 模具模型---铸模----创建---名称;mp_ing -----输入公用名称----直接确定即可。
9 模拟分模:利用模具进料孔,来模拟开模的操作
在模拟开模前隐藏不需要的。眼睛中原件中工件和参照隐藏和分型面隐藏
10 步骤:视图---分解---编辑位置
⑻ 如何在Pro/E中进行分型面设计
(1)应使模具结构尽量简单。如避免或减少侧向分型,采用异型分型面减少动、定模的修配以降低加工难度等.
(2)有利于塑件的顺粗枯利脱模。如开岩数洞模后尽量使塑件留在动模边以利用注塑机上的顶出机构,避免侧向长距离抽芯以减小模具尺寸等.
(3)保证塑件的尺寸精度。如尽量把有尺寸精度要求的毕敏部分设在同一模块上以减小制造和装配误差等.
(4)不影响塑件的外观质量。在分型面处不可避免地出现飞边,因此应避免在外观光滑面上设计分型面.
(5)保证型腔的顺利排气。如分型面尽可能与最后充填满的型腔表壁重合,以利于型腔排气。
⑼ proe2001模具设计中怎么样做,才能创建一模多腔
给你写详细一点吧~~~
(1)创建胚料
模具模型→创建→工件→自动(悄指或者手动,这里随便拉~~)做出胚料。
(2)读取设计好的零件作为参考零件
定位参考零件
→选取零件
→单击OK以接受缺省的参考零件名称
→在“版面”对话框中做如下设置:
①单击“参考模型原点”左下方的选取按钮(一个小箭头),参考零件显示在另外一个窗口,选Dynamic命令后,出现参考模型方向行运码的对话框,(次对话框用以设置参考零件的方位),由于胚料的Z轴是朝上,而参考零件的Z轴是朝前,因此我们在Value出输入90度,以将参考零件的坐标系对X轴旋转90度,产生一个新的坐标系(名称根据你的零件来定),才能使胚料与参考零件的两个坐标系重合→单击OK→参考零件的坐标系显示在“版面”对话框中。(这里的角度我是根据我的来的,具体还要自己灵活运用。)
②布局原点字段选矩形,以使参考零件呈长方形分布。
③方向字段档哪选Y-Symmetric(Y轴对称),以使参考零件对Y轴对称分布。
④增量字段输入零件的间距(也是根据你的产品来的啊!)
⑤单击预览就可以看到拉~~
再往下就是跟单个零件一样了。
⑽ 怎么用proe设计模具
PROE中有模具一个模块,你新建-制造-模具型腔,然后进入一个建模界面。1模具型腔布局。
2按比例收缩。3自动工件。4莫具体积块儿。5侧面影响曲线。6分形曲面。7尸体分割。8型腔插入。9模具进料孔。9修剪到几何。10模具布局。照这个步骤下来基本就可以完成一个简单的模具设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