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模具生产工艺流程
样件一制件数模- "编制冲压工艺,模具结构设计- .制作模型→金加工→研
磨装配→试模-最终检查
1、冲压制造工艺流程 冲压技术在汽车制造业占有重要地位 据统计,汽车上有60%~ 70%的零件是用 冲压工艺生产出来的。因此,冲压技术对汽 车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都有重 要的影响。 冲压工艺的特点及冲压工序的分类 冲压是一种金属加工方法,它是建立在金 属塑性变形的基础_上,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 对板料施加压力,使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 离,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 (冲压件)。
2、冲压制造工艺流程 冲压工序按加工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两 大类型: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 冲压工序可分为四个基本工序: 1、冲裁: 使板料实现分离的冲压工序 (包括冲孔、落料、修边、剖切等)。 2、弯曲:将板料沿弯曲线成一定的角度和形状的 冲压工序。 3、拉深:将平面板料变成各种开口空心零件,或 把空心件的形状、尺寸作进一步改变的冲压工序。
3、模具制造工艺流程 2、弯曲模:包括压弯、拉弯; 3、拉深模:包括拉深、变薄拉深; 4、 成形模: 包括翻边、成形、 整形、压印。 从工序的复合性质分: 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吉利采 用单工序模和复合模)
4、冲压制造工艺流程 4、局部成形:用各种不同性质的局部变形来 改变毛坯或冲压成形工序(包括翻边、胀形、 校平和整形工序等)。 几种汽车覆盖件的冲压工艺 汽车覆盖件的冲压工艺,通常都是由拉 深、修边、翻边三个基本工序组成;有的 还需要落料或冲孔,有的需要多次修边、 冲孔或翻边,有的工序还可以合并。
㈡ 模具(塑料模具)通常的开模流程是怎样的不需要教科书式的回答,要实际应用的。
没样板的就先做手板`然后抄数·2D排位~3D分模,下材料订单、CNC加工、EDM放电加工、钳工FIT模、省模、试模、工程下资料修改模,没有问题就可以放模生产!
模架肯定是买模架厂的标准模架好,想费用低的话就买粗框,也就是内模框没有加工的。
所需材料:
1、CAD档产品资料;
2、所用材料;因为要根据塑料的收缩率确定浇口形状及模腔的最终尺寸;
3、预计生产量及生产周期,以确应一模注射几个产品。
(2)模具如何开发生产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产品工程师在设计产品的时候需要考虑模具制作的合理性
许多用户在新产品开发初期往往都只注重产品的设计与研发速度,而忽视与塑胶模具制作单位的合理沟通,评审,在产品设计方案初步确定后,应该提前与塑胶模具制作单位打和:
1、产品开发商与模具制作厂合理的沟通才能缩短模具制作周期,减少修改和试模次数,以节约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2、模具制造厂可提前做好准备,保留缓冲余地,防止匆忙中的考虑不周
3、保证产品在模具制作中结构的合理性,改善模具设计方案,提高产品成型质量。
㈢ 模具是怎样制造的
模具制造技术迅速发展,已成为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模具的CAD/CAM技术,模具的激光快速成型技术,模具的精密成形技术,模具的超精密加工技术,模具在设计中采用有限元法、边界元法进行流动、冷却、传热过程的动态模拟技术,模具的CIMS技术,已在开发的模具DNM技术以及数控技术等,几乎覆盖了所有现代制造技术。�
现代模具制造技术朝着加快信息驱动、提高制造柔性、敏捷化制造及系统化集成的方向发展。�
一、高速铣削:第三代制模技术�
高速铣削加工不但具有加工速度高以及良好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而且与传统的切削加工相比具有温升低(加工工件只升高3℃),热变形小,因而适合于温度和热变形敏感材料(如镁合金等)加工;还由于切削力小,可适用于薄壁及刚性差的零件加工;合理选用刀具和切削用量,可实现硬材料(HRC60)加工等一系列优点 。因此,高速铣削加工技术仍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它已向更高的敏捷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成为第三代制模技术。�
二、电火花铣削和“绿色”产品技术�
从国外的电加工机床来看,不论从性能、工艺指标、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都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目前国外的新动向是进行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电火花创成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这是一种替代传统的用成型电极加工型腔的新技术,它是用高速旋转的简单的管状电极作三维或二维轮廓加工(像数控铣一样),因此不再需要制造复杂的成型电极,这显然是电火花成形加工领域的重大发展。�
最近,日本三菱公司推出了EDSCAN8E电火花创成加工机床又有新的进展。该机能进行电极损耗自动补偿,在Windows95上为该机开发的专用CAM系统,能与AutoCAD等通用的CAD联动,并可进行在线精度测量,以保证实现高精度加工。为了确认加工形状有无异常或残缺,CAM系统还可实现仿真加工。�
在电火花加工技术进步的同时,电火花加工的安全和防护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电加工机床都考虑了安全防护技术。目前欧共体已规定没有“CE”标志的机床不能进入欧共体市场,同时国际市场也越来越重视安全防护技术的要求。�
目前,电火花加工机床的主要问题是辐射骚扰,因为它对安全、环保影响较大,在国际市场越来越重视“绿色”产品的情况下,作为模具加工的主导设备电火花加工机床的“绿色”产品技术,将是今后必须解决的难题。�
三、新一代模具CAD/CAM软件技术�
目前,英、美、德等国及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发的模具软件,具有新一代模具CAD/CAM软件的智能化、集成化、模具可制造性评价等特点 。�
新一代模具软件应建立在从模具设计实践中归纳总结出的大量知识上。这些知识经过了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整理,以特定的形式存储在工程知识库中并能方便地被模具所调用。在智能化软件的支持下,模具CAD不再是对传统设计与计算方法的模仿,而是在先进设计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运用本领域专家的丰富知识和成功经验,其设计结果必然具有合理性和先进性。�
新一代模具软件以立体的思想、直观的感觉来设计模具结构,所生成的三维结构信息能方便地用于模具可制造性评价和数控加工,这就要求模具软件在三维参数化特征造型、成型过程模拟、数控加工过程仿真及信息交流和组织与管理方面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并有较高集成化水平。衡量软件集成化程度的高低,不仅要看功能模块是否齐全,而且要看这些功能模块是否共用同一数据模型,是否以统一的方式形成全局动态数据库,实现信息的综合管理与共享,以支持模具设计、制造、装配、检验、测试及投产的全过程。�
模具可制造性评价功能在新一代模具软件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既要对多方案进行筛选,又要对模具设计过程中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估,并为模具设计者提供修改依据。�
在新一代模具软件中,可制造性评价主要包括模具设计与制造费用的估算、模具可装配性评价、模具零件制造工艺性评价、模具结构及成形性能的评价等。� 新一代软件还应有面向装配的功能,因为模具的功能只有通过其装配结构才能体现出来。采用面向装配的设计方法后,模具装配不再是逐个零件的简单拼装,其数据结构既能描述模具的功能,又可定义模具零部件之间相互关系的装配特征,实现零部件的关联,因而能有效保证模具的质量。�
四、先进的快速模具制造技术�
1、激光快速成型技术(RPM)发展讯速,我国已达到国际水平,并逐步实现商品化。世界上已经商业化的快速成形工艺主要有SLA(立体光刻)、LOM(分层分体制造)、SLS(选择性激光烧结)、3D-P(三维印刷)。�
清华大学最先引进了美国3D公司的SLA250(立体光刻或称光敏树脂激光固化)设备与技术并进行开发研究,经几年努力,多次改进,完善、推出了“M-RPMS-型多功能快速原型制造系统”(拥有分层实体制造-SSM、熔融挤压成型-MEM),这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唯一拥有两种快速成形工艺的系统(国家专利),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
2、无模多点成形技术是用高度可调的冲头群体代替传统模具进行板材曲面成形的又一先进制造技术,无模多点成形系统以CAD/CAM/CAT技术为主要手段,快速经济地实现三维曲面的自动成形。吉林工大承担了有关无模成形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已自主设计并制造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无模多点成形设备。�
我国这项技术与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日本东京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相比,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均处领先地位,目前正向着推广应用方面发展。� 3、树脂冲压模具首次在国产轿车的试制中得到成功应用。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设计制造了12套树脂模具用于全新小红旗轿车的改型试制,这12套模具分别是行李箱、发动机罩、前后左右翼子板等大型复杂内外覆盖件的拉延模具,其主要特点是模具型面以CAD/CAM加工的主模型为基准,采用瑞士汽巴精化的高强度树脂浇注成形,凸凹模间隙采用进口专用蜡片准确控制,模具的尺寸精度高,制造周期可缩短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制造费用可节省1000万元左右(12套模具)。为我国轿车试制和小批量生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属国内首创。瑞士汽巴精化有关专家认为可达90年代国际水平。�
五、现场化的模具检测技术�
精密模具的发展,对测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精密的三坐标测量机,长期以来受环境的限制,很少在生产现场使用。新一代三座标测量机基本上都具有温度补偿及采用抗振材料,改善防尘措施,提高环境适应性和使用可靠性,使其能方便地安装在车间使用,以实现测量现场化的特点。�
六、镜面抛光的模具表面工程技术�
模具抛光技术是模具表面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模具制造过程中后处理的重要工艺。目前,国内模具抛光至Ra0.05μm的抛光设备、磨具磨料及工艺,可以基本满足需要,而要抛至Ra0.025μm的镜面抛光设备、磨具磨料及工艺尚处摸索阶段。随着镜面注塑模具在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模具抛光技术就成为模具生产的关键问题。由于国内抛光工艺技术及材料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所以如傻瓜相机镜头注塑模、CD、VCD光盘及工具透明度要求高的注塑模仍有很大一部分依赖进口。�
值得注意的是,模具表面抛光不单受抛光设备和工艺技术的影响,还受模具材料镜面度的影响,这一点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就是说,抛光本身受模具材料的制约。例如,用45#碳素钢做注塑模时,抛光至Ra0.2μm时,肉眼可见明显的缺陷,继续抛下去只能增加光亮度,而粗糙度已无望改善,故目前国内在镜面模具生产中往往采用进口模具材料,如瑞典的一胜百136、日本大同的PD555等都能获得满意的镜面度。�
镜面模具材料不单是化学成分问题,更主要的是冶炼时要求采用真空脱气、氩气保护铸锭、垂直连铸连轧、柔锻等一系列先进工艺,使镜面模具钢具内部缺陷少、杂质粒度细、弥散程度高、金属晶粒度细、均匀度好等一系列优点,以达到抛光至镜面的模具钢的要求。
㈣ 模具生产过程
括工作面的多次修磨和易损件更换后的寿一、1模具的生产过程包括五个阶段:即生
命。 产技术准备;材料的准备;模具零、组件的
13不同类型的模具正常损坏的形式也不一加工;装配调试和试用鉴定。
样,但总的来说工作表面损坏的形式有摩擦2生产技术准备阶段工作包括模具图样的设
损坏、塑性变形、开裂、疲劳损坏、啃伤。 计;工艺技术文件的编制;材料定额和加工
14模具零件表面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分为工时定额的制定;模具成本的估价。
外形表面、成形表面和结构表面。 3工艺过程:在模具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
15成形表面:是指在模具中直接决定产品零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性能和装配关系
件形状、尺寸、精度的表面及与这些表面协的生产过程。
调的相关表面。 4模具的工艺文件主要包括模具零件加工工
16平面外形表面的加工可以在牛头刨床、立艺规程、模具装配工艺要点和工艺规程、原
铣床、龙门刨床上进行刨削和铣削加工,去材料清单、外购件清单和外协件清单。模具
除毛坯上的大部分加工余量。从生产效率上工艺人员应该在充分理解模具结构、工作原
考虑,大型平面多采用龙门刨床刨削加工;理和要求的情况下。
中型平面多采用牛头刨床刨削加工;中、小5模具工艺工作的主要内容:1编制工艺文
型平面多采用立铣床铣削加工。 件2二类工具设计和工艺编制3处理加工现
17成形表面的加工分为两大步骤,第一步是场技术问题4参加试模和鉴定工作。
尺寸加工,通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达到设计图6模具工艺的特点:1模具上尽量采用万能
样所要求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第二步是通通用机床、通用刀量具和仪器,尽可能地减
过研磨和抛光的光整加工,使成形表面达到少专用二类工具的数量。2在模具设计和制
设计图样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和形状精度。 造上较多的采用“实配法”、“同镗法”。3
18毛坯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模具材料在制造工序安排上,工序相对集中,以保证
的类别2模具零件的类别和作用3模具零件模具加工质量和进度,简化管理和减少工序
几何形状特征和尺寸关系。 周转时间。
19模具零件的毛坯形式主要分为:原型材、7模具的技术经济指标:模具的精度和刚度、
锻造件、铸造件和半成品件四种。 模具的生产周期、模具的生产成本和模具的
20原型材的主要下料方式:剪切法、锯切法、寿命四个基本方面。
薄片砂轮切割法、火焰切割法。 8影响模具精度的主要因素有:1产品制件
21锻件的质量要求有四个方面:原材料的质的精度2模具加工技术手段的水平3模具装
量状态和备料情况;锻锤吨位的选择是否合配钳工的技术水平4模具制造的生产方式和
理;锻件坯料的加热、冷却温度、每次锻压管理水平。
变形量等工艺参数是否正确;锻造方式的选9模具的生产周期是从接受模具订货任务开
择和锻造比的大小。 始到模具试模鉴定后交付合格模具所用的
22机械仿形按照靠模样板安装位置不同分时间。
为靠板靠模仿形、刀架靠模仿形和尾座靠模10影响模具生产周期的主要因素有:1模具
仿形。 技术和生产的标准化程度2模具企业的专门
23压印加工凸模:先制凹模,先预加工凸模化程度3模具生产技术手段的现代化4模具
毛坯各面,在立式铣床上按照划线粗加工出生产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凸模的成形表面,将凸模在充分润滑的情况11模具生产成本主要因素有:1模具结构的
下,压入已淬硬的凹模的型孔口,多余的金复杂程度和模具功能的高低2模具精度的高
属被凹模型孔口挤出,再把挤出的多余金属低3模具材料的选择4模具加工设备5模具
锉去。 的标准化程度和企业生产的专门化程度。
24孔系:凹模、凸模固定板、上下模座等常12模具寿命:是指模具在保证产品零件质量
带有一系列圆孔,各圆孔的尺寸及它们之间的前提下,所能加工的制件的总数量,它包
㈤ 模具的制造过程是怎么样的
一、模具制作流程 接受任务书 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通常由制件设计者提出,其内容如下: 1. 经过审签的正规制制件图纸,并注明采用塑料的牌号、透明度等。 2. 塑料制件说明书或技术要求。 3. 生产产量。 4. 塑料制件样品。 通常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塑料制件工艺员根据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人员以成型塑料制件任务书、模具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来设计模具。
二、 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 收集整理有关制件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机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资料,以备设计模具时使用。 1. 消化塑料制件图,了解制件的用途,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例如塑料制件在外表形状、颜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么,塑件的几何结构、斜度、嵌件等情况是否合理,熔接痕、缩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许程度,有无涂装、电镀、胶接、钻孔等后加工。选择塑料制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进行分析,看看估计成型公差是否低于塑料制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制件来。此外,还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艺参数。 2. 消化工艺资料,分析工艺任务书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设备型号、材料规格、模具结构类型等要求是否恰当,能否落实。 成型材料应当满足塑料制件的强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动性、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热稳定性。根据塑料制件的用途,成型材料应满足染色、镀金属的条件、装饰性能、必要的弹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胶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 确定成型方法 采用直压法、铸压法还是注射法。 4、选择成型设备 根据成型设备的种类来进行模具,因此必须熟知各种成型设备的性能、规格、特点。例如对于注射机来说,在规格方面应当了解以下内容:注射容量、锁模压力、注射压力、模具安装尺寸、顶出装置及尺寸、喷嘴孔直径及喷嘴球面半径、浇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体见相关参数。 要初步估计模具外形尺寸,判断模具能否在所选的注射机上安装和使用。 5. 具体结构方案 (一)确定模具类型 如压制模(敞开式、半闭合式、闭合式)、铸压模、注射模等。 (二)确定模具类型的主要结构 选择理想的模具结构在于确定必需的成型设备,理想的型腔数,在绝对可靠的条件下能使模具本身的工作满足该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经济的要求。对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要求是要保证塑料制件的几何形状,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生产经济要求是要使塑料制件的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模具能连续地工作,使用寿命长,节省劳动力。
三、影响模具结构及模具个别系统的因素很多,很复杂: 1. 型腔布置。根据塑件的几何结构特点、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制造难易、模具成本等确定型腔数量及其排列方式。 对于注射模来说,塑料制件精度为3级和3a级,重量为5克,采用硬化浇注系统,型腔数取4-6个;塑料制件为一般精度(4-5级),成型材料为局部结晶材料,型腔数可取16-20个;塑料制件重量为12-16克,型腔数取8-12个;而重量为50-100克的塑料制件,型腔数取4-8个。对于无定型的塑料制件建议型腔数为24-48个,16-32个和6-10个。当再继续增加塑料制件重量时,就很少采用多腔模具。7-9级精度的塑料制件,最多型腔数较之指出的4-5级精度的塑料增多至50%。 2. 确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于模具加工,排气、脱模及成型操作,塑料制件的表面质量等。 3. 确定浇注系统(主浇道、分浇道及浇口的形状、位置、大小)和排气系统(排气的方法、排气槽位置、大小)。 4. 选择顶出方式(顶杆、顶管、推板、组合式顶出),决定侧凹处理方法、抽芯方式。 5. 决定冷却、加热方式及加热冷却沟槽的形状、位置、加热元件的安装部位。
㈥ 冲压模具制造流程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模具的制造流程是什么。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冲压模具制造流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l 、升图和制造工艺模型:根据零件图对其各部尺寸按锌合金线收缩系数定向放缩尺,并设计浇冒口和冷铁。所以绘制出模型工艺图,根据此图加工制造工艺模型。
2、凸模模形制造:按照模型工艺图提供的各项尺寸,选用优质木材制作凸模模型。模型的尺寸精度要求达到木模二级精度。木模表面涂刷漆片使表面粗糙度Rz值小于10μm 。拔模斜度取士1 °。
3 、凹模模型制造:凹模制造是在凸模工作表面上贴上一层与产品零件厚度相等的铅皮,以制出凸、四之间的间隙。应对凸模铅皮表面进行喷漆,以使铸后的凹模型面的粗糙度数值小。凹模模型采用熟石膏制造。为了凸、凹模模型在浇铸石膏时便于分开,应在分模面上喷涂一层脱模剂(如聚苯乙烯的甲苯溶液)。浇铸后,应将石膏凹模模型进行千燥,之后再,进行脱模。应对型腔表面及分模面进行喷漆。
4、造型。选用强度高、颗粒较细的型砂作为造型材料。因为锌合金浇铸温度比较低,对型砂的耐火性和透气性要求不高。对凸模和凹模分别进行造型,可以选用砂箱造型或地坑造型等造型方法。按模具的要求,浇铸系统采用底注式或敞开式。由于锌合金收缩系数较大,应设补缩冒口。
5 、锌合金熔化
6 、浇铸:对于中、小型模具可以采用干型浇铸,也可以.采用涅型浇铸。涅型浇铸的排气孔应多些。浇铸锌合金时,应使合金液流缓慢而平稳地注入型腔。对于大型模具,为了防止或减少模具型腔变形,浇铸时可以在型腔周围设置冷却水管或加冷铁,保证液态合金的顺序凝固。
7 、锌合金模具铸件的冷却、清理和修饰:
浇铸后的模具铸件一般采用自然冷却,但对形状简单的小型模具铸件也可以采用水冷的方法进行冷却,这样有利于合金机械性能的提高。对于形状比较复杂的或大型锌合金模具,铸啮宜缓慢冷却。待合金完全冷却后才打箱,打箱后的铸件应进行清砂,采用气割切除浇冒口。铸模型腔不再加工,但要用砂纸修磨,打光模具型腔、拉延模口等处,特别是拉延圆角应达到光洁圆滑的要求,最后应将锌合金凸、凹模合模,对其上、下底板的平面进行机械加工(铣削或刨削),以便上、下底板有平整的平面与压机相接触,并保持一定的平行度要求,这样才能保证装配精度。
【定义】: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1. 目的
通过制订《冲压模具制作流程及标准》,使江苏波隆集团在新项目的模具规划、设计、制造、量产及与客户的沟通交流更顺畅,促使新项目的开发工作顺利达成。
2.适用范围本《冲压模具制作流程及标准》适用于江苏波隆集团的所有冲压模具制作。
3. 责任
3.1 模具制造部:《冲压模具制作流程及标准》的编制、维护、升级及分发等工作;
3.2 项目工程师:客户提供的2D、3D图档比对及发行,进行模具委内、委外制作进度追踪及委外供应商的管理;
3.3 技术部:产品工艺分析、模具3D图档设计及保模验收;
3.4商务部:模具材料、五金件的采购,试模原材料的采购;
3.5 机加科:模具CNC加工;
3.6 钳工科:模具装配、研合、调试和取样;
3.7 品保部:模具取样后的产品品质检测、模具采购件、自制
件、模具动、静检验及过程检验;
3.8 模修组:模具量产后维护和保养。
4. 规定
4.1项目启动阶段:
4.1.1项目组接到《项目开发通知单》,项目工程师需先对客
户提供的2D、3D图档进行比对及发行并制定好《开发进度A表》后召开项目启动会议,相关部门参与(技术部、钳工科、机加科、市场组、采购组);
4.1.2项目工程师将2D、3D图档等客户提供的资料给技术部;
4.1.3排定《项目开发日程C表》,开发日程排定后需参会人员会签确认。
4.2模具设计阶段:
4.2.1按《项目开发日程C表》制订《模具设计进度表》并提交给项目组;
4.2.2工艺组按现有机台排布进行工艺设计,使生产实现流水线作业;
4.2.3模具工艺设计完成后需项目、模具进行会审,会审通过后转结构设计并存入资料库;
4.2.4模具结构设计完成后需项目、模具、机加进行会审,会审通过后下《技术部发行单》分发给项目、钳工、机加、商务并存入资料库;
4.2.5编程组应在钢块和铸件回厂提前两天完成NC编程,将《NC加工程式单》下发到机加科;
4.3模具制造阶段:
4.3.1模具保模外包过程管理
4.3.1.1保模外包由项目工程师填写《委外加工单》,经部长核准后转商务部执行。
4.3.1.2 模具图档由项目工程师传递至加工厂商,保模加工进度由项目工程师追踪。
4.3.1.3保模制作完成后由项目工程师通知技术部派人员验收,并完成《FMC检查表》。
4.3.2模具铸件外包过程管理
4.3.2.1铸件外包由项目工程师填写《委外加工单》,经部长核准后转商务部采购执行。
4.3.2.2 铸造加工厂商如需比对图档时由项目工程师传递至铸造加工厂商,铸造进度由项目工程师追踪。
4.3.2.3铸件制作完成回厂后由品保部模具检验员主导验收,并完成《铸件检查表》,供应商需提供自检报告(含《材质报告》)。
4.3.3模具的零部件加工:机加科按照模具设计图与《NC加工程式单》加工,确保加工部件符合图面要求,完成《机加工检查表》,模具检验员对模具加工部件进么复检,合格后由机加科填写《加工完成转移单》后转交给钳工科;需外发加工的,需要由机加科编写委外加工原因说明,待批准后由项目工程师填写《委外加工单》,经部长核准后转商务部执行,项目工程师追踪进度。
4.3.4模具的组立:钳工科按照模具设计图进行模具组立与调试,组立时严格执行《钳工作业指导书》.模具检验员对模具进行不间断的抽检;
4.3.5模具零件的检测:模具零件制造完成后,必须经过检验,包括尺寸、表面粗糙度、硬度等;不符合图纸要求的,须经技术部签字同意后方能使用,必要时修改图面,以保持图面与实物的一致性。
4.3.6试作:钳工组在模具组立完成后,内部先行调试,设计、模具品保配合, 试作前由钳工组与品保完成《模具硬度检测报告》,试作中完成《试模报告》。
4.4项目验收阶段
4.4.1模具验收由项目工程师主导,通知品保部(模具检验员)、钳工组、模修组参与验收。
4.4.2钳工组根据《模具验收问题点》逐一销项(模具检验员负责稽核整改工作)。
4.4.3项目工程师依据项目开发节点,组织召开试生产导入启动会,后期模具维护保养由模修组。
㈦ 整套模具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和经过哪些程序
制作模具,需要经过备料→锻打(模具的主要件:凸模、凹模)其它件不需要这道工序→热处理退火→磨六面,铣、刨、车、钳加工→加工型腔、形面、做孔→热处理淬火、回火→平磨磨六面→线切割、钳工打磨抛光、修型组装、试模。
㈧ 模具生产的具体流程是什么
模具就是一个模型,按照这个模型做出产品来,但是模具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可能除了 模具专业人士大多数回答不出来.模具已经在我们生活当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生活用品大部分离不开模具,如,电脑, 电话机,传真机,键盘,杯子等等这些塑胶制品就不用说了,另外像汽车和摩托发动机的外罩也是用模具做出来的,光一个汽车各种各样的模具就要用到2万多个.所以说现代生活模具的作用不可替代.只要批量生产就离不开模具。下面对现代模具生产流程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ESI(Earlier Supplier Involvement 供应商早期参与):此阶段主要是客户与供应商之间进行的关于 产品设计和模具开发等方面的技术探讨,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供应商清楚地领会到产品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及精度要求,同时也让产品设计者更好地明白模具生产的能力,产品的 工艺性能,从而做出更合理的设计。
2)报价(Quotation):包括模具的价格、模具的寿命、周转流程、机器要求吨数以及模具的交货期。(更详细的报价应该包括产品尺寸重量、模具尺寸重量等信息。)
3)订单(Purchase Order):客户订单、订金的发出以及供应商订单的接受。
4)模具生产计划及排工安排(Proction Planning and Schele Arrangement):此阶段需要针对模具的交货的具体日期向客户作出回复。
5)模具设计(Design):可能使用的设计软件有Pro/Engineer、UG、Solidworks、AutoCAD、CATIA等
6)采购材料
7)模具加工(Machining):所涉及的工序大致有车、锣(铣)、 热处理、磨、电脑锣(CNC)、电火花(EDM)、线切割(WEDM)、坐标磨(JIG GRINGING)、激光刻字、抛光等。
8)模具装配(Assembly)
9)模具试模(Trial Run)
10)样板评估报告(SER)
11)样板评估报告批核(SER Approval)
㈨ 模具厂的生产具体步骤
不同的模具工艺路线是有些不同的。
针对我所略知的塑料模来说(不一定和台州的做法一致):
1. 在拿到订单并接到模具图纸等相关要求后,内部需做相应评估,包含设计可行性,工艺及设备等等相关事项的评估。比如,产品形状及公差要求是否能满足客户要求(可能需要和客户谈判),内部现有的工艺是否能满足,需不需要开发新工艺,相关的机器及附属设备是否需要采购。
2. 在确定了开发要求及工艺路线后,开始模具设计,接下来设计评审。
3.加工之前需要按照设计的图纸备料。当然也可以提前备料,有粗料和精料之分(别问我什么是粗料精料)。还有一块是辅料和配件,如螺丝导柱弹簧,等等需要按设计要求备。
4. 接着是粗加工,然后可能需要热处理(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最后是精加工,及抛光。
5. 所有加工结束及外购的标准件,非标件都到位后开始装配。
6.最后是试模验证。