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注塑进胶方式_注塑中的进胶的方式及设计要点
进胶的方式及设计要点
浇口可以理解成熔融塑料通过浇注系统进入型腔的最后一道“门”,是连接分流道和型腔的进料通道。它具有两个功能:第一,对塑料熔体流入型腔起着控制作用;第二,当注塑压力撤销后,封锁型腔,使型腔中尚未冷却固化的塑料不会倒流。浇口类型的选择取决于制品外观的要求、尺寸和形状的制约以及所使用的塑料种类等因素。浇口形状和尺寸对塑件质量影响很大,浇口在多数情况下是流道中截面尺寸最小的部分(除主流道型的浇口外),其截面积与分流道的截面积之比约为0.03-0.09,截面形状多为矩形或圆形,浇口台阶长1-1.5mm 左右。一般采用小浇口,因为它有以下优点:
第一,小浇口可以增加物料通过时的流速。小浇口两端有较大的压差,这样可以降低熔融塑料的表观粘度,使充模容易。
第二,小浇口可以提高熔融塑料的温度,增加流动性。小浇口处的摩擦阻力大,熔融塑料通过浇口时,一部分能量转变为摩擦热而升温,这对提高薄壁塑件或带有精细花纹的塑件质量很有好处。
第三,小浇口可以控制和缩短补料的时间,降低塑件的内应力,缩短模塑周期。在注射中,保压阶段一直要延续到浇口处凝结为止,小浇口凝结快,补料时间短,减小了大分子的凝结取向和凝结应变,大大减小了补料内应力。小浇口的适应封闭也能正确地控制补料时间,提高塑件的质量。
第四,小浇口可以平衡各型腔的进料速度。小浇口出阻力大得多,只有流道充满并具有足够的压力后,各型腔才能以相近的时间充模,这样可以改善各型腔进料速度的不平衡性。
第五,便于塑件修整。小浇口可以用手工快速切除。小浇口切除后的痕迹小,减少了修磨时间。但是,过小的浇口会大大增加流碧冲余动阻力,延长充模时间,高黏度的熔融塑料和剪切速率对表观黏度影响小的熔融塑料,不宜采用小浇口
浇口又称进料口,它是分流道与型腔之间的狭小通口,也是最短小部分,其作用使熔融塑料在进型腔时产生加速度,有利于迅速充满型腔,成型后浇口塑料先冷凝,以封闭型腔,防止熔融塑料倒流,避免型腔压力下降过快,以至在制品上产生缩孔或凹陷,成型后便于使浇注凝料与制品分离.
浇口种类
1、盘形浇口: 沿产品外圆周而扩展进料,其进料点对称,充模均匀,能消除结合线.有利于排气.水口常用冲切方式去除,设计时注意冲切工艺.
2.扇形浇口: 从分流道到模腔方向逐渐放大呈扇形,适用于长条或扁平而薄之产品,可减少流纹和定向应力.扇形角度由产品形状决定,浇口横面积不可大于流道断面积.
3.环形浇口: 沿产品整个外圆周扩展进胶,它能使塑料绕型芯均匀充模,排气良好,减少结合线.但浇口切除困难,它适用于薄壁长管状产品.
4.点 浇 口: 是一种截面积小如针状之浇口,一般用于流动较好之塑料,其浇口长度一般不超过其直径,所以脱模后浇口自动切断,不须再修正.而浇口残痕不明显.在箱罩,盒壳体及大面积产品中应用相当广泛,它可以使模具增加一个分模面,便于水口脱模.其缺点是因进浇口较小易造成压力损耗,成型时产判喊生一些不良(流痕,烧焦,黑点) 其形状有菱形,单点形,双点形,多点形等。使用三板模模具,孔洞直径约为0.25~ 1.5 mm。
5.侧浇口(边沿浇口): 一般开设在模具一边,分模面上由内侧或外侧进胶,截面多为矩形,适用于一模多穴,常用手动整理浇口形式,厚度约为产品厚度的50% ~ 75%,可以是固定厚度或者是逐渐减小的厚度
5.1凸耳浇口:类似于侧浇口,浇口先进入凸片再进入产品,使用在低剪切应力中的产品品应力集中在凸片。
凸耳 浇口
6.直接浇口: 直接由主流道进入模腔,适用于单穴深腔壳形,箱形模具.其流道流程短,压力损失少,有利于排气,但浇口去除不便,会留明显痕迹
7.潜伏浇口: 其浇口呈倾斜状潜伏在分模面一方,在产品侧面或里面进胶脱模时可自动切断针点浇口,适用自动化生产,潜伏式浇口的几种形式:
(1) 拉切式浇口:分流道设在主分型面上,浇口潜入型腔板一侧,斜向进入型腔,图4-30所示。
(2) 推切式:浇口在动模一侧,如图4-31所示。
(3) 复式:用于细长塑件,是在细长塑件底部设两均匀的潜伏式浇口,如图4-32所示。
(4)香蕉形浇口:称为弯曲潜入式,加工困难。
设计要点:
1. 进胶口应开设在产品肉厚部分,保证充模顺利和完全.
2. 其位置应选在使塑料充模流程最短处,以减少压力损失,有利悔滚于模具排气.
3. 可通过模流分析或经验,判断产品因浇口位置而产生之结合线处,是否影响产品外观和功能,可加设冷料穴加以解决.
4. 在细长型芯附近避免开设浇口,以免料流直接冲击型芯,产生变形错位或弯曲.
5. 大型或扁平产品,建议采用多点进浇,可防止产品翘曲变形和缺料. 6. 尽量开设在不影响产品外观和功能处,可在边缘或底部处.
7. 浇口尺寸由产品大小,几何形状,结构和塑料种类决定,可先取小尺寸再根据试模状况进行修正.
8. 一模多穴时,相同的产品采用对称进浇方式,对于不同产品在同一模具中成型时,优先将最大产品放在靠近主流道的位置
9. 在浇口附近之冷料穴,尽端常设置拉料杆,以利于浇道脱模.
㈡ 请教,在设计吹塑模具时,进胶口,和吹气口,排气口怎样设计,要注意哪些地方
1.工艺吹塑注+吹;注塑注+压;滚塑挤+压;吹塑做定拔吹气管留注塑做定浇口断面滚塑裁剪定毛边 2.般说,注塑实芯体,吹塑与滚塑空芯体.注塑件表面光亮,吹塑与滚塑表面平整.吹塑与滚塑比较起码吹塑吹气口.说般性比较.知能理解否!!! 3.塑料收缩率及其影响素 热塑性塑料特性加热後膨胀冷却後收缩加压後体积缩 注塑形程首先熔融塑料注射入模具型腔内充填结束後熔料冷却固化模具取塑件即现收缩收缩称形收缩塑件模具取稳定段间内尺寸仍现微变化种变化继续收缩收缩称後收缩另种变化某些吸湿性塑料吸湿现膨胀例尼龙610含水量3%尺寸增加量2%;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含水量40%尺寸增加量0.3%其起主要作用形收缩 目前确定各种塑料收缩率(形收缩+後收缩)般都推荐德家标准DIN16901规定即23℃±0.1℃模具型腔尺寸与形後放置24温度23℃相湿度50±5%条件测量相应塑件尺寸差算
㈢ 一般硫化模具注胶孔怎么设计
正常的情况下气橡胶硫化采用人工放料的不需要设计进胶口,如果是来用硫化机注射的情况下,进胶口一般设计在产品中间,方便产品充填的一致性,进胶口一般为产品平均肉厚的2倍,进胶口宽度6~8mm。
㈣ 注塑模具的浇口形式有哪些,如何设计浇口,以及不同的浇口对产品和模具有何影响
大水口进胶 侧边不影响外观和装配
细水口点胶 产品表面受影响,但有东西盖住
潜水进胶 产品表面不受影响
牛角进胶 产品表面不受影响
进胶原则:壁厚处,特别要求的外观,特别复杂的结构处,进胶尽可能一处进,多处的话产品易有熔结痕……
等等吧
㈤ 如何确定塑胶模具进胶口的进胶方式
1盘形浇口沿产品外圆周而扩展进料,其进料点对称,充扰蚂大模均匀,能消除结合线.有利于排气.水口常用冲切方式去除,设计时注意冲切工艺.
2扇形浇口从分流道到模腔方向逐渐放大呈扇形,适用于长条或扁平而薄之产品,可减少流纹和定向应力.扇形角度由产品形状决定,浇口横面积不可大于流道断面积.
3环形浇物陆口沿产品整个外圆周扩展进胶,它能使塑料绕型芯均匀充模,排气良好,减少结合线.但浇缓竖口切除困难,它适用于薄壁长管状产品.
㈥ 塑料透镜产品一出二十模具点进胶怎么排
1、首先按照点数进行排序,将模咐举具点数从小到大排列,使得安装更加方便;
2、然后配合塑料透镜的尺寸,将较大的点放在较大的点,较小衡皮碧的点放在较小的点,以免点数较多的模具容易发生移位;
3、最后确定握伍模具安装位置后,就可以开始进胶了,需要注意的是,要按照模具的排布顺序,依次从远到近的位置进行进胶,以免出现空隙。
㈦ 塑胶模具的流道和进胶应该要怎么选择
1.根据我们排模的穴数,对于一套塑胶模具中同一产品一多模穴时,流道排布,浇口的配置需流道的平衡,对于一套模具,不同产品多穴时,我们不仅要考虑流道平衡,还要做流道截流,防止一穴打饱跑批锋,另一穴还没有走好胶。
2.根据所用的村料成型特性来选择流道的大小和截面,和进胶口的位置,能自动断胶口就不绝不用人工加工,因为现人工是最大的成本,能用机械手就自动化生产。
3.对产品的外观和装配有了解,胶品不能位于外观处,或影响装配。
4.浇口的形状及尺寸须依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大小而定,如大的平板浇口开口尺寸须做大,可做到扇形进胶。
5.由于产品原因,二板模有时考虑到射出压力的平衡及模具在机台上装夹不良和顶出不平衡,此时我们有时得考虑三板模细水口进胶。
6.现大多都是自动化生产,所以在设计进胶时我们得考虑从节约原料,成型周期,成型后加工难易度,减小人工等 利于高效作业来考虑。
㈧ 塑胶模具中进胶位置是指哪里
进胶位置就是水口位置,现在的进胶方式有大水口,细水口和潜水口,
㈨ 模具热流道进胶方式有哪些
一、大水口进胶方式
大水口喷嘴是开放式热喷嘴,在注塑件产品表面会留下有一小段料柄,它能提供大的浇口尺寸,实现极好的保压效果以减小产品应力,可应用于对浇口痕要求不高或分流道进胶方式。
二、针阀式进胶方式
对针阀式而言其阀针由机械气动或液压控制,阀针会在保压末段关闭浇口,也就是说在产品尚未完全凝结时,进胶系统已关闭,这也是能缩短成形周期。针阀式能做到无浇口痕,而只在产品表面留下一圈印迹甚或没有,这是应用于表面要求严格的最佳方案
三、点浇口进胶方式
点浇口方式是最通用的一种进胶方式,它由浇口尺寸,浇口冷却及嘴尖部分温度等几种因素共同决定了注塑件产品质量,它适用于几乎全部已知的塑料,它的进胶口会在产品表面留下一个小浇口痕,其大小由浇口大小及因不同塑料所决定。
㈩ 什么是模具进胶点
从模具结构来说,进胶点是塑胶从主流道进入型腔所经过的一个门口。相当于针筒的针嘴那样,针筒的液体就是塑胶,针筒是主流道,人体是模具的型腔(人家打饼的饼格),塑胶进入型腔后会把型腔充满,等冷却后就可以打开模具,把塑件取出来。从产品来说,就是找我们打针之后的针眼,如果你去抽血检验,一般那个针眼都比较明显。脊巧迟一般的塑胶产品都尽量把进胶掉设计在宽态产品内部,所以樱李平时不留意是难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